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_第1页
七上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_第2页
七上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_第3页
七上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_第4页
七上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必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一)《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解释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三、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意思是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四、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必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二)《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咏雪》一、重点注释[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似]相似,像。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二、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阅读探究】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答案】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2.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答案】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解析】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儿女”一词古义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3.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答案】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解析】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的了解,查看文中的注释就可知道。4.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必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陈太丘与友期行》(知识点梳理)一、重点注释[期行]约定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期,约定的时间。日中,正午时分。[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乃]才。[时年]当时的年龄。 [戏]嬉戏,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丢下、舍弃。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不讲信用。 [引]拉。[顾]回头看。二、通假字[不]同“否”。三、文学常识出自《世说新语·笺疏》中“方正”一门。四、内容点击《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的懂得为人的道理。【阅读探究】1.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答案】不讲信用,粗野无礼。【解析】考查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朋友不讲信用,粗野无礼。2.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答案】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解析】考查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可知元方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答案】[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必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三)狼(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二、词的积累①重点词语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缀行甚远(紧跟)屠惧,投以骨(惧,害怕。以,用)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困窘,处境危急) 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场主积薪其中(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遮蔽)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倚,靠。弛,卸下)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一狼径去(离开)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目似瞑,意暇甚(瞑,闭眼。暇,空间) 屠暴起(突然)又数刀毙之(杀死) 一狼洞其中(打洞)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打算) 止露尻尾(屁股)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睡觉)狼亦黠矣(狡猾)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只增笑耳(罢了)②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1.“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词,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的意思。动词作名词:2.“一屠晚归”中“屠”是动词,这里作名词,“屠户”的意思。名词作动词:3.“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打洞”的意思。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词,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6.“狼不敢前”中“前”为名词,这里作动词,“上前”的意思。动词作使动动词:7.“又数刀毙之”中“毙”是不及物动词,这里作使动动词,“毙之”即“使之毙”。③一词多义止:1.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必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四)诫子书(知识点梳理)【重点解释】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 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 澹(dàn)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须:必要、一定要。 广:使……增广。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使……完成。淫慢:过度懈怠。淫:过度。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年:年龄。 与:跟随。 时:季节、时光。 驰:疾行、增长。日:时间、时光、季节。 意:意志。 去:离开、消逝、逝去。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比喻人精力衰竭,失去生活力。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阅读探究】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案】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答案】澹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答案】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解析】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其方法是: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必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五)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梳理)【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重点解释】溉汲:浇灌。溉,洗涤。及,从下往上打水。常一人居外:常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居,居住。及:到。 穿井:打井。穿,有“凿通”的意思。 吾:我家。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道,议论。闻之于宋君:有人向宋君报告。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向、对。宋君:宋国国君。令:派。 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向、对。对:回答。 使:劳动力。 于:在。闻:听到,后一句中的“闻”是“使听见”的意思,就是向宋君报告。不若:不如。【阅读探究】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答案】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解析】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联系全文不难发现是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答案】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必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六)杞人忧天(知识点梳理)【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重点解释】〔崩坠〕崩塌陷落。〔身亡所寄〕自己没有可以生存的地方。亡,即“无”,没有。下文“亡”同。寄,依附。〔废寝食〕睡不着吃不下。〔因往晓之〕于是去劝导他。因,于是,就。晓之,使他明白。〔积气〕积聚的气体。 〔耳〕罢了。〔屈伸〕弯曲与伸展,这里指人的四肢活动。〔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什么。 〔果〕果真。 〔星宿〕星星。 〔只使〕即使。〔中(zhòng)伤〕击中受伤。 〔奈地坏何〕地陷落下去了怎么办?〔积块〕堆积的土块。 〔充塞四虚〕充满了四处。四虚,四处,到处。〔躇(ch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