【公开课】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公开课】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公开课】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公开课】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公开课】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细胞存在边界——细胞膜导入新课

小实验:牙签戳鸡蛋黄。细胞膜的功能1:细胞膜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一、细胞膜的功能记推测的原始海洋景观想象图一、细胞膜的功能①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中至关重要的阶段。②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意义:(课本40页)记不被台盼蓝染成蓝色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细胞膜功能2: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的功能2:(问题探讨)一、细胞膜的功能记①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性)②且具有相对性注意:有害物质可能进入细胞,但不易进入细胞营养物质吸收分泌物分泌废物排泄病菌、病毒有害物质抵御细胞膜的特性:一、细胞膜的功能细胞通道(如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通过体液运输(如激素)细胞膜直接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细胞膜的功能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细胞膜的功能记内分泌细胞靶细胞激素血管靶细胞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一、细胞膜的功能①通过体液运输激素→靶细胞二、讲授新课发出信号的细胞靶细胞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一、细胞膜的功能②直接接触细胞→细胞记二、讲授新课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胞间连丝一、细胞膜的功能③胞间连丝

细胞

细胞通道通道记①使多细胞生物保持功能的协调,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②确保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维持物种的稳定;③能够识别外来病毒、病菌的入侵,发挥免疫功能,维持机体健康。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意义:一、细胞膜的功能记练习:《金》P44例1、2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是谁,奏鸣了生命的交响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啊,伟大的细胞膜呀!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一、细胞膜的功能这些诗句说的是细胞膜的什么功能?资料1:1895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分析以上资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二、细胞膜的成分的探究历程记空气水

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建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的分布模型。二、细胞膜的成分的探究历程自主探究实验CHCH2CH2OC=OCH-CH2CH2CH2CH2CH2CH2C=OCH2O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ˉN+(CH)33OOO=PˉO甘油脂肪酸尾部头部(亲水)(疏水)磷酸资料2: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得出结论: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二、细胞膜的成分的探究历程空气水水记《金》P407、资料3: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的张力,推断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二、细胞膜的成分的探究历程记细胞膜的成分脂质(磷脂最丰富)大约占50%蛋白质大约占40%糖类大约占2%—10%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主要成分细胞膜蛋白种类:糖蛋白、受体蛋白、载体蛋白磷脂(主要)、胆固醇(动物细胞膜)总结细胞膜的成分记时间:1959年人物:罗伯特森(J.D.Robertsen)实验: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资料1:罗伯特森的实验三、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不足: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结构,这显然与膜功能的多样性相矛盾。提出生物膜是“三明治”结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资料1:罗伯特森的实验三、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记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受精时细胞融合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三明治”的膜静态模型不能解释下列现象:资料1:罗伯特森的实验三、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记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生物膜的流动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超出一定范围,会导致膜被破坏。资料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标记实验)三、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记时间:1972年人物: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资料3:流动镶嵌模型三、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记时间和人物事件结论多种物质对膜通透性实验(对现象的推理与分析)对红细胞膜化学分析红细胞膜的脂质铺展成单层分子的面积是原膜表面积的两倍电镜下膜呈“暗—亮—暗”三层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分子结构模型膜含脂质膜中含脂质和蛋白质脂质双层结构膜具流动性流动镶嵌模型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1970年1959年,罗伯特森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20世纪初19世纪末欧文顿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小结记练习:《金》P45

例3、4、51、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分子存在形态:3、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4、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蛋白质分子镶在、嵌入或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记细胞膜上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功能: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判断细胞膜内外侧的方法:外侧:糖蛋白的一侧内侧:没有糖蛋白的一侧糖蛋白(基本支架)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糖蛋白糖被糖脂练习:《金》P47例7、85、细胞膜结构的特征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②流动性: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分子在膜中可做多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流动性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均与之相关。①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不同镶嵌方式的蛋白质构成的。③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记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