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课件 吕伟锋 第2章 测量仪器与直流电阻电路_第1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课件 吕伟锋 第2章 测量仪器与直流电阻电路_第2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课件 吕伟锋 第2章 测量仪器与直流电阻电路_第3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课件 吕伟锋 第2章 测量仪器与直流电阻电路_第4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课件 吕伟锋 第2章 测量仪器与直流电阻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1)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1.初步掌握常用电子仪器及仪表的名称、型号及基本操作;2.基本掌握用示波器观测各种电信号波形和参数的方法;3.初步了解SBL电工电路实验台及其使用。一.实验目的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二.实验仪器序号仪器名称型号或规格主要功能1函数信号发生器

2双踪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

4交流毫伏表

5电工电路实验台

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三.实验原理电子仪器可分为三大类:信号发生器(或称信号源)、测量仪表以及专用仪器仪表。信号发生器:向外界提供各种所需参数(形状、频率、幅度等)的电源激励信号。测量仪表:测试电信号的参数或观察波形。专用仪器仪表:专门用于某种特殊场合或具有专门用途的仪器仪表。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三.实验原理正弦波是频率成分最为单一的一种信号,因信号波形是数学上的正弦曲线而得名。正弦波参数:周期T初相角φ峰-峰值Vp-p、峰值Vp、有效值V图2.1.1

正弦波的波形及主要参数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三.实验原理脉冲波是指一种间断的持续时间极短的突然发生的电信号。脉冲信号参数:幅值Vm周期T(或频率f)脉宽τ(或占空比D)图2.1.2

脉冲波的波形及主要参数方波是脉冲信号的特例,D为1:2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三.实验原理1.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如SP1631A、GD1032Z):输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脉冲波等;频率连续可调;输出电压达20V及以上。2.电工电路实验台(SBL):高性能多功能电工电路实验装置。图2.1.3

电工电路实验台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三.实验原理3.双踪示波器(如CS4125A、DS1022C):多用途电信号特性测试仪,也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测量仪器。4.数字万用表(如CDM8045A或UT803):精度高带LED或LCD显示的电子仪器,可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和电阻等参数。5.交流毫伏表(如AS2173D):使用广泛的指针式模拟电压表,测量电压和频率范围宽,专用于测量正弦电压有效值。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波形并测量其波形参数(基本要求):(1)正弦信号幅度的测量:

按图2.1.4接线,使其输出1kHz、5V(有效值)的正弦波。图2.1.4

实验接线图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调节示波器的幅值灵敏度(VOLTS/DIV)、扫描速度(SWEEPTIME/DIV)旋钮,读取正弦波的幅值并计算有效值,记入表2.1.1中。将衰减选择分别调为20dB(0.5Vrms)和40dB(50mVrms)重新测量后填入该表中。测量项目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衰减位置

0dB20dB40dB信号源输出电压有效值(V)5

0.5

0.05

示波器“V/DIV”位置

峰-峰值Vp-p波形格数

峰值Vp(V)

计算有效值

表2.1.1正弦信号幅度示波器测量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2)正弦信号频率的测量:保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不变,使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依次为200Hz、2kHz、5kHz、20kHz,调节“SWEEPTIME/DIV”旋钮。测量信号频率,记入表2.1.2中。测量项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200Hz2kHz5kHz20kHz“T/DIV”位置

一个周期的格数

周期

计算频率

表2.1.2正弦信号频率测量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3)观测方波和脉冲信号并测量其波形参数:输出频率f=10kHz、Vpp=4V的方波和占空比任意的脉冲波,观察示波器波形,测量并记录其波形参数到表2.1.3中。测量项目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

方波脉冲波V/DIV位置

幅值所占格数

电压幅值(V)

信号占空比

T/DIV位置

一个周期所占格数

信号周期

计算所得频率

表2.1.3方波和脉冲波参数测试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2.正弦信号幅度的仪表测量(基本要求):调节旋钮,输出1kHz,Vpp=8V的正弦波,用交流毫伏表和数字万用表测量其电压值,将数据记录在表2.1.4中,再将幅值调整为表格所示,测量并记录数据。正弦信号电压幅值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量程示数/示数Vpp=8V

Vpp=0.8V

Vpp=2.5V

Vpp=0.25V

表2.1.4正弦信号幅度仪表测量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3.电工电子实验台直流电压源输出一个8V的直流电压,用相应仪表确认输出,并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该信号。自行设计表格记录结果。4.电工电子实验台交直流电源输出一个12V的交流电压,用相应仪表确认输出,并用数字万用表或交流毫伏表测量该信号。自行设计表格记录结果。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5.根据前面第1章基础知识所学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原理,分别用线性扫描法和吕沙育图形法测量两个同频率不同相位信号的相位差,移相网络可参考图2.1.5。

图2.1.5

移相网络测试示意图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前应对电子仪器和测量设备有一定了解。接线时保证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与被测电路的公共接地端连接在一起,称为共地。2.信号发生器通常“直流偏置旋钮”关闭,输出端不能短路。3.交流毫伏表在使用前应先“调零”,测量时应从较大量程开始逐渐减小至合适的量程,再进行测量。4.电工电路实验台电压源的输出不可短路,电压源之间不可并联。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六.实验预习思考题1.预习相关仪器仪表面板上各旋钮的位置,名称、作用及使用方法(参阅附录A部分)。2.明确示波器上的“VOLTS/DIV”(即V/DIV)、“SWEEPTIME/DIV”

(即T/DIV)旋钮的名称和含义。3.在正弦信号幅度的示波器测试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交流电压表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而不是直接使用信号信号发生器读数?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使用七.实验总结题1.如图2.1.6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荧光屏上出现下列情况时,说明示波器的哪些旋钮位置不对?应如何调节?2.总结使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体会及电信号观测的方法。图2.1.6荧光屏显示图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1)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1.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各种电阻元件伏安特性,加深对线性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理解。2.掌握电压源端口特性的测试方法,了解电源内阻对电源输出特性的影响。3.熟悉电工电路实验台的使用。一.实验目的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二.实验仪器序号仪器名称型号或规格主要功能1电工电子实验台SBL系列

2直流电压源SBL系列

3直流电压表

4直流电流表

5九孔方板及元器件

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三.实验原理1.电阻元件及其伏安特性任一时刻的电压和电流之间代数关系为伏安关系,对曲线为伏安特性曲线。图2.2.1中a,b,c,d分别为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2.2.1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三.实验原理2.电压源端口特性电压源端口特性是对电源输出电压与电流之间关系的描述。电压源的等效电路及端口特性如图2.2.2所示,实际电压源可由恒定电源VS和内阻RS串联而成。图2.2.2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测试:按图2.2.3接线,调节输出电压,使之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到10伏,注意电压表V的数值,记录流过线性电阻器的电流值至表2.2.1。将电源反接,重新测量并记录在表格2.2.1中。V(V)

I(mA)

表2.2.1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数据图2.2.3线性电阻器伏安特性电路图2.2.4

线性电阻器伏安特性测试电路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四.实验内容及步骤2.测量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按图2.2.4接线,R为限流电阻,测量二极管D(型号1N4007)的正向特性及反向特性。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正向特性实验:调节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使电压从0开始增加,正向压降可在0→0.75V之间取值。在0.5→0.75V之间更应多取几个测量点。观测电流表读数不超过100mA,将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记入表2.2.2。V(V)

I(mA)

表2.2.2半导体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数据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四.实验内容及步骤(2)反向特性实验:将电源反接,重复上述测试,根据二极管两端电压,测试电流值,其反向电压可加到30V左右,记入表格2.2.3。表2.2.3半导体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数据V(V)

I(mA)

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四.实验内容及步骤3.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将图2.2.4中的二极管换成稳压二极管,重复实验2,可得稳压二极管的正反向特性,分别将数据记录到表2.2.4和表2.2.5中。表2.2.4稳压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数据V(V)

I(mA)

表2.2.5稳压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数据V(V)

I(mA)

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四.实验内容及步骤4.电压源的端口特性的测试:为了突出电源内阻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在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串联一个电阻RS,可模拟得实际电压源。按图2.2.5接线,VS为直流电压源,由它向外界提供10V的直流电压(稳压源的开路电压)。图2.2.5模拟电压源的电路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四.实验内容及步骤改变RS及RL的值,记录负载电压并计算电流记录于表2.2.6中。

6543210V(V)

I(mA)

200V(V)

I(mA)

510V(V)

I(mA)

750V(V)

I(mA)

Rs(Ω)测量值RL(kΩ)表2.2.6电压源外特性测试数据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四.实验内容及步骤5.电流源端口特性的测试:仿照上述的实验内容4及其测试方法,应用Multisim12软件,实现实际电流源伏安特性的测试,要求电流源的电流10mA,Rs及RL自选。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二极管特性时,应时刻注意普通二极管正向电流和稳压二极管正反向电流读数均不得超过规定数值,以免损坏器件。2.进行不同实验时,应先估算电压和电流值,合理选择仪表及其量程,并注意仪表的极性。3.稳压电源使用前,由直流电压表测定得到所需的正确值,再接入电路。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六.实验预习思考题1.如何判断某元件为线性电阻或非线性电阻?线性电阻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区别?2.稳压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有何区别,用途有什么不同?3.下面a、b、c、d各图中R的存在对虚线框所示的电源外特性曲线有何影响?试画出各图的外特性曲线。图2.2.6

电阻电源图元件伏安特性及电源端口特性七.实验总结题1.根据各实验数据,绘制光滑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二极管和稳压管的正、反向特性均要求画在同一坐标系中)2.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总结、归纳各被测元件的特性。3.心得体会或其他收获。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1)了解用运算放大器的端口特性,掌握测试方法;运放组成受控源的电路原理,学会测试受控源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应用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不同类型的受控源。一.实验目的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二.实验仪器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三.实验原理1.集成运放放大器端口特性及测试方法如图2.3.1所示,其中+VDD和-VSS端钮是电源输入,用以接正、负直流工作电源。两个输入端“+”、“−”分别称为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还有一个输出端vo。图2.3.1

运算放大器及其符号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三.实验原理2.运放端口特性测试如图2.3.2是运放工作于饱和模式时的测试电路,其中图2.3.2(a)中参考电压接于反相输入端,则有:图2.3.2(b)中参考电压接于同相输入端,则有:(a)

(b)

2.3.2运算放大器饱和模式测试电路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三.实验原理3.受控源类型及伏安特性受控源主要分为四种,电路符号如图2.3.4所示。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i1=0,v2=μv1μ:转移电压比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i1=0,i2=gv1

g:转移电导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图2.3.4四种类型受控源的符号

(a)VCVS(b)VCCS三.实验原理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v1=0,v2=ri1

r:转移电阻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v1=0,i2=αi2

α:转移电流比图2.3.4四种类型受控源的符号

(c)CCVS(d)CCCS3.受控源类型及伏安特性三.实验原理4.受控源电路实现(1)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路如图2.3.5所示,即运放的输出电压v2只受输入电压v1的控制,与负载RL的大小无关,实现了VCVS。其转移电压比可以表示为:图2.3.5

电压控制电压源测试电路

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三.实验原理

图2.3.6电压控制电流源测试电路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三.实验原理4.受控源电路实现(3)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电路如图2.3.7所示,运放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v2只受输入电流iS的控制,与负载RL无关,其转移电阻为:图2.3.7

电流控制电压源测试电路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三.实验原理4.受控源电路实现(4)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电路图如2.3.8,负载电流即输出电流iL只受输入电流iS控制,与负载RL无关。其转移电流比为:图2.3.8

电流控制电流源测试电路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集成运放端口特性测试与验证(基本要求)(1)实验电路如图2.3.2(a)(b)所示,取Vref=5V,vi从1V到10V变化,测量输出电压vO记录在表2.3.1(a)和表2.3.1(b)中。表

2.3.1运放饱和模式和端口特性测试数据输入值vi(V)

测量值vO(V)

理论值vO(V)

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集成运放端口特性测试与验证(基本要求)(2)实验电路如图2.3.3输入电压vi从1V到10V变化,记录输出电压vO记录在表2.3.2中。表

2.3.2运放端口特性测试数据输入值vi(V)

测量值vO(V)

理论值vO(V)

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四.实验内容及步骤2.受控源特性的测试(基本要求)(1)测量受控源VCVS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①实验测试电路如图2.3.5,选取合适电阻且使R1=R2,并固定RL=1KΩ,调节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v1,使其在0~6V范围内取值,测量v1及相应的v2值,记录在下表2.3.3中,绘制转移特性曲线,并由求出转移电压比μ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

测量值v1(V)

v2(V)

测量计算值μ

理论值μ

2.3.3

VCVS的转移特性测试数据4.实验内容及步骤表2.3.4

VCVS的负载特性测试数据RL(KΩ)

v2(V)

iL(mA)

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2.受控源特性的测试(基本要求)(1)测量受控源VCVS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②保持v1=2V,令RL阻值从1kΩ至7kΩ,测量v2及iL,记录在表2.3.4中,绘制负载曲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2.受控源特性的测试(基本要求)(2)测量受控源VCCS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①实验测试电路如图2.3.6所示,取R=1kΩ且固定RL=1kΩ,调节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v1,使其在0~5V范围内取值。测量v1及相应的负载电流iL,结果记录在表2.3.5中,绘制转移特性曲线,并求出转移电导g。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

2.3.5

VCCS的转移特性测试数据

测量值v1(V)

iL(mA)

测量计算值g

理论值g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表

2.3.6

VCCS的负载特性测试数据RL(KΩ)

iL(mA)

v2(V)

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2.受控源特性的测试(基本要求)(2)测量受控源VCCS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②保持v1=2V,将RL从0增至5kΩ,测量相应的iL及v2,结果记录在表2.3.6中,绘制负载曲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2.受控源特性的测试(基本要求)(3)测量受控源CCVS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①实验测试电路如图2.3.7所示,使R=10kΩ,固定RL=1kΩ,调节恒流源输出电流iS使其在0~1mA内取值,测量iS及相应的v2值,结果记录在表2.3.7中,绘制转移特性曲线,并由其线性部分,求出转移电阻r。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

2.3.7

CCVS的负载特性测试数据

测量值is(mA)

v2(V)

测量计算值r

理论值r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表2.3.8

CCVS的负载特性测试数据RL(KΩ)

v2(V)

iL(mA)

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2.受控源特性的测试(基本要求)(3)测量受控源CCVS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②保持iS=0.5mA,使RL从1kΩ增至约8kΩ,测量v2及iL值,结果记录在下表2.3.8中,绘制负载曲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2.受控源特性的测试(基本要求)(4)测量受控源CCCS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①实验测试电路如图2.3.8所示,R1=R2=10kΩ,固定RL=1kΩ,调节恒流源输出电流iS,使其在0~0.6mA范围内取值,测量iS及相应的iL值,结果记录在表2.3.9中,绘制转移特性曲线,并求出转移电流比α。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

2.3.9

CCCS的转移特性测试数据

测量值is(mA)

iL(mA)

测量计算值α

理论值α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表2.3.10

CCCS的负载特性测试数据RL(KΩ)

iL(mA)

v2(V)

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2.受控源特性的测试(基本要求)(4)测量受控源CCCS的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②保持iS=0.3mA,使RL从1kΩ增至约10kΩ,测量iL及v2值,结果记录在表2.3.10中,绘制负载特性曲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3.测试方案及参数设计(设计性实验)(1)本实验中受控源输入全部采用直流电源激励,对于交流电源或其它电源激励,请自行设计测试方案。(2)根据实验原理,仿照以上实验测试方法,自行设计测试方案及数据表格,研究其转移特性和负载特性。具体要求如下:①设计一个转移电压比为3的电压控制电压源,测量其在负载电阻为2kΩ时的转移特性和负载特性。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四.实验内容及步骤3.测试方案及参数设计(设计性实验)②设计一个转移电导约为0.667mS的电压控制电流源,测量其在负载电阻为2kΩ时的转移特性和负载特性。③设计一个转移电阻为-5kΩ的电流控制电压源,测量其在负载电阻为2kΩ时的转移特性和负载特性。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五.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注意运放双电源供电时电源极性不能弄错,运放输出端不能接地,输入电压不得超过10V。测试实验数据时,应尽量避免各电压及电流不超出运放的线性范围。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六.实验预习思考题1.若令受控源的控制量极性反向,则其受控量极性如何变化?2.受控源的上述转移特性是否适合交流信号?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七.实验总结题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四种受控源的转移特性和负载特性曲线,并求出相应的转移参数。对实验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和结论。在实验中是否出现某些数据与理论值不一致的情况?若是,解释和处理这些数据的原因。集成运放的端口特性及受控源电路设计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1)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验证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加深对线性电路性质的认识;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集总电路KCL、KVL的理解;加深对电路分析中的参考方向和参考极性的认识。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三.实验原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电压升)代数和为零,即: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三.实验原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在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每一元件上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线性电路的比例性:当激励源增加或减少为原来的K倍时,电路响应r(t)也将增加或减少为原来的K倍。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定理的验证(基本要求)(1)在九孔方板上组装如图2.4.1所示实验电路,电阻可在几百欧姆至1kΩ任取。(2)检查电路无误后,调节直流电压源为所需的电压,按照电路中所要求的极性将电源接入电路。图2.4.1实验电路接线图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定理的验证(基本要求)(3)设定电路中所有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参考极性,并标注在电路图中。(4)分别令vS1、vS2单独作用(可用双掷开关S1及S2实现),用直流电压表和直流毫安表(或数字万用表)测量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并将数据记入表2.4.1中。(5)令vS1、vS2共同作用,测量各电压和电流,并将数据记入表中。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定理的验证(基本要求)(6)将vS2的数值调至原来的两倍或原来的二分之一,重复测量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数据。(7)计算第四行第五行的值,并计算相对误差。(8)将vS1、vS2分别改为方波(示波器校正信号)和正弦波(5kHz,Vpp=0.5V),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记录波形。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

测量项目vS1/VvS2/VI1/mAI2/mAI3/mAVR1/VVR2/VVR3/V

1vS1单独作用

2vS2单独作用

3vS1、vS2共同作用

4vS1、vS2单独作用叠加计算值

52vS2或0.5vS2单独作用

6相对误差(叠加性)

7相对误差(比例性)

表2.4.1

实验数据记录表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2.定理的适用性(研究探索型)将图2.4.1中的电阻R3串联二极管,如图2.4.2所示,重复上述实验中的内容和步骤,自行设计实验数据表格(注意增加VD项)和记录观测的波形,研究电路叠加性、比例性和基尔霍夫定律的适用情况。图2.4.2将电阻R3串联二极管的实验电路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3.模拟电流源实现DA转换(工程应用型)实验参考电路如图2.4.3所示,自行设计实验表格,完成性能测试。建议实验中可取vs=2V,R1=R=1KΩ。图2.4.3模拟电流源实现DA转换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五.实验注意事项在测量各电压和电流前,应预先设定好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参考极性,设定好后在测量过程中不变。测量各支路电压和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表棒极性应按设定的参考方向接入电路,数据记录时应带正负符号。自主选取电阻参数应合适,并注意运放的工作区和输入输出范围,避免出现过大和过小的电压和电流值。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六.实验预习思考题1.实验1的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是半导体二极管,线路电路的叠加性与比例性是否还成立?基尔霍夫定律呢?说明理由。2.实验过程中,未考虑vS1、vS2电源内阻,这样做是否可以?说明理由。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七.实验总结题1.根据实验数据说明线性电路的叠加性、比例性及其适用性。2.整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记录数值,进行简要的误差计算与分析。3.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得出结论。

线性电路比例性和叠加性及应用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1)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1.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认识。2.学会并掌握测量有源单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方法。3.初步掌握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12.0的使用。一.实验目的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二.实验仪器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三.实验原理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含源线性单口网络,都可用一个实际电压源代替。诺顿定理:任何一个含源线性单口网络,都可用一个实际电流源来代替。单口网络的等效参数可通过实验方法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伏安法,Ro还可以用实验测试法求得。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三.实验原理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如图2.5.1所示,测量输出端的开路电压Voc和短路电流Isc,即可获得内阻Ro的值:图2.5.1

含源线性单口网络等效电路和参数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三.实验原理2.伏安法若线性网络不允许a、b端开路或短路,可测量单口网络的端口特性,端口特性曲线的延伸线在电压、电流坐标上的截距即为Vo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