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第九讲工业文明冲击的变革与转型_第1页
专题四第九讲工业文明冲击的变革与转型_第2页
专题四第九讲工业文明冲击的变革与转型_第3页
专题四第九讲工业文明冲击的变革与转型_第4页
专题四第九讲工业文明冲击的变革与转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中国近代史通史概述1.时间:1840~1949年。(1)前期:1840~1919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2)后期:1919~1949年。从五四运动到北平政协→新民主主义革命。2.基本问题(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4)两大任务:①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③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的实现扫清了障碍,并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时空坐标专题四中国近代史时空坐标专题四中国近代史时空坐标专题四中国近代史时空坐标专题四中国近代史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1840-1895年)史实要点阶段时间政治经济文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中后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知识结构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阶段特征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1.政治文明: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物质文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3.精神文明: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4.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但普通大众的生活没有根本上改变,城乡、地域差别较大。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一、鸦片战争二、太平天国运动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四、洋务运动五、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鸦片战争1.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18世纪中叶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已逐渐将其在亚洲的贸易中心转向中国,英国对华贸易在整个中西贸易中占绝对优势地位,而中国在海外贸易中保持着顺差。英国依靠走私鸦片来扭转中英贸易不平衡的状态。(3)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弱,内部危机加重。一、鸦片战争2.结果:清政府失败,1842年8月,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1)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率,须同英国商定。(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一、鸦片战争3.影响:鸦片战争后,条约制度影响到清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国领土、司法、行政等完整权力均遭到破坏,中国中断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两条路向:一条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下,中国的国家主权不断遭到破坏,国际地位日趋衰落,人民苦难不断加深,中国一步步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深渊的路向;另一条则是上升发展的路向。它反映出外国侵略虽然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同时也带来了嬗变,即政治及社会各方面的连锁变化,从而引起中国社会的根本变动。它给中国几千年高度发达却又不易变化的农耕文明、专制政治一记重锤,使它改变了原来的轨迹,纳入到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1、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1843—1844年,清政府相继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与外国商人进行往来。为了应付这种新局面,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它并非专职,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这是近代外交的一个起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构——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陆续成立。至此,清朝的政治统治越来越受到列强的于预和控制,它标志着国家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也是清政府为融入世界所做出的努力,不论它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腐朽的旧官僚体系不得不适应这新的调整和挑战。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2、社会经济层面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牢固的自然经济因遭到猛烈的冲击而趋于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首先,被迫开放五口,列强掀起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其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后,一批中国传统手工业走向没落,其中主要是与进口洋货直接对立的手工业,如农家棉纺织业、制针、制烛、木版印刷等行业。但是,同样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内部曾经长期受压制的另一批手工业行业却意外得到了发展的空间,除了传统的制茶业、丝织业以外,在缫丝、轧花、制裘、毛笔、中药加工、木器等行业中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中某些行业还开始运用机器进行生产。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3、社会各阶层的反应1、士:在抵抗英国侵略的过程中,地主阶级内部形成了一批“改革派”,提出了反侵略和学习西方长技的思想。2、民: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流失,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使苦难深重的广大农民阶级陷入了更为困苦的深渊。1851年,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起的太平天国起义是农民反抗斗争的最激烈、最集中体现。3、新阶层的出现:《南京条约》废止了广东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这为外商在中国的经济入侵大开便利之门。买办由此成为西方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有力工具。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通过买办这一中介,中国也获得了更多的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上买办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价值和意义。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二、从朝贡体制到条约体制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西方世界体系体现了建立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上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因为和约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合法边界及对彼此国家内部事务的不干涉原则,而英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掌控欧洲力量均衡体系的主导者并有效地维持着西方秩序。相对于西方世界体系,自唐宋以来,东方世界便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以同源文化、同质制度为根基的亚洲经济圈。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二、从朝贡体制到条约体制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终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为标志走向解体。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结果。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租界和建立海关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朝贡贸易体系的制度框架,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的确立提供了条件。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二、从朝贡体制到条约体制条约通商贸易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使中国的商品市场被纳入由英国构建的西方世界经济体系。客观而言,条约通商体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条约通商体制的形成,确实在国人的观念和传统贸易体系中出现了基于市场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关系和工商经济,在行会组织的基础上产生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秩序与贸易规则,进而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近代产业工人的储备创造了条件。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起的太平天国起义是农民反抗斗争的最激烈、最集中体现。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为名号召群众,在14年(1851—1864)的时间里,势力从广西遍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河南、山东等众多省份,并在南京建立政权与清廷分庭抗礼。太平天国起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给清政府造成了巨大打击,加速了它的衰落和败亡。在这个意义上,太平天国动摇了传统的农业文明,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还提出了比旧式的农民革命更为显著的纲领、制度,颁布了著名的《天朝田亩制度》和第一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献《资政新篇》,具有了新的时代气息。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材料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据洪仁玕《资政新篇》(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7分)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参考答案(1)主张:权力集中;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国和平相待;重视民心民意。目的: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2)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借修约之名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四年以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朝的再次惨败而结束。《天津条约》(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清朝主权丧失,领土被强占,沿海沿江的口岸被迫开放通商,不得不承受战争失败后沉重的政治、经济负担,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武力的打击使腐朽的统治者甚是恐慌,他们尽量避免和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正面冲突。1862年,为对付国内的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不惜“借师助剿”。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对外国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必然的变化。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变局论在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下,先知先觉的士大夫纷纷认识到中国正处于深刻的内外危机和前所未有的时局变化之中。主张变局论的士大夫纷纷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倡导在改革中寻求出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他们认为清政府首先应该重视洋务,以此借鉴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制洋器,振兴本国社会经济。第二,进一步加强“自强”的观念,把西方的侵略看做对中国的一种磨炼。李鸿章则认为,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就应创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这些思想对于洋务运动的兴起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洋务运动就是“变局”思想的一次实践。第三,“变局”思想加速了士大夫们将“吸收西学”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江南制造局以及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的西学著作增多,出现了一批初步反映革新思想的议论和著作。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三、第二次鸦片战争2、新旧分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地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居于中央要枢的奕、文祥、桂良等人是直接与西方进行谈判的官员,而握有军政重权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则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与西方列强多次接触。这两部分人思想随之发生了变化。新旧分化形成的一群以曾国藩为代表的较为开明、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的官员,给衰落中的晚清政府带来了新活力,促成了晚清历史上的“同治中兴”。地主阶级中还出现了一群更为进步的士大夫,其中以冯桂芬为代表。冯桂芬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师夷长技”的层面上,他认为应“以中国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来补救中国的不足。与此同时,清政府内部仍然存在着一大批固守传统、沉浸在“天朝上国”思想里的顽固官僚,盲目自大,墨守成规,坚持认为中国的一切是最好的,不愿接受西方,与前者形成强烈的对比。著名的理学家倭仁陈词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要严守“夷夏之大防”,即要坚守传统文化伦理。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四、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强烈地震撼了中国朝野,出于对国运的担忧以及维护统治的需要,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开始正视自己的落后,进而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掀起了一场以自救为旨归的“洋务运动”。正是这场运动,艰难地开启了通往现代化之门。一般认为,以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为起始,到1894年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持续了三十多年。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积极倡导改革,形成了以地方汉族地主势力为中坚的“洋务派”,洋务运动就此蓬勃展开。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四、洋务运动以19世纪70年代为界,可以将三十年的时间分为前后两段。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制造总局。这些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使用新式机器进行生产,带有一些资本主义性质,但企业均属官办,产品由政府直接分配给军队使用,企业内部的管理采取了衙门管理的形式,与旧式的官府工业十分相似。19世纪70年代后,资金的缺乏使得洋务派逐渐意识到不解决资金问题,就无法发展军事工业,从而不能达到“自强”的目的,于是他们提出了“求富”口号,着手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这些企业中,著名的有上海轮船招商总局、开平矿务局、上海织布局和汉阳铁厂。近代民用工业同样采用了西方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出的产品用于军队的同时也投放市场,因此,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四、洋务运动洋务派总结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认为中国海防薄弱,无法应对强敌,因此他们将“筹划海防”作为重点之一,陆续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并成立了海军衙门。洋务运动三十年间,洋务派为中国创建了一批近代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到1894年,清政府的新式学堂达24所。这些洋务学堂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外语、军事、科技等现代化专业人才。除此,清政府还尝试向外国派遣留学生。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出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1877年,又选派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分别赴英国和法国学习海军驾驶、造船以及建筑、法律等专业。洋务派对清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正,其中,外交政策的变化尤为明显。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变成了对外求和、承认和遵守不平等条约。曾国藩的“守定和议,绝无更改”,便是洋务派外交方针的具体体现。这一方针表现了这一时期统治阶级整体的对外心态。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四、洋务运动类别旗号活动军事工业“自强”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求富”兴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培养人才兴办京师同文馆,培养军事、翻译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四、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成就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为中国工业、军事、教育等部门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洋务派引进了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工矿、交通和通讯事业;编练了新式海军,使得中国开始走上军事现代化的道路,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培养出了一批现代化专业人才。令人遗憾的是,洋务运动中的清政府没有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来争取修改和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缺乏以世界的观点看变化,缺乏通过外交途径融入世界的长远眼光。他们抱定的目标仍然是“以夷制夷”。在国力衰微、落后于人的情况下,洋务派不轻言战争,也是一种较为现实的策略。在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也含有一些比较合理的因素,如开放通商口岸、公使驻京等,是中国走向世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是实现这些条件的时候,中国过于被动。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一、总理衙门的设立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俄国使臣来华,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国均由礼部接待办理。2、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特加钦差大臣头衔,称“五口通商大臣”。3、《北京条约》相继签订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对外交涉事务增多。1861年1月,恭亲王奕訢、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奏请在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总理衙门由王大臣或军机大臣兼领,并仿军机处体例,设大臣、章京两级职官。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举凡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无不归该衙门管辖,成为清政府的重要执行机构。总理衙门也是早期自强运动中各种洋务事业在北京中央的领导者,实际上推动包括新式教育、交通、工业、经济(尤其海关)、军事等现代化建设,因此也被当时称作“洋务内阁”。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一、总理衙门的设立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4、1870年开始,李鸿章就任北洋通商大臣,许多外交事务逐渐由北京的总理衙门转往天津,此后到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在天津的衙门成为事实上的中国外交部,总理衙门在外交事务上的作用就减少了,1884年恭亲王不再掌理总理衙门使其重要性更下降。5、1901年,在清末新政中,正式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晚清外交机构演变的过程,是西方列强将其外交制度强加给中国的过程,是他们不断在华攫取特权、损害中国主权的过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外交不断融入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二、“中体西用”思想1861年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首先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他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此后,郑观应、李鸿章、郭嵩焘、薛福成、王韬、沈毓桂等一批留心时务的人都曾对此有所探讨。1898年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的《议学》篇中写道:“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二、“中体西用”思想对于西方近代文化,顽固派采取了一概拒绝的态度,主张“夷夏之辩”,洋务派则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原则,也是洋务派回击顽固派进攻的武器。中学,即孔孟之道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可变的。西学,即西方的生产技艺,可以用来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手段和工具。“中体西用”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双重性质。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二、“中体西用”思想从当时的时代来看,中体西用是当时可行的学习西方的方法。因为封建统治占统治地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还仅仅是开始。所以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新文化,如果没有中体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当时顽固派势力极大,洋务派为了能在中国顺利办洋务,打出“中体西用”旗帜,宣称他们引进西学并非要改变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东西,而是洋为中用,强调中学为体,这样就堵住了顽固派以夷变夏的攻击,使西学得以在中国落户。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重点阐释二、“中体西用”思想虽然西体中用的理念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跨出了兴西学的第一步,兴办同文馆和各种洋务学堂,较大规模地派遣学生出国和翻译西学书籍,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这一思想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主干知识五、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1、在西方经济侵略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艰难发展(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3、经济结构变动引起相应社会结构变动,产生一些新的阶级和阶层,如买办、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知识拓展近代中日工业化道路比较19世纪后半叶,同样是饱受侵略的落后农业国,在西方列强枪炮下,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工业化探索,但此后两国却走上完全不同的工业化道路,两国经济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分野。日本工业化道路选择是在倒幕之后,建立彻底的中央集权统治,并从上到下开始全盘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全面完成“脱亚入欧”。中国则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下,有选择局部地学习西方的“技巧”,希望西方的“船坚炮利”技巧可以移植到中国土壤里生长。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知识拓展近代中日工业化道路比较日本明治政府实施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使日本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为推动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开始了工业化进程。首先,日本政府积极鼓励民营工业发展,以伊藤博文等人为首的明治政府果断采取了出售部分官办企业政策,让政府退出竞争性的经济领域,排除了官办企业对市场的干扰。其次,日本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雏形初现。《马关条约》巨额赔款极大促进了日本产业发展,日本工业化得以全面提速。从产业发展看,日本工业发展起步于食品、纺织业等与农业关系密切的轻工业。与此同时,日本重工业和化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由于扩充军备需要,与军事有关的工业如钢铁、造船、海运、铁路等产业开始迅速扩大。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知识拓展近代中日工业化道路比较洋务运动派意图通过“师夷长技以自强”,开始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创办官营企业来推动工业发展,官办企业主要是军事工业以及供应军事工业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的工矿业,生产产品主要由政府部门购买。民族工业虽然也有一定程度发展,但主要集中于棉纺织、缫丝等民用手工业领域。民族工业发展缺乏市场、发展空间与制度性保障,这是中国工业化道路面临的困境。上层洋务运动推动的局部的改良,并没有也无法全面推动中国的工业化。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知识拓展近代中日工业化道路比较清末以及民国初年改革,中国才近代工业化序幕,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经济制度也有较大的革新。1904年1月21日颁布“商人通例”九条和“公司商律”一百三十条,1905年颁布公司登记法,1906年通过破产法和专利法,使中国经济制度逐步进入正轨。1914—1936年期间,中国从传统产业结构向近代产业结构转变,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1912—1920年间,中国工业增长率达到13.4%,1923—1936年为8.7%。由于内战不断,政府始终难以集中全部力量用于经济发展,由于战争,区域间市场分割越加严重,国内贸易发展受到较大阻碍。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知识拓展近代中日工业化道路比较对比中日工业化道路,可以发现日本工业化较顺利。经过7O~8O年间,日本基本完成了西方国家100多年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坎坷,工业化进程反复。中日工业化差别,表现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鼓励土地私有制,许可土地买卖,废除各藩设立关卡;统一货币,同时鼓励民营工业的发展,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由于专制集权的制约,日本用对外战争,缓解国内的经济对立。早期的中国民族产业发展,受到官僚资本、外国资本的掠夺。民族资本在国内战争、对外战争中不断被消耗,始终没有完成工业化腾飞所需要的原始资本积累。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1、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提取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信息的背景和影响等。首先提取信息,材料由文字和图片组成,提取信息可以从这两种载体入手。从文字上看,商埠的开放经历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自开商埠的时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等等;从图片上看,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东北地区数量较多,并且涉及到长江中游,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取的信息必须要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其次对信息进行简要分析,可以从信息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如提取信息“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可以从原因“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和影响“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等方面来回答。需要注意的是论据要围绕所提取的信息并且符合史实、符合材料的限定时间,可从多角度分析。最后最好能从论证说明的过程中得出一定规律性、本质上的认识或者启示,使得论述得以升华。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4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试题解析:今年42题沿袭了往年的开放特色,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观点”和“逻辑论证”的作答要求,突出考查自行建构和解释“观点”(论题、论点)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历史解释能力的考查;同时,作答空间和思维视域进一步开放,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背景材料,自主确定“论题”进行阐述,答题的自由度有了明显的扩大和开放,阐释和论证的空间更大。考生既可从时空观念入手,分别从14~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三个阶段阐述中国与西方的相关情况。也可从中西方关系的角度作答,从这一角度又可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比较中西方的不同点;第二种情况,比较中西方的相同点;第三种情况,从中西方互动即相互交流的角度作答。中外交流角度还可从时间来分、从交流的内容来分等。基于以上分析,能体现本题中外关联要求的论题及论证至少可从6个角度思考:(1)中国对外国的影响(或东方对西方的影响);(2)外国对中国的影响(或西方对东方影响);(3)中外之间的相互影响(或东西方的相互影响);(4)中外之间的相同之处(或东西方的相同之处);(5)中外之间的不同之处(或东西方的不同之处);(6)世界相互影响(或世界相互包容,或世界共同发展)。以上论题又可从经济、科技、政治、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分解,甚至还可只从其中一个点切入,如原因类、影响类、评价类等等。总之,本题由于表格提供的信息量特别大,所以作答的空间也就非常宽泛。可以说,该题使近年历史高考的开放性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第九讲文明的历史拐点真题演练试题解析:今年42题沿袭了往年的开放特色,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观点”和“逻辑论证”的作答要求,突出考查自行建构和解释“观点”(论题、论点)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历史解释能力的考查;同时,作答空间和思维视域进一步开放,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背景材料,自主确定“论题”进行阐述,答题的自由度有了明显的扩大和开放,阐释和论证的空间更大。考生既可从时空观念入手,分别从14~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三个阶段阐述中国与西方的相关情况。也可从中西方关系的角度作答,从这一角度又可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比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