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类鉴定分类_第1页
蚊类鉴定分类_第2页
蚊类鉴定分类_第3页
蚊类鉴定分类_第4页
蚊类鉴定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蚊类

1整理ppt

授课内容第1节蚊虫的监测〔调查采集〕第2节蚊虫保存运输第3节蚊虫标本制作第4节蚊虫形态与结构第5节蚊虫主要种类及地理分布第6节蚊虫生活史及生态学第7节蚊虫与疾病的关系第8节蚊媒病病原体的检测2整理ppt前言1.什么是蚊虫〔蚊虫的特征〕2.为什么要学习蚊虫(蚊虫的重要性)3.蚊虫的种类4.蚊虫的分类阶元3整理ppt蚊科的特征1.具长喙,突生在头的腹面,为蚊虫的摄食器官。2.足细长,覆有鳞片。3.有特殊的翅脉,翅脉和翅缘有鳞片。4整理ppt蚊虫的医学重要性-直接危害5整理ppt蚊虫的医学重要性-间接危害伊蚊--登革热、登革出血热6整理ppt蚊虫的医学重要性-间接危害按蚊--疟疾7整理ppt蚊虫的医学重要性-间接危害库蚊--流行性乙型脑炎、西尼罗病毒病等8整理ppt1930年,冈比亚按蚊(Anophelesgambiae)随邮船从西非的塞内加尔输入到巴西,并在巴西东北部大量孳生繁殖,导致巴西1939-1940年的疟疾爆发流行。约23万发病,死亡34000人。近30余年来,西欧已发生63例“航空港疟疾〞事件,均为飞机将感染疟原虫的媒介按蚊输入、并传播给当地居民所引起。警觉伊蚊(Aedesvigilax)是罗斯河病毒病的主要媒介,1957年在索罗门群岛被发现。1975年借助飞机传入斐济,当年一名罗斯河病毒携带者到达斐济,在机场被警觉伊蚊叮咬导致该病传播,引起斐济全岛罗斯河病毒病大流行。蚊媒病跨境传播9整理ppt蚊虫的医学重要性-间接危害1.病毒性疾病: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炎、西尼罗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2.原虫性疾病:疟疾。3.蠕虫感染性疾病:丝虫病。(生物恐怖)10整理ppt1东方马脑炎(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2西方马脑炎(We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3委内瑞拉马脑炎(VenezuelanEquineEncephalomyelitis)4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VirusDisease)5罗斯河病毒病(RoseRiverVirusDisease)6辛德毕斯病毒病(SindbisVirusDisease)7西门利克森林病(SemlikiForestDisease)8盖塔病毒感染(GetahVirusInfection)9马雅罗病毒病(MayaroVirusDisease)10鹭山病毒感染(SigiyamaVirusInfection)11奥尼病毒病(ONyong-nyongVirusdisease)12贝巴鲁病毒感染(BebaruVirusInfetion)11整理ppt13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engueFeverandDengue

HemorrhagicFever)14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BEncephalitis)15西尼罗病毒病(WestNileVirusDisease)16黄热病(YellowFever)17圣路易脑炎(St.LouisEncephalitis)18墨累山谷脑炎(MurrayValleyEncephalitis)19库宁病毒病(KunjinVirusDisease)20韦塞尔斯布朗病(WesselsbronDisease)21伊利乌斯病毒感染(IlheusVirusInfection)22布尼安姆韦拉病毒病(BunyamweraVirusDisease)23加利福尼亚脑炎(californiaEncephalitis)24裂谷热病毒病(RiftvalleyFever)12整理ppt65种常见虫媒传染病传播媒介分析13整理ppt蚊虫种类1.全球:目前世界范围内蚊类共40个属,3200余种。2.中国:我国共18个属,380余种和亚种。蚊科共分3个亚科,即按蚊亚科、库蚊亚科和巨蚊亚科14整理ppt蚊虫的分类阶元1.中华按蚊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按蚊属—中华按蚊2.白纹伊蚊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伊蚊属—白纹伊蚊3.淡色库蚊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库蚊属—淡色库蚊

15整理ppt第一节蚊虫的监测

16整理ppt监测的意义

1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根底数据。2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方案提供依据。3分析蚊虫的长期变化和当地蚊媒传染病的相关性,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17整理ppt成蚊监测的主要工具18整理ppt成蚊监测方法1-帐诱法人帐诱法:选择适当的地点,将诱蚊帐〔帐顶80×80cm,顶角至下沿的垂直高度150cm,帐底张开150cm×150cm〕悬挂,上下四角撑开固定,使帐下缘距地面20-30cm高。监测者手持电动吸蚊器和手电筒捕获帐内蚊虫。每次监测30min〔或根据监测目的设定时间〕。选择蚊虫活动顶峰期〔一般为太阳落山前后1小时内〕进行。收集蚊虫分类、计数。动物帐诱法:19整理ppt

该方法一般选择成蚊栖息场所作为调查点,用吸蚊管或电动吸蚊器进行捕捉。以一个人工在一定时间内捕获某种蚊虫数作为该种蚊虫的密度。成蚊监测方法2-人工小时法20整理ppt成蚊监测方法3-人诱法

在蚊虫孳生地附近选一适当的地点,采集者直接暴露一侧小腿,静止不动,用吸蚊器吸捕落在小腿上的蚊虫。每次以一定时间为计量单位。密度记数单位为:只/人·小时。21整理ppt成蚊监测方法4-灯诱法灯诱法利用蚊虫对特殊光线的趋性来引诱蚊虫,并通过特殊装置加以捕捉。常用的灯光有紫外光和普通白炽灯光。灯诱法和其他方法相比,节省人力,数据的可比性强。但由于诱捕的昆虫种类复杂,后期工作较为繁琐。其他:挥网法、二氧化碳诱捕法等。22整理ppt23整理ppt成蚊采集本卷须知1.参加人员统一培训、统一采集方法。2.采集时间、地点确实定。3.采集前相关工具的检查。4.充分考虑到诱饵的个体差异。5.充分考虑不同蚊种生态习性〔吸血对象、吸血时间等〕的差异。6.采集记录: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地生境、采集方法、温度、湿度、照度、风速、天气等。24整理ppt幼虫监测的主要工具25整理ppt幼虫监测方法1--勺捞法采集大面积积水中〔稻田、沟渠、池塘等〕孳生的蚊幼虫,使用标准水勺〔400毫升〕,捞取一定勺数,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记数。幼虫密度=〔各期幼虫总数〕/勺数。26整理ppt幼虫监测方法2--容器记数法此法适用于小型积水,如瓦罐、树洞、竹筒、石穴等,使用长的吸管或虹吸管吸取。其记数单位为每100毫升水中的幼虫数。27整理ppt幼虫监测方法3--诱卵器法诱卵器实际上是专门为吸引伊蚊产卵而设计的小型容器。装入少量水后可以吸引伊蚊产卵。然后通过检查有卵的诱卵器的比例,即可估计出伊蚊密度。28整理ppt幼虫监测方法4—幼虫指数调查法对于登革热和黄热病的重要媒介伊蚊,由于主要在房屋周围的小型容器中孳生,所以通过检查容器中幼虫的数量可以方便地估计该地区蚊虫的密度,所以产生了一系列监测方法和蚊密度计算方法。容器指数〔CI〕:100个积水容器中某种蚊虫的阳性容器数。户指数〔HI〕:某种蚊虫100户中阳性户数。布雷图指数〔BI〕:某种蚊虫100户中阳性容器数。千人指数:某种蚊虫1000人中阳性容器数。29整理ppt幼虫采集本卷须知--11.大面积水体采集时应选择好采集位置〔下风向、水缓处、岸边水草处等〕。2.采集动作要迅速。3.容器中盛放的幼虫数量、孳生地的水〔清水〕要适度,一般不宜超过容积的1/2。30整理ppt幼虫采集本卷须知--24.运输途中应防止高温、颠簸等。5.特殊孳生习性蚊幼虫的采集:曼蚊属的蚊幼虫采集时应将水及水草一起迅速捞起,放入盆中,摆动水草使幼虫脱离,然后吸取。6.了解不同种类幼虫孳生的生态习性。31整理ppt蚊卵的采集

蚊卵可从幼虫的孳生地采集。1.库蚊卵:粘连成筏,浮于水面。2.伊蚊卵:单个分散地沉于水底,在室外坛、罐、石穴、树洞等的水底吸取泥土在放大镜或解剖镜下检取。3.按蚊卵:单个、分散地浮于水面。32整理ppt第二节蚊虫样品的保存运输

33整理ppt蚊虫保存运输--1

1.干保存法采获的蚊虫成虫经毒杀后,将其放到白纸上,拣除杂物和其他昆虫。在一干净的小纸盒底部放一层樟脑粉,然后以软纸压紧,将采获的成虫放到软纸上,并在上面轻覆一层软纸,写好标签,最后将纸盒封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成蚊制成针插标本,写明标签,插在有樟脑的针插标本盒内。

34整理ppt蚊虫保存运输--22.酒精保存法幼虫可用50-60℃的热水杀死,放入盛有75%酒精的小指管内,加标签,用小棉球堵住,然后把小指管投入到盛有75%酒精的乳瓶内。用于制作玻片标本的卵,可固定并保存在75%的酒精中,并按比例参加5%的甘油。3.枯燥器保存法产在潮湿滤纸上的伊蚊卵,连同滤纸一起放在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枯燥器内〔勿接触液体〕,使之保持一定的湿度。保存半年仍能孵出幼虫。

35整理ppt蚊虫保存运输--34.冷藏保存法采获的蚊虫成虫经毒杀后,将其放到白纸上,拣除杂物和其他昆虫。放入培养皿,密封后放在4℃冷藏短期保存。可供后续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如DNA提取)。5.冷冻保存法采获的蚊虫轻微冷冻麻醉后,在冰盘上分装入离心管或冻存管,立即置于-20℃、-80℃或液氮中冷冻保存。此法适合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如蚊媒病毒的检测等。36整理ppt保存运输工具37整理ppt第三节蚊虫标本制作

38整理ppt成虫标本制作

成虫针插标本制作方法〔双针法〕1.将0号微针先插在小软木块的一端,然后用一根3号长针与微针针尖反向地插于同一小木块的另一端,使软木块位于3号针的上1/3处。2.用制作好的双针中的微针针尖,插入蚊胸部腹面中央即可。3.调整虫体位置。插好的标本是3号针在右,微针在左,虫的头部向前,腿部舒展,两翅最好呈90°平展。39整理ppt成虫针插标本制作本卷须知1.微针插入胸部时,不要插透至胸背。2.用不褪色的墨笔写好标签。3.标签插在主针上,右边与小木块的右端平齐。4.虫体的位置应低于主针的顶部。40整理ppt幼虫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1.将四龄的蚊幼虫用50-60℃的热水杀死。2.移入75%的乙醇中,放置10分钟。3.移入95%的乙醇中,脱水30分钟。4.移入无水乙醇中,脱水30分钟。5.脱水后的成熟幼虫反面朝上,置于已准备好的载玻片上,用手术刀片将虫体从中部剖断,摆正位置,滴一滴加拿大树胶酚。6.标本稍干后,盖上盖玻片。41整理ppt幼虫玻片标本制作本卷须知1.取幼虫时注意不要将幼虫体上的毛碰掉。2.加拿大树胶酚的量要适中,作到盖上盖玻片能够充满,也不至于溢出,并且虫体也可完全浸在胶中。3.假设消化道内含有较多食物,可将活幼虫放入1%硫酸镁溶液中1小时左右,除去肠内食物。42整理ppt标签的书写

标签是对标本采集时间、地点、采集者等信息的具体记载,对昆虫的采集工作非常重要。一个完好的标本如果没有标签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

针插标本标签:标本编号、中文名、拉丁文名,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

玻片标本标签:标本编号、中文名、拉丁文名、虫期、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43整理ppt第四节蚊虫形态与结构44整理ppt成蚊形态学

45整理ppt

头部1.下唇2.触角3.上唇4.唇基5.触须6.舌7.上颚8.下颚9.唇瓣46整理ppt头部--触角触角位于额部。雌蚊的触角有15节,雄蚊有16节。从基部起依次为柄节〔第1节〕、梗节〔第2节〕和鞭节〔第3-15节或3-16节〕。柄节环状,短小,被梗节覆盖;梗节扁球形,光裸或有细毛、鳞片;鞭节细长,各鞭节〔雌蚊节1和雄蚊的末节除外〕生有一圈轮毛。47整理ppt多数蚊虫的轮毛具有两性特征:雌蚊触角轮毛短而稀,雄蚊触角轮毛长而密。但钩蚊属和局限蚊属两性触角很难区分。48整理ppt头部--触须触须位于喙的两侧,分5节。多数雄蚊的触须略长于喙或与喙等长,雌蚊的触须短于喙〔库蚊属和伊蚊属〕或与喙等长〔按蚊属〕。触须白环是蚊虫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49整理ppt头部--喙喙〔口器〕由唇基向前下方伸出,为刺吸式口器。由上唇、下唇、舌、上颚和下颚组成。下唇呈中空长槽形,内含6根针状结构,即上唇、舌、一对上颚和一对下颚。上唇与舌组成食管,舌中间有唾液管开口于末端。上、下颚末端有锯齿样结构。多数雌蚊吸血,但巨蚊、局限蚊、钩蚊雌性不吸血。雄蚊的上、下颚退化或几乎消失,不能刺入皮肤,因而不适于吸血。50整理ppt蚊喙的特殊形态巨蚊:90°弯曲阿蚊:侧扁,略弯曲钩蚊:有长毛,末段膨大弯曲51整理ppt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三节构成。各胸节腹面均有一对细长的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前胸退化;中胸最兴旺,有翅一对及前气门一对;后胸退化,有一对平衡棍及一对后气门。52整理ppt胸部--前胸包括前胸背板〔前背板,后背板〕、前胸侧板和前胸腹板。53整理ppt胸部--中胸包括中胸背板、中胸侧板和中胸腹板。中胸背板由前到后分别分为盾片、小盾片和后背片。中胸侧板的前上方有中胸气门,主要结构包括气门区〔气门下区、气门后区、气门亚区〕、腹侧板、中胸后侧片和基后片。中胸腹板已退化。54整理ppt胸部--后胸

主要结构包括后胸背板、后胸侧板和后胸基后片。55整理ppt1.前胸前背片2.前胸后背片3.前胸侧板4.中胸盾片

5.中胸侧背片6.中胸小盾片7.中胸后背片

8.中胸前侧片上部9.中胸后侧片

10.前气门区

11.气门下区12.亚气门区13.气门后区14.中胸腹侧板

15.中胸基后片16.前翅17.后胸背板18.后气门

19.平衡棍20.前足基节后区21.后胸基后片22.前胸后背鬃23.气门鬃24.气门后鬃25.翅前鬃26.中胸上后侧鬃27.中胸下后侧鬃56整理ppt中胸盾片中胸侧背片前气门气门后区中胸腹侧板基节后片后胸基后片中胸后侧片后胸背板后气门57整理ppt按蚊小盾片库蚊小盾片伊蚊小盾片58整理ppt三属蚊小盾片形状59整理ppt足共3对,每足依次分为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和跗节5局部。其中,跗节又分5个小节,跗节5末端有爪,库蚊属蚊虫还有一对兴旺的爪垫。足上的白斑、白环、纵条等是区分蚊种的特征之一。60整理ppt翅

翅脉分纵脉和横脉。纵脉共8条,分别为前缘脉、亚前缘脉及1-6纵脉。其中,第2、4、5纵脉各分两支,其余纵脉均不分支。横脉是纵脉之间的连接脉。翅脉覆盖有鳞片,翅后缘并扩展到翅端的狭长鳞称为缘缨。翅鳞可形成麻点、斑点或条纹,在按蚊的分类上有重要性。61整理ppt腹部蚊虫的腹部由10节〔腹节Ⅰ-Ⅹ〕组成。腹节Ⅰ的背板较短,腹面大部膜质。腹节Ⅱ-Ⅷ结构相似,各有一背板和一腹板及连接他们的侧膜所构成,腹节Ⅰ-Ⅶ的侧膜上各有气门一对。两性蚊虫从腹节Ⅷ以后各节极其附肢因交尾功能而有很大变化,统称为尾器〔外生殖器〕。雄性尾器的形态是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62整理ppt蚊卵形态特征按蚊卵一般为船形,卵的两侧有一对浮囊,单个浮于水面。伊蚊卵呈橄榄形,在水中常沉于水底。库蚊卵呈圆锥形,各卵相互粘集成舟状卵块,浮于水面。63整理ppt蚊科长喙;特殊翅脉;细长足。。巨蚊亚科喙中部向下、后弯曲,约呈90°;小盾片圆弧形。库蚊亚科喙直或端部略弯曲;小盾片三叶状。按蚊亚科喙直;小盾片圆弧状。

按蚊属按蚊亚科包括3属,即按蚊属、皮蚊属和夏蚊属。后两属无医学意义。接下二巨蚊属巨蚊亚科仅包括巨蚊属1属。我国8种,华美巨蚊是我国巨蚊的代表。库蚊属、伊蚊属、曼蚊属、阿蚊属是库蚊亚科常见的5个属接下三、四

蚊虫主要特征简明检索图表64整理ppt按蚊亚科--〔按蚊属〕按蚊亚属前缘脉白斑不超过3个塞蚊亚属前缘脉白斑超过4个中华按蚊翅前缘脉基段1/3一致暗色;纵脉5.2通常有缘缨白斑。嗜人按蚊翅前缘脉基段1/3有分散淡色鳞;纵脉5.2通常无缘缨白斑。大劣按蚊翅前缘脉有6个白斑;后足胫、跗关节处有一宽白环。微小按蚊翅前缘脉有4个白斑;后足跗节黑色无白环。

65整理ppt库蚊亚科〔阿蚊属〕中型或大型蚊虫;头顶平覆宽鳞;喙侧扁,末端略下垂。〔曼蚊属〕中型蚊虫;翅鳞宽,鳞形不对称。骚扰阿蚊体形大,黑色,无光泽;腹反面黑色,两侧有白斑,腹基部白色。无右边综合特征常型曼蚊棕褐色中型蚊虫。中胸盾片大局部覆盖棕黄色细鳞,两侧从前端到翅基各有一灰绿色纵条。各足附节1-3有黄白斑。接下四无右边综合特征

66整理ppt

接上三(库蚊属)中胸背板无条纹;体褐色;足有爪垫。

(伊蚊属)无左边综合特征

淡色库蚊喙无白环;腹背有基白带,白带下缘平整。致倦库蚊喙无白环;腹背有基白带,白带下缘弧状。

三带喙库蚊喙有白环;腹背各节有中间稍向下突出的淡黄色狭带。

白纹伊蚊中胸盾片有中央银白纵条;中胸盾片侧缘翅基前有一簇平覆银白宽鳞。

埃及伊蚊中胸盾片两肩侧有一对长柄镰刀式白斑,两白斑之间有一对金黄色纵条。67整理ppt第五节蚊虫主要种类及其特征68整理ppt蚊虫的主要种类蚊科按蚊亚科库蚊亚科巨蚊亚科按蚊属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库蚊属伊蚊属阿蚊属曼蚊属蓝带蚊属脉毛蚊属巨蚊属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等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等骚扰阿蚊等常型曼蚊等麦氏蓝带蚊等褐翅麦毛蚊等华美巨蚊等69整理ppt中华按蚊灰褐色或棕褐色中型蚊虫。触须有4个白环,顶白环最宽。翅前缘有2个白斑,尖端白斑大;翅纵脉5.2通常有缘缨白斑;翅前缘脉基段1/3有分散淡色鳞。后足1-4附节有窄端白环;前和中足基节外侧有白鳞簇。中华按蚊幼虫多孳生于阳光充足,水质较清,水温较暖,面积较大的静水中,如稻田、秧田、苇塘、莲塘、灌溉沟等。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8℃左右。成蚊偏嗜畜血,兼吸人血;吸血活动属黄昏型;为半家栖蚊种,一般在夜间侵入人房或畜舍内吸血后,黎明前飞离。中华按蚊是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分布全国〔青海、西藏除外〕,是我国常见蚊种。70整理ppt嗜人按蚊是中华按蚊的亲缘。翅前缘有2个白斑,尖端白斑小;翅纵脉5.2通常无缘缨白斑;翅前缘脉基段1/3一致暗色。后足1-4附节有窄端白环;前和中足基节外侧无淡鳞簇。幼虫孳生于多草、有遮荫、水质清凉、面积较大的积水中,如稻田、苇塘、溪沟、渗出水浅潭等。成蚊主吸人血;吸血活动的顶峰一般在午夜前后;为内栖蚊种,吸血后多数留栖室内。嗜人按蚊是我国北纬34°以南最重要的疟疾媒介,也是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分布于北纬34°以南,东经100°以东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包括河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省市。71整理ppt大劣按蚊灰褐色中型蚊虫。翅前缘有6个白斑;纵脉6有6个黑斑。各足股节、胫节和附节均有白点;后足胫节和跗节1关节处有一明显的宽白环。大劣按蚊幼虫孳生于有浓荫遮蔽的森林、石穴或溪床积水中。成虫是典型的野栖蚊种,常分布于山麓丛林、灌木丛及竹林等处;嗜吸人血;午夜前后是其吸血的顶峰期。大劣按蚊是我国海南山林和山麓地区疟疾的重要媒介。分布于我国海南山区。72整理ppt微小按蚊棕褐色小型蚊虫。喙一致暗色或腹面有一淡色斑。翅前缘有4个白斑;除纵脉6外,各纵脉末端都有白斑。各足附节一致暗色。中胸盾片无白鳞。微小按蚊幼虫多孳生于清洁的缓流,如山溪、灌溉沟、梯田等。成虫的嗜血性及栖性因地区而不同:海南岛的微小按蚊嗜吸人血,多栖息在人的住房;纬度越高,吸人血的越少,吸牛血的越多。长江流域的微小按蚊偏嗜牛血,多栖息于牛房。微小按蚊是我国南方山区、丘陵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我国的微小按蚊分布于北纬33°以南的山地和丘陵地区。

73整理ppt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共同特征是:喙无白环。足附节无白环,末端有兴旺的爪垫。腹部背板有基白带,淡色库蚊基白带下缘略平齐并与侧板相连;致倦库蚊基白带下缘呈弧形,与侧板分开。两者可靠的区别在于雄蚊尾器形态。两个亚种的生态习性相近。幼虫孳生于污水坑、污水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处。成虫为常见的家栖蚊种;嗜吸人血,兼吸畜和禽血;刺叮活动节律属黄昏型。两个亚种均为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淡色库蚊分布于北纬33°以北地区;致倦库蚊分布于北纬33°以南、秦岭以东地区。74整理ppt三带喙库蚊棕褐色小型蚊虫。喙中段有一较宽的白环。触须尖端为白色。各足附节基部有一细窄的白环。腹节背板基部均有中间稍向下突出的淡黄色狭带。三带喙库蚊幼虫主要孳生于稻田、莲塘、沼泽等处,类似于中华按蚊。成虫是常见的吸血蚊种,嗜吸畜血,兼吸人血;一般在日落后一小时有一个刺叮顶峰;黄昏时有群舞习性。三带喙库蚊是我国以及东亚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分布于我国各地〔新疆、西藏除外〕。75整理ppt白纹伊蚊深黑或暗黑的小型或中型蚊虫。足有白环。中胸盾片有中央银白纵条,自盾片前缘向后达盾片的2/3处。中胸盾片侧缘翅基前有一簇平覆银白宽鳞。白纹伊蚊的幼虫主要孳生在城乡、郊外、林场、竹林等的竹筒、树洞、石穴、废轮胎及缸罐等容器积水。成虫为半野生蚊种;喜吸哺乳动物的血液;刺叮活动在白昼和黄昏进行。白纹伊蚊是东南亚及我国登革热的重要媒介。白纹伊蚊分布于我国辽宁省以南的广阔地区。76整理ppt埃及伊蚊

深黑或暗黑的小型或中型蚊虫。足有白环。中胸盾片两肩侧有一对长柄镰刀式白斑,两白斑之间有一对金黄色纵条。埃及伊蚊的幼虫孳生于室内外缸罐、花盆、罐头盒、椰子壳、废旧轮胎等容器积水。成蚊为典型的家蚊;雌蚊常在孳生场所附近吸血。埃及伊蚊是城市型黄热病、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等疾病的主要媒介。埃及伊蚊分布于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及岛屿。77整理ppt背点伊蚊体型较大,灰白色。喙细长,基部及端部黑色。中胸盾片中央有一纵向棕纹,两侧红棕或褐色。翅的暗鳞中杂生白鳞。足胫节腹面白色,反面有斑点,跗节有基和端白环,后足跗节Ⅴ全白。腹部背板黄白色,腹节Ⅱ-Ⅶ有两个大黑斑。成蚊多在白天活动,嗜吸人、畜血。幼虫孳生于盐碱地的沼泽以及水坑、洼地积水、浅潭、杂草丛生的芦苇水塘等处。分布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苏、台湾。

78整理ppt刺扰伊蚊

成蚊体型中等、黄褐色。中胸盾片红棕色。中足股节前面有明显的杂生淡色鳞,前、中足跗节Ⅰ-Ⅳ有基白环。腹部背板深棕色,Ⅱ-Ⅶ有基白带,通常白带中央向基部凹入,有的凹入可使中间分开,成为两侧白斑。成蚊白天及晚上均叮刺人及牲畜,尤其喜吸牛血。幼虫孳生于水坑、池塘、芦苇塘、流水沟、沼泽、水田等。分布广,除内蒙古、青海、山西、湖南以及澳门外的全国各省、区。79整理ppt东乡伊蚊成蚊中型、黑色。喙和触须黑色。中胸盾片深棕色,有5条不明显的浅黄色纵纹,中央两条延伸至小盾片前方。腹部背板黑色,腹背各节有白带,从第5节起白带两端较宽。成蚊白天叮人。幼虫孳生在海边岩石以及容器、船舱等积水(含盐的水中〕。分布:北京、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

80整理ppt仁川伊蚊

中型、黑色。中胸盾片前部中央有一银白斑,两侧有一对楔形大银白斑。翅基前有一对小的白斑。足的股节有白点而无白环,跗节有基白环。腹部背板有基白带。成蚊嗜吸人畜血。幼虫孳生在树洞、有落叶的缸罐等容器积水,偶尔见于废旧轮胎积水。分布于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甘肃。81整理ppt骚扰阿蚊体型大,黑色,无光泽。头顶平覆宽鳞,喙带侧扁而略下垂。无气门鬃,有气门后鬃。触觉梗节、中胸侧板、小盾片以及各足基节均有平覆宽鳞。腹反面黑色,两侧有白斑,腹基部白色。成蚊喜栖息于人屋、畜舍,嗜吸人、畜血液。幼虫孳生在污染的植物容器、人工容器、粪坑等〔“脏水蚊〞〕。分布于北海、南宁、凭祥、桂林、湛江等。82整理ppt常型曼蚊棕褐色中型蚊虫。中胸盾片大局部覆盖棕黄色细鳞,两侧从前端到翅基各有一灰绿色纵条。翅鳞宽,鳞形不对称。股、胫节有斑点,后胫有白环。腹反面为深棕色,两侧有白色或黄色斑点。成蚊野栖,叮吸人、畜血液。幼虫孳生于沼泽、茭白田地、芦苇塘等有中空水生植物生长的清水中。幼虫和蛹在水中不作游离生活,而是用呼吸管刺入水生植物的根和茎,吸取植物内氧气。待蛹成熟时露出水面羽化为成蚊。分布于海口、深圳、南宁等地。83整理ppt华美巨蚊有金属光泽的大型蚊虫。触觉梗节覆盖白鳞。中胸盾片两侧无黄色或黄绿色纵条。腹节Ⅵ-Ⅷ两侧有明显的突生毛簇。腹节Ⅴ背板有黄色或淡黄色侧斑,无横带。成蚊不吸血。幼虫主要孳生在林区或竹林的树洞、竹筒积水,偶尔见于缸罐积水;幼虫是同一栖息地其他幼虫的天敌〔也会自相残杀〕。分布:安徽、广东、香港、广西、海南。84整理ppt第六节蚊虫生活史及生态学85整理ppt

蚊虫生活史

86整理pptEggs87整理ppt幼虫(孑孓)产卵到幼虫48hrs4个龄期7-14天88整理pptPupae(Tumblers)不食,1-4days89整理ppt羽化90整理ppt成蚊91整理ppt蚊虫发育为全变态,生活史4期,即卵、幼虫〔子孓〕、蛹和成虫。前3期生活于水中,而成虫生活于陆地上。卵雌蚊产卵于积水中或水面上。刚产出的卵胚胎尚未发育成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发育,这个时期必须在水中才能孵化,在夏天通常经2~3天后幼虫孵出。按蚊卵呈舟形,两侧有浮囊,产出后浮在水面;库蚊卵呈圆锥形,无浮囊,产出后粘在一起形成卵筏;伊蚊卵一般呈橄榄形,无浮囊,产出后单个沉在水底。死亡。伊蚊卵在胚胎发育完成后,卵壳变得坚硬不透按蚊卵和库蚊卵在枯燥环境中易水,因此能抗干旱,可越冬或度过旱季。92整理ppt幼虫经3次蜕皮后,发育为四龄幼虫。该过程中,体长可较一龄幼虫增长8倍左右。该变化以及幼虫后头的长宽比例,可用作分龄的特征。在同一批养殖的幼虫中,根据头的大小容易区分龄期。幼虫生活在水中,借气门呼吸,以气门接触水面,气门周围有分泌的油脂,可以阻止水进入气管。库蚊和伊蚊幼虫的腹部末端有呼吸管,气门开口于呼吸管末端,这类幼虫平时沉于水底或以呼吸管末端接触水面,身体斜挂于水中,在水中取食。按蚊幼虫无呼吸管,借腹部末端的后气门呼吸,身体与水面平行。曼蚊和有些费蚊幼虫那么将呼吸管刺入水生植物的茎或根部,如水葫芦、芦苇等,借其多孔的组织呼吸。93整理ppt蛹蚊蛹不食能动。常停息在水面,以呼吸管伸出水面交换气体,假设遇惊扰即潜入水中。蛹的抵抗力强,在无水情况下,只要保持一定的湿润,仍能发育羽化为成蚊。夏季通常2~3,羽化时间在黄昏和清晨,白天也能进行。成蚊成蚊羽化后1-2天,即行交配、吸血、产卵。自卵发育至成蚊所需时间取决于温度、食物及环境诸因素,在适宜条件下约需9~15天。雌性成蚊一年可繁殖7-8代。94整理ppt蚊虫生态习性

吸血习性蚊类的食性因性别而不同,即雄蚊不吸血,以植物的液汁、花蜜为生。雌蚊除吸食植物的液汁、花蜜外,并刺叮人和动物血液〔少数种类,如我国的钩蚊、巨蚊、局限蚊的雌性均不吸血〕。虽然绝大多数种类的雌蚊能完全依赖植物源物质以维持正常生存,但都需要刺吸血液。雌蚊的这种双重食性与卵巢发育有关。除自育蚊种外,雌蚊只有吸血后,它们的卵巢才能发育。典型的自育蚊种是尖音库蚊骚扰亚种。

95整理ppt各种蚊虫对血源都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该习性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是决定一个蚊种能否成为疾病自然媒介的条件之一。a.偏好人血:嗜人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海南岛〕、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等。b.偏好动物血: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大陆地区〕、刺扰伊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等。这类蚊虫的共同特点是:吸血习性与栖息习性相一致,栖息于人房的多吸人血,栖息于牛房或其他畜房的多吸牛血或其他畜血。同一种蚊虫的吸血对象也会发生变化,如大陆地区的微小按蚊,分布越往北,吸人血的比例越低。淡色库蚊也有刺吸家畜血液的现象。96整理ppt蚊虫的吸血对象的不同与蚊媒病的传播流行密切相关。主吸人血的蚊种,在人群中传病的时机最多;兼吸人和动物血的蚊种,是传播人畜共患病的主要媒介;主吸动物血的蚊种,在人群中传病时机相对较少。根据吸血时间的不同,可将蚊虫分为白昼吸血型和夜晚吸血型两类。前者包括领蚊、多数伊蚊和少数曼蚊;后者包括按蚊、多数库蚊、以及局部伊蚊、曼蚊、脉毛蚊等。在蚊媒病的传播过程中,雌蚊的刺叮吸血时间具有重要意义。蚊虫刺叮活动的昼夜规律是受内在因素所控制,而由外界条件,特别是光的变化所激发。97整理ppt栖息习性内吸内栖型:如嗜人按蚊、微小按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等。该类蚊虫夜晚侵入室内,包括住屋或(和)畜(禽)舍吸血之后,一般大局部栖息于室内,消化胃血并发育卵巢,待卵巢发育成熟后再飞到户外产卵。内吸外栖型:我国一些地区的中华按蚊、大劣按蚊等属于这一类型。该类蚊虫夜晚侵入室内吸血,随即或仅作短暂停留后,大部或几乎全部飞离房舍而在野外栖息。外吸内栖型:典型代表是我国海南岛的迷走按蚊。雌蚊夜晚多在户外牛体上刺叮吸血,黎明前大量飞入室内栖息。此类型比较少见。外吸外栖型:很多野生蚊种,包括凶小库蚊等。多在户外吸血、栖息,很少侵入室内。

98整理ppt孳生习性及孳生场所不同种类的蚊虫往往孳生于不同类型的水体。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光线、水温、水流、水位、波浪等。化学因素:包括无机盐、有机物及溶解气体等。不同种类的蚊幼虫对无机盐的耐受力不同,一些蚊幼虫可在盐水中孳生,如海滨库蚊;一些既能在盐水中孳生,也可在淡水中生长,如东乡伊蚊;多数蚊虫只能在淡水中孳生。蚊虫对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有不同的适应性,例如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骚扰阿蚊等孳生于高度污染的水中;多数蚊种那么生长在清水或轻度有机污染的水中。水中含氧量的上下也是影响蚊幼虫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生物因素:包括水生植物、食料、天敌等。99整理ppt孳生场所1-田塘型主要孳生在稻田、沼泽、人工湖、池塘等大型或较大积水场所。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三带喙库蚊是本型代表。孳生场所2-缓流型主要孳生在小溪、沟渠等缓流中,微小按蚊是本型代表。孳生场所3-丛林型主要孳生在丛林或山麓灌木隐蔽下的石穴、溪床积水等小型积水中,大劣按蚊是本型代表。孳生场所4-坑洼型(污水型)

主要孳生在坑洼,尤其是污染的积水,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是本型代表。孳生场所5-容器型主要孳生在人工或/和植物容器积水中,白纹伊蚊、埃及伊蚊是本型代表。100整理ppt101整理ppt102整理ppt103整理ppt104整理ppt105整理ppt

106整理ppt107整理ppt第七节蚊虫与疾病的关系108整理ppt

--疟疾

寄生于人体疟原虫的种类: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malariae)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ovale)我国最常见的是间日疟和恶性疟。中华按蚊等蚊虫是疟疾的传播媒介。

109整理ppt寄生在人体的四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110整理ppt疟疾的流行概况疟疾是全世界,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流行最广泛的疾病。间日疟分布最广,普及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国家和地区,以中美和东南亚地区多见;恶性疟主要流行在非洲地区;三日疟、卵形疟仅见于非洲的局部地区。WHO(1999年)报告,全球疟疾每年的发病人数达3-5亿人,估计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大局部是儿童。非洲每天有3000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疟疾〔2002年〕。疟疾也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疟原虫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和蚊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疫情出现上升,2002年全国估计实际发病人数为38.7万,云南与海南两省仍然是我国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两省报告的疟疾病例数约占全国总病例数的50%。111整理ppt

疟原虫生活史:

1.蚊体内的发育

2.人体内的发育

a.红细胞内的发育

(红内期)b.肝细胞内的发育

(红外期)112整理ppt疟疾的传播媒介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全世界重要的传播媒介有35种左右,我国仅数种。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根据自然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已根本明确我国传播疟疾的媒介主要是:中华按蚊〔An.sinensis〕、嗜人按蚊(An.anthropophagus)、微小按蚊(An.minimus)、大劣按蚊(An.dirus)等。疟疾的传播途径a.蚊虫叮咬b.输血传播c.母婴传播

113整理ppt丝虫病丝虫病的流行概况丝虫病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病,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八种,其中班氏丝虫〔Wuchereriabancrafti〕、马来丝虫〔Brugiamalayi〕引起的淋巴丝虫病是流行较广的一种寄生虫病。班氏丝虫、马来丝虫以淡色库蚊等蚊虫为传播媒介。丝虫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班氏丝虫病的地理分布很广,但以亚洲、非洲及太平洋岛屿较为严重。马来丝虫病仅限于亚洲,主要在东南亚地区。经过多年的防治,到2002年我国只剩少数县市未到达消除丝虫病标准〔安徽省23个,海南省9个,江西省2个〕。114整理ppt丝虫的生活史115整理ppt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主要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

116整理ppt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情况: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三带喙库蚊等蚊虫为传播媒介的虫媒传染病。该病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以东南亚地区为主。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包括中国及其周边的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亚洲每年至少发生乙脑5万例,死亡约1万例。我国除东北、西北的遥远地区及高原地区外,均有本病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国上世纪50、60和70年代曾先后3次发生乙脑流行,后两次病例高达15万和17万多,发病率高达20/10万,病死率高达25%。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量使用乙脑灭活疫苗以来,病例逐年下降,根本上控制了全国范围的大流行,但时有局部爆发或流行,每年病例仍有1-2万左右。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2002年全国乙脑报揭发病例数为8178例,病死率为2.25%。117整理ppt

蚊虫与乙型脑炎的媒介关系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家畜〔猪、牛、马等〕、家禽〔鸭、鹅、鸡等〕以及鸟〔蝙蝠〕等均为乙脑病毒的储存宿主。其中,猪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蚊虫吸血后,乙脑病毒在其肠道内增殖,然后移行至唾液腺,在唾液中保持较高的浓度,经叮咬将病毒传给人和动物,再由动物感染更多的蚊虫,形成蚊—动物—蚊的循环模式。蚊虫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可带毒越冬,病毒可经卵传代。此外,被感染的留鸟、蝙蝠也是乙脑病毒的越冬宿主。我国乙脑的主要媒介是三带喙库蚊是乙脑的主要媒介。118整理ppt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概述登革热〔Dengue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以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和白纹伊蚊〔Ae.albopictus〕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虫媒传染病。DF的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分布相一致,凡有媒介伊蚊的地方均可发生本病。目前该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东南亚、西太平洋、加勒比海、美洲和非洲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流行最为严重。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发生约1亿例DF、50万例DHF,其中2.5万人死亡。近20年,119整理ppt媒介蚊虫和人口流动是影响DF发病的最重要因素。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队频繁调动和人口大量移动,曾造成世界性大流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化交通、旅游和国际交往的增多,以及气候变暖导致蚊虫密度的升高,使本病流行频率不断上升。在国内,DF/DHF/DS通常是沿着交通线路传播,国与国之间首先流行在国境口岸的海港和机场。因此,该病对国境口岸的卫生平安造成严重的威胁,是卫生检疫机构重点监测的传染病之一。120整理ppt蚊虫与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媒介关系登革病毒生活史简单,通过蚊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也有研究发现猴类动物可作为贮存宿主。易感者感染这种病毒后约经4-6天的潜伏期即出现病毒血症,媒介雌蚊吸取发病前6-8小时至发病第四天的病人血液都可获得感染。当蚊虫叮咬登革热患者时,病毒即进入蚊体内,进行增殖。登革热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具有感染性的时间〔外潜伏期〕与温度关系很大。30℃经8-10天外潜伏期后即可经再次吸血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气温降低那么外潜伏期显著延长,因此在炎热的雨季,伊蚊和病毒的繁殖最为活泼,使得登革热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有研究说明登革病毒可经卵传递,在子一代、子二代卵内均可查见登革病毒。121整理ppt我国登革热的媒介蚊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别离以及实验感染等已证明,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是我国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媒介。122整理ppt西尼罗病毒病西尼罗病毒病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西尼罗病毒在全球分布比较广泛,目前分布在非洲、西亚、中东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如俄国、罗马尼亚、法国和意大利等美国和加拿大。自从1938年第一次从乌干达的西尼罗地区一个妇女的血中别离到西尼罗病毒,它所引起的疾病爆发流行并不频繁。1999年在美国纽约爆发的西尼罗热引起公共卫生界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第一次在西半球出现西尼罗热,同时也引起公众的恐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2002年西尼罗病毒扩散到美国44个州,感染了230种动物,其中鸟类就有130余种,比2001年增长了5倍,留鸟也受到这种病毒的感染,而感染人数为4156例,有284例死亡。2003年疫情继续扩散,截至8月29日,已有1602例感染发病,28例死亡。此外,自2002年起,这种病毒已在美国周边国家开始流行。我国目前尚无该疾病流行的报道。123整理ppt蚊虫与西尼罗病毒病的媒介关系

西尼罗病毒主要经蚊-鸟循环进行传播。鸟类和禽类普遍易感,鸟禽类感染西尼罗病毒存在病毒血症期,且该病毒血症期维持时间长,可见鸟禽类动物是重要的贮存宿主及传染源。当媒介蚊虫叮咬鸟禽类动物后,WNV在蚊体内增殖,并被分泌到唾液中,通过叮咬其它动物而使其它动物感染WNV。蚊虫感染WNV后至少14天内仍可将病毒传播给其它动物,所以蚊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人和马等哺乳动物只是偶然宿主,病毒血症期较短暂且血中病毒滴度低,因此从哺乳动物传播给蚊的可能性很小。当前至少有20种哺乳动物对WNV易感,对于人而言,输血、器官移植、胎盘感染、母乳喂养及实验室操作等途径都可感染此病毒,但一般而言WNV

不会在哺乳动物之间直接传播。124整理ppt西尼罗病毒病的媒介从43种蚊虫中别离到西尼罗脑炎病毒,其中大局部种类是与其吸鸟血习性相关。在非洲西尼罗病毒的主要媒介是Culexunuvuttatus,在欧洲的主要媒介是尖音库蚊Cx.pipiens、凶小库蚊Cx.modedstus和Coquilettidiarichiardii,在亚洲,致倦库蚊Cx.quiqnquefasciatus、三带喙库蚊Cx.tritaeniorhynchush和Cx.vishnui,另外还有数种蚊虫在实验室中证明可以传播西尼罗病毒,而成为潜在的媒介。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认为尖音库蚊复合组的成员是西尼罗病毒最重要的媒介。另一方面在美国纽约的研究还发现西尼罗病毒在越冬的库蚊体内可以存活,从而成为这种病毒在自然界保存的一个方式。125整理ppt我国面临的威胁在自然界西尼罗脑炎病毒存在于库蚊属蚊虫和野鸟的循环中,根据病毒别离、野鸟发病死亡等证据,认为留鸟的迁徙是西尼罗病毒从一个地区扩散到一个较远地区的主要方式,同时家禽动物的贸易以及病人的旅行也在病毒的扩散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根据以往血清学的调查结果,有人发现在中国也存在着西尼罗病毒抗体阳性,说明中国有西尼罗病毒的存在可能性,同时,我国地域广阔,有大量的鸟类栖息地和留鸟越冬地,存在着西尼罗病毒随留鸟进入我国的途径。在我国存在着尖音库蚊复合组的全部四个成员,其中尖音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是人血和鸟血兼吸的种类,同时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是城镇的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广泛地分布于我国水稻种植区,它是乙脑的主要媒介,而乙脑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同属于乙脑病毒抗原组。凶小库蚊是我国的北方苇湖等湿地的优势蚊种。另外作为登革热病毒〔与西尼罗病毒同属黄病毒〕的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也在我国是重要的蚊种。126整理ppt第八节蚊媒病病原体的检测127整理ppt蚊媒病病原体的检测

1.疟原虫的检测

2.丝虫幼虫的检测

3.常见蚊媒病毒的检测

128整理ppt疟原虫的检测

中间宿主(人)体内疟原虫的检测厚血膜染色法:取患者〔人或其它动物〕外周血2-3mm3,滴于载玻片上;涂成直径为1厘米的圆形血膜,充分干透;加蒸馏水溶血,充分晾干;甲醇固定;染色〔瑞氏或吉氏染色〕;镜检。薄血膜染色法:取患者〔人或其它动物〕外周血1mm3,滴于载玻片上;推成薄血膜,充分干透;甲醇固定;染色〔瑞氏或吉氏染色〕;镜检。129整理ppt本卷须知:a.取血时间应在病人疟疾发作时(恶性疟)或发作后10小时以内(间日疟、三日疟)。b.恶性疟初发时只能查到环状体,而配子体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那么在查到环状体之后的10天左右。c.厚血膜的厚度要适中,过厚那么易脱落。d.刺激法取血:患者可先用1%的肾上腺素或1%的麻黄素皮下注射刺激〔0.5-1.0毫升〕,促使较多的疟原虫在外周血中出现。注射后15、30、60分钟取血涂片检查。e.注意区分四种疟原虫不同的形态特征。130整理ppt131整理ppt132整理ppt归国劳务人员中检测到疟原虫133整理ppt终宿主(蚊)体内疟原虫的检测

1动合子的检测

2胃卵囊的检测

3成孢子细胞的检测

4子孢子的检测

134整理ppt动合子的检测动合子的检测〔蚊虫吸血后的4—48小时〕:解剖雌性媒介蚊虫,取蚊胃;挤出蚊胃血,推成薄血膜〔假设血液过于浓缩,加适量0.65%的昆虫生理盐水稀释〕;甲醇固定;染色〔瑞氏或吉氏染色〕;镜检。135整理ppt胃卵囊的检测〔蚊虫吸血后1-7日为早期卵囊;8-14日为后期卵囊〕:解剖雌性媒介蚊虫,取蚊胃;用解剖针将蚊胃从正中依纵行方向剖开,铺成薄片;晾干;甲醇固定;染色〔瑞氏或吉氏染色〕;镜检。

胃卵囊的检测136整理ppt137整理ppt成孢子细胞的检测:〔蚊虫吸血后8-10日〕:解剖雌性媒介蚊虫,取蚊胃;用解剖针将蚊胃壁上的卵囊剥离下来,使之彻底破裂,将内容物散出;晾干;甲醇固定;染色〔瑞氏或吉氏染色〕;镜检。子孢子的检测:〔蚊虫吸血后12-15日〕:解剖雌性媒介蚊虫,取唾液腺;在载玻片上加微量昆虫生理盐水,将唾液腺置于水滴中,待子孢子逸出时,稍晾干;火焰固定;染色〔瑞氏或吉氏染色〕;镜检。138整理ppt139整理ppt常见蚊媒病毒的检测蚊媒病毒的检测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在具有一定生物平安等级的实验室内进行。条件不成熟时切勿仓促进行!a.试验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参与试验的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建立完善的试验方案。b.试验过程中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防护器材,包括一次性手套、隔离服、眼罩等。c.有完善的防蚊虫和其它试验动物逃逸的措施。d.建立意外事故(感染蚊虫的叮咬、动物抓伤或咬伤、手套破裂、手外伤等)处理方案。e.试验结束后对所有接触或可能接触到病原体的物品〔试验桌面、手套、研钵、离心管、吸管、蚊笼、鼠笼等〕及动物尸体进行彻底的消毒,杜绝随意丢弃。140整理ppt蚊媒病毒的检测鉴定1.病毒别离2.血清学诊断: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3.基因诊断:RT-PCR检测蚊媒病毒基因141整理ppt病毒别离1蚊虫标本的采集和处理采集的蚊虫冷冻麻醉,分类后10-50只为一组,放入研钵内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数次,研磨成匀浆;用含1%小牛血清的病毒稀释液稀释成10%的悬液;按青霉素1000U/ml,链霉素1000μg/ml参加到标本中;离心后取上清液接种。假设暂时不能开展实验,可将采集的蚊虫置于液氮中冻存备用。142整理ppt2.细胞接种别离病毒将上清液接种到C6/36细胞,观察7天。假设有病毒感染,细胞会出现病变,表现为细胞皱缩,颗粒增多,融合成片,最后破碎死亡。假设无明显病变可盲传三代。接种后24小时出现类似细胞病变的现象为标本对细胞的毒性反响,应视为非特异性变化。细胞培养过程中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除C6/36细胞〔白纹伊蚊细胞〕外,其它常用的细胞有: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系〕,BHK-21〔乳金黄色地鼠肾细胞系〕。143整理ppt出现典型病变的C6/36细胞正常C6/36细胞〔对照〕144整理ppt3.动物接种别离病毒1~3日龄健康乳鼠,脑内接种上清液,在有防护设备的动物房中饲养。逐日观察5-7天,假设发病那么出现典型神经病症,表现为拒乳、抽搐、麻痹等。当乳鼠频死时将其处死,解剖,取鼠脑。研磨、离心后取上清再进行传代,可盲传三代。等发病规律稳定时收集毒种保存并鉴定。〔48小时内死亡的作非特异性死亡处理〕。上述方法检出病毒后,进一步确定其种类和型别。145整理ppt登革病毒感染乳鼠、C6/36细胞及感染蚊虫实验146整理ppt血清学诊断: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

方法一:将采集到的蚊虫〔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冷冻麻醉后,取头,置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挤压头部,使脑内物质流出,涂匀,自然风干,预冷丙酮固定10min;0.01MPBS〔pH7.4〕缓冲液洗涤3次,5min/次;滴加用0.01MPBS稀释的小鼠抗登革Ⅱ型病毒抗血清〔一抗〕,37℃孵育30min,PBS洗片;滴加FITC-羊抗鼠IgG〔二抗,预先用PBS稀释,参加0.01%的伊文氏蓝〕,37℃孵育30min,PBS洗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阳性组织可见特异性黄绿色荧光,阴性组织那么为红色。方法二:将采集到的蚊虫研磨、离心、取上清接种C6/36细胞,制作C6/36细胞抗原片。后续过程如上述。147整理pptC6/36感染DEN-2IFA检测图正常C6/36IFA检测〔对照〕148整理ppt基因诊断:RT-PCR检测DEN-2型病毒基因

3.3.1引物设计在黄病毒的NS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通用引物,上游引物P1和下游引物P2;在DEN-2型病毒的NS1基因设计了一条内引物P3,与通用引物的下游引物相配形成内引物,扩增基因序列长度为189bp。P1GACATGGGG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