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缺少铁元素会患贫血症B.缺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C.缺碘元素会使儿童发育停滞,严重的会导致侏儒症D.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少,但会影响身体健康2.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A.隔绝氧气B.气流带走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无法判断3.当物体带电时,用试电笔(筒称电笔)测试,电笔会发光。电笔中填充的气体是()A.氧气 B.氖气 C.氢气 D.氮气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84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5.我国曾多次发生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5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 B.氧气用于气焊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用25%~50%的酒精给高烧患者擦拭身体退热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8.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开水沸腾 D.食物变质9.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红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金属都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为金属C.在化学反应中。CO和H2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中和反应1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12.最新公布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UUOB.原子序数为118C.原子的质子数为176D.相对原子质量为291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水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之一。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1)A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铁丝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其中,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B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14.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____(填装置编号)。(3)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填序号)。a.将烧杯换成水槽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c.将水换成冰水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15.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编号氯酸钾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

mL氧气所需时间/s实验15--171实验25二氧化锰0.549实验35氧化铁0.558实验45氯化钾0.5154(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3)写出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

mL

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_____;(5)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

mL

氧气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拓展探究)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假设:_____。方案:_____16.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________________。(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______,B管收集到________________。(6)在D处,应使用燃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下图是超市销售的某种精制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盐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标签中“含碘量”中的碘是指_____(填字母序号)。A碘酸钾B碘元素C碘单质D碘原子(2)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3)这一袋碘盐中碘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毫克(结果保留到0.1mg)18.用10g含杂质的高锰酸钾样品制取氧气,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在改变时,称量固体质量为9.04g。(杂质不参与反应)求:(1)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3)若要制取4.8g氧气需要多少克该样品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1)向气象气球中充入氢气,随着气球的上升,其体积逐渐变大_______。(2)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乒乓球鼓起,恢复如初_______。(3)鼓入空气的气球放置一段时间会慢慢变瘪,鼓入氢气的气球变瘪的更快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缺Fe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引起贫血,A选项正确;人的骨骼主要含有钙元素,缺钙会导致骨骼疏松,B选项正确;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增大,侏儒症不是由于缺碘引起(染色体变异),C选项错误;人体中也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但是会影响人体健康合发育,D选项正确;故选择C项。【点睛】不同元素缺失对导致身体缺陷,也会导致不同的疾病。2、B【解析】

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详解】A、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而不是隔绝氧气,错误;B、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正确;C、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而不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错误;D、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错误。故选B。【点睛】灭火的原理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清除可燃物。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3、B【解析】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电笔中填充的气体是氖气;故选:B。4、D【解析】

A、反应后a为:6.4+3.2+4.0+0.5-2.56-7.2-0.5=3.84,a和b反应后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是3.84g,该选项说法正确;C、a和b反应后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c反应后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即a和b反应生成了c,因此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该选项说法正确;D、设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根据题意有:2x:y=(6.4g-3.84g):(3.2g-2.56g),x:y=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2=0,解得x=+1.故选B.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6、B【解析】试题分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A、石墨用作电极,利用的是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是燃料燃烧时放出更大的热,是属于化学性质,正确,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根据干冰升华(直接由固体变液体)吸热,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水,是物理性质,错误,D、用25%~50%的酒精给高烧患者擦拭身体退热,是根据酒精具有挥发性,蒸发吸热,使身体退热,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7、B【解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8、C【解析】

A、天然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开水沸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

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引起的,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夜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燃放礼花的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彩色的图画是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引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0、C【解析】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中子也不显电性,错误;B、溶液也可以导电,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CO和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都具有还原性,正确;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故选C。11、D【解析】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2HgO2Hg+O2↑【详解】A、乙物质是汞,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丙物质是氧气,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中,氧化汞分子分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又重新组成成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错误;D、甲物质氧化汞是化合物,乙物质汞和丙物质氧气都是单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氧化汞是分子构成的,汞是由原子构成的。12、B【解析】

A、由图可知元素符号为UUO,第1个字母大写,第2个字母小写,故错误;B、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故正确;C、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故该元素的质子数是118,故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能带g,故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其逸出氧气浓度越高,反应越剧烈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解析】

(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A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其逸出;故填: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其逸出;(2)硫、铁丝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氧气浓度越高,反应越剧烈;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故填:氧气浓度越高,反应越剧烈;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故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14、集气瓶氯酸钾氯化钾+氧气Ea【解析】

(1)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3)a将烧杯换成水槽不影响实验现象,符合题意;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水产生的压强大,气体可能无法逸出,导管口不能看到气泡,符合题意;c.将水换成冰水,受热膨胀气体遇冷气压降低,气体可能无法逸出,导管口不能看到气泡,符合题意;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受热的气体逸出,导管口不能看到气泡,不符合题意。故选a。15、对比实验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有生成的氯化钾加快了反应收集气体的体积催化剂的颗粒大小(或催化剂的质量)将等质量,颗粒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与等量氯酸钾混合加热,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解析】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应设置对照组。本实验探究不同催化剂去氯酸钾的催化作用,而催化剂可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详解】(1)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应设置对照组,排出实验误差,故答案为对比实验。(2)根据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可知,二氧化锰催化时所需要的时间最少,因此催化效果最佳。氯化钾最差。(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可产生得到氯酸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4)对比实验1和4,发现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加入氯化钾的实验组所需时间短,因此氯化钾有催化作用;而氯酸钾本身受热可分解得到氯化钾和氧气,因此产生的氯化钾可催化后续反应的进行,因此继续收集50mL氧气所耗的时间比原氯酸钾的快。(5)在比较各种催化剂对氯酸钾的催化作用时,可以比较其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的时间来判断反应速率外,还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氧气的体积。【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催化剂的作用,并对不同催化剂对相同反应的催化效果进行探究,需要注意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仔细审题。16、装置简单便于检验生成的气体增强水的导电性两管中已有气体生成,实验已进行一段时间氧气氢气燃着旳木条【解析】

(1)由图可知,装置甲比装置乙的优点是:装置简单;(2)由图可知,装置乙中添加了一个带活塞和玻璃尖嘴的橡胶塞,便于检验生成的气体;(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增强水的导电性;(4)由图可知,两管中已有气体生成,实验已进行一段时间;(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