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近代史课件1_第1页
大学近代史课件1_第2页
大学近代史课件1_第3页
大学近代史课件1_第4页
大学近代史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学习这一时期历史,要注意掌握下述几个重点问题:(1)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能够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了解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及其经过和影响(3)了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斗争。本章难点:本章学习的难点在于: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如何理解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军事侵略与迫签的不平等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3、中法战争:《中法新约》4、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政治极端腐败,经济十分落后,国防非常空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全面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在全球警醒对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幅员辽阔,依旧在封建主义道路上徘徊并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古老中国,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新对象。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

是英文opium的译音,俗名大烟,是用罂粟未成熟的果实里面的乳状浆汁干燥制成的一种毒品。药用鸦片为粉末状,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少量使用,有止泻、镇痛、提神的效用,中国原把它作为安神止痛的药材使用,称为洋药。但鸦片又是一种毒品,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吸上瘾就不容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骨瘦如柴,精神萎靡,形同废人甚至死亡。因此,所谓鸦片贸易,其实是名副其实的贩毒活动。

1820年开始经营鸦片贸易18世纪20年代每年运到中国的鸦片不超过200箱。1778年之后,每年达到1000箱。1799年达到4000多箱。19世纪初之后激增。1821年达到6000多箱。1830年更达到2万箱。1838年猛增到4万箱。英国对华的鸦片贸易:鸦片贸易的罪恶马克思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美国人蒙哥马利·马丁在《论中国的政治、商业和社会》中说:“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们的肉体。”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在1830年以前,当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的时候,白银是不断地从印度、不列颠和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可是从1833年起,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是这样多,以致天朝帝国的银元有枯竭的危险。”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1、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

3、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

4、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吏治更加腐败。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一字符抚,清福建侯官人。嘉庆十六年(1837)进士。曾任湖广总督等职。1839年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广东禁烟,在虎门海滩销毁英美鸦片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所译资料,成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有效抵抗了英军的侵略。鸦片战争后,被革职充军伊犁。后被重新起用,1850年卒于潮州普宁县。赠太子太傅,谥文忠。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6-1842.8)第一阶段:1840.6~1841.1,战争爆发到《穿鼻条约》的签订第二阶段:1841.2~1841.5,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

第三阶段:1841.6~1842.8,从英军扩大侵略到《南京条约》的签订

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南京条约1、割让香港岛;2、赔款2100万元;3、五口通商;4、协定关税。低关税率;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附件规定: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综合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真正领导者战和不定,指挥者指挥不力,用人不当。——《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8页。优柔寡断、战和不定的道光皇帝第二次鸦片战争被毁后的圆明园战争爆发:为了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1854年,英国提出了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战争经过: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

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浦。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苏亚成也是中国人。该船曾被海盗夺去。为了方便于走私,该船曾在香港英国政府领过登记证。10月8日,广东水师船捕走窝藏在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嫌疑的中国水手。不想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甚至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了英国,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是当22日,叶名琛把12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连叶名琛送去的信件也拒绝拆阅。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样“亚罗号事件”成为了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并成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在此之前,法国正借口“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与中国交涉,进行诈索。所谓“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国内地——广西西林县传教,因其胡作非为,1856年2月在当地被地方官处死。此案当时未议结。法国为了换取英国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动”,并取得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合法”保证,便接受英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出兵。

清咸丰三年(1853)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1814―1856)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当地官府和土豪,欺压人民,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并纵容包庇教徒马子农、林八等无故在乡间起衅,进行抢掳奸淫,肇事多起。他们作恶多端,而又逍遥法外长达3年之久,激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慨,上控省大吏。六年一月二十四日(2月29日),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即路易·波拿巴)及其政府,为了进一步取得天主教的支持,巩固军事独裁及扩大资产阶级的海外权益,遂抓住这个事件,借口挑起侵华战争。八月二十九日,法国通知英国政府,准备派一支法国远征军到中国。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做工;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把《天津条约》中对英法的赔款各增加为800万两;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中法战争中法战争是由法国侵略越南,并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而起的。1883年12月,法军不宣而战,向驻扎在越南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在台湾率军民坚决抵抗,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但正在抗法战争大获全胜的时候,清政府却下令停战撤兵,与法国订立了《中法和约》,结果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的法国远东舰队中法新约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中国和越南北圻边界;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开埠通商;中国今后修铁路,应与法国商办。法国侵略势力伸进我国云南和广西,大大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蓄谋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制定了旨在侵略中国,然后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

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大举派兵入朝,然后劫持朝鲜国王,并不宣而战,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之后,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经过旅顺保卫战、威海卫保卫战之后,清政府接连失败,走上了求和之路,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船只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岸;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势力。帝国主义极为恐惧,多次胁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5月,各国决定对华武装干涉。

1900年6月,英国海军司令西摩统帅英、俄、德、法、美、日、意、澳八国联军2300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遭到了清军和义和团的英勇抵抗,帝国主义侵华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但清政府的战和不定及对义和团的出卖,最终天津、北京陷落,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澳、西、比、荷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首领瓦德西八国联军穿过午门进入北京辛丑条约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把守,中国人则不准居住;大沽炮台及北京到大沽沿路的所有炮台一律拆除;准许各国在北京及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驻军;要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以办理今后的对外事宜。《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有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进一步为帝国主义所控制,使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辛丑条约》也是清政府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掠夺,巨额赔款,使财政本已拮据的清政府更加困难,于是更加残酷的搜刮中国人民,中国人民陷入了更加苦难的深渊。使馆区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炮台,;列强派兵把守战略要地,等于解除了京畿的警备,侵略者可以随时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也可以随时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辛亥革命前的广州沙面租界四、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热衷于间谍活动的德国传教士郭实腊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的李提摩太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抗英2、太平天国运动:3、边疆地区新危机:4、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5、义和团运动: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三元里抗英旧址——三元古庙二、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1、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硝烟2、鸦片战争3、边疆地区新危机4、中法战争5、中日甲午战争6、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中为抵抗英国侵略军而牺牲的中国士兵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