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高分子材料质量控制-高分子化合物认知_第1页
高铁高分子材料质量控制-高分子化合物认知_第2页
高铁高分子材料质量控制-高分子化合物认知_第3页
高铁高分子材料质量控制-高分子化合物认知_第4页
高铁高分子材料质量控制-高分子化合物认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分子材料概述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下列基本概念:单体、链节、链段、聚合物、多分散性、柔顺性、加聚反应、缩聚反应;2、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分子量、多分散性、化学组成、基本结构、性质等方面);3、掌握常见高分子的合成方法与商品名和俗名;4、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特点及反应历程;5、理解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6、熟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品种的性能与合成反应。对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和链段等重要概念的辨析,对加聚反应、缩聚反应历程的理解和对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的理解。重点: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聚合反应式的书写,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及合成反应的特点。难点:

1839年美国Goodyear发明橡胶硫化法,开始对天然高分子性.“高分子”概念的提出:古代动植物的基本成分人类在衣、食、住和行等方面对天然高分子的简单利用“高分子”的发展:1833年,Berzdius提出“Polymer”一词,用于描述那些以共价键或非共价键联结而成的聚集体。1870年,人们开始认识到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等都是大分子。1907年德国人Bakeland合成出酚醛树脂(第1个人工合成的缩聚物)人工合成高分子的尝试1920年斯陶丁格(H.

Staudinger),首次提出了“高分子”、“长链大分子”的概念。但化学家仍不清楚“高分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1953年,H.Staudinger因“链状大分子物质的发现”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之后,大量新型高分子材料出现。1930年“高分子”的概念得以确立.20世纪50~60年代是高分子工业的大发展时期。20世纪20~40年代是高分子科学建立的时期。1971~1978年,白川英树等开创了导电高分子研究领域,因此获得了2000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70~80年代,高分子材料向着大规模工业化、精细化、功能化、高性能化等方面发展。

近二十年来,高分子科学在纳米复合材料、自组装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液晶高分子、超支化高分子、高分子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各种合成纤维制品日用橡胶制品腈纶毛织品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实例:日本索尼公司研制的显示器日化产品外包装可吸收医用胶水和可吸收缝合线飞机高分子材料约占飞机总质量的65%高分子材料占汽车总质量的18%人体60%的水,20%以上为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