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面”学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浅谈“双面”学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浅谈“双面”学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浅谈“双面”学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浅谈“双面”学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生经常出现“双面”现象,他们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截然不同,这类学生被称为“双面”学生。而小学生的双面性和教育方式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向学生家长调查了解和对小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双面”学生的形成原因,找出与之对应的策略,从而消除小学生的“双面”现象,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达成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关键词】小学;“双面”学生;形成原因;解决对策【案例引入】黄丽丽是三(1)班的中队长,在老师眼里,她聪明伶俐、文静乖巧,温柔得像只小绵羊,老师说向东她绝不会向西,无论对错,她都会照做;在同学眼里,她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办黑板报、文娱表演、作文竞赛处处可见她的身影,同学们都喜欢和她交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却让班主任在一次家长会后大失所望。那次与她母亲单独交流时,班主任一直夸赞她的女儿温柔善良、懂事听话,谁知道她母亲一脸无奈地说:“唉,老师你不知道,她在家的时候哪有这么听话,难伺候得不得了。”从她母亲的口中班主任才了解到黄丽丽在家里蛮横骄纵,若家人稍有点不顺她的意,她就会大发脾气,乱摔东西,直到家人让她满意为止。后来班主任也私下找黄丽丽求证过,她嗫嚅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头承认了,此事让班主任颇为震惊。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经常出现“双面”现象,即在校和在家判若两人。通过黄丽丽的案例,笔者对身边的小学生做了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在学校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回到家则呼来喝去,好逸恶劳,俨然是家中的“公主”“王子”;有的学生在学校里是老师眼中的“乖乖生”,回到家则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完全不听家长的劝导。小学生的这种表现常常使家长陷入无奈的困境。形成教育合力,消除“双面”现象,培养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小学生势在必行,笔者决定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对“双面”学生进行探究。一、为什么会导致学生“双面性”古语云:“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学生生来就是“双面”的,这和他的教育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恰恰就构成了学生的教育生长环境,其中,任意两种教育的不平衡,都将导致学生“双面性”的形成,虽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来看,主要聚焦于两对矛盾中。(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矛盾家庭教育最大的短板是不了解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了解往往存在片面性或误区,从而经常造成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隔阂,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而学校教育能够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在对学生的教育与评价上更客观科学,在师生沟通上也明显存在优势。学校教育的缺陷在于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等。1.家庭和学校的矛盾一方面,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放开,新的家庭关系会给一些学生带来成长上的问题。家长在经济上给予子女过多,在生活中对子女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形成了学生骄纵的性格,并且会使他们形成一种对长辈随意或者不尊重的心理,从而家长更难管理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为了确保学生从小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一进校开始,教师就严格管理,恩威并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学生对教师就自然而然地言听计从了。另一方面,家长不同的文化层次决定了家庭教育水平的不同层次。较高文化程度的家长对教育孩子就给予充分重视,他们和学校紧密联系、积极配合,利用多种方法将自己的价值观完整地传递给孩子,这些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水平高,独立性强,孩子出现“双面”表现较少;相反,文化不高、冷淡、孤僻、强迫型的家长,或经常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够严格,教育方法或简单粗暴或手足无措,他们的孩子往往对他人产生敌意且攻击性强,“双面”表现得更加明显。而学校一味重视学生的成绩,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学校德育的步伐不再稳健,于是学生的“双面性”形成了。2.家长和教师的矛盾斯大林对教师有这样一个评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便将教师当作一种神圣的象征。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要服从老师的安排。小学生都对教师有着敬畏之心,很多時候家长也感觉老师说的话更管用。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安全“避风港”,我们发现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撒娇或长辈的求情而大打折扣,孩子对家长的要求就会产生轻视或无所谓的态度。与之相反,教师平时严加管理,奖惩分明,努力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学生会因教师的威信而格外重视教师提出的要求。人是爱面子的动物,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小学生也不例外。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小学生正处于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时期,他们都喜欢隐藏自己的缺点,希望老师和同学能更多地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教师当然欣赏听话的学生,这样,比起听自己父母的话,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话也无可厚非了。(二)社会用人机制与学校教育机制的矛盾根据社会用人机制的需求,很多教师都曲解了社会主义、马列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将这些内容与小学生的基本物质愿望对立,与小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创新对立,与小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对立,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同真实人的自由愿望、个性发展相背离。例如,小学生作文、说话的主题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围绕着爱国、理想、远大抱负等空洞、对他们来说还只是一知半解的内容。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吐露心声,久而久之,他们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想法,迎合别人。研究表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道德判断的标准,不再是无条件听从老师的指令了。现实是他们期望得到鼓励或避免受到责罚,因此他们一边畏惧老师,一边却又不得不迎合老师,在做出老师期望行为的同时,压抑着自己的个性。这样的教育机制最终导致学生心口不一,很容易变成“双面”学生。二、怎样帮助学生摆脱“双面性”从上面一系列的原因分析不难看出“双面”小学生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家长不应感到恐慌,而要积极面对,学会正确对待小学生的“双面性”。对小学生而言,过分的“双面”表现会形成不健康性格,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乃至终身的发展。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双面性”,笔者认为可以从解决上述两对矛盾入手。(一)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部分,两者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最普遍的方式。学校和家庭环境存在差异主要在于:学校要求小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果学生不遵守,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而且要承受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压力;如果认真遵守,则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在家里,小学生的生长环境则比较宽松,没有表现的欲望,即便小学生犯了错误,家长也很少采取措施,这就使小学生很少为自己的不良表现承担后果,时间长了,就变得为所欲为。家长要利用家长会的宝贵时机,充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做到在家也能自觉达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这样才不会因为学校、家庭环境不同导致学生形成“双面性”。家长委员会也是一个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双面性”的教育资源,因为家长也有卧虎藏龙之辈,他们文化不一定高,但是他们有一颗重视教育的心,由他们口中说出的教育心得可能比学校的教育良方更管用。他们为其他家庭做出表率,这样,优秀的家庭教育典范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一次家长委员会上,家长反映他的孩子在校是劳动委员,但他在家不仅不帮家长打扫卫生,还不注意保持卫生,故意将房间弄脏弄乱。这时,马上有家长站出来支招,建议孩子的父母一定不能娇惯孩子,每次打扫卫生时,要叫上孩子一起干,而且要求孩子打扫自己的房间,让孩子热爱劳动、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家长采纳了此建议,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该生已成为一名在家在校都热爱劳动、爱干净的好孩子。(二)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全面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只有老师和父母经常进行交流,纠正孩子的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互访是教师和家长联系的最基本方法。教师与家长交流,不仅能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还能让教师清楚学生在家的表现。教师把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做一个对比,就可大致确定哪些学生属于“双面”学生,并根据经验和学生的家庭状况,深挖其表现“双面”的原因。很多家长溺爱孩子,无原则地迁就他们,使他们养成了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家长的不良行为也会影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许多家长“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很坏的影响。教师也可向家长传输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也能正确做出示范教育孩子。通过与家长的对话,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另外,发放家校联系簿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家长和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每学期都给每位学生发放一本家校联系簿,每逢周五便将学生一周的在校表现填写到联系簿上,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做出全面评价,如“××同学本周在校表现良好,主动帮助老师清理花圃,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小学生。但在周五的眼保健操時间嬉戏打闹,已提出批评,以后注意。”周末,学生将联系簿交给家长,家长填写小学生一周的在家表现并签名后,再由学生将联系簿带到学校交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