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工程设计导则目次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2术语和定义 6冷热电负荷 16一般规定 16建筑热(冷)负荷 19电负荷 24冷热电负荷分析、匹配 25接入系统 28一般规定 28系统一次 28系统二次 31主机设备及调峰设备选型 34一般规定 34原动机设备选型 35余热锅炉设备选型 36汽轮机设备选型 37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选型 38调峰设备选型 38蓄能设备选择 39系统装机方案与运行策略 39外供冷热管网工程方案 42一般规定 42供汽管网的工程方案 44供冷热水管网的工程方案 45站址选择 47一般规定 47能源站主要建设条件及其接口 48站址消防安全与噪声控制 49燃料供应设备及系统 50一般规定 50天然气供应系统 50调压(增压)站 51LNG(储配)气化站 53能源站总布置 55一般规定 55能源站总平面布置 56动力岛布置 56热机辅助设备及系统 57一般规定 57原动机辅助设备及系统 57余热辅助设备及系统 57汽轮机辅助设备及系统 58公用设备及系统 58热力系统 58烟气系统 59电气设备及系统 60一般规定 60电气主接线及站用电系统 60设备选型与布置 61直流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 63电缆选择与敷设 63防雷接地与过电压保护 64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与计(测)量 6413.8照明 65仪表与控制 67一般规定 67自动化水平 67控制方式及控制室 69检测与仪表、工业电视 69模拟量控制 71开关量控制与控制系统 72报警与保护 72控制电源和气源 74仪表导管、电缆及就地设备布置 75信息系统、热工实验室与仿真系统 75水工设施及系统 77一般规定 77水源和水务管理 77供水系统 77取水建(构)筑物 78水处理系统和设备 80一般规定 80补给水处理系统和设备 80给水、炉水校正处理及热力系统水汽取样 81循环冷却水处理等 81建筑与结构 82一般规定 82建筑设计 82结构设计 87地基与基础设计 87抗震设计 88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90一般规定 90制冷(加热)站布置 91供暖通风空调 9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95一般规定 95大气污染物防治 95废水治理 97固废治理 97水土保持 98噪声控制 99一般规定 99噪声防治工作等级 99噪声防治措施 10121消防 104一般规定 104消防给水 104消防车、专用灭火系统及装置 104消防供电及照明 105节约能源 106一般规定 106节能效果 106投资估(概)算、经济评价、风险分析 10723.1投资估(概)算 107经济评价 109风险分析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标识 附录A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设计站用电率的估算方法 编制说明 PAGEPAGE10范围本导则适用的范围如下:楼宇式、区域式以及多能互补终端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原动机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微燃机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工程的建设范围包括: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制冷加热站(在能源站内)、燃气供应系统(含管输气、LNG存储及气化设施)((冷外供能子站(建在能源站外的制冷加热站)。本导则所适用的原动机容量范围如下:50MW级;4MW级。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的综合性标准如下:《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0《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GB/T50549《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范》GB51131-201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DL/T5174《燃气分布式供能站设计规范》DL/T5508-2015《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480《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标准编制导则》Q/CHD1-2015《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规范性引用的各专业标准如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50064《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087《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5010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部分:物理因素》GBZ2.2《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75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定义》GB/T7409.1《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GB/T7409.2《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GB/T706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10228《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GB10585《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GB/T《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燃气轮机采购》GB/T14099《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18362《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T1843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414《燃气发电厂噪声防治技术导则》DL/T1545《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22《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DL5024-93《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程》DL/T5032《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L/T5035《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5046《火力发电厂辅助及附属建筑物建筑面积标准》DL/T5052《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5153《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175《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428《火力发电厂再生水深度处理设计规范》DL/T5483《电力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491《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T104《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HJ2025《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和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术语和定义Naturalgasdistributedenergyproject系统;也可称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Naturalgasdistributedenergystation(namely:energysupplystation)站和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两类。Regionaldistributedenergysystem以燃气轮机(或内燃机)为原动机,余热锅炉为余热利用设备产生蒸汽,通过冷热电联产方式直接向一定区域范围内生产厂房、楼宇建筑等用户输出热(冷)能、电能的能源供应系统。Distributedenergysystemforbuildingsector(或微燃机热水和冷水,通过冷热电联产方式直接向一定区域范围内楼宇建筑用户输出热(冷)能、电能的能源供应系统。燃气-Gas-Streamcombinecycle在一起的机组,也可简称为联合循环。燃气-Gas-Steamsimplecycle送或通过减温减压后对外供热,也可简称为简单循环。Standardmeasurementstateofnaturalgas天然气计量的标准状态是温度20℃,压力101.325kPa。年平均热电比annualheat-electricityratio供能系统年供热量与年供电量的比值,按下列公式计算:1Q03.6W
(3.0.8)式中:θ——热电比(%);Q1——年有效余热供热总量(MJ);Q2——年有效余热供冷总量(MJ);W——年供能系统净输出电量(kWh)。Annualutilizationhoursofenergygeneration供能系统全年发电量与供能系统发电设备的总装机容量的比值。Energysavingrate(冷节约率。原动机Primemover燃机。Designinstitute本导则是指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有关的设计单位,包括以下6类:能源站设计院,负责能源站内的生产(含多能互补)及辅助生产系统、设计院,应负责项目外部接口的技术归总;燃气系统设计院,主要负责能源站外的天然气管网、增压站、调压站、LNG等设计工作并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热(冷)管网设计院,主要负责能源站外的热(冷)管网、与热(冷)用户连接等设计工作并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接入系统设计院,主要负责能源站接入电网、微网(或配电网)等设计工作并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热(冷)用户设计院,主要负责能源站外的热(冷)用户建筑、工艺设计工作并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分别为:建筑设计院、工艺设计院;专业技术公司,噪声防治、环保、水处理等。(热冷负荷)Simultaneityusagecoefficient(heatcoolingload)同时使用系数各类建筑叠加某时刻最大热(冷)负荷各类建筑计算日最大热(冷)负荷之和筑的入住率、气候条件、供冷站的规划数量及位置、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Reductioncoefficient0.7-0.9基本热(冷)Basicheatload(cooling)load(冷(冷曲线叠加得到(5.5节);4种单一类型:工业蒸汽基本热负荷:工业蒸汽用户相对稳定的热负荷(一般在设计最小热负荷与平均热负荷之间),主要与能源站年运行小时(3600-8000h)工业蒸汽基本负荷原则上由基本热源(原动机与余热利用设备)供给;建筑空调基本冷负荷:建筑用户相对稳定的空调冷负荷(一般在设计最小冷负荷与平均冷负荷之间(2000-2800h,低纬度地区取上限)有关;基本冷负荷原则上由基本冷源(利用余热的制冷设备供给;建筑空调基本热负荷:建筑用户相对稳定的空调热负荷(一般在设计最小热负荷与平均热负荷之间(2000-2800h,高纬度地区取上限(原动机与余热利用设备供给;采暖基本热负荷:采暖用户相对稳定的热负荷,主要与能源站采暖期运(2150-3600h,高纬度地区取上限(原动机与余热利用设备55-65%(高纬度地区取下限)。(注:1、以上给出的4种类型是单一类型的基本热(冷)负荷,在分析时,应按所需热(冷)介质归类逐时叠加。2、给出的运行小时数值仅供参考。)总则本导则的编制目的如下:为提高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走市场化道路,树立为用户服务思想,实促进集团公司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成为新的赢利点;本导则是集团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的附属文件,也是集团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开发的企业标准;为集团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可研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和技术要求。本标准的编制原则如下:应符合国家相关设计标准、规程、规范和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编制定位为:以技术内容为主,具有分布式特色,明确与传统火电厂在设计理念上的区别;既能体现楼宇式和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设计共性,又能体现个性。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开发布局原则如下: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等相关区域开展项目遴选工作;在气源有保障、热(冷)负荷落实、价格合理、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和具有较好收益预期的其他区域,也可适当开发。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前期工作原则如下:结合投资机会分析,参考电力项目初可研的研究深度,针对项目目标区域热(冷)负荷调查,先行开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布局研究;抓住新建工业园区能源整体规划以及老工业园区“煤改气”供能替代、的身份为其供能;所开发的项目应具有优良业态性质(有较好的价格承受力、负荷基本连DownloadFromDownloadFrom\h续、冬夏季热冷负荷基本平衡)。项:工程建设的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和时序;调峰(备用、应急)设备的配备规模、投入时序;在项目培育期可以先建调峰(备用、应急)设备及配套设施。70%利用率按下列公式计算:(3.6W
Q2)100%
(4.0.6)LQL式中:η——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W——年供能系统净输出电量(kWh);Q1——年有效余热供热总量(MJ);Q2——年有效余热供冷总量(MJ);B——年供能系统天然气总耗量(Nm3);QL——天然气低位发热量(MJ/Nm3)。注:调峰设备供热(冷)量及天然气消耗量不计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一次能源综合利用率计算。(冷(发电量和供热量)以及余热制冷设备的供冷量;欠匹配的具体原则如下:对于工业蒸汽负荷,欠匹配表示宜按约等于工业蒸汽基本热负荷选择原动机和余热设备的容量,相对于设计最大工业蒸汽负荷不足部分由热调峰设备(燃气锅炉60%~75%;对于建筑空调冷负荷,欠匹配表示应按小于建筑空调基本冷负荷选择原(电空调或蓄冷)设备补充,并保证当其中最大一台供冷设备故障时,系统供冷11PAGEPAGE12能力满足最大负荷的60%~75%;对于建筑空调热负荷,欠匹配表示应按小于建筑空调基本热负荷选择原动机和余热设备的容量,(气锅炉或蓄热60%~75%热负荷;对于采暖热负荷,欠匹配表示宜按约等于采暖基本热负荷选择原动机和(燃气锅炉或蓄热60%~75%。准的规定。4.0.9确定。表4.0.9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各建(构)筑物名称序号建筑(构)物名称其他名称KKS编码备注1原动机房燃气轮机房、内燃机房UMB燃气轮机、内燃机2汽机房汽机间UMA蒸汽轮机电控楼(B~C跨)3燃气锅炉房尖峰、备用、应急锅炉房UHA燃气锅炉4制冷加热站制冷机房、加热器间UXK制冷机、换热器5余热锅炉辅机房辅机间、工艺泵间UQR工艺水泵、化学设施6燃气锅炉辅机房辅机间、工艺泵间UQR工艺水泵、化学设施7天然气调压站天然气调压间、计量间UEK01调压器、增压机8余热锅炉房余热锅炉间UHR余热锅炉9空压机房空压机室UQS空压机10锅炉补给水处理车间化学水处理室UGD含:化验楼11升压站UBA含:网络继电器室、序号建筑(构)物名称其他名称KKS编码备注GIS配电装置12网络继电器楼继电器室UBB13燃机电控室燃机电控小间、PCM小室UBQ14CEMS小室CEMS小室UBR15办公楼生产、行政办公楼ZWA01含:办公、门厅、会议、财务、档案、卫生间等16综合办公楼综合楼ZWA02含:办公楼、食堂、夜班休息、材料库、热控试验室17食堂职工食堂ZWE含:餐厅、厨房、储藏间、办公等18夜班休息室倒班楼ZWC含:夜班休息、卫生间等19材料库仓库ZVQ含:一般材料、备品备件、办公等20警卫传达室传达室、收发室ZWC05含:传达、休息、卫生间21循环水泵房循环水泵间UQS循环水泵22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泵间ZWD消防水泵23综合水泵房综合水泵间UQS多种水泵24生产辅助楼辅助楼ZQC息、卫生间等序号建筑(构)物名称其他名称KKS编码备注25室外主变压器UBB0126室外各类水池UGB27室外配电装置UBB0228室外各类罐UGC29室外各类沟、槽UMZ30室外各类管架UMY注:当多种功能建筑合并时,该建筑的KKS编码为UUQUUU。当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是一个单体联合建筑时(建筑名称:联合厂房,KKS编码:UUA)4.0.10确定。表4.0.10 联合厂房内各房间的名称序号房间名称其他名称KKS编码备注1内燃机间-UMJ内燃机2燃气锅炉间-UHA燃气锅炉3燃烧设备间-UMJ内燃机+燃气锅炉等4制冷加热设备间-UXK制冷机、热交换器5水泵间-UQR工艺水泵等6配电间-UBT7控制室-UCB8燃气计量间-UEK9电子设备间-UBQ10备品备件仓库UVQ11办公室-ZWA0112档案资料室-ZWA0213会议室-ZWA0314交接班室-ZWC01序号房间名称其他名称KKS编码备注15夜班休息室-ZWC0216卫生间-ZWC0317餐饮间-ZWE18化学水处理间UGC19消防水泵间UQS注:1、单体联合建筑,可地上或地下布置,由各不同功能的房间组成。2、当多种功能房间合并时,该房间的KKS编码可从UUQUUU中选择。冷热电负荷一般规定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冷热电负荷应包括工业蒸汽负荷、建筑热(冷)电负荷。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热(冷)负荷可分为现状负荷(目前已有的)、近期新增负荷(1-3年内)、规划负荷(3-5年)三种类型。其中现状负荷、近期新增负荷是本期分布式能源系统应承担的,规划负荷是根据地方相关规划进行统计的,其负荷量原则上不纳入本期项目,只作为项目后续开发建设的参考。分布式能源系统供热(冷)负荷的范围按以下原则确定:6km;热水系统(含:采暖、生活热水)10km;空调热(冷)2km3km。5.1.3(冷有特殊情况,应进行政策、技术、经济比较。宜对拟作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热(冷)用户进行定性排序,定性排可选择性接入,定性为差的用户应剔除;定性原则如下:蒸汽用户距离远且要求压力高的为差;普通民宅采暖用户宜考虑经济性,普通民宅空调用户不宜接入。进行热(冷)用户的优差定性排序涉及的主要因素如下:负荷量、用户参数;负荷连续性、波动性;用户距能源站的距离;用户对价格的承受力。在确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拟承担的热(冷)负荷时,应根据工程情况(冷(冷(冷能负荷。在项目遴选过程中,应编制“热(冷)负荷专题论证报告”,编制大纲见《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2017年版)》附件1-1。工业蒸汽负荷工业蒸汽负荷分为工艺蒸汽负荷和制冷蒸汽负荷两类。对工艺蒸汽负荷的调查、估算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现有的工艺用户,应采用调查实际值;对于已签订供热合同的近期新增工艺用户,可采用合同值;对于已有供热协议的近期新增工艺用户,应采用经过核实的值;(注:“经核实”的含义是:若以前供热协议与当前的数据不符时,应加以修正)对于规划中的或无法提供准确值的工艺用户,可采用设计值、估算值,或参考同类型同等生产规模的项目实际值。对现状工艺蒸汽负荷的分析应符合以下规定:通过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获取用户近年的产能和开工率情况,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实地测量方法获取典型生产工况下的用能曲线;分析统计现有用户的用能情况,主要包括:现有生产状态、生产班制、供能(若有((逐时用能曲线(原则要求提供各季节/月份典型日用能曲线)、年总用能量等;根据用户生产现状,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和用户生产发展特点,合理确定现有用户热(冷)负荷的最大、平均、最小值;根据用户生产现状,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和用户生产发展特点,合理确定现有用户的工艺蒸汽设计负荷;经调查整理后获得的现状热用户的负荷宜按照不同季节进行统计,汇总5.2.3。表5.2.3现状工艺负荷统计表序号热负荷项目名压力(表压,Mpa)温度(oC)用热运行用热最大量平均量最小量离能源站距离称时段方式性质(t/h)(t/h)(t/h)(km)12345注:1、对于各热用户的热负荷资料进行整理后,应按照年燃料消耗量、产品单耗等指标进行验算;2、设计单位可以按上表的原则进行修改完善。对近期新增工艺蒸汽负荷的分析应符合以下规定:应充分做好与用户沟通和资料搜集工作,调研用户新增产能、开工建设(或初步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根据不同行业项目估算指标中典型生产规模进行估算,也可按照同类型、同地区类似企业的设计资料或实际耗热量计算;结合同类型用户用能特点,按照现状热负荷分析有关要求,确定最大、平均、最小值。5.2.5。表5.2.5工艺蒸汽负荷汇总表用户名用热量(MW)用热参数备注离能源站距离拟用能时间最大平均最小压力(MPa)(℃)(km)合计注:设计单位可以按上表的原则进行修改完善。5.3节的有关规定确定。线、平均日负荷曲线、全年热负荷曲线。确定设计工业蒸汽负荷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同时使用系数法。当采用全年热负荷曲线叠加法确定设计工业蒸汽负荷时,应符合以下规定:根据各用户负荷实测及预测情况,绘制各自不同季节典型日负荷曲线和全年热负荷曲线;(对于现状实测负荷曲线叠加前不考虑折减系数;对于近期新增用户负荷曲线叠加前,应充分考虑用户生产性质、负荷是0.7-0.9。用同时使用系数法确定设计工业蒸汽负荷,并应符合以下规定:将各用户统计工业蒸汽热负荷值(最大、平均、最小)叠加后乘以同时0.6~0.9(同时使用系数取较高值,反之取较小值)后,即为设计工业蒸汽负荷;0.7-0.9;对于现状实测负荷,在叠加前不应乘以折减系数。建筑热(冷)负荷(冷(冷(冷负荷、建筑采暖热负荷、生活热水负荷。建筑热(冷)负荷计算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调查;采用建筑空调热(冷)指标法进行估算;采用建筑设计院(或工艺设计院)以上三种方法可互为验证。对于现有建筑和近期建筑的空调热(冷)负荷和生活热水负荷用建筑设实地调查,或采用建筑热(冷)指标法进行估算。(注:设计院提供的工程计算值是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利用软件计算的,行业内通用的软件如下:华电源、EQUEST、鸿业暖通等。)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判定是否需要修正,如需修正,可按以下原则:生活热水负荷和采暖负荷不需修正,可作为选择加热设备的设计值;应采用同时使用系数(5.3.5)对建筑设计院提供的空调热(冷)荷工程计算值(冷计值。当需要采用同时使用系数对建筑空调热(冷)5.3.5。表5.3.5不同类型建筑空调热(冷)负荷的同时使用系数表建筑类型同时使用系数间歇使用类: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行政办公室、体育馆、餐厅、生活服务、文化建筑0.50~0.60商务类:商业中心、写字楼、办公类建筑、高档住宅0.65~0.75公用类:酒店、宾馆、医院、机场、购物中心、数据中心、交通枢纽0.75~0.85综合:上述三类建筑及功能同时具有0.65~0.8015.3.53-1对建筑空调热(冷)负荷的实地调查应符合以下规定:实地调查各建筑热(冷)负荷历史记录数据,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模拟法,分析建筑热(冷)用能特点;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及对同地区同类型建筑调研情况,分析近期新增建筑热(冷)用能特点;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实地调查值进行修正。(冷(冷负荷应符合以下规定:建筑空调热(冷)5.3.7-1;表5.3.7-1建筑空调热(冷)指标(W/m2)建筑物类型热指标冷指标办公楼宇60~8070~90购物中心60~9080~100酒店、宾馆、高档住宅55~8570~90机场、交通枢纽70~11090~120医院65~8580~110计算数据中心160~180文化建筑(展览中心、演艺中心)70~10090~120注:1、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m2,取上限,大于10000m2,,取下限;25.3.7-1()或8%35.3.7-120125%。在估算时,近期新增建筑只考虑节能建筑;在估算时,应采用总建筑面积做基数;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建筑空调热(冷)5.3.7-2;表5.3.7-2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建筑空调热(冷)负荷汇总表分类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空调热指标(W/m2)空调热负荷(MW)空调冷指标(W/m2)空调冷负荷(MW)备注宾馆类办公类餐饮类娱乐类合计空调热负荷汇总值空调冷负荷汇总值注:设计单位可以按上表的原则对表栏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建筑空调热(冷)5.3.7-3;表5.3.7-3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建筑空调热(冷)负荷汇总表建筑物名称分类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空调热指(W/m2)空调热负荷(MW)空调冷指(W/m2)空调冷负荷(MW)备注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合计注:设计单位可以按上表的原则对表栏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应使用同时使用系数(5.3.5)对建筑空调热(冷)修正,并以修正值作为选择设备的设计值。对建筑空调热(冷)负荷的分析应符合以下规定:绘制热(冷)负荷供应范围内各建筑设计日的热(冷)负荷变化曲线,以及热(冷)负荷供应范围内各建筑热(冷)负荷的年延时曲线;合理确定热(冷)负荷供应范围内各建筑热(冷)负荷;在建筑热(冷)负荷分析过程中应对建筑物年热(冷)消耗指标做出定量分析;现状建筑热(冷)负荷应考虑实际使用率及其增长情况,在新建建筑热(冷)负荷分析时,原则上应根据地区影响力、周边基本设施等情况合理预测建筑负荷使用率。CJJ343.1.2条第4款的规定。荷时,应符合以下规定:5.3.10;5.3.10城市名采暖期天采暖室节能建筑现有建筑外计算温度(℃)qh(W/m2)设计热负荷指标qb(W/m2)qh(W/m2)设计热负荷指标qb(W/m2)北京120-920.628.3731.8243.82天津119-920.528.8331.5444.36石家庄112-820.328.3831.2343.66太原135-1220.830.143246.37沈阳152-1921.233.1032.6150.91大连131-1120.630.4831.6946.89长春170-2321.733.8333.3852.04哈尔滨176-2621.933.6934.4152.04济南101-720.231.3829.0245.08青岛110-720.231.3828.3544.04郑州98-52030.7727.7142.2西安100-52031.3827.7142.2呼和浩特166-1921.332.5732.7650.09乌鲁木齐162-2221.833.5432.9150.63注:1、现状建筑采暖负荷应考虑实际入住率及其增长情况;2、在新增采暖负荷分析时,原则上应根据地区影响力、周边基本设施等情况合理预测建筑入住率。近期新增民用住宅建筑应采用节能热指标;对于现状负荷,当计算区域内有节能和不节能两种类型的建筑时,应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综合热指标;在估算时,应采用总建筑面积作基数。确定是否对入住率进行修正;如需修正,修正系数为0.8—0.95(65%0.95)。(注:对于入住率低于65%、按热量收费的用户,可考虑修正)(冷(符合以下规定:(注:采暖用户有高低分层要求,末端设备一般是散热器和地暖,对供水温度有限制。)空调热(冷)水用户,应是空气—水型的集中空调系统;(((冷))与生活热水用户应采用换热器进行间接连接,不允许从分布式供能系统直接取水。电负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电负荷包括非居民用电负荷和工业电负荷两种。对现有非居民用电负荷的调查应结合电网公司提供的用电量统计的历史数荷等基本参数,以及给出不同电负荷需求的运行时间。对近期非居民用电负荷的调查原则要求参考同地区同类型建筑用电负荷特负荷特性,应考虑折减系数。非居民用电负荷的调查估算应符合下列要求:(可采用需要系数法对于规划建筑或无法实际计算的建筑,可采用面积指标法进行估算;在调查、估算非居民用汇总电负荷时,应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电用户投运时机等因素;可采用条件相似地区的同类项目的实测负荷数据进行估算。本参数,以及给出不同电负荷需求的运行时间。对近期工业电负荷的调查应依据企业设计电负荷、平均电负荷等基本参数负荷特性,应考虑折减系数。工业电负荷的调查、估算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已有供电合同(协议)的用电户,可采用合同值,协议值应核实;对于规划或无法提供准确值的用电户,可采用指标法、需要系数法或二项式法等进行估算;工业负荷与公用电网的关系有两种:上网取电、能源站直供电。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站的电负荷分析应符合以下规定:绘制各类建筑四季典型日逐时电负荷曲线;把各类不同非居民用电的四季典型日逐时电负荷曲线叠加;负荷匹配分析;冷热电负荷分析、匹配热(冷)负荷分析应符合以下规定:(冷)负荷及近期新增负荷进行汇总叠加;绘制典型日热(冷)负荷变化曲线;确定设计热(冷)负荷,并分析各季节/月份典型日逐时热(冷)月热(冷)负荷和年热(冷)负荷变化特点。电负荷分析应符合以下规定:选取折减系数、同时系数,确定该区域用电最大负荷、平均负荷、最小负荷;/月份典型日逐时电负荷、月电负荷和年电负荷变化特点;结合楼宇式或区域式项目供电/用电特点,分析区域内的电力平衡情况。应结合热(冷)分析冷热电负荷匹配关系。并根据匹配关系确定以下内容:全年基本冷负荷(空调冷水);全年基本热负荷(工业蒸汽、采暖、空调热水、生活热水);峰、谷、平电负荷;(冷4.0.7条和余热利用设备的容量;需调峰的热(冷)负荷;蓄热(冷)设备的负荷;需从公用电网购的电量;选定主机、调峰设备、蓄热(冷)设备四季运行方案;确定过渡季节停机时的辅助措施。在分析冷热电负荷匹配时,应考虑以下因素:5天;50小时;计算溴化锂制冷机所需的驱动热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应优先采用设备厂家提供的数据;CJJ343.1.23款的规定进行估算,在估算时,能效系数参见表5.5.5;表5.5.5溴化锂制冷机的能效系数COP热介质能效系数COP热水单效0.66—0.80热水双效1.30—1.50蒸汽单效(0.1MPa)0.79蒸汽双效(0.2—0.8MPa)1.10—1.50烟气双效1.32—1.50b款的估算值。(冷空调热(冷)水、采暖供水、生活热水。PAGEPAGE41接入系统一般规定电网安全以及电网条件等因素综合论证后确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接网方案的系统二次部分应根据系统一次提出的接入方案,自动化及计量、系统通信等内容。对于电网没有特殊要求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机组不需具备黑启动能力。系统一次电力电量平衡应符合以下规定:电力电量平衡是确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消纳范围的主要依据;电力平衡应分区、分电压等级、分年度进行;电力平衡应按多种负荷水平及开机方式分别进行平衡;后上级变压器容量。对于单个并网点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应按照安全性、灵6.2.2确定。表6.2.2不同容量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网电压等级参考表电源总容量范围并网电压等级400kW及以下380V400kW~6MW10kV6MW~50MW20kV、35kV、66kV、110kV注:若高低两级电压均具备接入条件,优先采用低电压等级接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出线回路数应根据当地电网条件及项目热(冷)负荷功能回及以上。接入点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35~110kV10kVT6.2.4。表6.2.4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接入点选择推荐表电压等级接入点35kV及以上变电站、开关站、配电室或箱变母线10kV变电站、开关站、配电室或箱变母线、环网单元、T接线路380V配电室或箱变低压母线、配电箱注:自发自用为主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宜与用户配电系统设置统一并网点。10~30(专线接入除外可以对相关线路、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满足电源接入需求;10。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时,应对接入的配电线路载流量、变压器容量进行校核,并对系统侧母线、线路、开关等相关设备进行短路电流、热稳定校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接入系统潮流计算应遵循以下原则:算以校核该地区潮流分布情况及上级电源通道输电能力;2~3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接入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应遵循以下原则:节点进行三相短路电流和单相短路电流计算;设备短路电流开断能力不足时,应提出限流措施或解决方案。10kV380V系统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可省略稳定计算。电气主接线应符合以下规定:段接线。升压变压器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GB24790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的有关规定;变压器总容量的确定:时电力送入电网的需求;足公用电网对用户供电的需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送出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接入公共电网时,应结合本地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情况选择导线截面。接地功能、可开断故障电流的开断设备。设计规范》DL/T5508的有关规定。满足《燃气分布式供能站设计规范》DL/T5508的有关规定。要求。系统二次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程》GB/T14285和《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的要求。并网线路保护配置:10kV1障时,瞬时跳开线路两侧断路器;T10kV况下需在线路侧配置距离或电流电压保护;禁止重合闸及停用重合闸等方式;380V电流保护,线路发生各种类型短路故障时,断路器能快速跳开。能源站内其它保护设备配置:10kV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侧为线路变压器组接线,不配置母线保护;制装置,或一套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装置;(最终按用户与业主计量协议为准)5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与电网断开;10kV求配置故障录波器,记录并网线路的电流电压及相关保护装置的动作信号。系统调度自动化及计量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根据所接入电网的现状按照《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3的技术要求配置相关设备;10kV380V上传发电量信息,并送至主管机构,不配置独立的远动系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向电力调度部门提供的远动信息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遥测量发电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升压变压器高压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遥信量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信号;变压器和无功补偿设备的断路器位置信号;事故总信号;并网线路主要保护和重合闸动作信号;断路器的分合;无功补偿的投切;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的调节;发电机组的起停和功率调节;DL/T634.5104DL/T634.5101通信协议;1力调度数据网。并应按照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修改规定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10kVGPSIRIG-B码对时方式;2h;10kV(最终按用户与业主计量协议为准1PTCT的精度需满足规范要求;380V接入电网时,在产权分界点(计量协议为准和三相电流不平衡监测功能,配有标准通信接口,具备远传功能。系统通信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应根据电网调度需要配置调度通信设施。通信系统应遵循《电力系统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5391安全自动装置及调度电话等业务对电力通信的要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应根据电网要求,因地制宜的选择下列通信方式:EPONSDH/MSTP技术等多种光纤通信方式;10kV380V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GPRSCDMA时,不得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380VGPRS/CDMA等无线传输方式;对于使用EPONUPSSDHDC/DC变换为-48V2h。主机设备及调峰设备选型一般规定以下规定:a)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原动机单机容量不应大于50MW级;b)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原动机单机容量不应大于4MW级;c)原动机机组台数不宜少于2台。(2)原动机可采用独立建筑或非独立建筑的布置形式,也可以采用露天布置形3MW4MW级。环系统。原动机应具有快速启停且启停次数对寿命影响较小的能力,满足热(冷负荷的特性要求。(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热(冷)负荷具有时间上不稳定或不连续的特性)护的原动机。(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通常对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较高)体内容如下:(机组额定)工况作为性能保证考核工况;()工况作为性能保证考核工况;机组振动指标,以及主要热部件使用寿命。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专题研究噪声治理、环保等的具体措施,治理措施应达到可研同等深度。原动机设备选型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原动机宜选用内燃机或微燃机。用联合循环效率最优的机组。-灵活性的要求,宜优先考虑多轴配置方式。对于以内燃机或微燃机为原动机的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宜优先热泵、电制冷/蓄冷、直燃机等),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及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最70%。当采用并网不上网运行方式时,发电机应根据基本电负荷和冷、热负荷数应满足经济性要求;当采用孤网运行方式时,发电机组容量应满足所带电负荷的峰值需求,单台发电机组容量应考虑低负荷运行的要求;当采用上网运行方式时,发电机组容量应根据“以热(冷)定电、欠匹配”,综合效益最优原则确定。对于以燃气轮发电机组为原动机的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原动机容量和项目建设规模宜按照“以热(冷)70%。(冷(冷(冷热(冷)负荷匹配,保证机组满负荷状态下高效运行;峰负荷的需求。根据国家及地方对烟气排放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原动机应采用低氮燃烧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确定是否需要同期建设或预留脱硝设施。在燃气轮机选型时,应按以下运行条件评估燃气轮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年平均气象(或机组额定运行工况)参数下:燃机的额定出力、热耗率及排气的流量、压力、温度、允许排气背压;最热月平均气象参数下的燃机的连续出力和排气流量、压力、温度、允许排气背压;最冷月平均气象参数下的燃机的连续出力和排气流量、压力、温度、允许排气背压;ISO压;极端冬、夏季气象参数下的燃机的连续出力和排气流量、压力、温度、允许排气背压。(注:在原动机合同谈判中要明确以上各工况的环境温度、大气压力和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对于成套进口和利用引进技术生产的原动机,应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和供应GB/T的规定,内燃机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GB/T的规定,并应满足本导则的相关要求。气轮机:需要快速、频繁启停并且整个寿命周期机组效率衰减小;土地价格高。余热锅炉设备选型进汽初始参数的优化和供热能力的合理分配,力求联合循环效率最高。定蒸发量应与燃气轮机年平均气象工况下的排气参数相匹配。-JB/T8953.3、《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的要求。余热锅炉应满足原动机快速频繁启停的要求。殊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立式布置方式。用热压力等级等情况,综合分析后确定。10面低温腐蚀,烟气酸露点温度应根据烟气成分计算后确定。余热锅炉宜采用钢制烟囱,烟囱出口宜配消音器。余热锅炉的给水水质应满足《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和《工业锅炉水质》的要求。水或热水受热面后总的烟气压降应满足燃机允许排气背压的要求。设排汽管汽水分离装置。汽轮机设备选型汽轮机设备选型和技术要求,应按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相关的规定选用供热“(冷定电,欠匹配”的原则合理确定。-JB/T8953.2-DL/T5174的规定。应根据余热锅炉蒸汽参数及供热参数确定汽轮机的进汽参数,宜根据供热参数进行优化,并确定汽轮机的抽汽(或背压)汽轮机机型的最佳配置方案应在调查核实热(冷)负荷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的热(冷)负荷特性,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汽轮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具有常年持续稳定热(冷)负荷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应按照全年基本热负荷优先选用背压式汽轮机;具有部分持续稳定热(冷)负荷和部分变化波动热负荷的天然气分布式凝式汽轮机承担其余变化波动的热负荷;当配置双压余热锅炉且热(冷)负荷变化幅度较大时,系统可配置补汽式汽轮机进行调节。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选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机组和热水型机组;在一般情况下,其选型宜符合以下规定:原动机采用内燃机的宜配置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原动机采用燃气轮机的简单循环和联合循环系统宜配置蒸汽型溴化锂冷(温)水机;余热锅炉尾部烟气利用系统宜配置热水型溴化锂冷(温)水机。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应符合《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T18431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18362规定。根据余热利用的特点,应优先选用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选用溴化锂冷(温)供能站设计规范》DL/T5508的规定。当用户冷热负荷具有较强的波动性时,余热吸收式冷(温)相应的热源调节装置。调峰设备选型电负荷特性及项目边界条件、能源价格等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热能力的调峰和备用;其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燃气锅炉的容量应根据原动机余热的供热能力和热负荷需求特性最终确60%~75%热负荷;燃气锅炉供热介质和参数应与主机供热系统要求保持一致,锅炉台数不2台,并宜选择容量和燃烧设备相同的锅炉;燃气锅炉的选择和布置应充分考虑有害物排放和噪声的要求,满足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最终确定,并保证系统供冷能力满足项目所在地典型日最大冷负荷。热泵的容量应根据原动机的余热利用设备的供热(冷)能力和热(冷)荷需求特性及环境资源情况,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直燃机的容量应根据原动机的余热利用设备的供热(冷)能力和热(冷)定直燃机的总容量,系统供热(冷)能力由其它调峰设备满足。蓄能设备选择当用户负荷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可设置蓄能系统进行调节。占地情况及当地售电价格,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蓄能方式。对外提供生活热水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宜利用烟气余热制备,由于生活热水负荷波动较大宜设置蓄热水系统,蓄热罐的容量根据最大生活热水负荷特性,以及机组运行状态、参数和模式确定。量应满足用户最小稳定负荷的要求。冷水或蓄冰系统;蓄冷系统的容量应结合峰、谷电价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运行方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蓄电系统。系统装机方案与运行策略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编制“系统装机方案比选报告”,编制大纲和深度见《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2017年版)》附件1-2。按“以热定电”的原则编制。100%75%50%(冷机组运行策略宜按照全年热(冷)负荷拟定机组的逐月运行模式。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机组运行策略宜采用表7.8.5略表:表7.8.4XX%设计日工况运行策略表时间冷/热负荷联供机组调峰设备蓄能设备烟气热水溴化锂机组原动机组(电负荷)kWkWkWkWkW0:00~1:001:00~2:002:00~3:00……23:00~0:00合计7.8.6略表:表7.8.5全年运行策略表项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供热负荷(t/h)燃机运行台数(台)燃气锅炉运行台数(台)汽轮机供汽量(t/h)供汽量(t/h)联合循环供热量(t)燃气锅炉供热量(t)(t)(t)PAGEPAGE45外供冷热管网工程方案一般规定制深度规定》(热力网部分)的有关规定。供冷、供热介质的压力、温度可按如下原则选择:从能源站供出的蒸汽应满足最不利用户的用汽压力、温度;如果不满足收,并应考虑回收率、水质及回收措施;()5~10℃;10~25℃;从能源站供出的采暖热水供回水温差一级网宜为30~60℃,二级网宜为15~25℃。不同介质供热(冷)半径的选择原则如下:6km,如超长,应计算允许压力降、温度降;10km以内;空调冷热水,供冷(热)2-3km3km计算允许温度降。8.1.28.1.3(制冷加热站位置,对外供能子站(制冷加热站)有如下可能位置:(称制冷加热站,向外供冷热水);(;设在重要用户的院内(称供能子站,采用蒸汽或热水作为余热制冷机的驱动能)。管网容量的设计原则如下:主干管网管径是否按最终容量设计,是否一次建成,应根据下一期工程负荷情况,由建设方与设计单位共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支线及进入冷热用户的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负荷,宜采用经过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注:“经核实”的含义是:第一,建筑物的设计部门提供城镇供热管网连续供热条件下,符合实际的设计热负荷;第二,若采用以前偏大的设计数据时,应加以修正。)应与用户采用间接连接;对外供管网干线应采用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热负荷;当用户无足够容积的储水箱时,应采用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在可研设计报告中,应绘制“外供冷热管网工程方案”示意图(例(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设在能源站内外的制冷加热站位置及设计要点进行叙述(表明热源侧的主设备型式);对与冷热用户接口的技术条件进行叙述:用户的设计参数、合理选择与热源及热用户的连接方式,协调对接参数方位及应力分界;应结合冷热用户的分布及参数要求,配合市政部门进行路由管径的方案优等方面的对比,提出路由管径的推荐方案。管网敷设的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防止“冷热桥”的技术保障;(可研阶段需出简单的大样图,出具两种以上方案并做比选。应对直埋管进行应力分析,复核地质水文条件,根据不同地质考虑是否需情况。(或调峰源,以减少工程备用(或调峰)热源的投资。在有利的条件下,能源站可利用用户现有的电制冷机作为备用(或调峰冷源,以减少工程备用(或调峰)冷源的投资。单位,统计并确认现有和近期拟建的冷热用户需求量及参数。的冷热量及介质参数进行建筑空调冷热系统设计。对重要冷热用户(30%以上)进行实地调研。需材料的投资等。计范围和设计接口条件。建设方应参加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各类审查。供汽管网的工程方案足用户参数,按管网设计平均热负荷进行经济计算。蒸汽管网的小时设计最大热负荷应按以下三种情况确定:有工艺设计资料的,按照各用户的小时运行负荷曲线及全年负荷运行曲线进行叠加求得小时设计最大负荷值;0.6~0.9的修正系数进行叠加,续生产时间较长,同时系数取较高值,反之取较低值;两者都有的用户可分别叠加后取加权平均值作为小时设计最大热负荷值。蒸汽管网设计平均热负荷按以下两种方法确定:有负荷曲线的按年运行负荷曲线确定;无负荷曲线的按年总负荷统计值除以供汽时间得出。应根据蒸汽供出压力、用户处使用压力(或温度)、允许流速和沿程温降的验算,判断各管段计算结果是否能满足用户要求。应计量的介质参数(压力、温度、流量、热量);计量仪表的管理方式。与蒸汽用户的接口管道连接方案如下:在用户供热管架上合适位置连接。供冷热水管网的工程方案应按最大流量选择管径。下事项:应计量的介质参数(压力、温度、流量、热量);计量仪表的管理方式。应符合以下规定:≤100m的,可采用直接连接;用户最高点充水高度>100m100m100m层高处(转换层);a)、b)款的条件确定。与生活热水用户的管道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应采用换热器进行间接连接,不允许从管网直接取水;按冷水系统分区进行高低分层设置室内系统(转换层);a)、b)d)应考虑泄压装置。冷热水兼供的管网,应考虑保温、保冷两种工况的设计。应根据达产期的设计最大负荷工况的水力平衡计算,绘制冷热水管网的水作为循环水泵和补水定压泵的选型参数。与已有空调冷热水用户连接应考虑以下事项:在已有供能站的分集水器上连接;在已有的冷热水管架上合适位置上连接。PAGEPAGE47站址选择一般规定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站址选择应参考《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站址选择应充分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如供热规划,电力规划,能源规划(包括天然气管网规划)以落实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前期建设条件。应在《区域热电联产规划》(或供热专项规划)政府推荐的站址,亦应进行论证和比较。站址规划应节约用地,区域式能源站综合用地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能源站的用地面积应是建筑红线内的面积;当燃气轮机单机容量为25MW级及以上时,能源站用地面积约为25MW0.45m2/kW~0.8m2/kW;LNG气化站用地应单独计列,且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标准;能源站用地指标不含对外供热(冷)管道输送走廊用地,供热(冷)管道输送走廊用地应根据工程实际计列。(冷(如果有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发展余地。建成,设备和管网可分期实施。应根据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供能范围确定站址,站址应靠近热(冷)负(冷管道的敷设在技术、经济上合理;供热(冷)范围应符合以下原则:6km;10km;2km3km。站址宜选择场地较开阔,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应避开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震区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或者泥石流的区域。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防洪防涝标准应满足《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5.0.4与所供能对象防洪排涝标准一致。(冷电力送出等外部条件确定推荐的站址位置。能源站主要建设条件及其接口应取得当地的地形与地质、水文与气象等相关基础资料。应取得土地资源使用的有关文件。天然气供应相关工程(含专线、末站、调压站等)、供热(冷)水管线、送出线路、水保、环保、噪声等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开展设计。应落实大件设备的运输条件。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落实并附有以地形图为背景的能源站站址规划图。接口示意图包括以下内容:与热(冷)用户的接口:应标出用户的位置及规划管网路径;与电力系统的接口:应标出电力出线及接入配电站的位置;与天然气管网接口:应标出天然气门站、LNG的位置、燃气管网的规划路径;与水源系统的接口:应标出外部水源的位置、水网规划路径;与外部道路接口:应标出与能源站相连的外部道路、路名及路宽,说明主要工程量。能源站的相关配套项目接口示意图(可以不按比例画)通、电气、水工等专业共同完成,由总图专业负责归口。站址消防安全与噪声控制合理确定能源站(包括天然气输、储设施)与其之间的安全防护间距。应研究能源站站址与周边环境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方位与风向、人流与物流组织等;对区域性能源站,应规划有消防安全通道及出口;划有事故疏散通道。如果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处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应对高压燃气管道、高压蒸汽管道(含沟隧)施工规定,处理好与市政设施的衔接(含封堵措施)。站址边界的噪声水平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096响评价报告提出的各项要求。PAGEPAGE100燃料供应设备及系统一般规定为保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气源供应的稳定、安全、经济,在有LNG气源。(包括煤层气质天然气(提纯沼气)、煤制气。天然气质量标准应满足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中的二类天然气技术指标要求。(注:天然气的气体体积的标准参比条件是101.325kPa,20℃。)采用双气源或混合气源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应满足原动机对气源的要求(压力、品质等)。管道天然气的压力应按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类型确定:楼宇式的管道压力采用较高压力经调压站(箱)调压至原动机所需的压力;区域式的管道压力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经调压站(增压站)调压至原专用调压站(增压站)。天然气供应系统环保规划、消防规划等相结合。天然气供应系统应根据当地天然气的供气方式、供气能力确定。(增压气检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辅助系统。天然气调压(增压)站输出的天然气应满足以下要求:温度大于硫的露点温度;当原动机工作状态变化时能够响应迅速;提供足够的运行安全保护;(包括微量金属成分)。(并应满足主要设备厂商要求,必要时可采取管道内防腐措施。《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相关规定。天然气管道的设计计算应采用燃气管道水力计算法。天然气(包括LNG)安全放散系统,并应符合以下规定:放散管上应设二个关断阀,安全阀入口接管上应设一个关断阀;可采用集中放散(即将各放散支管就近接入放散总管集中放散,但应注意放散总管的放散能力以及各放散支管的通畅),也可采用分别放散的方式。进能源站天然气总管及每台燃气轮机天然气进气管上应设置天然气流量位置。警和天然气泄漏报警连锁,发生火警时,可就地或远控切断气源。能源站宜设一个调压(增压)站。调压(增压)站(增压动机流量、压力、温度等要求的天然气,并具有以下功能:在燃气轮机甩负荷和跳机时,必须能够及时响应;有足够的放散及缓冲措施,以削弱由于燃气轮机用气流量骤变而对调压站造成的冲击;调压支路之间进行切换时,应避免大的压力波动;f)调压站出口至燃气轮机前的管道应有一定的缓冲容积。调压(增压)站的设置宜符合以下原则:调压(增压)站宜露天布置或半露天布置,但应设置围墙、护栏或车档但应考虑通风防爆措施;(悬挂式(括锅炉房)0.8MPa;(落地式(括锅炉房)1.6MPa;高压和次高压天然气调压站室外进、出口管道上宜根据需要设置阀门;1.6MPa取预加热措施。调压(增压)站的各功能单元可由以下设备组合构成:入口单元:主要由绝缘接头、火警切断阀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组成;过滤器布置在调压器、计量器之前将天然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液态杂质截留和排除;过滤单元宜有余量;燃气计量系统(包括贸易计量流量计、比对计量流量计、流量计算机、在线式气相色谱分析仪等组成;燃气加热单元:宜采用热水加热器,加热单元宜有余量;可合并至前置模块;调压单元:由工作调压器(由敏感元件、控制元件、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虑备用;增压单元:由增压机组成,每台增压机容量可按一台燃气轮机最大耗气1.1倍选取。为保证调压路切换时的天然气供应充足,应在调压路前设置集气管。同一类型燃气轮机宜选配同一类型增压机,增压机宜选用电动机驱动。定。1台增压机;螺杆式增压机一般不考虑备用,往复式增压机可考虑备用;1台冷却器。式增压机或往复式增压机。空管线。调压(增压)阀门操作和设备检修,并配置必要的检修起吊设施及检修场地、通道。LNG(储配)气化站LNG一般特性》GB/T19204的有关规定。LNG(备用气源或兼做城市燃气调峰气源)、LNG货源供应能力、运输方式、运距、交通运输等条件,合理确定储存规模。LNG素综合分析确定。LNG保安全、保护环境,结合场地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LNG气化站周边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LNGLNG瓶组站之间、LNGLNG瓶组站之间的水平净距应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满足与站外设施的防火间距要求。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宜具有适宜的地形、工程地质、交通、供电、给水排水和通信等条件;应避开与工程无关的管道和线缆;LNG并应远离居住区、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人员集聚的场所;LNG气化站不宜建在城市中心区。不利的压力和温度组合工况。水、电、热、压缩空气等公用条件宜由能源站解决,所有接入点均位于LNG气化站围墙外1m;可与调压站合建,应与能源站其他设施隔离。防协作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LNG气化站噪声、废气等对环境的影响。应满足抗震、防洪、防雷、防静电等要求。能源站总布置一般规定GBDL/T5508-2015输设计规程》DL/T5032。在区域的详规,结合供热规划,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总布置。能源站总布置包括:能源站、制冷加热设施、供热(冷)其中制冷加热设施可根据冷热用户与能源站的距离远近选择布置在能源站内、外,或布置在用户端。(增压能分区明确、并尽量采用联合建筑。(有围墙;有条件时,可布置在公共绿地等地下空间内。供热(冷)地下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布置。9.1.4条的要求。最小。能源站绿化率应符合当地相关控制指标要求。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一般建在建筑密度和人流较大的区域,规划条件、且应处理好与城市公共设施的交叉等问题,确保运行安全。应考虑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站地块狭窄情况下设备的运入与安装条件。应考虑事故状态下,能源站内外人员的安全疏散。政防火安全的要求。能源站总平面布置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构GB50016计规范》GB50028、《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等有关消防规范及环境保护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原动机(房)、汽机房、余热锅炉(房)位置,并处于土质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段;需要在能源站内设置制冷加热站的,宜靠近动力岛布置;天然气调压(增压)布置在站区边缘,并位于明火、散发火花点的常年最小风频方向的上风侧。下,防振要求高的建构筑物宜与振源保持距离。能源站宜设置两个对外出入口。(或围栅(区)规划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能源站的围墙(或围栅)2.2m;屋外配电装置、变压器场地、天然气调压(增压)站等有燃烧、爆炸危1.5m。场地排水方式宜采用城市型道路暗管排水系统。动力岛布置与汽机房垂直或平行等不同布置型式,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台(多台)余热锅炉共同设置。动力岛内部应设置检修通道。热机辅助设备及系统一般规定辅助设备应选用高效、低噪声、低振动、低维护率的设备。辅助设备选型应满足主机运行策略的要求,并结合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原动机辅助设备及系统地区应配置防冰堵设施。上网协议的要求,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后,可安装空气进气冷却装置。性要求和规范。声非敏感区域,并应安装消音设备。内燃机冷却水宜采用闭式循环软化水,在寒冷地区,应采取防冻措施。在非寒冷地区,内燃机的应急冷却塔和溴化锂制冷机的冷却塔可合并设置。内燃机润滑油供应宜采用重力自流方式,可多套机组配置一套润滑油系统。(增压站协同满足燃气轮机对天然气气质各项指标(包括流量、流量变化速率、压力、压力波动范围、压力变化速率和温度的要求,避免由于天然气供气系统故障而导致主机跳闸事故的发生。余热辅助设备及系统余热锅炉配置一台除氧器,给水箱可兼作余热锅炉低压汽包。除氧器给水箱的有效储水量不宜小于余热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运行时的20min5-10min余热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给水消耗量。器应增设鼓泡除氧系统;或可单独设置真空除氧系统;应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热用户回水率低、补水量较大的背压机组补水宜单独设置真空除氧系统。汽轮机辅助设备及系统3%6%。蒸汽旁路系统应按以下原则设置:蒸汽旁路系统应能在汽轮机启动或甩负荷时,及时向凝汽器排出多余的蒸汽,以提高机组启动速度并减小工质损失;蒸汽旁路应根据余热锅炉不同的压力级设置对应的蒸汽旁路;100%。结水泵的配置应结合机组运行工况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汽机润滑油系统应配置油净化装置。凝汽器应配置可靠的抽真空系统,抽真空系统宜配置水环式真空泵。排汽型式。公用设备及系统5用气量。的氮气瓶组成的氮气汇流排。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不宜设置专用的启动锅炉。燃气轮机和内燃机罩壳内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且宜随主机配供。热力系统不同时,主蒸汽系统宜采用母管制。联合循环机组的给水系统宜按以下原则配置:2容量的电动给水泵;低压给水系统宜采用单元制;当全厂配置公用除氧器时,低压给水系统宜采用母管制。(简单循环机组给水系统宜采用母管制。烟气系统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相关要求。置烟囱;内燃机系统宜设旁通烟道。余热利用设备的烟气阻力应满足原动机允许排气背压的要求。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宜设置挡板门。余热锅炉进口应设置膨胀节,膨胀节应考虑吸收燃机的膨胀量。电气设备及系统一般规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电气设备及系统设计应满足能源站机组供电安全可靠、运行稳定灵活、维护快捷方便、高效、经济、环保的要求。牌设备和元器件,全站电气设备和元器件选型宜统一。环形等。能。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增加发电机组台数。50%的额定输出功率。电气主接线及站用电系统面,结合地区配电网及项目整体电气主接线方案,经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有直供电用户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宜建立独立的直供电母线段。(注:可避免用户故障对能源站造成影响)10.5kV0.4kV6.3kV、0.4kV两级电压。站用变压器(电抗器)容量的选择参照《燃气分布式供能站设计规范》DL/T5508和《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5153执行。站用工作电源可采用下列引接方式:当有发电机电压母线时,由各段母线引接,供给接在该段母线上的机组的站用负荷;当发电机与主变为(扩大)单元连接时,应从主变压器低压侧引接,供给该机组的站用负荷。段;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系统宜全站设置不超过两段。备用电源主要作为事故备用电源,兼作机炉检修、停用时的电源。的方式,设置备自投。联切换时,须经同期继电器闭锁。()可不设置专用的保安电源段,0类负荷的供电由站内直流系统及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UPS)保障供电。偿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应当分别计算能源站用电率、加热站用电率、制冷站用电率和综合站用电率;应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站用电率,设计站用电率的估算方法见附录A。设备选型与布置标准及行业的相关规定。(冷能源站供能范围内的热(冷)、电负荷计算结果及能源站的运行方式确定。10.5kV0.4kV6.3kV。发电机励磁系统宜优先选用旋转励磁系统。压站用变压器宜选用铜导体、低损耗、干式变压器。配电装置的选型应满足以下要求:400VPC不应采用限流型断路器(塑壳开关);6.3kV~35kV封式真空断路器,电动机回路宜选用高压限流熔断器串真空接触器(F-C)合设备。开关柜并应具有“五防”装置;110kV~220kV配电装置宜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装置;IP23IP55。15kW的电动机回路宜采用塑壳+接触器+15kW+接触器+马达保护器的保护方式。(注:主要从经济价值考虑,马达保护器的价格在数千元,小于15kW的电动机价格在1500元左右。)75kW(875kW(注:主要从经济价值考虑)则,结合能源站总平面布置进行总体优化。宜集中布置。子设备间下面宜设置电缆夹层。低压电动机控制中心(MCC)保护装置、自动装置、远动装置等宜采用集成式布置方式。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升压站的10(6.3)kV配电装置、配电装置、低压变压器等宜同室布置。消防控制室应与站内集控室(主控室)合并设置。直流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5044DL/T5491的规定。方式。监控系统宜设置独立的直流系统或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6)N+2(6)节范围应满足蓄电池组浮充电和充电的要求。1h2h0.5h计算。11套。1UPSUPS装置;UPS装置的蓄电池宜与机组的蓄电池合用。用电消失时,交流不间断电源(UPS)0.5h。艺控制要求需要独立时,也可采用自带的蓄电池供电。电缆选择与敷设电缆选择与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DL/T5508GB50054的有关规定。电缆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有关规定。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宜采用交联聚氯乙烯等不含卤素的绝缘阻燃电缆。防雷接地与过电压保护(构GB的有关规定;交流接地系统应符合《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的有关规定。燃机调压(增压)变压器等应设置直击雷防护设施。(构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按其中最小值确定。力和电的机械应力;且应采取防止电蚀的保护措施。节变化的影响,应校验自然接地体的热稳定。系统过电压保护应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5006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规定。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与计(测)量(送出系统电压等级等因素,设计,应符合《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定。10kV10kVDCS网络合并。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应设置时钟同步信号。定经济运行的需要。主要设备的耗电量宜设置单独的计量装置。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CJJ/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公空间室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型光纤通信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学院《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体育学院《软件设计模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安2025年山东泰安市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招聘1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普通化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协和学院《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博士30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郑州2025年河南郑州市公安机关招聘辅警12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语文高考复习计划解析
-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策略-深度研究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物业管理车辆出入管理制度
- 家庭康复服务的商业价值与发展趋势
- 2025年施工项目部《春节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实施方案 (3份)-75
- 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小学教师培训课件:做有品位的小学数学教师
- U8UAP开发手册资料
- 监护人考试20241208练习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