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_第1页
列夫·托尔斯泰_第2页
列夫·托尔斯泰_第3页
列夫·托尔斯泰_第4页
列夫·托尔斯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他为著名文学和历史人物所作的评论和传记,使他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五、六十年代托尔斯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何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

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他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小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遗言:我爱真理。预习检查胡髭

黝黑鬈发粗制滥造藏污纳垢粗糙正襟危坐轩昂

颔首低眉诚惶诚恐侏儒

滞留愚钝

器宇禁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黯然失色意趣盎然广袤无垠

炽热

不无尴尬

犀利锃亮甲胄无可置疑粲然zīyòuquánlàngòucāogān

gàxīzèngzhòuzhìcànzhìyú

dùnqìgùguǎhèjīnxuān

ánghànhuángzhū

rúànàngmàoyínchì黝黑(yǒuhēi)滞留(zhì

liú):停留不动.愚钝(yúdùn)器宇(qìyǔ):气概、风度.禁锢(jìngù):束缚、限制.轩昂(xuān

áng):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犀利(xīlì):(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侏儒(zhūrú)酒肆(jiǔsì)尴尬(gāngà):(神色、态度)不自然;处境苦难,不好处理.炽热(chìrè)粗制滥造(làn)藏污纳垢(cángwūnàgòu)郁郁寡欢(guǎ)鹤立鸡群(hè):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jīn):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颔首低尾(hàn):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诚惶诚恐(huáng

kǒng):惶恐不安.无可置疑(zhìyí)黯然失色(àn)广袤无垠(màoyín):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掌舵为“袤”.锃亮(zèng)鬈(quán)

髯(rán)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理清层次脉络。第一段:须发的特点第二段:面部轮廓、结构第三段:面容表情第四段:长相平平第五段:外貌令人失望第六段:目光犀利第七段:蕴含丰富情感第八段:眼睛具有威力第九段:眼睛的犀利与人生的不幸外貌特征眼光犀利深邃的精神世界列夫·托尔斯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是刻划人物的重要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形、神兼备。作用: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肖像描写的作用例:《红楼梦》第三回

对林黛玉的眼睛的描写。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须发:眉毛: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额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皮肤: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样子。鼻子: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目光: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词语回答)失调、崎岖、平庸而粗鄙。分析肖像画: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平庸丑陋大众化灵魂的高贵,眼睛的犀利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反衬说明欲扬先抑

本文作者了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课文前半部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以此来反衬后半部其深邃的目光和高贵的灵魂。“相得益彰”——正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落井下石”——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例子: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蓄势待发”——欲扬先抑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先写阿长的“多事”、“规矩多”,这是抑;通过去帮作者买来山海经来突出阿长对孩子的爱,这是扬。思考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犀利的目光;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赞美他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恰当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4、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写出托尔斯泰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拓展思考“幸福”与“不幸”“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