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投赠诗与干谒诗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投赠诗与干谒诗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投赠诗与干谒诗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投赠诗与干谒诗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投赠诗与干谒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钱起(唐)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阁引书生。有人说这首诗看似一首写景诗,实则是一首投赠诗,依据是什么?(6分)

投赠干谒诗学习目标:1.了解干谒诗的内涵和标志。2.把握干谒诗的情感和常用技法。投赠干谒诗

投赠诗,即作者写给具体的人的诗歌作品,或者说作者专门赋诗送给某个人。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干:求取,追求。干谒指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二、标志(标题)(1)带有“投”“赠”“谒”“上”“献”“送”“奉”“寄”“呈”等字眼(2)表明对方的官职或特殊地位《投长沙裴侍郎》《赠阙下裴舍人》《送高胜重谒曹王》《近试上张水部》《献汉南樊尚书》《奉酬睢阳李太守》《寄令狐学士》品读以下诗歌,探究干谒诗表达的常见情感温故而知新: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最后两联体现了作者怎样复杂的内心活动?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赠阙下裴舍人唐代: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①阙下: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地。阙是宫门前的望楼。裴舍人:生平不详。舍人:指中书舍人,其职责是草拟诏书,任职者须有文学资望。②黄莺:一作“黄鹂”。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此处泛指宫苑。③紫禁:皇宫。④长乐:即长乐宫。这里借指唐代长安宫殿。⑤龙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个小湖,后王邸改为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日常起居也多在此。⑥阳和:指二月仲春,与开头二月相应。霄汉:指高空。⑦献赋:西汉时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被进用,后为许多文人效仿。此指参加科举考试。遇:遇时,指被重用。⑧华簪:古人戴帽,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连帽穿结于发髻上。有装饰的簪,就是华簪,是达官贵人的冠饰。翻译二月天黄莺鸟飞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葱葱。长乐宫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杨柳沐春雨翠色更深。和煦春日也难消穷途遗恨,耿耿胸中永怀着捧日忠心。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发丛生羞对裴舍人。那么,钱起赠诗给裴舍人,为什么要牵扯上这些宫殿苑囿呢?这就要看看舍人的日常活动情况了。在唐代,这些“侍从之臣”每天都要随侍皇帝左右,过问机密大事,其实际权力范围很大。不难理解,此诗的开头四句,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他的目的,是在“景语”中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地位。由于裴舍人追随御辇,侍从宸居,就能看到一般官员看不到的宫苑景色。当皇帝行幸到上林苑时,裴舍人看到上林苑的早莺;皇帝在紫禁城临朝时,裴舍人又看见皇城的春阴晓色;裴舍人草诏时,更听到长乐宫舒缓的钟声;而龙池的柳色变化及其在雨中的浓翠,自然也是裴舍人平日所熟知的。四种景物都若隐若现地使人看到裴舍人的影子。可见,虽然没有一个字正面提到裴舍人,但实际上句句都在恭维裴舍人。恭维十足,却又不露痕迹,可见手法高妙。这首诗,通篇表示了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却又显得十分隐约曲折,尤其是前四句,虽然是在恭维,由于运用了“景语”,便不觉其庸俗了。由此颇见钱起娴熟的艺术技巧。全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十分难得。上李邕[唐]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③真题再现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古典诗歌中鸿雁意象

一、它往往和贫苦的老百姓联系在一起。所谓“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即是如此。

二、它往往寄寓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音信的盼望和羁旅伤感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它还可以表达诗人或孤独,或孤高等情感。“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规范答题示范:

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三、情感(1)应试举子考试前的不安与期待(2)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举荐(3)济时救世的人生理想和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4)强烈的功名愿望和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5)表现高洁耿介、傲视权贵的意气四、常用技法(1)修辞:比喻。(2)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四海升平之景表达对显贵的赞美,借景外化自己内在形象)、象征、用典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钱起(唐)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阁引书生。有人说这首诗看似一首写景诗,实则是一首投赠诗,依据是什么?(6分).①标题有“上中书李侍郎“字样,表明是写给一位姓李的中书侍郎的。②尾联以丞相称李侍郎,以书生自称,委婉表达希望李侍郎能够接引自己,让自己有出头之日的愿望。③文中景色清爽明朗,意在借景抒情,歌颂天下大治,君明臣贤,委婉讨好李侍郎,是投赠干谒诗的惯用写法。巩固提升: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岑参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1)诗中颔联写景有何作用?(2)简析诗歌颈联的妙处。(3)诗歌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1)①描写了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②烘托了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为下文言志抒情作铺垫。(2)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3)凿壁偷光,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③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④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⑤欲荐谁?

[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②楚客,指贾谊。③袍:官袍。④烟霄:喻显赫地位。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

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解析:选B(B项,结合上句中的“悲”,再从此句中捣衣声的“清”、滴漏声的“繁”、月亮的“高”可以看出此处营造的氛围是凄清,故“清幽”不当,写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也是为了突出气氛的凄清。)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解析:答题要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分析。“楚客悲”借贾谊经历,暗寓自己被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