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课件】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课件】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课件】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课件】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新课导入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数量特征最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死亡率出生率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影响“J”形增长“S”形增长波动爆发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数量变化影响因素下降消亡视角决定问题——以种群研究为例新课导入红树林(Mangrove)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里面是一个生机蓬勃的生态环境,小至浮游生物,大至甲壳动物、鱼、蟹、鸟类等,都在这一个依赖红树林的食物链中;捕食群落研究种群和群落的核心问题讨论:鸟类与鱼的种间关系是什么?红树林中全部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层次?3.研究甲壳动物、鱼、蟹、鸟类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哪些内容?目录01一、群落的概念及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一、群落的概念及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注意:①一个群落必须包括该地域全部的生物;②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例1】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鱼类B.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C.城北一个水产品市场上待卖的活鸡、活鱼,各种蔬菜以及它们上面所附着的微生物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D一、群落的概念及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种群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群落具有怎样的时空结构?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的?边缘效应丰富度优势种生态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不同的视角研究,问题也是不同的!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科学方法对生物群体的研究,种群和群落是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研究_____是研究_______的基础。

种群群落目录02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新疆北部针叶林部分物种名录新疆五针松、新疆冷杉、新疆云杉新疆云杉新疆五针松新疆冷杉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部分物种名录米槠、甜槠、木荷、狗脊、芒萁狗脊芒萁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新疆北部针叶林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部分物种名录新疆五针松、新疆冷杉、新疆云杉部分物种名录米槠、木荷、狗脊、芒萁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群落如何进行区分?不同群落的物种的组成是不同的。二、群落的物种组成2、衡量标准丰富度物种数目________,即群落中_____________的多少。常绿针叶林苔原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我国从东北→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注意:物种丰富度与物种的种类数目有关,与生物个体数量无关。物种丰富度低高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的数目也有差别。物种丰富度:高物种丰富度:低规律:①

随纬度降低,物种丰富度逐渐

随海拔降低,物种丰富度逐渐

随水深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

。升高升高降低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优势种3、特点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__________,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_____________,往往_______________。如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米槠,甜槠,木荷等数量很多影响也很大占据优势米槠甜槠木荷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_________,但对其他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就____________。如,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狗脊,芒萁等。常见影响不大不占优势(2)常见种芒萁狗脊武夷山常绿阔叶林3、特点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会一直保持优势吗?不占优势的种群会一直不占优势吗?碱蓬糙隐子草羊草正常放牧时放牧强度加大时过度放牧时给畜牧业生产有什么启示?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3、特点草原中放牧强度加大:羊草糙隐子草碱蓬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群落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习题检测比较下列地区的群落,哪个的丰富度最大?()A.森林B.草地C.一样大D.森林与草地的交界地带D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目录03三、种间关系三、种间关系1.原始合作(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受益,分开后,也能独立生活。(2)实例:海葵寄居蟹提供保护固着场所蚂蚁蚜虫提供蜜露驱赶天敌AB时间种群数量同步变化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无明确营养关系数量坐标图——这种关系没有发展到“相互依存”三、种间关系2.互利共生(1)定义:两种生物长期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共同生活在一起(2)实例: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分开后一般不能独立生存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思考:与原始合作的区别?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数量上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合作是必须的(即:活着时两者在自然状态下不会分开)三、种间关系3.捕食(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2)实例:翠鸟捕鱼、蜥蜴吃蝗虫——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思考】螳螂母吃公是捕食关系吗?不是捕食。公螳螂、母螳螂为同一物种,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种内斗争。AB时间种群数量被捕食者捕食者一看起点:起点高(数量多)的是被捕食者二看峰值:峰值高的为被捕食者【思考】如何辨别曲线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AB被捕食者捕食者营养关系图三看上升与下降:先增先减的是被捕食者三、种间关系注意:★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竞争。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也是种内竞争★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捕食不包括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即不包括分解者及绿色植物从土壤吸取营养)★两种生物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种间竞争关系。两只猎狗为抢夺一块肉而展开斗争,是否为种间竞争?人吃玉米子粒,而牛吃玉米秸秆,是否为种间竞争?三、种间关系三、种间关系4.种间竞争(1)定义:

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

的现象。两种更多种相互排斥(2)实例:非洲狮和斑鬣狗“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竞争能力相当(牛和羊)【思考】种间竞争的结果?竞争能力悬殊(非洲狮和斑鬣狗)注意: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重叠的范围。三、种间关系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

并通常对宿主

的现象。马蛔虫与马5.寄生(1)定义:(2)实例:获取营养产生危害思考1:寄生一定发生在动物之间吗?豆科植物与菟丝子、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思考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寄生一般不会造成寄主死亡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3)特点:寄主受害,寄生者受益,分开对寄生者不利。宿主的个体数有可能减少,有可能不变,一般情况下,宿主的个体数不会变为零。腐生: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的方式。三、种间关系数量坐标图时间个体数0寄生生物B宿主(寄主)A体内寄生数量坐标图时间个体数0寄生生物B宿主(寄主)A体表寄生BAAB营养关系图营养关系图体内寄生:蛔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噬菌体和细菌。体表寄生: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蚊子和人。三、种间关系真菌孢子侵入蝙蝠蛾幼虫体内。靠吸收幼虫的营养进行繁殖。当菌丝慢慢生长时,幼虫也随之长大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三、种间关系①思考:寄生与捕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捕食中的被捕食者将被杀死或造成身体器官的明显残缺,被捕食者的结构已经不完整,甚至死亡,寄生中的寄主不会出现这些变化。寄主结构完整,且寄生者一般不把寄主杀死(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如蝉吸吮树的汁液?寄生如蝗虫啃食树叶?捕食②寄生与互利共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寄生:对寄生者有利,对宿主有害互利共生: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③寄生与腐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习题检测分析下列营养关系图,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种间竞争(体表)寄生捕食(体内)寄生互利共生习题检测分析下列物种数量图,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种间竞争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寄生寄生生物数量时间习题检测(山东·高考真题)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A三、种间关系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资料1:

红尾鸲和鹟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上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是红尾鸲还是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更大。讨论1: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鹟蓝额红尾鸲三、种间关系

资料2: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m2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经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优势的物种。讨论2: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习题检测1.下列生物群体可称为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D.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C习题检测2.下列各项中,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是A.过度放牧导致草原优势物种由羊草变为碱蓬B.人工林中刺儿菜的数量随林冠层郁闭度而变化C.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中老龄人口所占比例D.某种鱼成体和幼体分别生活在水体底层和表层A习题检测3.下列关于群落及丰富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B.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种群中个体数量增多是群落丰富度增大的重要原因D.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不能构成生物群落C解析:种群中个体数量增多是种群密度增大的表现,但并不意味着群落丰富度增大,因为丰富度是群落物种数目的多少,C错误。习题检测4.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种内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竞争加剧B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习题检测5.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B目录04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四、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

在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2.分类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四、群落的空间结构乔木层黄鹂灌木层啄木鸟草本层画眉森林群落(陆生)湖泊群落的垂直结构(水生群落)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挺水层植物菰(茭白)浮水层植物凤眼莲沉水层植物水车前四、群落的空间结构绿藻褐藻红藻浅层中层深层海洋中的藻类垂直分布是海洋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有效的避免的竞争,充分利用了光能新教材P101图海岸带浅海带深海带四、群落的空间结构③影响湖泊中植物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什么?②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①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食物、栖息场所等光照强度,温度想一想1.垂直结构四、群落的空间结构想一想1.垂直结构④影响地下植物分层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水分、无机盐⑥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光照强度、光的波长⑤影响植物水中分层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四、群落的空间结构竹林中,竹子有高有矮,是否说明竹子具有垂直结构?为什么?草原生态系统有无垂直结构?有无种群不具有垂直结构。四、群落的空间结构概念: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一般呈镶嵌分布决定因素:①地形的变化;②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③光照强度的不同;④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⑤人与动物的影响等。特点:2.水平结构四、群落的空间结构2.水平结构光照强度光质(光的波长)温度上图中b、c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布的影响因素是地形的起伏)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群落结构是论述一个群落内部的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习题检测(1)森林有垂直结构,草原只有水平结构(

)(2)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陆地上,也表现在水域中(

)(3)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4)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习题检测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

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习题检测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200~3800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两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目录05五、群落的季节性五、群落的季节性春夏秋冬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物种组成和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五、群落的季节性有些种类的植物在早春(迎春花、桃花)来临时开始萌发,并迅速开花和结实,到了夏季其生活周期结束;另一些种类的植物(美人蕉),则在夏季到达生命活动的高峰,从而导致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1.植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迎春花五、群落的季节性大多数典型的草原鸟类和高鼻羚羊等有蹄类动物,在冬季都向南方迁移,到雪被较少、食物充足的地区生活。2.动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旱獭、仓鼠等啮齿类动物在冬季会休眠;非洲肺鱼、箭猪等动物进入夏眠。目录06六、生态位六、生态位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以及与___________________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地位或作用1.概念:空间位置占用资源其他物种的关系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栖息地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2.研究内容:动植物生态位研究内容相同吗?六、生态位生境1-为低潮盐沼一光滩带,宽度为2000m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biao)草带,宽度为400m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六、生态位【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1.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①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两者均选择生境1和3。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②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③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都出现。六、生态位【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2.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吗?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六、生态位【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3.任选一种鸟,分析它的食性。从觅食的角度,与它有竞争关系的鸟类有哪些?以绿翅鸭为例,绿翅鸭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还吃茎类、螺类、贝类等,与绿头鸭也是,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也有种间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绿翅鸭与鹤鹬都吃贝类。六、生态位【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4.任选一种鸟,从觅食生境、种间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描述这种鸟类的生态位。描述鸟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考虑它们的觅食生境(栖息地)、食物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等。六、生态位与社会的联系四大家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混合养殖上层水:鲢鱼---浮游植物中上层:鳙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中下层:草鱼---水草下层水:青鱼---水底的螺、蚌以及水生昆虫四种鱼混养,既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与食物和溶解氧、阳光、温度等因素有关六、生态位2.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3.形成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4.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六、生态位在群落形成的过程中,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你认为这两个物种的发展将是什么结果?(P29拓展应用第2题)①”你死我活“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在空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们必然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竟争可能会使二者的生态位发生分化,结果为它们仍然共存于同一个群落中,也可能为一方消失,另一方留存下来。六、生态位在群落形成的过程中,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你认为这两个物种的发展将是什么结果?(P29拓展应用第2题)②生态位分化习题检测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横纵坐标分别表示M、N两个物种摄取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可能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d越大,M与N之间的竞争越弱D.当M呈“S”形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C目录07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1.土壤小动物种类:土壤是无数动物的家园,大部分土壤小动物营腐生生活。蜈蚣鼠妇马陆蚯蚓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2.功能: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实验探究: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不适用样方法的原因:

)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1.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2.调查内容:小动物的

。3.统计方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记名计算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种类和相对数量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实验探究: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4.实验步骤:统计和分析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去表层落叶,取土壤样品,标明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等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实验探究: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4.实验步骤:统计和分析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去表层落叶,取土壤样品,标明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等诱虫器采集、简易采集法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实验探究: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4.实验步骤:统计和分析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酒精问题:简述酒精的作用。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诱虫器采集2、70%酒精溶液的作用?固定杀死小动物并保存,防止腐烂,通常用于制作标本。3、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湿棉花(保存活体)为了使空气流通1、土壤与花盆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的原因?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根据这个习性,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诱虫器呢?诱虫器采集√判断: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则调查数值偏大。(

)√(原理: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简易采集法—镊子(体型较大)或吸虫器(体型较小)1、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2、采集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原因:防止小动物体色发黑、体质变硬,给后续的物种鉴定带来困难。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用于实验室培养问题:如果将采集的小动物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应选择哪种?如果将采集的小动物用于实验室培养应选择哪种?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和分析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4.实验步骤: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体视显微镜观察(最好);普通光学显微镜(4倍物镜和5倍目镜)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特征。七、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和分析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4.实验步骤:根据前面介绍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设计数据统计表,分析所记录数据,完成一份研究报告。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