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河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政治】河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政治】河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政治】河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政治】河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就未来,新教育伴你成长联系电话:400-186-9786河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考古遗物来分析,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当时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他们要随时提防猛兽的袭击。所以,他们少则十几个人、多则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①人们只有通过共同劳动才能解决生存问题②部落联盟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最基本单位③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但生产力低下④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结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他们少则十几个人、多则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体现了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有通过共同劳动、平等互助才能解决生存问题,①④正确。②: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最基本单位,②错误。③: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材料反映的是旧石器时代,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法的出现,生产力不断发展,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私有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②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③生产力水平越是发展私有化程度会越高④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私有制产生创造了条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④: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可见,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私有制产生创造了条件,而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①④符合题意。②:生产力发展才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②表述错误。③: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到达共产主义,私有制会被消灭,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3.古罗马的史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描写:奴隶们赤裸着上身,低头俯身在农田里和家畜一样劳作,广袤的大地放眼望去都是一个个溜黑的背影。他们脖子上挂着铁环,身上烙印着其主人特有的标识。女奴们在家中忙前忙后,女主人则在悠闲打牌……这就是古代奴隶们生活的最真实写照。透过材料我们能够感受到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倒退④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但不可以转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奴隶们赤裸着上身,低头俯身在农田里和家畜一样劳作……他们脖子上挂着铁环,身上烙印着其主人特有的标识。材料反映出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①②正确。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③错误。④: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转让,④错误。故本题选A。4.国家产生的顺序可用思维导图展示为:生产力(磨制石器)——生产方式(农业、手工业)——私有制(剩余产品)——阶级社会(权贵阶层)——公共权力(城邑、祭坛、军队)——国家。对此,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一些暴力机关的统称②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③处于剥削地位的集团④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解析】④:本题以国家产生的顺序的思维导图为情境,考查阶级社会的演进的有关知识,考查科学精神学科素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石器时代的古人类经历了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使用,人们的生产方式也逐渐由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手工业,因此剩余产品逐渐多了起来,也就由此出现了私有制……,可以看出,国家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④正确。②:阶级分化,出现权贵阶层,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权力,逐渐设置了祭坛、军队等国家机器,由此国家逐渐产生了,②正确。①:监狱、军队等暴力机关是国家的组成部分,①说法不科学。③:反映的是统治阶级,不选。故本题选D。5.在封建制生产方式下,直接生产者一般拥有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并领租或分租地主的一小块土地,在缴纳地租等后建立自己的经济。这是它和奴隶制生产方式最大的区别,也是它优于后者的地方。可见,相比奴隶制,封建制生产关系之所以能促进生产发展,原因在于①农民有了自己的劳动工具,铁制农具广泛使用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③农民领租地主的小块土地,不得不超负荷劳作④农民能留下一部分劳动成果,有了生产积极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在封建制生产方式下,直接生产者一般拥有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并领租或分租地主的一小块土地,在缴纳地租等后建立自己的经济。可见,在封建制下,农民有自已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②④符合题意。①:铁制农具属于生产力范畴,①错误。③:农民领租地主的小块土地,不得不超负荷劳作这是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不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原因,③错误。故本题选C。6.恩格斯说:“(资本家)宁愿稍稍增加一些工资,也不愿放过全部利润。他为了赢得火腿,可以给工人香肠。”(《马·恩全》卷2362页)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有利于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②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剥削关系③资本家仍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④资本家不再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宁愿稍稍增加一些工资,也不愿放过全部利润,说明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仍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一实质没有改变。他为了赢得火腿,可以给工人香肠,这有利于缓和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是为了更好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①③正确。②④: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剥削关系并未改变,资本家仍在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②④错误。故本题选B。7.傅立叶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文明制度”,认为这个制度不合理,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他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它的名称叫“法朗吉”。在著作中,他详尽地描绘了“法朗吉”成员的美妙生活。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傅立叶不主张使用暴力,而是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实现他的改良计划。可见,空想社会主义①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寻求解放的道路②主张阶级调和,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资本家的剥削本质④从理性和正义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寻求解放的道路,①错误。②:傅立叶不主张使用暴力,而是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实现他的改良计划,主张阶级调和,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②正确。③: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没有揭露资本家的剥削本质,③错误。④:傅立叶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他详尽地描绘了“法朗吉”成员的美妙生活,④正确。故本题选C。8.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他们周密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③对古典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④无产阶级政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这二者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①②符合题意。③:对古典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而不是其历史条件,③排除。④:在这一时期,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政党还未建立,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它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完成下面小题。9.一百多年前,伴随工业革命的滚滚车轮,蒸汽机的轰鸣声淹没了无产者的苦难诉求,也唤醒了他们带着自己的政治要求大步走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冲破思想的桎梏,写出划时代巨著《共产党宣言》,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壮丽的日出”,开辟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原乡,擎起了全人类解放的一面光辉旗帜。《共产党宣言》①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其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如日出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是一部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0.有人说,《共产党宣言》不是历史博物馆里展览的文物,而是能使世界重新沸腾起来的“碳”。今天,《共产党宣言》正穿越岁月的长河,如灯塔照亮这颗星球,指引科学社会主义走向新的辉煌。这表明《共产党宣言》①是实践的理论,为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②是开放的理论,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③是科学的理论,为人民指明了自由和解放的道路④是人民的理论,指明了人类飞向必然王国的途径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9.D10.B【解析】【9题详解】②④:《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擎起了全人类解放的一面光辉旗帜。是一部为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②④符合题意。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①排除。③: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排除。故本题选D。【10题详解】②: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今天,《共产党宣言》正穿越岁月的长河,如灯塔照亮这颗星球,指引科学社会主义走向新的辉煌,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②正确。③:《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能使世界重新沸腾起来的“碳”,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是真理,为人民指明了自由和解放的道路,③正确。①:《共产党宣言》为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①错误。④:《共产党宣言》指明了人类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④错误。故本题选B。1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从根本上讲它新就新在由无产阶级领导②其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③在所属范畴上看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和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讲就“新”在由无产阶级领导,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范畴,①③正确。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革命,②错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④错误。故本题选B。12.“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用一句话概括起来的雄伟壮丽的开国宣言,它凝结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革命斗争的历史成果,强烈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意味着①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③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④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②④正确。①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③错误。故本题选C。13.1955年下半年,随着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在这种形势下,宜宾各县市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手工业的改造也加快了步伐。1957年,全专区手工业合作社、组的总产值达3493.4万元,比合作化前的总产值增长了10多倍,充分显示了走合作化道路的巨大优越性。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①对当前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②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专业化生产道路③对手工业的改造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④通过改造,我国顺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在过渡时期,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①③正确。②:当时,把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专业化生产道路,这是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不是原因,②不符合题意。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4.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从领导人的讲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①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②农业发达而重工业落后的严重不平衡③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状况的愿望很强烈④工农业发展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反映了我国面临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现实情况,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状况,①③正确。②: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和轻工业有一定发展,但不能说明农业发达,②错误。④: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1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党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五年计划来统筹力量,规划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这充分说明A.“一五计划”的圆满完成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B.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C.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D.党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答案】D【解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A说法错误。BC: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BC不符合题意。D:以五年计划来统筹力量,规划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充分说明党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从1956年2月起,毛泽东陆续听取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0多个部门的工作汇报。1956年4月25日,根据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并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这表明①党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进行理论创新取得独创性成果③党独立思考探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再借鉴别国经验④党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党的系列动作表明党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正确。②:《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进行理论创新取得独创性成果,②正确。③:不再借鉴别国经验说法有误,③错误。④:这时正在进行马克思和中国国情的第二次结合,不能表明党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④错误。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考察明朝的经济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他在《钱粮论》中说:“夫凶年而卖其妻子者,禹汤之世所不能无也;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今来关中,自鄠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这说明,明朝经济出现了新的问题——在荒年之时,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妻子儿女;然而在丰年之时,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着。按理来说,丰年之时,农民的收成很好,衣食温饱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他们还是被迫出售自己的妻子呢?其实,这种奇怪的现象在唐朝中期也有人提及过,例如李绅的《悯农》里就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在统治者励精图治、劝课农桑的背景下,全国的大部分土地都得到了耕种,然而可怜的农夫却依然会因冻饿而死。(1)结合材料,运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简要说明封建社会的特点。(2)运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试分析为什么丰年他们(农民)还是被迫出售自己的妻子。【答案】(1)封建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能留下部分劳动产品归自己支配,有了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农民阶级惨遭剥削压迫,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2)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放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在荒年时,产品歉收,农民为了交租税,只得变卖妻子;在丰年时,因产品过多,导致价格跌落,用很多的产品只能换到很少的货币,依然交不起租税,又得变卖妻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资本主义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险峻的关头。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过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的最新表现。这一进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此后的危机一场比一场猛烈,蔓延范围越来越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上世纪70年代表现为全球通胀危机,8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公共债务大幅上升,70年代随着财政整合,私人负债也急剧增加。可以说,“失衡”构成了4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常态。可以预见,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是外力所致,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资本主义将经历痛苦的瓦解过程。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知识加以说明。【答案】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冲突和矛盾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经济危机难以治愈。因此,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神州大地,换了人间。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回顾:“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谈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最伟大的事件”的理解。【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的偶然中往往带着必然。19世纪40年代,古老的中国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中国命运从此进入前所未有的悲惨境地。几乎是同样的年代,在资本主义发展方兴未艾的欧洲,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解放进步事业的伟大探索。★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这句诗,字字血泪、字字彷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救亡图存之路;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种种西方的理论和学说都被引进来,希望成为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