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1)一、学科简介教育学原理,原称“教育基本理论”,是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一般原理的学科。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学原理也从其他二级学科吸取养料。教育学原理作为研究教育现象及教育规律的核心学科,是指导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实践的理论源泉,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每一个突破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育学原理专业设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三个方向。特色:根据吉林师范大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确定为两个方向:1.教师教育研究。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教师教育的研究中心,在全省120所示范高中的师资队伍中,我校毕业生占36%以上。在教师教育研究方面: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教育教育研究力度,努力构建教师教育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完善“四师工程”在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方面:认真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结合当前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不断加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做到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整合;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科研推进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选择服务区域内的若干中小学作为教师教育研究与实验基地,强化教育实践环节,使教师教育专业化具有显著特色。2.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该研究本着大视野关照、小视野切入的原则。宏观上从社会德育、农村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的整体研究着眼,力求构建整体上联动、环环相扣的德育网络和德育环境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小学德育方面,以“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严己宽人、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教育的十八条德目,创造性地探索并实践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三条途径、十种德育方法、五项教育原则、八种运行模式、七种保障机制;本研究的方法定位在实验研究上,严格从实验调查出发,遵循可行性和现实性的原则,追求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几年来,教育学原理专业的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出版教材5部,承担科研项目20项,争取科研经费20万元,获省部级奖励3项,为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位课和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属于学位课。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哲学。专业方向课包括:教育理论专题讲座、教师教育专题研究、教育史专题讲座、教育社会学理论。专业选修课包括:教育伦理学、教育改革专题研究、教师专业化研究专题、SPSS软件介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专题等。二、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研究生掌握丰富扎实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和前沿领域,能灵活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来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或其它工作,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二)研究方向1.教育基本理论2.教师教育3.德育理论与实践(三)主要相关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学习年限为3年;学分不少于36,不超过38学分。(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与课程编码总学时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考试考试专业学位必修课(专业方向课,要求根据本人研究方向,只选1门)基础理论课6033Ⅰ考试6033Ⅰ考试中外教育思想史0401010201036033Ⅱ考试专业方向课教育哲学研究0401010301016033Ⅱ考试6033Ⅱ考试6033Ⅱ考试非学位必修课文献阅读(前沿指导、方法论指导)0401010402012011Ⅳ考查专业选修课(要求根据研究方向,任选2门)教育社会学0401010502014022Ⅲ考查教育心理学0401010502024022Ⅲ考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研究0401010502034022Ⅲ考查4022Ⅲ考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专题研究0401010502054022Ⅲ考查4022Ⅲ考查公选课、跨专业课程、补修课要求硕士生根据个人发展需要修读1门2学分全校公选课;并修读1门2学分的跨专业课程(可以是本院其他专业的课程,也可以是其他学院的相关专业课程);补修1门与提升实践能力有关的课程。实践活动与撰写学位论文参加学术活动000000000001第一至四学期进行,考查(提交学术活动记录),1学分。参加教学实践000000000002第四学期进行教学实践(助课、讲课训练等),20学时,考查(提交书面鉴定),2学分。参加社会实践000000000003第五学期结合撰写毕业论文参加社会调研等活动,考查(提交社会调研报告),2学分。撰写学位论文000000000004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第五学期开始撰写毕业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理论联系实际,有创新。第六学期进行学位申请、论文评阅和答辩,3学分。(六)课程简介、教材和参考书目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研究教育学原理的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包括现代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发展与教育学原理学科发展的关系;教育学原理中的基本问题的新探索、新突破;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新思潮、新趋向。使用教材柳海民,《教育原理》(第2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3.[美]布鲁巴克,《教育问题史》,安徽教育出版社4.[美]奥恩斯坦、丹尼尔,《教育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5.[日]大河内一男,《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内容简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教育科研的方法很多,我们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一项研究,特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课题,往往需要在采用一种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兼采用一种以上其他方法。例如,一项大的教育实验,事先要调查摸底,了解情况,往往需要调查法;了解实验起点需要测验法;实验进行过程需要观察法;实验终了又需要测验、比较、分析等方法。各种研究方法各有其特点,不能互相代替。又如,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是研究者直接观察所及的,就可用观察法;若只能用间接方法了解的,就可用调查法或文献法。已有设想或假说而不知结果如何可用实验法;已见结果而不知原因则可用经验总结法;欲知确数量须用测量法;而整理大量数据则须用统计法。综上所述,各法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及研究过程的需要,并结合研究者的条件来选择最适当的研究方法。使用教材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参考书目1.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王增庆,《20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中外教育思想史内容简介介绍中外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有关教学思想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孔子、孟子、朱熹、王守仁、张之洞、蔡元培、苏格拉底、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赞科夫等有关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观点。使用教材王天一,《外国教育史》(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参考书目1.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外国现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5.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SPSS内容简介使用Windows的窗口方式展示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功能,使用对话框展示出各种功能选择项,只要掌握一定的Windows操作技能,粗通统计分析原理,就可以使用该软件为特定的科研工作服务。使用教材《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1.吴喜之,《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第2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李志辉,《SPSS统计分析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郭志刚,《社会统计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大出版社,1999教育哲学研究内容简介教育哲学是教育科学中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基础学科。它通过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哲学探讨,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提供指导。它具有概括性、规范性和批判性等特点。在19世纪末成为独立学科。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得到高速发展,教育哲学著作日益增多,教育哲学流派不断涌现。不同的教育哲学流派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在教育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教育与哲学的关系、人性论与教育、价值观与教育、知识论与教育、伦理学与教育、美学与教育等。使用教材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1.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3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金生弘,《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结实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4.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教师教育专题研究内容简介本专题分为理论篇、政策篇、实践篇三部分,系统介绍了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政府采取的政策以及国外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分析了国际上教师专业化方面值得我国借鉴吸收的内容。该书对于我国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使用教材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1.《教师教育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2.《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广东高教出版社,20033.《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王文科著,《课程与教学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德育理论与实践内容简介课程系统介绍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德育本质、德育与社会发展、德育与个性发展、德育目标、德育过程等基本理论和德育原理研究的方法论、古今中外的德育思想以及具有操作性的德育方法、德育原则等。其内容具有基础性、理论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使用教材胡厚福,《德育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1.胡守芬,《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鲁洁,《德育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袁元、郑航,《德育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教育社会学内容简介内容涉及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与教育、政治与教育、文化与教育、青年文化与教育、人口与教育、生态环境与教育、社会变迁与教育、社区与教育、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班级与社会学分析、教师的社会学分析、家庭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个体社会化与教育等。使用教材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1.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2.陈奎熹,《教育社会学》,三民书局,19803.《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教育心理学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课堂管理与学习的测量与评定等内容。使用教材陈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参考书目1.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研究内容简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握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学员参与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关注实践,突出特色,参与改革。课程的主要内容将涉及到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特点,教师与课程、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改革,部分改革案例介绍等。本课程将由不同的教师以专题形式予以教学。要求选修者要以大量阅读为基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深入中小学进行调查研究。最后考核方式为论文,要求就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某一重大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撰写一篇有见地的论文。使用教材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参考书目1.李文长、于建福,《基础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2.陈玉琨、钟海青、江文彬,《90年代美国的基础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合作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选编》4.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兼论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5.钟启泉、崔允胡、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专题研究内容简介中华传统美德,我们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美好的品德,这种品德是世代相传、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道德。中华传统美德包括了基本精神、精神精髓、律已修身、精忠报国、仁爱孝悌、城信好礼、天下为公、自强不息等丰富内容,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而倍感自豪。使用教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参考书目1.《无神论:公民无神论教育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1-5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教育哲学研究内容简介教育哲学是教育科学中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基础学科。它通过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哲学探讨,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提供指导。它具有概括性、规范性和批判性等特点。在19世纪末成为独立学科。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得到高速发展,教育哲学著作日益增多,教育哲学流派不断涌现。不同的教育哲学流派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在教育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教育与哲学的关系、人性论与教育、价值观与教育、知识论与教育、伦理学与教育、美学与教育等。使用教材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1.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3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金生弘,《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结实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4.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教师教育专题研究内容简介本专题分为理论篇、政策篇、实践篇三部分,系统介绍了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政府采取的政策以及国外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分析了国际上教师专业化方面值得我国借鉴吸收的内容。该书对于我国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使用教材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1.《教师教育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2.《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广东高教出版社,20033.《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王文科著,《课程与教学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德育理论与实践内容简介课程系统介绍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德育本质、德育与社会发展、德育与个性发展、德育目标、德育过程等基本理论和德育原理研究的方法论、古今中外的德育思想以及具有操作性的德育方法、德育原则等。其内容具有基础性、理论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使用教材胡厚福,《德育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1.胡守芬,《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鲁洁,《德育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袁元、郑航,《德育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教育社会学内容简介内容涉及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与教育、政治与教育、文化与教育、青年文化与教育、人口与教育、生态环境与教育、社会变迁与教育、社区与教育、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班级与社会学分析、教师的社会学分析、家庭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个体社会化与教育等。使用教材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1.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2.陈奎熹,《教育社会学》,三民书局,19803.《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教育心理学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课堂管理与学习的测量与评定等内容。使用教材陈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参考书目1.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研究内容简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握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有一定的了解,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