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A/3A/wKhkGWWK8ZuAH_-DAAIWmnfcmuk287.jpg)
![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A/3A/wKhkGWWK8ZuAH_-DAAIWmnfcmuk2872.jpg)
![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A/3A/wKhkGWWK8ZuAH_-DAAIWmnfcmuk2873.jpg)
![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A/3A/wKhkGWWK8ZuAH_-DAAIWmnfcmuk2874.jpg)
![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A/3A/wKhkGWWK8ZuAH_-DAAIWmnfcmuk28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学号、考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只交回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共10分;11-40题每题2分,共60分;共计70分。)1.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A.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B.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C.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D.进入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2.河北辉县战国墓出土铁器179件,其中有锄36件,犁4件,镰1件;在石家庄市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中,铁质农具占到65%;北到辽宁、南到广东、东到山东、西到四川和陕西均有战国中期的铁农具出土。这些材料能说明战国时期()A.牛耕提高了生产效率B.法律保护官营冶铁业发展C.广泛使用铁农具生产D.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3.秦统一后在全国普遍实行任官赐印制度。官印是官吏任职的凭证,任官授印,免官收印,印随官转,任命朝廷大臣和地方小吏均是如此。秦朝《法律答问》规定,丢失“公玺”必须治罪,即使寻得,也要承担一定的刑罚责任。这反映出秦朝()A.官印赐予制度程序较完备B.选官制度承袭了先秦模式C.为官之道必精通法家思想D.国家权力强化的特征明显4.“汉高祀鲁”画面(如图1所示)展现了汉高祖刘邦称帝后途经曲阜祭祀孔子的场景。图1所示是据文献史料记载中最高统治者第一次公开祭拜孔子的史实所绘的一幅画。汉高祖此举意在()图1A.借助儒家礼仪彰显天子威仪B.提倡“尊崇儒术”以治理朝政C.以“无为而治”理念休养生息D.奉孔子为万世师表传承儒学5.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设立云南郡,派官员进行管理,他们带去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技术。蜀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任用当地土著治理地方。这些措施()A.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南迁B.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C.开创了中央管理云南的先河D.稳固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6.据研究发现,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进入长城以南建立政权的群体、各政权统治集团主要成员,基本上都没有退回到草原上去的,而是变成了农耕定居地区的人口,“成为北朝末年开始的获得具有族群意味的‘汉人’的一部分”。由此可知,当时北方()A.政权更替尤为频繁B.民族迁移区域一致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农耕经济长期繁荣7.六朝时,扬州(广陵)屡经战乱,俗称“芜(荒芜)城”。唐中后期,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这一变化是因为()A.六朝对江南的开发B.大运河的影响C.长安和洛阳的衰败D.海外贸易推动8.据《新唐书》载: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唐代这一做法()A.标志着民族政策的成熟B.加强中央对边疆的垂直管理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D.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9.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A.宗法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0.宋代诸州除设知州外,另设“通判某州军州事”,简称通判。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据此可知,宋代()A.地方事权分化B.行政效率低下C.武将地位弱化D.边境防守空虚以下题目每题2分,共30题,60分。11.《韩非子》一书认为,上古圣人起名是为了适应人民应对禽兽、种植、治水等需要而产生,因此分别名为“有巢氏”、“燧人氏”、大禹等,这种圣人观念()A.蕴含着注重实际的政治理念B.反映了推崇仁政的儒家思想C.暗含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D.忠实再现了上古的社会现实12.四川三星堆文化中发现具有河南二里头文化典型器陶盉等,同时还发现与二里头文化所见几乎完全相同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据此推知,这一时期()图2二里头文化的陶盉图3三星堆文化的陶盉A.夏朝统治中心逐渐南移B.南北方农业经济发展迅速C.长江流域青铜技术发达D.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奠基13.商周赐贝情况(表1)主持者场合对象商王祭祖、宴飨等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周天子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商周赐贝仪式的变化表明()A.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B.等级统属关系不断强化C.商朝时礼乐制度已形成D.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14.表2中记载均出自《尚书·周书》,这说明周初()表2“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尚书·康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A.民主观念已初现端倪B.君权受到百姓制约C.延续商朝的治国思想D.民本思想已经萌发15.在建政过程中,周天子作为天下之大宗,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下之君,周王室也就成为西周国家中央政权。相对于周天子而言,诸侯为小宗而宗于天子,因此,诸侯国便成为臣属于周王室的第二级政权。据此可知,西周统治()A.凸显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B.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C.体现了政治与宗法的统一D.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16.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化。地主们可以卖出不需要的土地,换取金钱、饰物等,奴隶们也可用积蓄买得自己的土地,为自己劳作肯定更加尽心尽力,劳作好的,还可以减轻甚至免除赋税。这一变法举措()A.致使重农抑商政策得以确立B.加速了宗法关系的瓦解C.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D.冲击了秦国传统贵族权威17.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表3体现了中华武术蕴含的独特魅力,由此可知中华武术()表3技击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性命双修健身观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意境观形意统合、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抱拳礼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A.浸润着传统文化理念B.凸显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根植于传统佛道思想D.决定国人精神品格的形成18.秦王嬴政每征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D.为推行郡县制创造了条件19.在出土的秦简牍中有大量反映家庭伦理观念的法律文献,如合同父子——孝以忠先的追求;男女礼顺——夫妻和睦的提倡;尊卑有别——主奴秩序的构建。其背后的立法思想是()A.构建大同理想社会B.弥补秦文化传统的薄弱C.践行法家治国理念D.政治与家庭伦理的整合20.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观察图4中货币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图4A.冶铁铸造技术进步B.货币流通非常广泛C.国家逐渐走向统一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21.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官侍从左右,参与决策,称为“中朝”或“内朝”,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A.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B.导致了中央行政紊乱C.完善了中枢权力体系D.强化了君主集权体制22.《汉书·隽不疑传》中写有始元五年,京兆尹隽不疑以春秋经义化解的一起疑案。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汉代各种典籍中都有这类记载。由此可见()A.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B.儒家思想渗透到司法审判领域C.《春秋》已成为审判的唯一依据D.西汉时期司法程序已相当完善23.据西汉农书《氾胜之书》记载,公元前1世纪晚期,小麦和大麦已经在关中得到广泛种植,逐渐成为北方重要的主食,同时,西瓜、黄瓜、葱、大蒜、芝麻、葡萄、苜蓿等也陆续出现。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关中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B.张骞通西域丰富了农作物品种C.租佃契约关系推动农产品商品化D.原产美洲的作物得到广泛种植24.南朝梁武帝时,在中央建立了以五省制为核心的权力机构,即“出纳帝命,敷奏万机”的尚书省、“服侍左右,顾问应对”的门下省、起草诏书和政令的中书省、常在皇帝左右并审核诏书的集书省以及掌管图书章奏的秘书省。梁武帝此举旨在()A.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C.弥合士族与庶族的矛盾D.通过分散相权加强君权25.“并省侨立郡县,用确立黄、白籍以分辨土、侨的办法来重新规划行政区域、整顿户籍,是东晋及以后的南朝政府实施“土断”的重要原因……政府推行“土断”,就是要把侨户、流民和“浮浪人”实为编户。”这一措施()A.为国家提供租税赋役B.利于激发社会生产活力C.维护了世家豪族利益D.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26.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D.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27.南朝画家陆探微画人“精利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由此可知,其画风()A.契合了魏晋时期审美风尚B.是对魏晋玄学的重大突破C.着意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D.凸显了对市井风情的呈现28.《大唐开元礼》将吉、凶、宾、军、嘉五礼作为从上到下的行为规范,下图对五礼之乐进行了相应划归。据此可知,唐代“五礼之乐”()图5A.是政府强化基层教化的手段之一B.直接反映出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C.融合了朝鲜半岛特色鲜明的音乐与舞蹈D.折射出唐代与周边民族有一定的文化交流29.下表是唐代部分出身可考的地方官员司法参军与司户参军的来源统计,据表4可知唐代选官()表4出身科举门荫(凭借祖先功勋循例做官)其他总计司法参军65人47人9人121人53.7%38.9%7.4%100%司户参军24人39人13人76人32%51%17%100%A.科举出身占绝对主导B.方式上的多元化倾向C.仍为门阀士族所垄断D.立足于强化中央集权3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也是宰相。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务。这一变化反映了()A.宰相制度的废除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皇权的逐渐加强D.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大31.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B.中枢机制运行正常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D.皇帝独尊地位削弱32.下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图6A.抑制土地兼并B.改革均田制C.精简政府机构D.实行两税法33.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幅隋代壁画《天宫伎乐飞天》,其中的飞天伎乐在形象上一改前期粗犷的西域式风格,具有“秀骨清像”的文化特征,其造型衣饰具有多样化,有的束双髻,有的披袈裟,有的着中原大袍。伎乐飞天形象反映了()A.中华文化领先世界B.外来文化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文化彼此交融D.中原传统文化日渐式微34.表5是魏晋至盛唐时期闺怨边塞诗的特征统计,下表反映了魏晋隋唐时期()表5时代特征魏晋兴寄(以女子闺怨为寄托意象,抒发个人的情感)南北朝风格绮丽纤巧,而感情苍白隋代至初唐感伤、圆满融通、富贵绮丽盛唐思念丈夫;对男子出征求功名的悔意;痛恨战争、呼吁和平A.女性地位显著提高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结合C.社会秩序动荡不安D.诗歌创作的现实性有所增强35.如果把“丝绸之路”“文成公主入藏”“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主题,适合作为主题名称的是()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国家的强盛和统一C.政权分立民族交融D.王朝重视对外交往36.《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选用地方官吏的做法:“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污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的做法()A.纵容官员腐败乱纪B.凸显崇文抑武方针C.注重权力制约平衡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37.宋初在方镇(藩镇)取消之后,中央政府无力直接管理三百多个统县政区,于是设立路来实行间接管理,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典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当,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和官员系统,隶属于不同的中央机构。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初期()A.创新制度加强地方治理B.地方行政层级划分的混乱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D.推行重外轻内的治国理念38.北宋时期,宋真宗重用王钦若、丁谓等人,东封西祀,大营宫观。在此背景下,位居宰相的王旦以“祖宗之法”为旗帜,对抗真宗等人越轨的政治行为。由此可见,北宋的祖宗之法()A.导致了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B.有利于稳定政治格局C.为北宋的积贫积弱埋下隐患D.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39.图7为宋代官帽,左右两边长长的翅子足有一米长,据传是宋太祖发明的,用以防止官员上朝时交头接耳。这种长翅官帽()图7A.体现出崇文抑武治国理政方针B.有效防止朝廷内部动乱C.标志着因循保守政治风气形成D.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求40.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A.托古改制的策略B.恢复周制的意志C.尊崇儒学的思想D.继承传统的决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4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摘编自王玉冲《汉武帝治边方略》材料二唐朝治边思想是对汉末以降几百年间民族冲突与融合进程中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唐皇室在治边思想上有较少的夷夏意识。唐高祖提出要“追革前弊……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治边指导方针。唐太宗曾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怀之以文德的羁縻之策是唐朝在确立“君臣之位”光环下统驭边疆的手段。唐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落,边疆地方势力开始抬头,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摘编自刘俊珂《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王朝治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治边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策略。(8分)42.(14分)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材料二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院放映合作合同
- 度员工发展培训合同协议
- 与建筑工程师签订的项目合作协议合同范例
- 个人抵押合同还款全解析
- 员工住宿服务合同安全责任书
- 化妆品研发与销售合同
- 子公司合作经营合同模板
- 小工程合作合同标准格式
- 《建筑服务业概述》课件
- 土地使用权外汇借款合同范本
- 口腔接诊流程
- 东风汽车网上测评答案
- 妇科常见急危重症护理
- 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4年广告部业务年度工作计划样本(3篇)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务》课件-2.1创新思维训练 训练创新思维
- 2025届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五 离子共存(含解析)
- 能源管理软件招标模板高效节能
- 2024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50题)
- 城乡环卫保洁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