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1页
1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2页
1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析秦昭王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利用互见法分析秦昭王立体形象。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约3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秦昭王的形象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除了《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秦昭王还有哪些形象?秦王的行为一直让人费解!他为什么一忍再忍甚至忍气吞声?明知自己被蔺相如耍弄了,还给自己找台阶,声称不想绝“秦赵之欢”?秦王是个政治高手,他不杀蔺相如,不是因为傻,他只是在装傻。二、问题探究1、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昭王有哪些表现?秦昭王这些表现让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君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展示)2、秦昭王其人贪财吗?或者说他在意和氏璧吗?(学生讨论回答)(1)先来看一下秦昭王是谁?秦昭王,昭襄王,武王的异母弟。(《过秦论》注释)八月,武王死。……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索引】(唐司马贞):名则,一名稷。昭襄母楚人,姓琇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2)宣太后又是谁?宣太后就是《芈月传》中的芈八子。宣太后(?―前265年),芈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在今湖北省),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秦武王后驱逐至魏国,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3)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秦昭王并不在意和氏璧,理由有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放任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相视而嘻。3、秦昭王“好美姬”吗?原文说秦昭王“得璧,传以示美人”,秦王貌似“好美姬”,但是刘向《说苑》卷十五《指武》指出:“秦昭王中朝而叹曰:‘夫楚剑利、倡优拙。夫剑利则士多剽悍,倡优拙则思虑远也,吾恐楚之谋秦也。’此谓当吉念凶,而存不忘亡也,卒以成霸焉。”从“当吉念凶,存不忘亡”可以看出秦昭王非常有忧患意识,与原文“好美姬”昏庸之辈完全不同。4、秦昭王“礼节甚倨”吗?原文中,蔺相如斥责秦昭王“礼节甚倨”,但是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秦昭王: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辟远,寡人愚不肖,……事无小大,上及太后,下至大臣,原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这段文字中多次提到“秦王跽而请”、“秦王复跽而请”、“秦王跽曰”、“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我们会发现秦昭王是一个能够礼贤下士的人。5、秦昭王软弱无能吗?面对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中斥责秦王先祖,秦昭王为何能忍?秦昭王仁慈吗?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白起王翦列传》)“虎狼之秦”、“儒者不入秦”。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发现秦王一点儿都不仁慈,那么横扫六国的秦昭王为何偏偏对蔺相如如此“礼遇”?他真正的意图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离间计:“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孙子兵法·用间篇》)6、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昭王付出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点拨:从长远来看,秦王获得了统一天下的谋略和基础。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请看看《史记》中秦昭王的大事:八年,使将军羋戎攻楚,取新市。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宛。二十四年,与楚王会鄢,又会穰。秦取魏安城,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去。(即赵惠文王十六年)二十五年,拔赵二城。二十七年,错攻楚。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史记·秦本纪》)通过这些文献比较,我们发现了不一样的秦王,大概会有像张仪一样的感慨:“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苏秦列传》)三、总结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了互见法来分析人物形象,互见法是《史记》创造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将一个人物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者将同一事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这里老师改了一句诗用来评价赵王和秦昭王:“玉璧已遮千里目,昭王曲似九回肠。”四、思考题1.分析了秦昭王的立体形象,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看清楚秦昭王的大棋,回过来思考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的表现,你有哪些发现?写一篇探究蔺相如的文章,题目自拟。可以参考杨时的《蔺相如论》和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五、教学反思这节秦昭王形象分析的课程是在讲解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而在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我有意识地提到一些与传统教学中不太一样的秦昭王形象供学生思考,这节课便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但是这一点既是这节课的一个创新点,又是导致这节课教学效果不甚良好的一个原因。在上一节课中,我提到了秦昭王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面上看是一位贪婪、好色、无礼的人,但是作为一国之君、有着统一天下野心的秦王,真的是一个贪婪、好色、无礼的小人吗?而文章中提到在完璧归赵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蔺相如的一系列操作是否给了秦王攻打赵国的一个理由?秦王从提出以十五城易璧开始,是不是就在下一盘大棋?无论赵国给不给和氏璧,秦国都有理由去攻打赵国?从这一系列问题来看,秦王表面上的贪婪、好色、无礼就有了一些深层含义。因此,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对秦王已经有了一些深入思考,而这节课的开始我打算从课文出发,由浅入深地去探讨秦王的立体形象,辅以一些其他文献来佐证,但是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针对一些浅显问题能够直接回答到最终答案,与我开始预想的由浅入深分析有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