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课件1_第1页
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课件1_第2页
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课件1_第3页
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课件1_第4页
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的共生第一章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第二章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组合方式

第一节建筑上的雕刻第二节建筑与雕塑在景观中的共生第三节建筑化的雕塑第四节雕塑化的建筑第三章城市雕塑、建筑空间、公共环境之间的设计原则第四章国内外,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案例分析日本水户市矶崎新与建筑体完全结合属于环境雕塑之一第一章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的关系1.1城市雕塑的涵义1.2建筑艺术的概念1.3两者在空间形式上的关系★●日本横滨”地标之塔”广场上的不锈钢雕塑,巨大可观,结构安全性是最大问题[上]●细看其焊接点和支撑力,和远方的建筑一样稳固可靠[左下]●作品的施工技术十全十美,已达艺术水准的要求[右下]1.3两者在空间形式上关系(1)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都具有实体空间的艺术形态(3)雕塑艺术中的“实空间”(4)建筑艺术中的“虚空间”一、城市雕塑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组合方式(1)建筑上的雕刻(2)建筑与雕塑在景观中的共生(3)建筑化的雕塑(4)雕塑化的建筑亚历山大·考尔德红鹤美国芝加哥联邦中央大厦二、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组合方式(1)建筑上的雕刻

雕塑作为建筑的装饰,起辅助作用,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建筑本体功能趋向。九龙壁雕刻(左图)北京故宫云龙御路石(上图)北京故宫

二、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组合方式(1)建筑上的雕刻巴黎圣母院门拱犹太国王雕像

巴黎圣母院建筑外景二、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组合方式(2)建筑与雕塑在景观中的共生

雕塑可以摆脱建筑的附属地位,与建筑形成共生的景观,两者互为主体、也互为客体,都成为彼此的映衬。苏州园林假山石与园林建筑亭台各自成景、相互衬托,在借景、对景中形成更丰富的景观。(2)建筑与雕塑在景观中的共生太极系列雕塑朱铭香港中银大厦前雕塑作品为特定的建筑空间服务,不可以随意迁移到其它场所,强调其“功能性”以及“公共性”。二、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组合方式二、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组合方式(3)建筑化的雕塑雕塑已经具备建筑的功能,名为雕塑,实则具备较强的建筑特征。

自由女神像法国雕塑家巴特尔迪二、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组合方式(4)雕塑化的建筑

虽具有完整的建筑功能,但其视觉外形却更多的借鉴了雕塑的自由形式,具有比普通建筑更加强烈的视觉震撼力。法国柯布西耶郎香教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伍重设计(丹麦)

二、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组合方式(4)雕塑化的建筑冲破旧有建筑规则的秩序性以个性化、雕塑化的建筑形象,建立多元化空间形体给人以无与伦比的视觉震撼力奥运会主场馆鸟巢水立方夜景央视新大楼3.1和谐统一原则3.2历史文化原则3.3公众参与原则3.4时代发展原则第三章城市雕塑、建筑空间与环境共融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和谐统一原则强调了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环境之间三者相辅相成,共存共生的关系。

城市雕塑与建筑衬托环境并存在于环境之中,反过来环境突出雕塑提高环境美感。

所以说,作为城市重要形象之一的城市雕塑首先是与环境融合,集大众视觉与触觉于一身的空间艺术,而建筑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空间形态,在首先具备其功能性的同时,也应更多的考虑与周围空间环境的协调统一。三、与空间环境共融所遵循的设计原则3.1和谐统一原则3.2历史文化原则

城市雕塑和建筑的设计只有与该地域的历史文化相结合才能产生生命力。

这就要求两者的设计创作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包括其主题,形体、内容都可以从历史文化中提取素材。

同时历史文化原则也是城市雕塑设计理念的本质区别之一,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城市雕塑作品都有一个不同的“家”。

三、与空间环境共融所遵循的设计原则3.3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主要体现在雕塑和建筑与社会生活的融洽,符合群众的审美情趣以及情感上的共鸣,两者本身对群众的亲和力、对群众审美的引导性、观众对两者的参与性等方面。

一件忽略了大众文化需求,脱离大众、脱离生活的作品是失败的。

三、与空间环境共融所遵循的设计原则捷克布拉格加油站的少女和小熊

三、与空间环境共融所遵循的设计原则3.4时代发展原则城市雕塑与建筑艺术在具备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之外,还应该具备开放性、时代性、创新性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城市雕塑在材质和工艺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从过去传统的石材、木材、铸铜到今天的废品雕塑、软雕塑、光电雕塑等新的雕塑表现形式。而建筑艺术也从以前的“有序”到今天的“反秩序”阶段。面对如今日益丰富的雕塑、建筑表现形式和手法,怎样更好的突出作品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做到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发展同步,是当代城市雕塑创作与建筑设计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四章国内外,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共生的案例分析

该雕塑是由法国设计师夏邦杰创意,雕塑家仲松设计的景观雕塑。

整个雕塑高20余米,周边建筑较矮小,从而显得雕塑雄伟大气,能够较好的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而在雕塑内部空间的设计方面,由银灰色的不锈钢管错落有致的排列形成网架结构,内部空间通透,并没有影响行人和车辆的视线。

《东方之光》上海四、案例分析

、图一:北京农展馆群雕;

雕塑主题与建筑功用的结合。雕塑描绘农民丰收喜悦之情,与农博馆强调农业、农村、农民的功能相吻合。图二:北京金融街雕塑

雕塑造型、色彩及表现主题与周边建筑商业功能定位的契合图三:青岛五四广场五月风

雕塑取材源于地域历史文化,红色代表热情,在空旷的广场上显得格外耀眼,与广场周围高楼林立的建筑空间遥相呼应。图四:长春创业大厦龙马精神

创业大厦建筑的定位在于鼓舞人们艰苦奋斗、不屈不饶的奉献精神。龙马精神雕塑正是对龙和马精神的真实表达。图一北京农展馆前群雕图二:北京金融街雕塑图三:青岛五月风雕塑图四:长春龙马精神雕塑案例赏析(国外部分)图一:《破碎的地球》,联合固广场;警示人们如果不及时控制环境污染,控制人口增长,地球就会千疮百孔。图二:《打结的手枪》,联合国广场;呼吁世界各国和人民制止战争,停止杀戮。图一;破碎的地球图二;打结的手枪图三:阿尔曼巴黎生佛萨尔火车站;把废弃的挂钟堆积,矗立于火车站前,像博物馆一样向人们展示现代文明的污垢、汗水及梦想与欲望的一面,用钟表象征的时间与车站代表的工业文明及历史文化相呼应。图四:红色立方体系列雕塑格诺切美国海上保险公司门前;一角着地的立方体给人以不安全的危险感,其形式的心理诱导作用就是其表现的内容,其主题与后面的建筑功用相得益彰。图四:红色立方体课堂小结:

本节课围绕城市雕塑与建筑空间在公共环境中的共生问题进行阐述,对两者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