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4届高考压轴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F/1F/wKhkGWWJ2ZeAKOWKAAJl2LBvkqg489.jpg)
![重庆市2024届高考压轴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F/1F/wKhkGWWJ2ZeAKOWKAAJl2LBvkqg4892.jpg)
![重庆市2024届高考压轴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F/1F/wKhkGWWJ2ZeAKOWKAAJl2LBvkqg4893.jpg)
![重庆市2024届高考压轴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F/1F/wKhkGWWJ2ZeAKOWKAAJl2LBvkqg4894.jpg)
![重庆市2024届高考压轴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F/1F/wKhkGWWJ2ZeAKOWKAAJl2LBvkqg4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4届高考压轴卷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2.将基因型为Dd(品系甲)的玉米幼苗芽尖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甲乙品系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得到子一代丙。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将甲、乙品系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获得的丙全部为三倍体B.显微镜下观察品系乙的根、叶细胞,在分裂中期时两者染色体数目不相等C.品系乙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四种,全为显性性状D.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所示。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当分子自由扩散进细胞时,分子越小通透性越高B.人工膜对CO2的通透性较H2O大,生物膜几乎无差异C.在检测通透性时,需向体系中加入ATP和ATP水解酶D.生物膜上有K+、Na+和Cl-通道,且他们的通透性不同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菌种分离和菌落计数都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B.培养微生物的试剂和器具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C.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D.观察菌落时,应将培养皿盖拿掉以利于看清菌落的形态特征5.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但一定有酒精产生B.不一定发生有氧呼吸,但一定有水产生C.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但一定有葡萄糖的消耗D.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但一定有能量释放6.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监测数据显示,罗非鱼的种群数量a-e段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罗非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B.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近似J型增长C.大型肉食性鱼最可能是在b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D.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17.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长生长旺盛的部位,已被国际上誉为第六植物激素。科研工作者用BR对水稻进行了处理,实验1检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叶片几丁质酶的活性(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2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水稻幼苗生长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编号123456油菜素内酯浓度(mg/l)11.111.211.311.411.51水稻幼苗的平均株高(cm)162138514221实验2A.由实验1可推测BR可以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提高抗病性B.实验2能证明BR对水稻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BR对水稻生长作用的最适浓度的取值范围是1.31--1.41D.BR是植物体特定腺体分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8.(10分)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1”和“雌1”信封内的卡片数可以不同B.从“雄1”、“雌1”中各取取1张卡片,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C.将从“雄1”和“雌1”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共有3种组合方式D.每次记录后需将卡片放回原信封内,以保持信封内两种卡片的比例不变二、非选择题9.(10分)为提高粮食产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为材料,探索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1)图1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______________的模式图。其中环形代谢途径表示的是光合作用中的反应。(2)如图1所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与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______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Ⅰ最终将2分子乙醇酸转换为1分子甘油酸,并释放1分子CO2。(3)为了减少叶绿体内碳的丢失,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编码某种藻类C酶(乙醇酸脱氢酶)的基因和某种植物的M酶(苹果酸合成酶)基因转入作物甲,与原有的代谢途径Ⅲ相连,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图2中的途径Ⅱ)。①将C酶和M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能够实现的目的是:利用途径Ⅱ,通过_______,降低叶绿体基质中该物质的含量,减少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②转基因操作后,途径Ⅲ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4)在图2所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人提出“通过敲除T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你认为该设想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10.(14分)研究表明,恒温动物的温度据培养基感受器有一定的感受范围,皮肤温度在12~30℃时,冷觉感受器的活动较强;30~45℃时热觉感受器的活动较强。皮肤温度常被视为温度觉的“生理零度”。如人的皮肤温度保持在30℃,当环境温度低于这个温度时则感觉冷,当环境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时感觉到热。(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当人进入室温25℃环境中时,会感觉(______________)A.冷B.热C.不冷不热D.不能确定(2)参与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是________,参与调节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3)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会忍不住颤抖,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此时人体的产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4)当前有一种称为“冰桶挑战”的活动风靡全球,某挑战者将冰水浇遍全身,此时他的体温约为_____,这说明人体具有_____能力。11.(14分)嗜吡啶红球菌可以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还能使榨菜在腌制过程中变红;该菌的菌落呈红色、奶酪状、圆形、隆起。研究人员为了初步鉴定变红的榨菜中是否含有嗜吡啶红球菌,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嗜吡啶红球菌的培养基的pH应调至_____________,该步骤应在_____________之前完成。(2)初步鉴定嗜吡啶红球菌时,先要纯化榨菜中的菌种,纯化时先将榨菜样液用滤膜过滤,滤膜的孔径应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菌种的体积。挑取滤膜上的菌种,接种在平板上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培养微生物时,常培养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目的是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确定变红榨菜中含有嗜吡啶红球菌。(3)为了进一步确定变红榨菜中含有嗜吡啶红球菌,可挑取上述平板菌落中的菌种接种在含有_____________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法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12.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霉素(GA)转运到糊粉层后,诱导相关酶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的代谢过程,促进种子萌发。如图所示,请回答:(1)种子萌发时,胚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由____________(填部位)提供。(2)β淀粉酶在由钝化到活化过程中,其组成中氨基酸数目将____________。(3)为研究淀粉酶的来源,研究者为萌发的种子提供14C标记的氨基酸,结果发现α淀粉酶有放射性,而β淀粉酶都没有放射性,这表明____________。(4)若要验证糊粉层是合成α淀粉酶的场所,可设计一组对照实验。选取____________的去胚大麦种子,用____________处理,检测是否产生α淀粉酶。(5)由题意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题分析】草酸与食物中钙结合形成沉淀物不利于吸收,A正确。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氧,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C错误。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下来的是无机物,D正确。无机盐【名师点睛】熟知无机盐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2、B【解题分析】
用秋水仙素处理Dd的玉米幼苗(品系甲),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四倍体(DDdd)(品系乙)。【题目详解】A、用秋水仙素处理品系甲植株(Dd)后,得到的四倍体品系乙植株(DDdd),将甲、乙品系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有自交也有杂交,故获得的丙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A错误;B、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幼苗的芽尖,故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根细胞没有加倍,在分裂中期时两者染色体数目不相等,B正确;C、品系乙植株(DDdd)可以产生DD、Dd、dd三种配子,故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五种,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C错误;D、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前期,D错误。故选B。3、C【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对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进行比较,人工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且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且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题目详解】A、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以甘油、CO2和O2三者相比,得出当分子自由扩散进细胞时,分子越小通透性越高,A正确;B、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人工膜对CO2的通透性较H2O大(通过横坐标),生物膜几乎无差异(通过纵坐标),B正确;C、由甘油、CO2、O2和H2O信息可知,此题测的是膜对被动运输的物质的通透性,不需要能量,C错误;D、生物膜对K+、Na+和Cl-的通透性不同(纵坐标不同),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能列表进行比较,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A【解题分析】
进行微生物培养的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不同种类和生活习性来配制特定的培养基。微生物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如果培养器具和培养基不能彻底灭菌、培养的过程中有杂菌污染是很容易失败的。筛选目的微生物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题目详解】A、分离菌种可以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还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A正确;B、接种室、接种箱等常用紫外线消毒法处理,接种环等常用灼烧灭菌法处理,吸管、培养皿等常用干热灭菌法处理,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B错误;C、摇床应对液体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操作,纯化培养时,培养皿中的是固体培养基,C错误;D、观察菌落时,不需要将培养皿盖拿掉,D错误。故选A。5、D【解题分析】
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12H2O+34ATP。2.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2丙酮酸+4[H]2C2H5OH+2CO2或2丙酮酸+4[H]2C3H6O3。【题目详解】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于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不是在生物膜上进行,也没有酒精产生,A错误;B、有水产生的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B错误;C、细胞呼吸的底物一般是葡萄糖,但也可以是脂肪或蛋白质,C错误;D、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有CO2产生,且一定有能量释放,D正确。故选D。6、D【解题分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自然环境中的种群增长情况遵循“S”型增长曲线,由于环境的限制达到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数量后就会趋于稳定,图中罗非鱼的数量K值在大型肉食动物放生后发生了下降,证明罗非鱼被捕食导致环境容纳量减少。【题目详解】A、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因此适合调查罗非鱼,A正确;B、在罗非鱼投放的初期,由于环境适宜、空间充足、天敌较少等等,种群的增长接近于“J”型曲线,B正确;C、曲线在c点时已经出现了下降,说明大型食肉鱼类应该是在c点之前迁入的这个环境,所以最有可能是b点迁入,C正确;D、当迁入大型食肉鱼类以后对罗非鱼造成了捕食压力,导致环境容纳量下降,所以种群数量会在新的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所以环境容纳量为K2,D错误;故选D。7、A【解题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用油菜素内酯(BR)处理与对照组比较,几丁质酶的活性有较大提高。分析表格:油菜素内酯浓度在1--1.31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渐升高;油菜素内酯浓度在1.31--1.51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渐降低。【题目详解】A、由图1可知,BR可以提高水稻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提高抗病性,A正确;B、由实验2可知,BR对水稻生长都是促进作用,不能体现两重性,B错误;C、由表格数据可知,BR对水稻生长作用的最适浓度的取值范围是1.21-1.41,C错误;D、BR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无特定腺体分泌,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8、C【解题分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题目详解】A、由于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数量不等,因此理论上,雌1信封中的卡片数和雄1信封中的卡片数可以不相等,A正确;B、从“雄1”、“雄2”信封内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分别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B正确;C、将从“雄1”和“雌1”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共有4种组合方式,C错误;D、实验时,要确保信封中代表显、隐性基因的卡片数相等,抽出的卡片记录后放回原信封内,以使代表显、隐性基因的卡片再次被抽到的机会相等,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碳(暗)乙醇酸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由于途径Ⅱ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直接增加了碳(暗)反应的反应(底)物该设想可行。理由是:叶绿体膜上的载体T仍有可能输出部分乙醇酸,造成叶绿体中碳的丢失。找到并敲除载体T的基因,即可减少这一部分碳的丢失,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题分析】
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见下表:项目光反应碳反应(暗反应)实质光能→化学能,释放O2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时间短促,以微秒计较缓慢条件需色素、光、ADP、和酶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场所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物质转化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ADP+Pi+能量→ATP(在酶的催化下)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能量转化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如图1叶绿体中所示的环形反应的生理过程为卡尔文循环,该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与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转化成C3,然后C3接受来自光反应产生的NADPH的还原剂氢以及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C5。除外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乙醇酸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Ⅰ最终将2分子乙醇酸转换为1分子甘油酸,并释放1分子CO2。结合题意分析图2可知,通过转基因技术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即将乙醇酸通过C酶和M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苹果酸的途径Ⅱ,由于途径Ⅱ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苹果酸通过代谢途径Ⅲ,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表示暗反应的过程图。(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乙醇酸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3)①根据以上对图2的分析可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C酶和M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增加了途径Ⅱ,通过该途径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降低叶绿体基质中乙醇酸的含量,减少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②转基因操作后,通过途径Ⅱ提高了叶绿体中苹果酸的含量,然后苹果酸经过途径Ⅲ代谢产生了CO2,从而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提高暗反应所需的底物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4)根据题意和识图分析可知,T蛋白是膜上的将乙醇酸运出叶绿体的载体,乙醇酸运出叶绿体造成叶绿体中碳的丢失。因此找到并敲除载体T的基因,即可减少这一部分碳的丢失,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所以“通过敲除T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是可行的。【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特别是掌握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过程以及物质变化。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图1和图2中的代谢途径以及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示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光合作用的知识点解决问题,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10、D下丘脑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神经等于37℃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维持稳态)【解题分析】
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中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题目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人从低于25℃的环境中进入25℃的环境中时,会感觉热;从高于25℃的环境中进入25℃的环境中时,会感觉冷。而本题没有明确是从怎样的环境中进入室温25℃环境中的,因此不能确定是感觉冷还是热,故选D。(2)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当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快,增加产热。(3)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然后沿传出神经传到骨骼肌,使骨骼肌战栗,从而增加产热,这属于神经调节。此时,人的体温还是维持37℃左右,因此,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4)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体温变化不大,尽管周围环境的气温波动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因为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相对稳定。【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体温调节的过程,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是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的途径来实现;并要掌握与体温平衡有关的激素,结合题意分析作答。11、中性或微碱性灭菌小于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平板上的菌落呈红色、奶酪状、圆形、隆起硝酸盐比色【解题分析】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题目详解】(1)嗜吡啶红球菌为细菌的一种,培养细菌的培养基的pH应调至中性或微碱性,该步骤应在灭菌之前完成。(2)滤膜的孔径应小于菌种的体积,才能保证过滤后在滤膜上得到菌种。挑取滤膜上的菌种,接种在平板上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为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常培养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看其上面是否有菌落出现。根据题意可知,嗜吡啶红球菌的菌落呈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黄金钻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浙江省旅游发展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 基于国产eMMC的高速阵列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
- 电力系统的混沌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
- 基于光学散射法和informer模型对水质浊度的检测和预测研究
- 基于旅游循环凝视的民族村寨文化调适研究
- 基于GeoGebra软件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研究
- YA奥迪4S店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 乡镇社工站参与社区治理的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 机械职业规划书范文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
- 重庆市2024-205学年秋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康德卷
- 设备维修绩效考核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共4165题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
- 初二上册好的数学试卷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 做账实操-农贸市场的账务处理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