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港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1#泊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福州港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1#泊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福州港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1#泊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福州港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1#泊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福州港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1#泊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②边界条件固壁边界和开边界条件:固边界(岸边界)在现状模拟中采用了不滑动边界条件。岸边界采用修测岸线,并参照现状填海工程以及周边的围垦池塘。本模型计算区域为整个三都澳海域。共设两条开边界,以罗源碧里乡城里村海岸界点a(坐标为119.827603E,26.445994N)以东约26km至b点(坐标为120.082236E,26.445868N)为南端开边界,折向北约23km连接下浒镇所属界点c(坐标为120.082162E,26.648227N)为东外海开边界(如图7.6-1所示)。在开边界处用潮汐驱动,在开边界处用潮汐驱动,采用厦门大学台湾海峡三维数值模型所产生的十六个分潮(2N2,J1,K1,K2,L2,M1,M2,MU2,N2,NU2,O1,OO1,P1,Q1,S2,T2)的潮汐调和常数计算得出。该三维数值模型的计算范围为114°E~125°E,18°N~32°N,网格空间步长为1/30度。小网格边界落在大网格上,一个大网格内包含5个小网格,相应大网格的潮汐值为小网格提供潮汐驱动值。对于纯天文潮,风应力,表面热通量,短波辐射,蒸发E=0;降水P=0;为研究三都澳及其它具有大面积滩涂的区域,本模型采用了能稳定而高效地模拟浅滩干出及被淹的模拟技术。在建模过程中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模型的前期处理及后期成果绘图,大大提高建模效率及模型精度。初始条件:计算开始时采用“冷态”起动,即:模型中灌注桩的表现方法:二维浅水方程所建模型是模拟潮流进入浅海或海湾后潮流场和潮位场,视海域尺度,空间步长一般取几百米,几公里或几十公里,潮流模型中无法表现具有几米尺度的桥墩,为此,参考类似项目的处理方法,采用如下解决办法:①灌注桩的截水面积通过减小水深来实现,即由于桥墩的存在所造成的截水面积,应与减小水深而引起的截水面积相等。减小水深是为了反映由于桥墩存在引起流速变化。②灌注桩的阻尼通过增加底摩擦实现,桥墩的阻尼和没有桥墩但增加底摩擦,所造成的能量耗出相等。根据以上工作,本项目在计算无灌注桩存在时,数值计算海底曼宁系数取0.0165,采用如上解决方案时,曼宁系数为0.035,海水水深减小量以过水断面和有灌注桩时保持一致为原则进行修改,即:H为原水深,D为灌注桩直径,B为灌注桩跨度,因工程区域涨落潮流场与桥轴线基本垂直,纵向并列桥墩均以一个桥墩计算过水断面。图7.6-1模型计算区域7.6.2模型试验资料选用及验证本项目采用《福建大唐国际宁德综合储运中心2#、3#泊位工程水深测量和水文测验》(福建省港航管理局勘测中心,2011年)成果,对模型进行相关的验证,另外,本项目还收集了工程区附近海域内3个实测潮流验证点和1个潮位验证点,对本模型进行了二次验证,验证点坐标如表7.6-1所示,站位如图7.6-1和图7.6-2所示。图7.6-SEQ图\*ARABIC\s21工程所在海域局部放大与水文观测站位分布图表7.6-SEQ表\*ARABIC\s21观测站位坐标站位东经北纬观测时间下白石119°41′07.32"26°48′52.84"2011年4月4日10:00时~5日13:00时半屿119°43′02.40"26°46′59.04"下洋坪119°43′51.63"26°44′23.99"台角119°44′11.53"26°43′37.62"白马角119°44′30.83"26°44′03.92"1#119°43′26.41"26°45′50.27"2#119°43′35.47"26°45′05.32"3#119°43′33.49"26°44′48.24"4#119°43′44.22"26°44′12.32"5#119°43′52.11"26°44′20.23"J01119°46′20.93"26°42′43.63"2013年4月12日14:00时~4月13日14:00J02119°46′48.72"26°44′12.66"J03119°46′38.89"26°46′32.09"T01119°50′12.98"26°42′35.10"2013年4月12日15:20时~4月24日11:00本项目利用上述模型网格、边界条件模拟了三都澳整个海域的潮流场,并采用已有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图7.6-3~图7.6-7分别为潮位观测站下白石、半屿、下洋坪、台角和白马角的验证结果。图7.6-8~图7.6-12分别为1#、2#、3#、4#和5#潮流站的验证结果。由图7.6-3~图7.6-7可以看出,潮位观测点的计算潮位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变化过程曲线两者亦较为一致;由图7.6-8~图7.6-12以及图7.6-13至图7.6-16可以看出,潮流验证点的计算流速、流向过程和实测过程基本吻合,流速流向的变化趋势与观测结果较为一致,模型计算结果能反演项目所在海域的潮流特征。以上模型的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采用的物理参数和计算参数基本合理,计算方法可靠,能够模拟研究工程区海域潮波运动特性。图7.6-SEQ图\*ARABIC\s22下白石潮位过程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3半屿潮位过程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4下洋坪潮位过程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5台角潮位过程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6白马角潮位过程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71#潮流观测站流速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82#潮流观测站流速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93#潮流观测站流速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104#潮流观测站流速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115#潮流观测站流速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12J01站大潮流速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13J02站大潮流速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14J03站大潮流速验证曲线图7.6-SEQ图\*ARABIC\s215T1站潮位过程验证曲线7.6.3工程实施前海域流场流态图7.6-17至图7.6-20是现状在大潮的四个典型潮时模型区域(大网格)的垂直平均流场(每隔4个网格画出一个流矢)。由各图可见,三都澳内海域流场流态较均匀,高低潮流速较小,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在涨潮过程中,外海潮流以0.7m/s左右的流速由外海穿过三都澳口门沿着澳内主潮流通道进入三都澳海域;涨潮流在三都澳内主航道的流场较强,如,在盐田港主航道上的最大流速可达0.8m/s左右,在白马河主航道上的最大流速可达1.0m/s左右;而在水深较浅的海域流场较弱,流速小至0.1m/s左右;在落潮至低平潮过程中,工程区所在海域的落潮流则以约0.9m/s的流速沿着涨潮流的反方向流出盐田港,流向湾外,并在鲤鱼溪沿浮溪至工程区及沙湾沿线一带、云淡门附近、鸟屿、七都镇、三都镇、沙江镇和鸡公山岛等澳内浅滩地区有大面积的滩涂露出(图7.6-2中灰色区域),这基本上反映了模型区域的地形特征。模型区域内潮流为沿岸流。图7.6-21至图7.6-22是现状在大潮涨落急时局部海域的垂直平均流场。由图7.6-21可见,落急时,落潮流以较大的流速,沿着主潮流通道,流出白马港,在白马港口附近海域的流速最大可超过1m/s,流场较强,并在白招至塘楼之间的围垦区有大面积的滩涂露出;由图7.6-22可见,涨急时,涨潮流以较大的流速沿着落潮流的反方向沿岸流入白马河顶。图7.6-SEQ图\*ARABIC\s216现状大潮落急三都澳海域垂直平均流场图7.6-SEQ图\*ARABIC\s217现状大潮低潮三都澳海域垂直平均流场(灰色区域为干出区域)图7.6-SEQ图\*ARABIC\s218现状大潮涨急三都澳海域垂直平均流场图7.6-SEQ图\*ARABIC\s219现状大潮高潮三都澳海域垂直平均流场图7.6-SEQ图\*ARABIC\s220现状大潮落急局部海域垂直平均流场(m/s)图7.6-SEQ图\*ARABIC\s221现状大潮涨急局部海域垂直平均流场(m/s)7.6.4工程实施后海域流场流态根据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及数值模拟实验结果,本工程实施后工程区海域水动力环境变化如下:(1)流场流态变化图7.6-23至图7.6-24是工程建成后局部海域在涨落急时的垂直平均流场。工程实施后,工程所在白马港的流场流态与工程前大体一致,变化小。在码头前沿海域,涨落潮流向平行于码头平台。图7.6-SEQ图\*ARABIC\s222工程后大潮落急局部海域垂直平均流场(m/s)图7.6-SEQ图\*ARABIC\s223工程后大潮涨急局部海域垂直平均流场(m/s)为便于分析工程实施前后工程区附近海域流速的变化,本项目统计了7个特征点在大潮时的流速变化情况,数值见表7.6-2,特征点主要分布在工程区附近及白马港的航道上(图7.6-2)。由表7.6-2可见,大潮时,除特征点T1~T3点的涨落潮流速有所变化外,其余点的涨落潮流速基本没发生变化。其中,T1和T2点的涨落潮流速变小,减幅一般为5%左右,T3点的涨落潮流速有所增大,增幅为3%左右。这主要是由于T1与T2点位于本工程的上下两侧海域,受到本项目填海、码头栈桥等缓流作用,使得码头上下两侧流场减弱,流速减小;而本工程实施后在码头前沿的流场更趋于顺畅,T3点的流速变大,但流向基本不发生变化,对船舶停靠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其余各点位于白马港航道区内,本工程填海大部分工程是在现有围堤内进行,而码头平台与栈桥是透水式结构,对航道上的各特征点不会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本工程建设对白马港航道的水动力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图7.6-25和图7.6-26分别为工程前后码头附近局部海域涨落潮流场对比图。由图7.6-25可见,涨潮时,在本项目围堤外的填海区域内涨潮流场消失,在本项目栈桥区内,由于桩基的施工影响,对潮流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涨潮流向变化小于10°。由图7.6-26可见,落潮时,在本项目围堤外的填海区域内落潮流场消失,在栈桥区内,由于落潮流向变化一般为0°~10°范围内。图7.6-SEQ图\*ARABIC\s224工程前后大潮涨急流场对比图图7.6SEQ图\*ARABIC\s225工程前后大潮落急流场对比图图7.6-27至7.6-28为工程实施前后在涨落潮时的流速变化分布图。工程前后,在工程区的填海前沿、码头栈桥位置以及栈桥南北两侧海域,涨落潮流场有所减弱,流速减小,最大减幅约为0.2m/s;而在工程区的码头平台前沿,流场趋于顺畅,流速变大,增幅约为0.08m/s。图7.6-SEQ图\*ARABIC\s226工程前后大潮涨急流速变化分布图(m/s)图7.6-SEQ图\*ARABIC\s227工程前后大潮落急流速变化分布图(m/s)表7.6-SEQ表\*ARABIC\s22福州港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1#泊位工程实施前后各个特征点的大潮流速变化情况潮型站位现状(工况0)设计方案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流向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流向涨潮m/s落潮m/s涨潮m/s流向(°)落潮m/s流向(°)涨潮m/s增量%落潮m/s增量%涨潮m/s增量%流向(°)增量(°)落潮m/s增量%流向(°)增量(°)大潮T10.420.170.523290.231330.40-4.760.16-5.880.51-1.9233010.20-13.041352T20.470.310.613230.391530.46-2.130.27-12.900.60-1.64322-10.30-23.08149-4T30.560.320.743260.391420.571.790.333.130.740.0032600.402.561442T40.590.700.843270.851500.590.000.700.000.840.0032700.850.001500T50.540.500.763230.661390.540.000.500.000.760.0032300.660.001390T60.640.600.913380.771570.640.000.600.000.910.0033800.770.001570T70.670.740.823550.931700.670.000.740.000.820.0035500.930.0017007.6.5工程实施后引起的泥沙冲淤变化的估算泥沙运动十分复杂,包含多个过程,如泥沙颗粒形成絮凝团的过程、沉降过程、底质冲刷过程和泥沙启动过程等。本项目在参考相关报告的基础上,对工程引起的泥沙冲淤变化采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工程区海域年回淤淤强公式:式中:是年回淤强度,单位cm/a;为泥沙沉速,单位m/s,取0.0004;是泥沙干密度,可按计算,单位kg/m3;为悬沙中值粒径,单位mm,取0.04mm;T为潮周期,单位s;n是一年中的潮数;是沉降概率,取0.60;和(kg/m3)为工程前后对应于不同流速和水深的半潮平均含沙量。含沙量计算:按刘家驹提出的风浪和潮流综合作用的挟沙能力公式:式中:=|Vt|+|Vb|为潮流和风吹流合成流速;为波动水体的平均水平波动流速。d为水深。风吹流时段流速Vb=0.02Vw(Vw为时段平均风速),波浪的平均水平波动流速V2=0.2C×(H/d),浅水区波速C=;白马港常年主导风向为东东南风,常风天平均风速按多年平均风速1.6m/s,波高取0.8m。说明:三都澳海域除钱墩门水道床沙较粗,D50为0.520mm,其余海域床沙D50介于0.015mm~0.062mm之间,因此,本项目采用的D50按0.04mm进行估算是在合理的范围内;三都澳属半封闭海湾,强浪向E,最大波高0.8米,白马港处于三都澳内,常年主导风向取该区的主导风向——东东南风,平均风速按该区多年平均风速1.6m/s,波高按最大波高0.8m进行保守估算。图7.6-29是工程区所在局部海域在工程后冲淤强度估算值的平面分布图。总体而言,在工程区的填海前沿流速减小的南北两侧海域,由于流场减弱,致该区域呈淤积态势,其回淤强度变大,约为1~1.5cm/a;在本项目码头平台桩其附近,流场有微弱增强,其冲刷强度略微变大,约为0~-1.5cm/a。另外,由以上水动力影响分析可知,本项目对航道、工程区外等海域的水动力影响小;由图7.6-29可见,由本项目引起的冲淤环境变化对航道、工程区外等海域的冲淤环境影响不大。图7.6-SEQ图\*ARABIC\s228工程实施前后冲淤强度分布图7.6.6工程实施后纳潮量损失估算根据前述分析,项目所在海域的平均潮差约为5.52m,而本项目海堤(垦堤)之外的填海面积为2397m2,从而估算出本项目引起的纳潮量减少量约为6615m3。7.7对陆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景观格局影响工程所在区现有的地类以海域(含浅海滩涂)为主,现有海域主要为荒废的养殖池塘。现有的区域景观类型中滩涂海域是征地范围内斑块面积最大,且关联度最高的景观斑块。工程建成后,现有的滩涂海域将被建设用地所取代,现有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将被人工生态系统所替代。由于本工程建设占用土地面积有限,因此,该区域的建设尚不足以在大范围内形成景观优势,该工程所在区域的总体格局不会因此发生明显改变。(2)植被影响工程正常运营过程中到港船舶和过往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气,并将产生扬尘。二氧化硫和扬尘排放通常会对附近区域植被的正常生长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但是由于本项目运营期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扬尘的排放量较小,加之本工程临海,地形开阔且风速较大,大气扩散条件良好,故此类废气排放对附近植物的影响有限,基本不会对其正常生长造成干扰。八、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工程建设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认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减缓措施,以使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8.1评价工作等级参照《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范》,本项目属于为沿海港口单个泊位1万吨以下且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对区域性的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按照二级评价开展;对建设项目的评价等级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GBHJ/T169-2004)规定执行。表8-1海洋环境风险评价登记表8.2风险识别本项目货种为钢材和机电产品等件杂货,不涉及化学品。营运过程中主要风险源为船舶溢油,风险事故为进出港船舶的燃料油泄露事故,燃料油的理化性质见下表8-2:表8-2燃料油理化性质一览表名称分子式风险类型理化性质燃料油/易燃液体暗黑色液体,较粘稠,难挥发。蒸汽密度为4;沸点180~370℃;相对密度(水)为0.96~1.02;饱和蒸汽压为4.0kPa;比热10000~11000kcal/kg,溶解性不溶于水。燃料油的危害毒理如下表所示:表8-3燃料油毒理性质一览表名称理化性质燃料油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呼吸道、皮肤、眼睛;消化道吸收;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LC50:4300mg/kg(大鼠经口),兔经皮LD50:>2mg/m3。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8.3源项分析8.3.1最大可信事故本项目主要风险源为船舶溢油,据统计,溢油事故原因可大致分为操作性事故、海难事故和其他/未知三大类,其中操作性事故包括装卸油、加燃油和其他作业,是造成码头船舶溢油事故的主要原因,海难事故包括碰撞、搁浅、船体损坏、火灾等,是码头船舶溢油的次要原因。本项目拟建码头位于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邻近白马港航道,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船舶容易占用航道,增加该水域通航密度,进出港航行时,与航道通航船舶互相干扰,运营期间,考虑到码头上下游有一些泊位和许多修造船厂,潜在船舶碰撞风险因素,均有可能造成溢油事故发生。综上分析,本工程最大可信事故为进出港船舶在航道、锚地由于误操作、船舶碰撞或船舶故障等原因,发生泄漏事故,造成燃料油泄露,污染海域,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类比同类型码头类项目,溢油事故发生概率约0.0067次/年。8.3.2事故源强重大溢油事故一般发生运油船舶的油品泄露,溢油量较大,一般货轮燃料油泄漏量较小。对于本港口而言,事故相对已于察觉与控制,溢油量一般不会很大。本港口不涉及油品运输,因此溢油事故时到港船舶的燃料油泄露。本项目泊位运输船考虑采用5000吨级杂货船,船舶在港口装卸作业、停泊期间发生的溢油事故,相对来说易于察觉和控制,事故发生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防止继续溢油。根据《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范》,预测时溢油量取21吨。8.4后果分析8.4.1预测模式及模拟工况(8.4-1)式中:C为污染物浓度;为污染物源强。本项目溢油风险数值模拟结果引用《福州港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1#泊位工程水动力数值模拟报告》(福建省水产研究所,2013年8月)。假定在本工程区发生溢油事故(溢油点如图8.4-1至图8.4-6中黑色点所示)。参考风况、典型潮时等确定计算工况,模拟分析溢油扩散的影响过程,潮型采用实测大潮过程。溢油点选在工程区西侧前沿,因为此处水流流速较大,一旦发生溢油事故,溢油扩散较快,影响较大。计算时只考虑溢油的扩散,不考虑挥发与衰减。计算工况具体参考表8.4-1。表8.4-1本项目事故溢油模拟计算方案计算工况风况溢油时刻备注1常年主导风向SE平均风速2.6m/s涨潮预测各潮时溢油启动两个潮周内油膜的影响范围2落潮3强风向NW风速10m/s涨潮4落潮5静风条件下涨潮6落潮8.4.2污染物迁移时空扩散特征从泄漏时刻起算,两个潮周内各典型时刻启动的油膜扩散影响范围可参考图8.4-1至图8.4-6,各风况两个潮周内的影响范围面积见表8.4-2,统计参考最低浓度为0.05mg/l(一、二类水质标准)。预测结果表明,西北风落急时刻发生溢油对白马河的影响面积最大。在西北风落急启动后,油膜在潮流场和风场的共同作用下向工程区的东南沿岸扩散,在两个潮周内,溢油浓度增量超过0.05mg/l的影响范围为72.52km2,基本覆盖到白马河口至白马河中南部大部分海域,其中高浓度溢油主要分布在工程区附近、白马河口至湾坞乡一带沿岸海域内;在这两个潮周内溢油不会对官井洋大黄鱼保护区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白马河东岸的红树林保护区会产生大面积的影响。经数模实验估算,在最不利工况下,溢油到达最近的红树林保护区约11小时,到达官井洋大黄鱼保护区的时间要超过24小时。由于白马港内的潮流动力形式是正规的往复流形式,溢油一经事故排放,则会在往复流的作用下在白马港内扩散,给白马港产生较大的污染影响,对白马港内的红树林保护区会产生大面积的影响,对官井洋大黄鱼保护的影响较小。表8.4-2各启动条件下溢油泄漏24小时影响面积(km2)风况≥0.05mg/l≥0.3mg/l≥0.5mg/l东南风落急49.4439.7635.96东南风涨急41.5536.3733.03西北风落急72.5234.4319.20西北风涨急52.3829.7818.85静风落急56.3035.5528.40静风涨急47.9430.9225.52图8.4-1东南风条件下落急启动两个潮周内影响分布图(mg/l)图8.4-2东南风条件下涨急启动两个潮周内影响分布图(mg/l)图8.4-3西北风条件下落急启动两个潮周内影响分布图(mg/l)图8.4-4西北风条件下涨急启动两个潮周内影响分布图(mg/l)图8.4-5静风条件下涨急启动两个潮周内影响分布图(mg/l)图8.4-6静风条件下落急启动两个潮周内影响分布图(mg/l)8.4.3影响分析由于天气原因、船舶原因和船员操作等原因造成船舶的灾害性事故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可预测性和难防范性。事故可能造成大量船舶燃料油溢漏入海,将对周边海域的水质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拟建项目区涉及敏感目标包括浅海养殖、滩涂养殖、网箱养殖、红树林、大黄鱼等,船舶事故溢油对该海域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如下。(1)溢油事故对水域生物的影响①石油污染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实验证明,石油会破坏浮游植物细胞,损坏叶绿素及干扰气体交换,从而妨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这种破坏作用程度取决于石油的类型、浓度及浮游植物的种类。根据国内外许多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海洋浮游植物石油急性中毒致死浓度较低,范围为0.1~10mg/L,一般为1mg/L。但其致死浓度常随着种类、油的类型和浓度而变化,据Mironov和Lanskaya报道,裸甲藻对石油类耐受阈值为0.1~10mg/L,致死浓度为5mg/L(阈值为1mg/L),原甲藻C.Kovalevskii阈值为0.1~1mg/L。而对于更敏感的种类,石油浓度低于0.1mg/L时,也会妨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速率。据陈亚瞿、荣佩对20号燃料油对新月菱形藻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0.032mg/L)的20号燃料油能刺激其生长繁殖,而高浓度的燃料油(320mg/L)却能抑制其繁殖生长及其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与海中石油量常成反比关系,在高浓度石油污染下,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②石油污染对浮游动物的影响浮游动物是海洋中次级生产力,浮游动物通过摄食或直接吸收等形式由海水中富集碳氢化合物。浮游动物石油急性中毒致死浓度范围一般为0.1~15mg/L,Mironov等曾将黑海某些桡足类和枝角类暴露于0.1mg/L的石油海水中,当天浮游动物全部死亡。当石油含量降至0.05mg/L,小型拟哲水蚤的半致死时间为4天,而胸刺镖蚤Centropages、乌缘尖头蚤和长腹剑水蚤Oithona的半致死天数依次为3天、2天和1天。另外,Mironov对不同浓度对桡足类幼体的影响实验表明,永久性(终生性)浮游动物幼体的敏感性大于阶段性(临时性)的底栖生物幼体,而它们各自的幼体的敏感性又大于成体。③石油污染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底栖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生态类群。其种类数量多分布广并且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中大部分种类虽然在大部分时间内在海底生活,但其中一部分种类的幼体也有临时性浮游生活。底栖生物随种类的不同而产生对石油浓度适应的差异。多数底栖生物石油急性中毒致死浓度范围在2.0~15mg/L,其幼体的致死浓度范围更小些。软体动物双壳能吸收水中含量很低的石油,如0.0lmg/L的石油会使牡蛎有明显的油味,严重的油味可持续达半年之久。处于半死浓度的牡蛎会引起因纤毛鳃上皮细胞麻痹而破坏其摄食机制并进而死亡。许多贝类、甲壳类如牡蛎、蛤和蟹等,虽然对污染都有较强的耐受力,但海胆、寄居蟹、海盘车等底栖生物耐油污性很差,即使海水中石油含量只有0.0lppm,也可使其死亡。当海水中石油浓度在0.1~0.01mg/L时,对藤壶幼体和蟹幼体有明显的毒效。许多底栖生物不仅是经济鱼,虾类的重要饵料,其本身也是主要的经济种类,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一旦遭受污染,就会蒙受巨大损失。棘皮动物对低浓度石油十分敏感,即使在遇到船舶航行油迹后,也会降低海胆的受精率,此外某些蠕虫,也为耐受性动物,如多毛类中小头虫Capitalla是严重污染区内可能存在的少数种类之一,因此有人可能利用其作为严重污染区的指标生物。因此,严重的泄漏事故可改变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而底栖生物的变化又将引起一些底栖鱼类的生态变化,最终导致资源量的减少或局部消失。④石油污染对鱼类的影响石油污染对鱼类的影响,尤其是鱼卵和仔幼鱼的危害极为严重。国内外许多的研究均表明高浓度的石油会使鱼卵、仔幼鱼短时间内中毒死亡,低浓度的长期亚急性毒性可干扰鱼类摄食和繁殖,其毒性随石油组分的不同而有差异。根据东海水产研究近年来对几种不同油类对锱鱼仔鱼Mugilcaphalus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0号燃料油对黑鲷Sparusmacrocephaius的96h-LC50值为2.34mg/L,而对黑鲷的20天生长试验结果,其最低影响浓度(LOEC)和无影响浓度分别为0.096mg/L和0.032mg/L。⑤石油对水产动、植物的油臭影响海洋中一旦发生油污染,扩散的油分子会迅速随风及水的流动而扩散,水产动、植物一旦与其接触,即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油臭,从而影响食用价值,以20号燃料油为例,当油浓度为0.004mg/L时,5天就能使对虾产生油味,14天和21天分别使文蛤和葛氏长臂虾产生异味。(2)溢油事故对敏感目标的影响①对红树林保护区的影响在常年东南、最大风速为10m/s的情况下,油膜扩散11个小时影响分布图能到达红树林保护区。一旦污染红树林,则对红树林的损失极为惨重。海水在高潮时油膜漂进红树林丛,在退潮时滞留在气生根及沉积物的表面对红树林的生长造成伤害。不过在一些重大油污染事件中它们却依然能存活。但是由于红树林内有其他生物生长,一旦油膜挂在红树林内,则清除油膜是非常麻烦的。因此要避免油膜扩散进入红树林,采取一定的围栏措施,阻挡油膜向红树林内扩散。②对大黄鱼保护区的影响拟建工程距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约为19km,从油膜扩散图可以看出,溢油事故发生后,在西北风的风况下大于24h即会进入大黄鱼保护区。油膜扩散范围内将对大黄鱼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在每年5~6月份,大黄鱼洄游至该区域产卵繁殖,溢油对其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溢油事故对大黄鱼生长繁殖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a、油膜随水流扩散将损害其漂移范围内的浮游生物,降低海洋初级生产力,导致大黄鱼的饵料减少,从而影响大黄鱼的摄食和生长;b、溢油事故发生时,油膜扩散区内海水中的石油烃浓度大幅度增加,将伤及鱼类的神经中枢和呼吸器官,对鱼类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特别是对鱼卵、仔稚鱼等对石油污染较为敏感的幼鱼,其毒害作用更为明显,严重时会导致油膜扩散范围内的幼鱼死亡。因此,本项目施工期间应加强管理,尽可能避免事故溢油的发生,制定溢油应急预案,以便溢油发生时,可在最短时间内将溢油事故影响范围控制在较小范围,降低溢油事故发生对大黄鱼生境的影响。③对养殖区的影响本项目周边存在半屿围垦养殖。若发生溢油,则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养殖户切断半屿围垦区的水闸纳潮,否则将对养殖区带来重大不利影响,溢油的油污浓度大于0.1mg/L范围内,对水产养殖基本上是毁灭性的。8.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8.5.1码头风险防范措施(1)严格码头装卸作业流程,在装卸作业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作业进度,防止事故的发生。如遇雷电和暴风雨天气以及附近有火情时停止装卸作业。(2)码头泊位应装备符合工程要求的系船设施和防撞靠泊设施;应按照设计船型参数,对船舶进港航道、港池及调头区实施必要清淤工作;并注意航标设置及日常维护工作。建议工程建成后,应对码头重点桥墩和引桥设置必要的防撞设施,以防止因人为操作不当或者潮流影响而引起船身失控,发生触碰码头的事故。(3)对码头操作员队伍进行培训,持证上岗。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港口、码头安全防污管理规定、国际防污公约、《国际油轮和油码头安全指南》、防火防爆知识、船舶靠泊、接管、装卸、扫气、报警、应急、急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求。8.5.2船舶溢油防范措施(1)企业应建立溢油应急体系和制定溢油应急预案。在宁德海事局组织领导下,组成联合抗溢油联网应急系统。应急计划中须对应急人员、设施及器材的配备作因地制宜的和详细的规定;(2)轮船进出港和进出锚地应实施引航员制度。并规定引航员的培训与考核制度,引航员的职责、以及引航员对航道、浅滩、礁石、港口水文气象条件熟悉的培训。(3)实施船舶码头靠泊和锚地锚泊制度。这包括使用锚地申请、锚泊密度(间隔)、船只进出锚地航速,各种天气条件下的锚地船只的了望制度等,以防锚地船只拖锚、碰撞、挤压、搁浅、触礁等事故发生。(4)船舶驾驶员的业务技术应符合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983年12月29同国务院发布),港区对所用船舶及其人员应提出严格的书面管理要求及所应承担的防止船舶溢油责任和义务,并落实本条例规定的防治污染有关措施。船员对可能出现事故溢油的人为原因与自然因素应学习、了解,提高溢油危害的认识及安全运输的责任感和责任心。(5)在港轮船应实施值班、瞭望制度。尽管产生船舶事故的原因及不确定因素较复杂,但人为因素、尤其失去警惕是造成船舶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轮船加强值班、瞭望工作是减少船舶事故发生可能性的重要措施。8.5.3防火防爆管理措施(1)防火、防爆的主要手段就是控制和消除火源。码头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火源主要是吸烟、维修用火、电器火灾、静电火花、雷击、撞击火花等,因此应注意以下措施:严禁吸烟、严禁携带火种(如不防爆的BP机、手机等),严禁穿带铁钉的皮鞋进入易燃易爆区域;严禁穿戴化纤等易起静电的衣物进入易燃易爆区域,工作人员作业时应穿全棉工作服;维修动火必须彻底吹扫、置换、泄压,并经测爆合格,并办理火票方可动火,并有专人看守;局部维修时,应和非检修设备、管线断开或加盲板,盲板应挂牌登记;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的维护工具应为铜制,手电应具备防爆功能。(2)禁止在仓库内使用非认可型的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闪光灯及手提式对讲机、手机等。港区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在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安全作业规程进行。(3)本工程为新建工程,陆上消防主要利用码头上配置的消防设施,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移动消防炮、消防枪和灭火器,用于扑救小船及零星火灾。8.5.4其他风险防范措施(1)岗位操作严格穿戴劳保用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保证严格依照公安、交警部门的管理进行运输、组织生产。(2)安全教育等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范畴,完善安全组织结构。(3)加强安全卫生培训,掌握处理事故的技能,加强技术防范,杜绝安全和危害职工健康事故的发生;在所有职工中普及对本项目经营的有毒有害化工品等物质有害意识及对中毒者的急救措施。(4)生产区内严禁烟火。8.5.5应急预案从上述分析预测可见,若发生燃料油溢漏入海事故,将对海水水质、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生态保护措施,将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建设单位应切实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风险防范计划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计划:表8-4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汇总表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123受损船舶及其周边海域456789101112131415

九、污染治理措施评述9.1施工期污染治理措施9.1.1施工前期措施(1)施工前应办理工程用海和土地征用等施工手续,没有完整的施工手续不得开工建设。(2)应做好养殖拆迁的安置补偿工作,工程区养殖全部拆迁后,方可进行水工工程设施的开工建设。(3)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和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9.1.2疏浚挖泥环保措施(1)港池及回旋水域的疏浚挖泥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满仓不溢流施工,疏浚污泥直接通过泥浆管输送到后方海堤内的回填区,不进行抛泥作业。(2)作业应尽量避开海洋生物的索饵期和繁殖期,以降低该施工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3)本项目工程区北侧海堤内目前还分布着一些池塘养殖(养殖弹涂鱼),因此加强管理,挖泥施工要与养殖池塘换水时间错开,以免影响养殖池塘的进水水质。9.1.3桩基基础施工环保措施本工程桩基钻孔产生的钻孔泥浆应设置泥浆循环系统,施工过程中配备一艘泥浆船装存泥浆和储放沉渣,泥浆船平台上放一个30m3泥浆箱进行循环。泥浆循环系统为:吸出的泥浆通过三通和出浆管接到泥浆箱上方的过滤网上,过滤后的泥浆流入泥浆箱内,泥渣则通过出渣槽流到泥浆船上;泥浆箱内的泥浆一部分直接流入孔内,一部分通过泵抽到旋流除砂器内进行除砂后由旋流出浆管流入孔内,经除砂器分离出的废渣则排入泥浆船。本项目钻孔产生的泥渣由泥浆船装运,采用吹填方式回填至本工程后方陆域形成区域。9.1.4填海及码头工程环保措施(1)填海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先建设护岸,内侧布设倒滤层后,再进行吹填砂土施工程序,不得在敞开的海域直接进行填海施工。护岸抛石施工应尽量安排在低潮露滩期间施工。施工方案中明确项目陆域形成填海前建设临时驳岸,以确保项目填海区域与半屿围垦养殖(一期)能形成物理隔离。(2)码头及填海工程施工应避免在雨天、台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进行,尽量缩短施工对海域水质影响的时间和程度。(3)所需砂石料应向当地有开采许可的砂石料市场购买,本项目不设采砂石料场,以免产生新的土地生态破坏。(4)码头、栈桥施工构件应尽量采用预制件,尽量减少现场浇灌混凝土作业,现浇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模板缝隙进行密封处理。进行水泥养护应采取防止泥砂流失入海措施。(5)为了确保项目填海区域后方可能受到影响的养殖池塘继续可以养殖,建设单位在填海施工时,应先对项目填海区域周边的水道进行改线,保证水道的正常换水功能。(6)在填土造地期,为减少暴雨期堤内积水直接溢流入海,应在堤内场地周边设置截、排洪沟,拦截地表水和雨水。对于围堤内形成的积水,确保澄清后通过专门的排水设施排放,尽量减少围填区地表径流水中的悬浮物含量。(7)驳岸建设及陆域回填期间应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海洋行政管理部门,以便于监督管理。9.1.5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单位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人员的食宿场所,依托周边的村庄的生活设施,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民房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系统,对环境影响较小。(2)施工机械清洗废水可以由建设单位设施临时隔油沉淀池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机械清洗或用于喷洒道路及施工场地,基本不会对工程海域产生不良影响。9.1.6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防尘抑尘措施①为降低施工扬尘的影响,应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场地平整开挖、填海工程、混凝土搅拌等易产生粉尘的施工作业。②初填区应压实,减少扬尘;回填陆域应落实后期工程的衔接,减少裸露路面扬尘影响;工程竣工要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③定期清扫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的洒落物,并配置洒水车,每天对运输道路、堆场场地、施工场地进行2~3次洒水,同时保持场地和道路平整,以减轻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的扬尘污染。④设置临时施工建筑材料仓库,用于水泥等粉状物料存放,合理选择施工堆场和混凝土搅拌场的位置,对易起尘物料实行库内堆存和加盖蓬布,并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小水泥开包粉尘污染。⑤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应控制装载量,严禁超载并控制车速,同时选择封闭性好,不易洒漏的车辆运输,避免撒落物引起二次扬尘污染。⑥汽车运输的砂石料、水泥材料进场时,对易起尘物料应加盖蓬布,尽量控制物料装卸高度,减少物料脱落而产生扬尘。(2)运输车辆尾气选用耗油量低的环保型机械设备,车辆和机械尾气应达标排放。加强机械和车辆的保养,使其正常运行,避免非正常运行产生的废气。9.1.7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合理布局,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2)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减少汽车运输时的鸣笛噪声。(3)选用高效、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不选用噪声大、效率低的设备车辆参与施工,同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少运行噪声。(4)尽量使用低噪声设备及低噪声施工方法,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低噪声设备,从根本上减少噪声污染的影响。同时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夜间禁止打桩,双休日也应尽可能避免。白天宜尽量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施工,以缩短噪声污染周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源的管理,金属材料在装卸时,要求轻抬、轻放,避免野蛮操作,产生人为的噪声污染。(6)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文明生产,严格控制高噪声机械的施工时间,把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使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夜间(22:00以后)尤其是靠近噪声敏感点的施工现场,尽量避免进行有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如确有需要,必须进行夜间施工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第三十条“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9.1.8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施工期产生的废混凝土块、废砖头等建筑垃圾应作为填海材料使用,废钢筋、废模板应回收利用,不得直接倒入附近海域。(2)生活垃圾应设置垃圾筒集中收集,并及时清运处理,不得将垃圾倒入海中。(3)施工期船舶垃圾不得随意排海,应由海事局认可的有资质接收单位接收处置。9.2生态环境保护、恢复与补偿措施与建议9.2.1填海造地阶段减少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1)建设单位在制订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时,在施工前应尽可能考虑水生生物生长季节特性、夏季是鱼类产卵、索饵期及项目区周边滩涂养殖区养殖时间、半屿围垦养殖区(一期)的取水时间等,施工期应尽量避开海洋鱼类产卵或经济水产类的捕捞期。此外,驳岸基础抛石及吹砂回填应尽量利用退潮露滩时或低平潮期间进行施工,而且建设单位应与周边养殖户做好沟通,在围垦养殖区取水时间内停止驳岸抛石,以减轻施工过程悬浮泥沙入海对海水水质、海洋生态及周边养殖区的影响。(2)在围堤施工和吹填施工阶段,采用先进、合理的设备和工艺,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泥沙入海量,降低悬浮泥沙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3)建设临时驳岸,对施工区内现有水道进行改线,减轻对半屿围垦养殖的影响。9.2.2填海洋生态环境恢复与补偿措施回填施工会对海洋底栖生物造成永久性影响,还会对项目区附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卵仔鱼和游泳动物造成损失。为了修复因本项目建设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失,应进行海洋生态环境恢复与补偿,生态补偿措施主要采用增殖放流。增殖放流工作应按照“福建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规范”和“福建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2010-2015)”确定放流品种和增殖放流的组织、管理。渔业资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主要用于渔业主管部门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以及进行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跟踪调查等。在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单位首先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增殖方案制定、论证和资源研究,根据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实际损害情况,在当地海洋主管部门的监督和协助下,有具体目标,具体计划的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数量进行修复,不得在没有科学报告的条件下,贸然实施操作。9.2.3陆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土地资源管护措施①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地管理和森林法律、法规,依法征用土地,依法补偿征地费用,合理安排使用土地,努力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尽量减少占用沿海基干林带林地、鱼塘湿地和滩涂养殖区,并搞好土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②工程建设所需海砂应向当地现有的砂料市场购买,无需另设采砂场,以免产生新的土地生态破坏。③建设单位从取土场取土前应征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依法办理取土手续。③建设单位严格禁止乱挖乱抛和乱堆乱放弃土弃渣,以免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害。④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努力防治土地污染及其危害,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水土保持措施①严格落实水土保持实施提出水土保持措施。②建设单位涉及的水土保持设施应与其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其主体工程竣工时,必须相应完成如绿化、砌面等护坡固土及截洪、排水等有关水土保持工作,以控制水土流失。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应增加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条款及其违约处理办法。③码头施工建设应根据当地雨量季节分布特征和旱季风日分布规律,选择适宜的土方施工时段,并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尽量避免在大暴雨天施工。雨季施工时,应搞好施工场地截洪、排水工作,保证截洪、排水系统畅通,以减少土壤水蚀流失。④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应努力减少地貌和植被破坏,尽量缩小土壤裸露面积;土方施工过程中,应采取边挖、边运、边填、边压的方式,避免大量松散土壤存在而造成土壤侵蚀;土方施工完毕后,应尽早尽快对码头建设区进行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和环境绿化工程等建设,使裸露土面及时得到覆盖,以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环境,保持水土。⑤建设单位应在堆截预压结束后,尽快与福安市湾坞工贸集中区管委会负责协调,将约10.55万方预压卸载土方用于集中区内其他工程项目建设使用。在预压卸载土方运出之前,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区内合理设置临时弃土堆场,实行先挡后弃,并在弃土场周边挖设截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9.3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9.3.1营运期污水污染防治措施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港区生活污水、机修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到港船舶废水(舱底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压舱水)等。9.3.1.1生活污水处理措施①港区配套化粪池,用于收集和预处理港区生活污水,化粪池根据建筑物布设情况进行配套。②港区拟建设一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为1.5m3/h。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港区绿化,不外排。远期污水可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纳入白马港污水处理厂的配套污水管网。近期港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表9-1港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以化粪池+A/O接触氧化为主体的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BOD5、COD、SS,同时可去除一部分氨氮和总磷,再经过沉淀池沉淀出去生物污泥等悬浮物,从技术角度分析,处理工艺可行。③远期待湾坞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后,通过上述污水处理设备可处理至污水厂入围指标后,排入湾坞西片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9.3.1.2机修废水处理措施港区机修废水主要是机械冲洗、设备维修产生的油污水以及集装箱冲洗废水,水量约为1t/d。拟建设一套油污水处理设备,对产生的油污废水进行隔油、气浮处理后,汇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港区绿化,不外排。本项目拟建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处理规模为1.5m3/h,可以满足港区生活污水和机修废水的处理要求。远期待湾坞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后,通过上述污水处理设备可处理至污水厂入围指标后,排入湾坞西片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9.3.1.3道路清洗废水处理措施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冲洗废水主要是生产区即码头面、道路、堆场和车辆的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SS,其浓度约300mg/L左右,冲洗废水产生量约10t/d(3500t/a),拟建设一套规模10t/d的沉淀池和清水池,冲洗废水经收集并沉淀处理后回用。冲洗废水中主要含泥沙等颗粒性物质,采用沉淀处理出去泥沙后,作为道路、码头面、堆场清洗用水循环使用是可行的。项目建设1个10m3清水储水池,可以满足清洗废水全部回用。9.3.1.4船舶污水处理措施(1)船舶含油污水处理措施到港船舶含油污水必须由船舶自备油水分离装置处理至达标后,按照海事部门要求在规定海域排放,不得随意排放。如未配套油水处理设施的船舶,其含油污水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接收处理。(2)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到港船舶生活污水须有自带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至达标后,按照海事部门要求在规定海域排放,不得随意排放。如未配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船舶,其生活污水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接收处理。(3)船舶压舱水本项目主要货物为钢材和机电产品,压舱水属于较清洁废水,按照规定在公海置换新水后在规定的海域排放。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制定相应规定,要求到港船舶性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按照海事部门规定实施。9.3.2废气处理设施本项目主要货物为钢材和机电产品,其装卸及储运过程中没有粉尘等废气产生,营运期主要废气为进出港汽车运输过程产生的少量道路扬尘、尾气以及船舶尾气,其污染物主要为CO、NOx和烃类,采取以下措施:(1)船舶尾气及汽车尾气控制措施:主要从管理入手,本项目码头环保管理部门应制定船舶及运输车辆准入条件,要求进入本港的船舶性能符合《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进港车辆性能符合《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2001)及《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1)的要求,不符合上述性能的船舶和汽车禁止进入本项目港区。(2)道路扬尘防治措施:为减轻扬尘产生对环境影响,建议建设单位经常清理运输道路上的粉尘,对港区道路喷水增湿,减少汽车行驶产生扬尘量。(3)加强港区绿化:建议在本项目港区周围和进出港道路以及本项目港区运输干道两侧,特别是办公楼、宿舍周围及进出港道路两侧种植乔木和灌木绿化隔离林带,既可防治控制噪声影响,又可起到防尘降尘作用。9.3.3噪声控制措施(1)为了减轻港区环境噪声,最重要的应从声源上控制,即选用先进的低噪声机械、设备、装置以及车辆是控制噪声的基础,也是控制噪声的基本措施。(2)加强机械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以减少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振动及声辐射。及时更换不合要求配件,淘汰落后和超期服务的设备设施。对高噪声的装卸机械和设备,应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控制噪声。(3)严格控制夜间进出港运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在白天进行装卸作业,缩短夜间作业时间。控制港区内流动机械运行速度,控制和减少港区车、船的鸣号次数和时间。尽量减轻夜间运输对运输道路周边居民的影响。(4)加强对交通运输车辆的管理,合理而科学地组织港口货物的运输,特别是进出港运输车辆在离村庄较近的路段应限制鸣号。9.3.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本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有港区生活垃圾、机械维修废物、到港船舶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等。(1)码头应设置垃圾桶、垃圾箱,垃圾应实施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2)污水处理站生化污泥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掏处置送当地垃圾场处理场处置。(3)机修废物主要包括含油抹布、废零件等,其中部分废零件等可回收利用,含油污泥和含油抹布按危险废物处置,送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置。(4)船舶垃圾应根据MARPOL73/78公约和(GB3552-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应要求进行控制。目前宁德港对船舶垃圾的处置流程为:普通船舶垃圾由宁德检验检疫局根据船舶所经港口疫情状况负责在锚地对靠港船舶垃圾进行消毒,喷雾处理后由有资质的专业船舶垃圾处置公司统一外运焚烧处置。因此,建设单位应积极与宁德港等部门联系,签定委托处置协议。9.4环保投资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4.1环保投资估算本项目的环保投资主要用于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的控制与治理。本评价估算的环保投资约需2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20583.61万元的1.13%。建设单位应落实环保工程资金,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本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见表9.4-1。表9.4-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阶段项目单价(万元)数量金额(万元)施工期沉淀池52套10隔油池、清水池31套3临时截排洪沟5/5施工期环境监测费用//30船舶油污水委托处理费88施工期洒水、道路清扫、垃圾处置等费用81项18物料堆存临时仓库、篷布919生态补偿//23施工期环境监理301项30溢油风险防范设施(围油栏、吸油毡油拖网、收油机、围油栏布放艇等)20运营期雨水排水沟1套5油污水处理站101座10生活污水处理站101座10污水管网1套810m3沉淀池和清水储存池1套10营运期监测费用——15生活垃圾处理8危险废物委托处理费10合计2329.4.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以上环保设施投入使用后,可实现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根据可研中经济费用效益计算,本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8.04%(税后),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为3114.94万元(ic=8%),大于“O”。说明项目经济效益较好;本工程是发展大唐工贸集中区临港工业的重要依托,可发挥水路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大大降低在大唐工贸集中区落户企业的运输成本,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本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环境管理与总量控制10.1环境管理与总量控制10.1.1环境管理机构与职责根据本项目环境管理的需要,荣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在本项目建设期应设置一个环境保护科,配备2-3名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1#泊位工程建设的日常的环境管理和监督工作。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和要求;(2)制定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各专项环境管理办法,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负责本环评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在工程建设中的落实、实施;(4)在施工期对各施工单位和各重要施工场所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监督;(5)在施工期负责工程附近海域的水质管理、保护和事故污染监测工作;(6)负责本项目施工期的污染事故的防范,应急处理和报告工作;(7)负责本项目的环保资料的收集、汇总、保管、归档工作;(8)负责与宁德市环保局等环保部门及海洋部门保持联络,接受其监督指导。10.1.2日常环境环境监测建设单位应根据本项目全厂“三废”排放情况,制订环境监控计划。常规监控监测应按计划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科负责实施,具体的监测工作可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施工中的环境影响,主要是驳岸施工、陆域形成过程中的泥沙散落对海域的影响,造成悬浮物增加,海水浑浊,主要污染因子是SS;施工扬尘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污染因子是TSP和PM10。此外,施工噪声对施工现场附近敏感区声环境产生影响。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由于建设项目的施工和运营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跟踪监测,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在其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海洋水文动力、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的影响,评价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见表10.1-1。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监测计划见表10.1-.2。表10.1-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序号监测内容监测项目测点布设与监测频次监测实施机构1施工噪声施工场界噪声在高噪声源机械作业区施工场界。每季度一次,若有夜间施工,则应监测夜间噪声。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2施工废气施工场界TSP对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浓度进行监测。采样布点施工区域上风向1个,下风向3个,每季度一期,每期3天,采颗粒物小时浓度样。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表10.1-2施工期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序号监测内容监测项目测点布设与监测频次监测实施机构1水文水温、水色、透明度、流速、水深施工期每个季节选择大、小潮各进行一次。施工结束后进行一次后评估监测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2水质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油类、悬浮物、总汞、铜、铅、镉、砷、锌、镍、硫化物、氟化物工程区西南侧布设2个断面,西北侧布设1个断面,各断面顺涨潮、落潮方向的100m、500m、1000m海域各布置1个测站,共9个;湾坞红树林保护区靠近项目一侧和半屿围垦养殖区各设1个测点。施工期每个季节选择大、小潮各进行一次。施工结束后进行一次后评估监测。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3沉积物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总汞、砷、铅、铜、锌和镉断面布设与水质采样一致,施工期每季进行一次。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4生物监测牡蛎、缢蛏体内铅、砷、锌、镉、铜、石油烃、铬、汞、砷断面布设与水质采样一致,施工期每季进行一次。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5生态监测叶绿素a、浮游动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断面布设与水质采样一致,施工期每季进行一次。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2)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

表10.1-3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序号监测内容监测项目测点布设与监测频次监测实施机构1生化污水处理系统pH、COD、SS、石油类总排口运营单位设立环境监测实验室每日监测,每季度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进行一次核查。4噪声监测LAeq在港区边界设置6个点位,每季度监测一次。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5海洋环境pH、高锰酸钾盐指数、SS、氨氮、石油类排污口上、下游各1km处及排污口处各一个断面,每年一次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施工期每次监测都应有完整的记录。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统计,及时向各有关部门通报。并应做好监测资料的归档工作。10.1.3环境监理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5号),本项目施工期建议进行环境监理。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并经环境保护业务培训的单位对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内容如下表所示:表10.1-4施工期环境监理内容环境问题监理内容1扬尘污染·施工场地应采取洒水等措施,以降低场地施工扬尘,减少大气污染。洒水次数视当地土质、天气情况决定。·运送建筑材料的车辆采用帆布等采取遮盖措施,减少跑漏。·主要运料道路在无雨天气定期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搅拌设备需良好密封并安装除尘装置,堆储料场须遮盖或洒水以防止扬尘污染。·监督混凝土运输车辆经过村庄时应减速慢行。2水污染·施工船舶废水、船舶垃圾不得随意排放,由有资质接收船接收处理。·疏浚挖泥船开工前施工设备检查,疏浚点是否定位准确。泥驳运输时是否装载适量。·加强环境管理,开展环保教育,严禁机械油料的泄漏,严禁施工船只油料物泄漏或废油料的倾倒进入水体。3噪声·加强机械和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保持设备的较低噪声水平。·产噪设备使用时间的合理安排,检查施工噪声监测记录。4生态资源保护·港池疏浚物应作为后方陆域形成回镇,并在回填施工时先围堤,内侧布设混合碎石倒滤层,同时吹填区分隔成的多个沉淀池。·桩基钻孔产生的钻孔泥浆应设置船舶泥浆循环系统。5文明施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教育。·在施工场地应设置垃圾箱和卫生处理设施。·防止施工场地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体。6施工安全·注意水上施工协调,保证现有轮渡行驶安全。7运输管理·建筑材料的运送路线应仔细选定,避免长途运输,应尽量避免影响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尘埃和噪声污染。·应咨询交通和公安部门,指导交通运行,施工期间防止交通阻塞和降低其运输效率。·制订合适的建筑材料运输计划,避开现有道路交通高峰。环境监理单位应收集有关资料,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包括水土保持方案),环境保护设计,施工企业的设备、施工方式、管理、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施工过程的排污规律,防治措施等。并根据项目工程情况及施工方法,制定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10.1.4排污口规范化本项目建设污染防治措施时,应在各污染源排放口设置专项图标,执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1995;GB15562.2-1995),见表11-2。标志牌应设在与之功能相应的醒目处,并保持清晰、完整。表10.1-5排污口规范化图标示意名称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排放源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图形符号功能表示污水向水体排放表示废气向大气环境排放表示噪声向外环境排放表示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场表示危险废物贮存场背景颜色绿色黄色图形颜色白色黑色10.2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项目排放的污染物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前提下执行的目标总量控制,并结合现有技术水平可以达到的程度所执行的目标总量控制,使整个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高于区域排放总量指标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情况:(1)湾坞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前,本项目生活污水和机修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绿化;冲洗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码头面等冲洗;均不外排。湾坞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后,港区污水可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根据工程分析及表5.5-4结果,本项目COD和氨氮排放量很小,并且纳入污水处理厂总量指标体系中,不需要单独申请。(2)废气为进出港汽车运输过程产生的少量道路扬尘、尾气以及船舶尾气,产生量较小,并且这部分污染源属于无组织排放,因此不纳入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范围。(3)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通过设置收集装置收集,及时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其中属于危险废物的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后,基本可以做到零排放。

十一、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项必要程序,是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协调工程建设和社会影响的手段,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公众权益的重要体现。它在环评工作中弥补了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增强了环评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1.1公众参与情况本项目建设情况在前期用海审查海洋环评等过程中,已由建设单位向周边村民群众做了充分的宣传工作,群众对本项目建设均有一定了解,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于2015年2月6日进行,对周边的半屿村、上洋村和深安村进行随机发放问卷调查,并针对与本项目相关的养殖户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问卷21份,收回21份,调查人员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1.1-1公众调查人员情况表序号姓名年龄性别电话住址1郭细良41屿村2林成春36屿村3林昌明34屿村4林松华41屿村5叶玉容48屿村6林坛清35屿村7林清齐36屿村8陈柏兴52洋村9陈阿细49洋村10陈同荣69洋村11姚新光31洋村12陈春华44洋村13张祥其48安村14张泽雄56安村15张义通43安村16陈仍安55安村17张奶明60安村18张金波53安村19陈玉生42洋村养殖户20陈吕生51洋村养殖户21陈吕发60洋村养殖户11.2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及分析调查表征询意见的内容主要包括消息普及情况、对项目态度、对环境问题意见等。公众个人调查表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所示:表11.2-1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序号主要调查内容选项人数比例结果1对项目的了解情况建设单位314.29%多数公众通过建设单位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媒体1676.19%公众议论29.52%没有听说00.00%2项目周边环境现状较好1780.95%多数公众认为环境现状较好,少部分公众认为环境质量一般。一般419.05%较差00.00%3是否有利于促进当地发展有利21100.00%公众都认为本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利00.00%无影响00.00%4施工期不利影响废水14.76%大多数公众担心项目施工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扬尘污染影响扬尘1885.71%噪声14.76%施工垃圾14.76%生态破坏00.00%5运营期环境不利影响废水942.86%大多数公众担心项目运营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废水和废气污染影响废气1152.38%噪声14.76%施工垃圾00.00%生态破坏00.00%6利益受到本工程建设影响有哪些方面养殖捕捞314.29%本次调查了3位周边养殖利益相关者,其他部门公众认为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泊稳条件,部分公众认为对其利益无影响改善港区内泊稳条件838.10%其他00.00%没有影响1047.62%7项目建设的态度支持21100.00%调查者均支持本项目建设反对00.00%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公众均对本项目有所了解,并持支持态度,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公众基础。建设单位因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设。

十二、结论与建议12.1项目概况福州港白马港区湾坞作业区1#泊位工程位于白马港东岸海域,行政区属福安市湾坞镇上洋村。工程内容为新建5000吨级通用码头1个,码头平台长154m,宽22m;栈桥2座,栈桥分别长145m和156m,宽均8m;驳岸总长度1267m。建成后年设计吞吐能力50万吨,主要为钢材及机电产品。其中:钢材30万吨,机电产品20万吨。配套建设堆场31289m2、综合楼3899m2、供水、供电、消防、环保等工程。项目总用海面积13.6887hm2,其中填海面积约11.0211hm2,码头用海2.1009hm2,港池用海0.5667hm2。本项目所需30万方海砂外购自具有合法采砂资质宁德市华通贸易有限公司,由运砂船运至填海区前沿,转输至吹砂船,利用吹砂船加压至输泥管,吹至回填区。所需土石方总量包括驳岸工程所需的5万m3石方外购于宁德市华通贸易有限公司,堆填回填所需的34.32万m3,外购于福建盈聚投资有限公司。港池疏浚清淤泥全部用于项目陆域形成。项目总投资20583万元,工程建设期18个月。12.2环境可行性分析结论12.2.1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本》(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2013年2月16日)中规定,本项目建设5000吨级沿海港口泊位,不属于限值类或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12.2.2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本项目选址与区域发展相关规划符合性、与福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符合性、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和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本项目选址基本合理。12.2.3清洁生产结论本工程单位运输货种不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运输存储工艺成熟简单,污染物产生量小,污染治理设施成熟可行,工程综合能耗3.42吨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