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下册知识点总结(全)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下册知识点总结(全)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下册知识点总结(全)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下册知识点总结(全)_第4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下册知识点总结(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

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

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暴.

注意公式:a+b=b+a;a-b=-(b-a);(a-b)2=(b-a)2;(a-b)3=-(b-a)3.

4.因式分解的公式:

(D平方差公式:a2-b2=(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2ab+b2=(a-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

(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

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

7.完全平方式:能化为(m+n)2的多项式叫完全平方式;对于二次三项式

M=q

x2+px+q,有“x2+px+q是完全平方式o.

分式

A

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4-B就可以表示为电的形式,如

A

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后叫做分式.

有理式工

2.有理式: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即1分立.

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

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

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

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

变;

(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

式的值不变;

-分子-分子分子二分子

即一—分母一分母一—分母一―芬屈

(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

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

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

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

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

ac_acac_ad_ad

7.分式的乘除法法则:bdbd'b-dbebe.

(色]=£.(n为正整数)

8.分式的乘方:b

9.负整指数计算法则:

1

(1)公式:aO=l(aWO),a-n=a”(aWO);

(2)正整指数的运算法则都可用于负整指数计算;

(3)公式:lb)⑴,b-man.

(4)公式:(-1)-2=1,(-1)-3=-l.

10.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

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分式的通分前要先确定最简

公分母.

11.最简公分母的确定: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幕.

12.同分母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

aba±bacadbead±bc

­±-=----;-—±——=±=------

cccbdbdbdbd

13.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ax+b=O(aWO)中,x是未知数,a和b是

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

常数项,我们称它为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字母方程中,一般用

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

14.公式变形:把一个公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叫做公式变形;注意:

公式变形的本质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特别要注意:字母方程两边同时乘

以含字母的代数式时,一般需要先确认这个代数式的值不为0.

15.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以前学过的,分

母里不含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16.分式方程的增根:在解分式方程时,为了去分母,方程的两边同乘以了含有

未知数的代数式,所以可能产生增根,故分式方程必须验增根;注意:在解方程

时,方程的两边一般不要同时除以含未知数的代数式,因为可能丢根.

17.分式方程验增根的方法:把分式方程求出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分式方程

的每个分母),若值为零,求出的根是增根,这时原方程无解;若值不为零,求

出的根是原方程的解;注意:由此可判断,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可能是

原方程的增根.

18.分式方程的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一样,

但需要增加“验增根”的程序.

数的开方

1.平方根的定义:若x2=a,那么x叫a的平方根,(即a的平方根是x);注意:

(1)a叫x的平方数,(2)已知x求a叫乘方,已知a求x叫开方,乘方与开方

互为逆运算.

2.平方根的性质:

(1)正数的平方根是一对相反数;

(2)0的平方根还是0;

(3)负数没有平方根.

3.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的平方根表示为6和一血.注意:布可以看作是一个

数,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数开二次方的运算.

4.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愿.注意:0的

算术平方根还是0.

5.三个重要非负数:a220,|a|20,痴20.注意:非负数之和为0,说明它们

都是0.

6.两个重要公式:

(1)㈤=a;(a20)

必=|al=F(a-0)

⑵“11l-a(a<0)

7.立方根的定义:若x3=a,那么x叫a的立方根,(即a的立方根是x).注意:

(1)a叫x的立方数;(2)a的立方根表示为指;即把a开三次方.

8.立方根的性质:

(1)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正数;

(2)0的立方根还是0;

(3)负数的立方根是一个负数.

9.立方根的特性:值=一遍.

10.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注意:兀和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

11.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0•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12.实数的分类:(1)(2)

‘正实数

实数,0

.负实数.

13.数轴的性质:数轴上的点与实数--对应.

14.无理数的近似值:实数计算的结果中若含有无理数且题目无近似要求,则结

果应该用无理数表示;如果题目有近似要求,则结果应该用无理数的近似值表示.

注意:(1)近似计算时,中间过程要多保留一位;(2)要求记忆:拉=1414

73=1.732石=2.236

三角形

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

几何表达式举例: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A

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1):AD平分NBAC

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ZBAD=ZCAD

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VZBAD=ZCAD

B4DC

(如图)AAD是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几何表达式举例:

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

A(1);AD是三角形的中线

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BD=CD

(如图)(2)•:BD=CD

小AAD是三角形的中线

BDC

3.三角形的高线定义:几何表达式举例: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

A(1)•.•人口是4八8(2的高

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4ZADB=90°

形的高线.(2)VZADB=90°

(如图)AAD>AABC的高

※尔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几何表达式举例: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

A(1)VAB+BOAC

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图)・*・

(2)•:AB-BC<AC

*

八♦・

BC

5.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几何表达式举例: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A(1)VAABC是等腰三角

角形.(如图)A形

,AB=AC

(2)VAB=AC

BC/.AABC是等腰三角形

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几何表达式举例:

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A(1)VAABC是等边三角形

角形.(如图),AB=BC=AC

(2)VAB=BC=AC

AAAABC是等边三角形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几何表达式举例:

(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如图)(1)VZA+ZB+ZC=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图)・•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2)VZC=90°

的和;(如图).,.ZA+ZB=90°

X(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3)VZACD=ZA+ZB

的内角.・•

AA(4)VZACD>ZA

/\A・•

(W'C02)B/(3,注HD

8.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几何表达式举例: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A(1)VZC=90°

1

三角形.(如图)/.AABC是直角三角形

(2):△ABC是直角三角形

c,ZC=90°

9.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几何表达式举例:

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1)VZC=90°CA=CB

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AAA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

(2)AABC是等腰直角三

角形

c/.ZC=90°CA=CB

10.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几何表达式举例: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如图)(1)VAABC^AEFG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AB=EF..........

(2);AABC会AEFG

AE.•・NA=NE..........

Bc「c

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几何表达式举例:

“SAS”“ASA”“AAS”“SSS”“HL”.(如图)(1):AB=EF

AEZB=ZF

又,:BC=FG

⑴(2):.△ABCgAEFG

BCG

F(2)

AE⑶在RtAABC和Rt△EFG

KK⑶中

•:AB=EF

CBGF又YAC=EG

/.RtAABC^RtAEFG

1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几何表达式举例:

理:(l)YOC平分NAOB

(1)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A又•.•CDLOACE±OB

边距离相等;(如图):.CD=CE

(2)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2)VCD±OACE±OB

角平分线上.(如图)又

%0EB

•••oc是角平分线

1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几何表达式举例:

垂直于一条线段且平分这条线段(1)•••EF垂直平分AB

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EF±ABOA=OB

线.(如图)A_J01LB(2)VEFlABOA=OB

.••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

1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几何表达式举例:

逆定理:(1)•..MN是线段AB的垂直

(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平分线

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PA=PB

(如图)本(2)PA=PB

(2)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

N

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线上

分线上.(如图)

1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几何表达式举例: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如(1)VAB=AC

图)/.ZB=ZC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2)VAB=AC

高”三线合一;(如图)又,;NBAD=NCAD

(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都是60°.(如图):.BD=CD

AD±BC

(3)•..△ABC是等边三角

/.ZA=ZB=ZC=60°

AA

BC(])BDC

1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几何表达式举例:

(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1)VZB=ZC

对边也相等;(即等角对等边)(如图)二AB=AC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图)(2)VZA=ZB=ZC

(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AABC是等边三角形

图)(3)VZA=60°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XVAB=AC

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如图)AAABC是等边三角形

A(4)NC=90°Z

B=30°

.•.AC=5AB

17.关于轴对称的定理几何表达式举例:

(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1):△ABC、AEGF关

形是全等形;(如图)M于MN轴对称

AE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AA:.AABC之△EGF

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2)•.'△ABC、AEGF

的垂直平分线.(如图)B于MN轴对称

;.OA=OEMN±AE

18.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几何表达式举例:

(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1).••△ABC是直角三角

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形

即a2+b2=c2;(如图)Ka2+b2=c2

(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下面(2)Va2+b2=c2

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如图)CB

19.Rt△斜边中线定理及逆定理:几何表达式举例:

(1)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VAABC是直角三角形

线是斜边的一半;(如图)A•.•D是AB的中点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是k

\_

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CD=2AB

直角三角形.(如图)

cB(2)VCD=AD=BD

AAABC是直角三角形

几何B级概念:(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

—基本概念:

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全等三角形、

角平分线的集合定义、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尺规作图、辅助线、线段垂直

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勾股数.

二常识:

1.三角形中,第三边长的判断: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和.

2.三角形中,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分别交于一点,

其中前两个交点都在三角形内,而第三个交点可在三角形内,三角形上,三角形

外.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

3.如图,三角形中,有一个重要的面积等式,即:若CD±AB,BE±CA,则

CD-AB=BE-CA.

4.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另两边之和.A

5.直角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n/\

6.分别含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BC

7.如图,双垂图形中,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即:A

8.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但最少有两个外角是钝角.弘

9.全等三角形中,重合的点是对应顶点,对应顶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猎

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10.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1.几何习题中,“文字叙述题”需要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12.符合“AAA”“SSA”条件的三角形不能判定全等.

13.几何习题经常用四种方法进行分析:(1)分析综合法;(2)方程分析法;(3)

代入分析法;(4)图形观察法.

14.几何基本作图分为:(1)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角等于已知角;(3)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线段的中垂线;(6)

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15.会用尺规完成“SAS”、“ASA”、“AAS”、“SSSA"HLA”等腰三角形”、“等

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作图.

16.作图题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画出草图并标出字母,然后确定先画什么,后

画什么;注意:每步作图都应该是几何基本作图.

17.几何画图的类型:(1)估画图;(2)工具画图;(3)尺规画图.

※建.几何重要图形和辅助线:

①(1)选取和作辅助线的原则:

②构造特殊图形,使可用的定理增加;

③一举多得;

④聚合题目中的分散条件,转移线段,转移角;

作辅助线必须符合几何基本作图.

(2)已知角平分线.(若BD是角平分线)

①在BA上截取BE=BC构造全等,②过D点作DE〃BC交AB于E,构造

转移线段和角;等腰三角形.

BCBC

(3)已知三角形中线(若AD是BC的中线)

①过D点作DE〃AC交②延长AD到E,使③..飞口是中线

AB于E,构造中位线;DE=ADASAABD=SAADC

连结CE构造全等,转移线(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A段和角等面积)人

BzhDCBDC

BZkDC

(4)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①作等腰三角形ABC底边的中线②作等腰三角形ABC一边的平行线DE,

AD构造

(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构造全新的等腰三角形.

等三角形;AAA

A八A

BDC

(5)其它

作等边三角形ABC②作CE〃AB,转移角;③延长BD与AC交于

一边的平行线DE,构E,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

造新的等边三角形;则图形;

A

--------------------------B-0~—----鼠=--

④多边形转化为三角⑤延长BC到D,使⑥若2〃1)人(2,8(2是角平

形;CD=BC,连结AD,直角分线,则NC=90°.

三角形转化为等腰三角

形;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I、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

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

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

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y=(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

次函数y=中的b为0时,y=kx(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丁=女工+〃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y=h:的图像是经过原

点(0,0)的直线。(如下图)

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丘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一次函数丁=妇^+匕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丁=依(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

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y=(k*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

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k的符号b的符号函数图像图像特征

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

b>0一

增大。

k>0

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

b<0

增大。

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y随x的增

b>0

一大而减小

K<0

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y随x的增

b<0

大而减小。

注:当b=0时,一次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四边形

1.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

(1)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

(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2)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4)对角线互相平分;

(5)邻角互补.

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DC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⑶两组对角分别相等ABCD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5)对角线互相平分

5.矩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通性;

因为ABCD是矩形n(2)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相等.

6.矩形的判定:

(1)平行四边形+一个直角'

(2)三个角都是直角口四边形ABCD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7.菱形的性质:

因为ABCD是菱形

(I)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通性;

n<(2)四个边都相等;

(3)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对角.

8.菱形的判定:

(1)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等'

(2)四个边都相等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

(3)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9.正方形的性质:

因为ABCD是正方形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通性;

n(2)四个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相等垂直且平分对角.

(2)(3)

10.正方形的判定:

⑴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等+一个直角.

(2)菱形+一个直角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3)矩形+一组邻边等

(3)VABCD是矩形

又:AD=AB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11.等腰梯形的性质:

(1)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因为ABCD是等腰梯形=><(2)同一底上的底角相等;

(3)对角线相等.

12.等腰梯形的判定:

(1)梯形+两腰相等'

(2)梯形+底角相等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3)梯形+对角线相等

AD(3)VABCD是梯形且AD〃BC

/^\VAC=BD

,7AABCD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BC

A

1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

等于它的一半.

BpCC

15.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

于两底和的一半.

-基本概念: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四边形的外角,多边形,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四

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三角形中位线,梯形中位线.

二定理:中心对称的有关定理

XL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X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派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

这一点对称.

三公式:

1.S菱形=lab=ch.(a、b为菱形的对角线,c为菱形的边长,h为c边上的高)

2

2.S平行四边形=ah.a为平行四边形的边,h为a上的高)

3.S梯形='(a+b)h=Lh.(a、b为梯形的底,h为梯形的高,L为梯形的中位线)

2

四常识:

※上若n是多边形的边数,则对角线条数公式是:也二?

2

2.规则图形折叠一般“出一对全等,一对相似”.

3.如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从属关系.

4.常见图形中,仅是轴对称图形的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奇边形、等腰梯

形……;仅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平行四边形……;是双对称图形的有:线段、矩形、

菱形、正方形、正偶边形、圆…….注意:线段有两条对称轴.

X5.梯形中常见的辅助线:

平移与旋转

旋转

1.旋转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

2.旋转的性质:

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角相等。

中心对称

1.中心对称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

2.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3.中心对称的性质:

在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轴对称

1.轴对称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

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①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图形变换

图形变换的定义: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统称为图形变换。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①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可以化为"2+法+。=0(a,b,c为常数,且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0?+历;+。=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以2、hx。分别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4、b分别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的系数。

(强调:项和系数要包括前面的符号)

构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1)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二次项系数不能为

0;(4)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②注意事项:

(1)二次项系数aWO是一般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都是在一般形式下定义的,判断各项系数时,必须先将方程

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3)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均可经过整理(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均可化为一般形

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⑴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如x2=m(m>0)的方程都可以用开平方的方法求出它的解,这种解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②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所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点:经过整理、变形后得到等号左边是一

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数;

③理解直接开平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平方根的定义。

⑵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把一个二次三项式组成完全平方式的变形过程,叫做配方,用配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以配方为手段,以直接开平方为基础的一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

本方法。

③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㈠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仁)移项: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㈢配方:方成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使方程左边变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右边是一个常数;

㈣求解:如果右边常数是非负数,就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⑶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方程+云+,=03。0)的求根公式:尤=-」±』吁4"(人.»0),利用

2a

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②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㈠把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公2+以+c=0(awO),确定的值;

㈡计算。2_4ac的值;

㈢当。2—4QCN0时,把a,b和。2—4a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计算,从而求出方程的解。

③求根公式专指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只有确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才可以使用

④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