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34张_第1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34张_第2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34张_第3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34张_第4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34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要学习鲁迅的文章?新课导入经5、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语3、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6、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热风·随感录四十一》1、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2、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的时候,就感到了空虚。典录拿来主义鲁迅背景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题旨)

文学常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鲁迅(1881~1936)作者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作品《且介亭杂文》缘起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散文:风格与方式上较为自由,作者以自己个人的观点、风格、方式和语调表述自己选择的主题,其篇幅一般不长.议论文: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文体1、认读生字冠冕堂皇吝啬

玄虚蹩进残羮冷炙脑髓

孱头自诩guānmiǎnsèxuánbié

gēngzhìsuǐcànxǔ预习反馈2、理解词语博而不精:自诩:礼尚往来:冠冕堂皇:孱头:残羹冷炙:自己夸耀。诩,夸耀。懦弱无能的人。广博而不精深。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整体感知1、本文论点是?如何理解?论点,即第7段里的话:“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简单说就是“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2、论点在行文中间才出现,之前都论述了什么?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表现后果实质利弊

因果论证。

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主义。态度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碰了一串钉子惧外、排外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导致送去主义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子孙们、残羹冷炙媚外、卖国文化堕落、亡国灭种、贻害子孙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被侵略、受害倾销商品(经济侵略)、文化侵略否定

作用3、作者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他发疯而死

中国自诩地大物博煤矿丰富只送去,不拿来亡国灭种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类比论证首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表面上是绕了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把“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二“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拿来主义”的重要性。4、本文标题是“拿来主义”,文章论述的重点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说起?第8、9段写的是“怎样拿来”而不是“为什么拿来”,因此不算是论据。之所以这样写,从反面来说,作者的论点是以下结论的方式提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因此没必要在论点段之后再论证“为什么拿来”了;从正面来说,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懂得怎样“拿来”的方法,所以在接下来的第8、9段中阐述该怎样“拿来”,这样写更符合为现实写作的原则。5、第8、9段写的是什么,是不是论据?为什么?这样写是不是不合情理?比喻论证。角度不同,第8段从反面阐述,介绍错误的态度;第9段从正面阐述,介绍正确的态度。6、就第8、9段分别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是不是从同一个角度来论证的?谈到的“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文化遗产

大宅子不敢走进门

放一把火烧光接受一切

不敢接受全盘否定全盘肯定大宅子昏蛋废物孱头7、“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文中是怎样说理的?鱼翅

鱼翅羹

罂粟鸦片烟灯和烟枪抽鸦片玩游戏民国将军和姨太太鱼翅

鸦片

烟枪烟灯姨太太

喻文化精华精华与糟粕并存比喻文化糟粕喻淫糜的封建文化大宅子吃

掉送药房

送,毁掉走散比喻论证:生动形象、深刻含蓄。“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批判性地继承!吸收(使用)趋利避害(使用)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剔除(毁灭)五个问题:(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2)怎样“拿来”?(3)“拿来”有何意义?(4)怎样才能“拿来”?(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两个字概括)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创新8、请根据文章结尾内容说说作者谈及了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要“拿来”!建设民族新文化首先从现实问题入手。从“闭关主义”谈起,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和严重后果(第1-4段);然后又揭露、批判“送来主义”(第5、6段)。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7段);再用比喻论证,列举拿来的错误和正确态度(第8、9段);最后得出结论,并阐述拿来主义的意义和实施拿来主义的人需要具备的条件(第10段)。全文思路清晰而且顺畅。9、全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依照段落顺序,用简洁、准确、全面的语言来梳理全文的思路。拓展探究一是从现实社会的问题入手,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思路清晰,先破后立;三是善用比喻论述,深入浅出地论证深刻的道理;四是用词讽刺幽默犀利,如“一路的挂去”“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等;五是思想的超越性,即使现在来看仍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1、本文有何写作特色?2、本文论证的一大特色就是有破有立,破立结合,以立为主,试分析。闭关主义(排外)送去主义(媚外)拿来主义破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破立结合送来主义(排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孱头昏蛋废物新人使用存放毁灭(消极逃避)(完全否定)(全盘接受)(占有挑选

创新)(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反对三种态度提出三种方式(破)(立)拿来主义破闭关主义(排外)送去主义(媚外)立拿来主义破孱头消极逃避昏蛋完全否定废物全盘接受立新人占有挑选鱼翅使用鸦片存放姨太太毁灭送来主义(排外)3、运用比喻论证法说理,要处理好比喻和所说的道理关系,或者喻中含理,或者先喻后理,作者采用了哪几种方法?文化输出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主动而有意识地将其传统的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的过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生活习惯等。)文化入侵,即为一个国家或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