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果树数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C.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和HIV入侵宿主细胞的方式相同,遗传物质进入,外壳留在外面B.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进而导致特异性免疫瘫痪,因此患者体内无法产生抗体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进行遗传,所以要实施剖腹产和人工哺乳D.HIV外层脂类膜上的蛋白质由HIV的遗传物质控制的4.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两个实验,不正确的是A.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B.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C.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并不增多5.将某成熟植物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A物质溶液中,观察发现其原生质体(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0~1h内水分子只能从细胞内移动到细胞外B.在1h后A物质才开始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C.在1~3h内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渗透压D.若3h后继续观察可能会看到该细胞吸水涨破6.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可体现基因的多样性B.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物种是②和③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地理隔离,可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7.研究人员在水稻中发现了一株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植株,并欲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水稻新品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要判断该变异植株是否具有育种价值,首先应确定它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B.若该变异植株具有育种价值,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首先应确定其变异类型C.若该变异是由某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则与晚熟品种杂交即可获得符合要求的新品种D.若该变异是由某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则要快速获得新品种,可选择单倍体育种的方法8.(10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是以外源DNA或mRNA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质以细胞提取物为条件合成蛋白质的体外基因表达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以外源DNA为模板,该系统具备完成转录和翻译的能力B.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C.为了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的数量,应适当添加RNA酶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该系统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二、非选择题9.(10分)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中,某城乡结合部利用农田、鱼塘等,构建了含植物(芦苇、藻类植物等)、动物(青鱼、浮游动物等)、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人工湿地,用于治理由排放的粪便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将净化后的水再排入自然水系,保护水体。经过几年治理,该区域呈现出“鱼翔浅底”“水鸟翔集”等美丽景象,从而成为居民喜爱的湿地公园。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青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指出,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工湿地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在增强,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生态农业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4)湖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治理污水的问题上,有研究者提出两种方案:方案一,引种外来物种水葫芦,它有有效处理有机污水和含N、P的废水的能力,其既能净化环境还具有观赏价值;方案二:先建立发酵池,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初步处理,再通过合理设计,种植本地的芦苇、莲花、藻类植物等建立人工景观生态系统,实现分层次逐步净化污水。请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评价。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我国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国特有珍禽褐马鸡及栖息地。研究人员对保护区的鸟类进行调查,获取了某些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调查褐马鸡在该地区鸟类中是否占优势,属于___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2)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森林的鸟类有96种,灌木的鸟类有57种,草原的鸟类有36种。森林的鸟类种数远多于灌木和草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保护区内褐马鸡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102J/m2·a):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个营养级1.62.83.34.7褐马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102J/m2·a,其暂时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__中,这些能量一部分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以褐马鸡为食的消费者的_______________释放,另一部分转变为土壤有机质后通过_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释放。(4)保护区还有大量的党参、甘草、连翘、柴胡等药用植物,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__价值。11.(14分)2019年年底在湖北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病的流行。研究表明这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通过人的口腔、呼吸道黏膜感染人体。可以用核酸试剂盒检测。戴口罩可有效预防感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盒检测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种)(2)新型冠状病毒不是通过皮肤细胞感染,而是通过黏膜细胞感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___免疫产生的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8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个。(5)病毒寄生在蝙蝠体内,但不会引起蝙蝠大量死亡,这是病毒和蝙蝠两种生物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12.舶鱼是某湖泊中体型较大的肉食性鱼类,鲚鱼和银鱼为小型鱼类,食性有差异,但均能以浮游动物为食。研究人员对该湖泊中鲌鱼、鲚鱼和银鱼的年捕获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鱼的年捕获量反映该鱼的种群数量)。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中全部鱼类在生态学中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原因是________。(2)鲌鱼和鲚鱼之间能量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用文字“→”表示)。能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3)因过度捕捞,1995年后鱼类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鲌鱼数量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这说明人类活动改变了该湖泊群落演替的________。随着鲌鱼数量的减少,银鱼数量呈现图2所示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题目详解】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使自我调节能力增加,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大气的二氧化碳的来源,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正确;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题目点拨】本题是生态系统的一道综合题,只有熟练的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才能解答正确。2、A【解题分析】

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这说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别并不是由遗传物质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异造成的,是环境对表型的影响。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环境因素类似,也能改变蜜蜂的表型。对于这些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生物表型的改变的研究,称为表观遗传学。【题目详解】A、从图中可知,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未发生改变,A错误;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C、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C正确;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D正确。故选A。3、D【解题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题目详解】A、噬菌体和HIV入侵宿主细胞的方式不相同,噬菌体只有遗传物质进入,HIV注入的有RNA和逆转录酶,外壳均留在外面,A错误;B.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进而导致特异性免疫瘫痪,但有少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患者体内仍可以产生少量抗体,B错误;C、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母婴进行传播,所以要实施剖腹产和人工哺乳,C错误;D、HIV外层脂类膜中的蛋白质是HIV的RNA逆转录形成的DNA控制合成的,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艾滋病及其病毒的中文名称,掌握艾滋病的繁殖途径、致病原理及其传播途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C【解题分析】

A.甲处噬菌体是利用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出的子代噬菌体,其一定含有放射性,A正确;B.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进行DNA的半保留复制,子一代噬菌体都含有32P,子二代噬菌体则不一定含有32P,故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B正确;C.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图2实验不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错误;D.由于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每个噬菌体复制n代,含32P的噬菌体占2/2n,即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小,D正确。故选C。5、C【解题分析】

分析曲线图:0~1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2~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题目详解】A、在0~1h内浸泡之初,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单位时间内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由细胞液渗透至外界溶液的数量,多于由外界溶液透过原生质层渗透至细胞液的数量,细胞表现为失水,A错误;B、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一开始就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错误;C、1~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这说明细胞吸水,由此可推知该时间段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正确;D、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侧,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因此植物细胞吸水不容易涨破,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曲线图,并能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满足的条件答题。6、C【解题分析】

A、基因的多样性直接体现在性状多样性,A正确;B、②和③为同一属,与其他都是非同一属,故②和③最接近,B正确;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性状,C错误;D、地理隔离,可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最终形成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物种,D正确。故选C。7、C【解题分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育种方式的选择,而对该变异植株进行育种之前应先判定它属于哪种变异情况,以便确定是否具有育种价值。单倍体育种具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优点,识记每种育种方法的过程和特点是本题的解题关键。【题目详解】A、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才能在育种上进行操作,可遗传变异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所以要确定它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A正确;B、不同的变异类型,育种方法不一样,所以要先确定变异类型,如果是基因突变,可采用自交或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如果是染色体变异,可以采用细胞工程育种,B正确;C、若该变异是由某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则该早熟变异植株为显性,与晚熟品种杂交后,需要进行连续自交才能获得所需要的新品种,C错误;D、若该变异是由某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则要快速获得新品种,可选择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因为单倍体育种可以获得含有突变基因的配子,且明显缩短育种年限,通过单倍体育种,可以获得含有突变基因的纯合子,D正确;故选C。8、C【解题分析】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题目详解】A、该系统能合成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其具备完成转录和翻译的能力,A正确;B、氨基酸种类数共20种,tRNA种类数有61种,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B正确;C、为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数量应适当添加RNA聚合酶,而不是RNA酶,C错误;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由于不受细胞限制,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分析选项。二、非选择题9、标志重捕法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物种丰富度的大小)物质循环再生(或能量多级利用)能量多级利用(或物质循环再生)物理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方案一:水葫芦虽有良好地处理有机污水和含N、P的废水的能力,但水葫芦为外来物种,无天敌,其可能会繁殖过快,大面积地覆盖在水体表面,使水中缺氧,造成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还会使水体得不到光照并影响水体流动,容易造成生态系统被破坏建立发酵池,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初步处理,虽然造价高,但是能有效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初步净化,再种植多种本地植物有利于增强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合理设计制造的景观也能美化环境【解题分析】

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指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由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即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所以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具有投人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特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题目详解】(1)鱼的活动能力强,因此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青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是标志重捕法。(2)“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指出,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原因是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3)人工湿地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在增强,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一般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根据题意,该生态农业利用农田、鱼塘等,构建了含植物(芦苇、藻类植物等)、动物(青鱼、浮游动物等)、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人工湿地,用于治理由排放的粪便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将净化后的水再排入自然水系,保护水体,此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4)湖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句。“关关”是水鸟的叫声,而声音属于物理信息,因此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5)方案一:水葫芦虽有良好地处理有机污水和含N、P的废水的能力,但水葫芦为外来物种,无天敌,其可能会繁殖过快,大面积地覆盖在水体表面,使水中缺氧,造成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还会使水体得不到光照并影响水体流动,容易造成生态系统被破坏。方案二:建立发酵池,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初步处理,虽然造价高,但是能有效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初步净化,再种植多种本地植物有利于增强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合理设计制造的景观也能美化环境。【题目点拨】本题结合生态农业的设计,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识记生态系统的成分,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10、群落森林中多种多样的植物为鸟类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5.5褐马鸡体内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分解者直接【解题分析】

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2.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题目详解】(1)优势种是群落水平的概念,故调查褐马鸡在该地区鸟类中是否占优势,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范畴。(2)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由于森林中多种多样的植物为鸟类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森林的鸟类种数远多于灌木和草原。(3)褐马鸡种群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1.6-2.8=108.8×102J/m2·a,其中去掉呼吸消耗的能量就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即为108.8-3.3=5.5×102J/m2·a,这些能量暂时储存在褐马鸡体内的有机物中,这些能量一部分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以褐马鸡为食的消费者的呼吸作用释放,另一部分转变为土壤有机质后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4)题意显示党参、甘草、连翘、柴胡等都是药用植物,这是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的表现。【题目点拨】熟知能量在某一营养级中流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RNA的特异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荧光标记法只有黏膜细胞膜表面才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效应T细胞体液抗体9600共同进化【解题分析】

1.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是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两部分,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因此它的生活方式是寄生;预防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具体做法有: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等。2.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生物圈,这就是共同进化。【题目详解】(1)诊断新冠患者所用试剂盒是根据RNA的特异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或荧光标记法等能够显示病毒特异性的原理进行检测的。(2)因为只有黏膜细胞膜表面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而皮肤细胞表面没有与新型冠状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所以新冠病毒不是通过皮肤细胞感染,而是通过黏膜细胞感染。(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由于新冠病毒的侵染而使细胞免疫过程产生了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识别并与相应的靶细胞(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