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2023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手影B.渔民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C.利用太阳灶烧水D.光的色散2.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C.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3.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C.夏天扇扇子觉得很凉快 D.吃冰棒可以解热4.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巾,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5.在物理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倾斜程度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A.图a中直线与横轴夹角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该物质的密度不变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6.下列光现象哪个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A.水面“折”枝B.拱桥倒影.C.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D.树荫下圆形光斑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8.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A.嫦娥四号 B.月球表面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 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9.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10.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纳米、微米、毫米 B.毫米、纳米、厘米C.毫米、纳米、微米 D.毫米、微米、纳米1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12.下列涉及光现象的民俗谚语,其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B.管中窥豹,略见一班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13.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A.密度变小,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B.密度不变,体积变小,质量变小C.密度不变,体积不变,质量变大 D.密度变小,体积变小,质量变大14.如图所示,一本物理书从小美的书包里掉到了地面上,小美听到声音回头看见了,走过来的小亮也看到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美听到书掉到地上的声音,说明书发出了次声波B.小亮看到物理书是因为光从眼睛射到了书表面C.书掉到地面上,书做了机械运动,但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小亮和小美都看到了物理书,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15.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B.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程第2s至第4s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16.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作打桩用的重锤17.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1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人塑料袋中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19.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C.树荫下的光斑 D.汽车后视镜20.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A.20g0.8×103kg/m3B.20g1.0×103kg/m3C.60g0.8×l03kg/m3D.60g1.0×103kg/m32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投影仪可以把图片放大B.利用望远镜可看见血液中的细胞C.照相机可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2.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A.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B.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城市道路上设立禁止鸣笛标志2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4.有些司机朋友喜欢在小轿车内放一瓶香水,而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暴晒下引发火灾的是()A. B. C. D.25.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叶子,可有效减慢体内水分的A.汽化 B.升华 C.液化 D.凝固26.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由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此时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天宫二号” B.太阳 C.“长征七号” D.“天舟一号”2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小于水中的声速B.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C.“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色猜出歌手的D.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28.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29.某人站在试衣镜的正前方,朝着试衣镜走近一段距离。则他在镜中的像()A.逐渐变大,像距不变 B.逐渐变大,像距变小C.大小不变,像距不变 D.大小不变,像距变小30.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现在不少餐厅的菜都利用干冰营造若隐若现的效果。这是因为干冰______时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_______遇冷液化成白雾形成若隐若现的效果,让人食欲大增。3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3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水平放置的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处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h1深度,光在水面处既发生反射也发生了折射,此时反射光投在容器上方水平放置的挡光板上形成另一光斑P点,折射角为30°;继续加水至h2深度,挡光板上的光斑P点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时折射角_____30°(选填“>”、“<”或“=”)。34.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而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传到人耳的.3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m/s;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36.小明调节如图所示的教学投影仪,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楚的画面。这时,教室后排的同学请他将屏幕上的画面调得再大一些,则小明的操作应当是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37.量筒内装有500ml的盐水,密度1.1g/cm3,由于蒸发,一段时间后,从量筒刻度上发现还剩400ml盐水,则剩余盐水密度是______g/cm3。38.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39.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g/c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g.实验次数1234液体体积V/cm315225080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6772.69511940.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图中的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使物距_____,从而改变像的大小,使取景范围_____,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金探究推动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他猜测可能是发动机,也有可能是地面,然后进行如下探究:(1)小金利用玩具车设计对比实验:如甲图,将玩具汽车用细绳悬吊于空中,开动电动机,汽车不前进:如图乙,将玩具汽车放置在木板上,开动电动机,汽车前进。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可知推动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2)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如图丙,开动电动机,将玩具车放在下垫易滚动的笔管(或轮子)的木板上,开动电动机,观察到当玩具车向前进时,木板则向后倒退。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是___(选填“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或“地面对驱动轮的摩擦力”),得出此结论所涉及到的科学原理是_(选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二力平衡”)。42.小林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自己配制的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2)在玻璃杯中盛入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记下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26.2g;(3)把玻璃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3;(4)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中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_g;(5)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g,密度是_______kg/m3。(6)如果小林在实验过程中先测量盐水的体积,再测量盐水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值会偏__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五一”期间,宪宪从某工艺品店带回一个“小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工艺品的密度。(1)求“小美人鱼”的质量为多少?(2)求“小美人鱼”的体积为多少?(3)求“小美人鱼”的密度为多少?44.海洋的深度可以用回声探测仪探测出来。回声探测仪向海底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到达海底就会反射回来,回声探测仪再接收到反射回来讯号,再根据公式进行运算就可以得到海洋的深度。我国环球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执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时,回声探测器垂直海面发出信号4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1.5×103m/s,求:海洋的深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解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的障碍物后被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形成影子;手影就是利用手挡住光线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从上面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有经验的渔夫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故B不符合题意;太阳灶是凹面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会聚光线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故C不合题意;光的色散是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2、C【详解】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直线传播时规律,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B.研究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时把它与晶体的熔化特点相比较,采用的是对比法,故B不符合题意;C.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D.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3、A【详解】A.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A正确;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B错误;C.夏天扇扇子觉得凉快,是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蒸发,C错误;D.冰棒由固体变为液体,属于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所以可以解热,D错误.4、A【详解】轻敲鼓面,鼓面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重敲鼓面,鼓面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小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所以选择A.5、B【详解】A.图a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m,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V,直线与横轴的夹角越大,说明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即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故A正确;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体积乘积的一半,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故B错误;C.图b是ρ-V图象,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该物质的密度不变,故C正确;D.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ρ与体积V的乘积,即ρV,m=ρV表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故D正确;故选B。6、D【详解】A.水面“折”枝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是平面镜,所以,拱桥倒影是利用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此时的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D.树荫下的光斑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7、B【详解】由图知,当V甲=V乙时,m甲>m乙;当m甲=m乙时,V甲<V乙,由ρ=得,ρ甲>ρ乙。故选B。8、B【详解】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以嫦娥四号、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为参照物,嫦娥四号与它们之间均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对于月球表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月球表面.9、C【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详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②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远视眼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④是其矫正成像图.故选C.10、D【详解】常见长度单位从大到小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故D符合题意.11、A【详解】A.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12、C【详解】A.光线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所以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C符合题意;D.因为平静的水面可以当做平面镜,而水中月就是月亮在平面镜中的像,镜中花也是花在平面镜中的像,所以“水中月”和“镜中花”都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13、B【详解】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质量与体积变小,但密度不变;故B符合题意。故选B。14、C【详解】A.小美听到书掉到地上的声音属于可闻声波,人听不能听到次声波,故A错误;BD.教材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小亮和小美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物理书,都是由于光在物理书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明和小美都能看到物理书,是光的反射现象,不能说明光路是可逆的,故BD错误;C.书掉到地面上,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于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故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故选C。15、B【详解】A.利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为v,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像,物体在前2s和后2s的路程-时间图像是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符合题意;C.物体在第2s至4s时,路程没有增加,处于静止状态,C不符合题意;D.前2s的速度是后2s的速度是,速度不相等,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B【详解】A.“全碳气凝胶”状态和温度不变,密度是不变的,与体积大小无关,A错误;B.0.16kg/m3表示的意思是:体积是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B正确;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C错误;D.该材料的密度特别小,相同体积的质量非常小,所以不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D此选项错误.17、C【详解】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即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fAB=F=5N;在BC段撤去拉力,物块做减速运动,但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是5N,故C正确,故ABD错误.18、C【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详解】A.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A不合题意;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B不合题意;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表面空气的流动,可加快蒸发,则C符合题意;D.用地膜覆盖农田,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D不合题意。19、B【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详解】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雨后彩虹是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折射,B符合题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B【详解】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2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即m杯=20g,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80g,则液体的质量m=m总-m杯=80g-20g=60g,液体的密度:ρ==1g/cm3=1×103kg/m3,故选B。21、A【详解】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A.由上述规律知道,利用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可以把图片放大,故A正确;B.显微镜结构均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利用显微镜可以看见血液中的细胞,故B错误;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知道,照相机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22、C【详解】A.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城市道路上设立禁止鸣笛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A【详解】从图中光屏上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f=10cm;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物距u=30cm>2f,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24、B【解析】由图知道,四瓶香水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由于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B符合题意。25、A【详解】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缓水分的蒸发,而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故A正确,BCD错误。26、D【详解】“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两者位置不发生改变,保持相对静止,以任一方为参照物,则另一方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舟一号”为参照物时,“天宫二号”是静止的。故选D。【点睛】
27、B【详解】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故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小于水中的声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故B错误,符合题意;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观众能很快分辨出是哪位歌手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8、D【详解】(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液体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液体就会上升,故ABC错误;(2)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并且外界温度越高,液柱越向下,因此温度的最大值应该显示在管的下端,故D正确.故选D.【点睛】伽利略温度计使用空气制成的,因此它是根据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球形瓶中的空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迫使液柱向下降,并且外界温度越高,液柱越向下.29、D【详解】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所以无论怎样走动,像的大小不变;当人走近镜子时,他距镜子的距离减小,所以他的像与镜子距离也减小,因此像距变小。故选D。30、B【详解】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D选项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所以D错误。当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C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所以C错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A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所以A错误。B符合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升华水蒸汽【详解】[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干冰易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2]环境温度降低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大量轻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32、53°44°【解析】解: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根据入射角的概念可知:入射角为90°﹣37°=53°;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53°;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83°﹣37°=46°,所以折射角为90°﹣46°=44°.点睛: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的规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3、左=【详解】[1]由题知,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h1深度,光在水面处既发生反射也发生了折射,此时反射光投在容器上方水平放置的挡光板上形成另一光斑P点;继续加水时,液面会升高,由于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所以光斑P点会向左移动;如下图所示:[2]在加水的过程中,水面始终是水平的,入射角不发生变化,则折射角不变,仍然是30°。34、振动空气【详解】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是由于音叉发声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35、3×10836.5【详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其示数为36.5℃。36、增大下【详解】[1][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屏幕上能得到的像是实像,要使实像增大,应使屏幕和投影仪之间的像距增大,同时要减小凸透镜和投影片之间的距离,所以凸透镜要向下移动。37、1.125【解析】由ρ=可得,原盐水的质量:m1=ρ1V1=1.1g/cm3×500cm3=550g;蒸发掉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500cm3-400cm3)=100g,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2=m1-m水=550g-100g=450g,则剩余盐水的密度:ρ2===1.125g/cm3。38、蓝【详解】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字体与排版设计规范
- 2025年机械行业竞价年终总结
- 围手术期护理
- 校园高中班会安全教育
- 2025地球物理勘探设备采购与销售合同(地质科学)
- 2025购房合同范本及合同登记备案相关事项
- 2025养老保险合同范本
- 2025抵押贷款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供应合同模板
- 2025药店聘用的劳动合同
- 2024-2025人教PEP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完整版P84)
- 苏州市施工图无障碍设计专篇参考样式(试行)2025
- 国际关系理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顶板安全管理知识
-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课件
- 报关委托书 电子版
- 高中音乐人教版高一全一册音乐-《芬兰颂》详案
- 广告制作及印刷品方案
- 东莞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
-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
- 3力浮力答案第1讲难题型密度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