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课件47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9-3《声声慢》课件47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9-3《声声慢》课件47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9-3《声声慢》课件47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9-3《声声慢》课件47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她是忧国伤逝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乱世美神李清照【】声声慢李清

照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作品风格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2.解读词中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3.体会作者的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4.掌握赏析诗句类题型的答题思路。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居婉约之首,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词善用白描,语言清丽,被称为“易安体”。代表作:词集《漱玉词》。知人论世: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诗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这样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中,她也多才多艺,通晓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等,而以词的成就最高。知人论世: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相敬如宾、琴瑟相合。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两个人常投诗报词,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的伴侣,一起收藏金石古玩,过着幸福生活。

靖康之变后,金兵攻破汴京,李清照夫妇被迫从北方逃难到江南,颠簸南下,金石收藏大半失散,1129年8月,赵于建康(南京)染病身亡,同年9月,金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继续辗转漂泊江南,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李清照无儿女,欲将生平所学授予邻家女孩,赢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晚年孑然一身,居无定所,李清照独身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日期竟无人知晓,晚年孤独凄凉。我们可以用三组词组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多写自然风光。词风:清新明快,细腻婉转代表作品:《如梦令》《一剪梅》南渡后:多悲叹身世,表现为思夫、思乡、思国词风:凄婉哀怨代表作品:《声声慢》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拓展延伸:少女时期

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拓展延伸:少女时期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拓展延伸:少妇时期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拓展延伸:少妇时期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宋徽宗、宋钦宗,赵宋王朝被迫难逃,偏安江南,不思恢复中原,苟且偷生。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来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临阵而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后期作品:女中豪杰背景介绍:这是李清照的南渡后晚年的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染病逝世,而在辗转南方逃亡避难的过程中,她丢失了大量珍爱的金石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写下这首《声声慢》。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qīhuánkān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悲愁、哀伤的样子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可以,能够菊花光景字词:解题:声声慢,词牌名,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代表作品: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声声慢·开元盛日》整体感知: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思:这首词中处处体现愁情,词人通过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意象)来写愁?请你找出这首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和这首词中的意象。展:直接抒情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过意象写愁: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愁思: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叠词感情基调:哀婉凄凉2.词人开头使用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写出了怎样的愁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环境心情孤苦无依,若有所失寂寞冷清凄凉惨淡、哀伤悲愁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1.使语言具有音乐美、韵律美2.加强了语气,增强感情。3.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词有何作用?4.词人所选取的这些意象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愁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象征“愁”,表达离愁别绪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为何说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秋风渲染萧瑟冷清的氛围,抒写愁情秋风: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黄花比喻女子容颜的憔悴黄花:表达孤独落寞之情。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贺铸《鹧鸪天》梧桐一叶知秋,梧桐牵愁惹恨梧桐是象征悲凉、孤寂、凄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细雨象征哀伤﹑愁丝细雨:作者为何不说暴雨?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淡酒秋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愁情太重渲染愁情悼亡之悲、怀乡之思憔悴的容颜牵愁惹恨愁丝的象征小结:愁5.通过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体现了作词人怎样的心境?意境:清冷凄美心境:孤寂愁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结合写作背景,说说词人心中之愁都有哪些?亡国之恨故国之思颠沛之苦独居之悲丧夫之痛思乡之愁愁愁直接抒情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词眼)总结:声声慢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寻寻觅觅,往日如烟逝;冷冷清清,今日起愁绪。我心如暮雨,淅淅沥沥,凄凄惨惨戚戚。

易安,淡酒怎消你愁思似海?黄花怎解你愁眉依依?舴艋舟怎载得动你愁重如山?一江春水怎流得尽你愁情悠悠?易安,你用才情把苦难醉透,否则,宋词的长河又怎能暗香浮动,婉约的琴弦又怎能余音缭绕?升华: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检: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敌:对付、抵御。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憔悴:指诗人面容愁苦黄瘦。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生:怎么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时候。D①《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这七组叠词是:“

。”②《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

”,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③《声声慢》“

”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④《声声慢》“

”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诗句类题型的做题思路:问法:1.请赏析某一句诗/某一句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