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作业课件提升作业十五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含三民主义)_第1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作业课件提升作业十五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含三民主义)_第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作业课件提升作业十五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含三民主义)_第3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作业课件提升作业十五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含三民主义)_第4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作业课件提升作业十五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含三民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五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含三民主义)(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汉中模拟)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

)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解析】选D。据题干“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可得出国家有实力才能立足,从而激发人们救国救民的意识,故D正确。2.(2021·河南联考)据统计,在清末的普通学堂里,儒家经典课程占27.1%,数、理、化、外语等课程占38.2%,图画、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占34.7%。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21种理、工、农、医专业中,开设西方自然科学课程465门。这种课程设置 (

)A.使教育摆脱了从属科举的地位B.改变了知识单调狭窄的状况C.改变了私塾学堂传统授徒方式D.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清末教育改革中,缩减了传统儒家经典课程,增加了数、理、化、英等实用性的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了知识单一的状况,故选B。3.三十余年间阐发“中体西用”者不止洋务一派,凡谈时务、讲西学的人,莫不接受或附和这一主张,甚至倡发此论者还以早期的改良派居多。这说明 (

)A.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趋同B.西学已成为时代主流C.政治变革存在较大阻力D.“中体西用”得到普遍认可【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学西学的进步人士认可中体西用思想,不主张改变中国传统的封建体制,故不利于政治变革,故C正确。4.(2021·荆州模拟)现代新儒家梁漱溟讲道:“有人以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文化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此论表明梁漱溟 (

)A.顽强抵制西方新思想的传播B.反击当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C.其思想与“中体西用”大致相当D.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解析】选D。材料“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表明,梁漱溟所要复兴的是儒家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故选D;材料中梁漱溟认为新文化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不能表明他顽强抵制西方新思想的传播,排除A;材料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符合“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排除B;材料中梁漱溟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没有涉及“中体”,即维护传统的政治制度,排除C。

【拓展延伸】维新思想的四大特点(1)由技术到制度: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2)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4)救亡图存: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5.(2021·荆州模拟)1905年11月,应清政府约束留日学生政治活动的要求,日本政府颁布“取缔规则”。此举引发了中国留学生的罢课退学风潮,迫使日本当局暂停实施“规则”。这一事件 (

)A.加剧中日外交冲突B.促成同盟会的成立C.推动革命思想传播D.引发抗日救亡思潮【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宣传革命主张,而学生的罢课退学风潮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对推动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故选C;材料强调留日学生罢课退学风潮推动革命思想传播,与加剧中日外交冲突无关,排除A;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强调留日学生罢课退学风潮推动革命思想传播,没有涉及抗日思潮,排除D。6.(2021·揭阳模拟)戊戌变法前,追随康有为的梁启超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提倡尊孔保教,致力于儒学的宗教化。而到了1902年,梁启超却公开反对保教。梁启超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维新派已赞同革命【解析】选B。根据材料“戊戌变法前……提倡尊孔保教……到了1902年……公开反对保教”,表明梁启超救亡图存的思想,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故选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排除C;维新派主张改良,且梁启超不能代表整个维新派,排除D。7.新三民主义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

)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解析】选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工人之失业者,国家……”表明新三民主义注重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故C正确。

【加固训练】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

)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B.根本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解析】选A。“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所以农民拥有土地就成为一句空话,故A正确。8.孙中山认为全体人民应当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管理政府、管理官员、管理立法等工作,只有实行“直接民权”或“全民政治”,才能“济代议政治之穷”“矫选举制度之弊”。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 (

)A.实行直接民主才能确保民主政体B.全民政治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核心C.应当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D.民权主义者应学习借鉴西方民主【解析】选C。根据材料“孙中山认为全体人民应当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管理政府、管理官员、管理立法等工作”,可知孙中山认为应当实现全民直接的民权,避免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弊端,故C正确。9.(2021·衡水模拟)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文章指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奉劝人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主义。这实质上是 (

)A.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的反映B.反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C.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D.倡导彻底推翻军阀统治【解析】选C。胡适主张的“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实质上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想,而其所说的“主义”,则是指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因而胡适是反对所谓的“主义”的,故选C;胡适与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才是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的反映,题干没有提到李大钊的主张,排除A;胡适是反对高谈主义,而不是反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排除B;胡适主张“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是指改良,而不是革命,与D中的“彻底推翻”不符,排除D。10.(2019·枣庄模拟)《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新文化运动兴起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解析】选B。根据“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联系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因此选B。11.有人认为:“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真正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

)A.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民主和科学的精髓B.反映了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精髓C.体现了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爱国情怀D.反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理想【解析】选B。民主和科学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故A错误;新文化运动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故B正确;经世致用仍然是以儒家思想为体,维护旧的封建统治,与材料中“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不符,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传统束缚,故D错误。

【拓展延伸】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程12.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

)A.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B.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D.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胡适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故C正确。二、非选择题(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摆脱了教会的束缚,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萌芽。但是,文艺复兴相当重要的成分是向希腊人文精神的回归,还没有产生一种新的精神取代它。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的“宗教伦理”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这种看法不全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带来的并不是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而仍然是封建民族国家。工业化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形态的成立,仅有宗教的伦理还不够,还要有与其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就是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体系。——摘编自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材料二在中国现代化史上,救亡与启蒙难解难分。中国的启蒙即源于救亡,救亡是中国启蒙的深层动因。与法国启蒙运动相比,中国启蒙运动毋宁是一种落后民族寻求富强之道的“救亡型启蒙”。五四运动前后,新思潮经历了一个从思想启蒙到“直接行动”、从“价值重估”到“社会改造”的转变。由此,五四运动后,革命运动代新文化运动而兴。这种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消长,与其说是“救亡压倒启蒙”,毋宁说是“启蒙转化为革命”。——摘编自郑大华主编《当代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体系的发展和影响。(1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发展的特点。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13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摆脱了教会的束缚,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萌芽”得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资产阶级思想的萌发和初步形成等。第(2)题第一问据材料二“救亡是中国启蒙的深层动因”得出目的是救亡图存等;第二问据材料二“是一种落后民族寻求富强之道”得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西方,据材料二“救亡型启蒙”结合所学得出,中国遭受西方国家侵略,面对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答案:(1)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资产阶级思想的萌发和初步形成,新教伦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6分)影响:启蒙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体系、民主政治的形成,成为资本主义思想体系。(6分)(2)特点:目的是救亡图存;思想启蒙运动与革命相结合。(6分)原因: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西方;中国遭受西方国家侵略;面对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7分)14.(2019·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20世纪初兴起了创办白话文刊物的潮流,以下是摘录的部分白话报刊宗旨简表。创刊名称创办时间、地点报刊宗旨《启蒙通俗报》1902年成都“专以启蒙通俗为主”《绍兴白话报》1903年绍兴“唤起民众爱国和开通地方风气”《宁波白话报》1903年宁波主张实业救国,倡导文明,移风易俗《安徽俗话报》1904年安庆“它的宗旨一是救亡图存,二是开通民智”《白话》杂志1904年东京“旨在开通妇女界,鼓吹反帝爱国”创刊名称创办时间、地点报刊宗旨《北京女报》1905年北京“开民智”《预备立宪官话报》1906年上海“专以开化风俗,改良社会,使人人有预备立宪资格为宗旨”《西藏白话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