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 B.该反应中是反应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CO2 B.江水 C.SO2 D.高锰酸钾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C.铁钉生锈和铁丝燃烧都有氧气参与,所以都是氧化反应D.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4.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次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捏胶帽,再将滴管伸入液体中吸取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先给试管预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6.下列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镁条导电 B.粉尘爆炸 C.金属拉丝 D.活性炭吸附毒气7.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Cl2B.2Cl2C.2ClD.2Cl-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液滴,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黄豆和和芝麻混合体积变小,可以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液态酒精和固态酒精都可以燃烧,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9.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一定是A.阳离子B.阴离子C.分子D.原子10.有以下七种物质①河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⑤氢氧化钠溶液⑥氧化铜⑦氯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④属于单质B.只有③④⑥⑦属于纯净物C.只有①⑤属于混合物D.只有③⑥属于化合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1个铁原子________(2)2个氢分子________(3)3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a、b的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_____。(3)若选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利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中可以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H2SO4)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编号);如果用F图所示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从_____(填“c”或“d”)端管口通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来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写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用字母a、b、c对下图排序);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氮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5)某学生做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点燃火柴后立即连同铁丝快速深入集气瓶中下部(未接触水),但铁丝未燃烧,针对上述操作,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改进实验后实验成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6)若用含过氧化氢0.4mol的双氧水制取氧气,问可制得______mol氧气?(提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4.石灰石是主要矿产品之一,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矿石山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分4次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234加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763.524.4m问:(1)哪几次实验中矿石有剩余?_____。(2)表中m的数值是_____。(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4)试计算这种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o,就会患坏血病。如右图是盛放“维生素C"瓶子的标签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的化学式部分不清楚,可用C.H.O表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维生素C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2)CnH8O6中n=_________(3)计算30克维生素C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精确到0.1g).16.已知6.2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8克。求:(1)生成多少克的氧气?_____(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各物质质量变化,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解答。【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CO2质量增大,CaCO3质量减少,CaO质量增大,故CaCO3为反应物,CO2和CaO为生成物,此反应中只有一种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为分解反应。故选D。【点睛】此类题实际为考查质量守恒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从题目给定信息中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确定反应类型,相似题型为表格数据型、柱状型、折线型等。2、B【解析】
A、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氧分子,故A错误;
B、江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含有氧分子,故B正确;C、二氧化硫中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D、高锰酸钾中不含有氧分子,而含有氧元素,故错误、【点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不含有氧气分子。3、C【解析】
A、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也不带电,故选项错误;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在一起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铁钉生锈是缓慢氧化,铁钉生锈与铁丝燃烧都有氧气参与,都是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D、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为8,例如锂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选项错误。故选C。4、D【解析】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d微粒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b微粒的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b粒子是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离子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D.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5、B【解析】
A.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捏扁胶头赶尽空气,再伸入瓶中吸液,故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为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无法收集,实验室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体集满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故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D.为防止试管炸裂,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先给试管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故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6、B【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镁条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粉尘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金属拉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活性炭吸附毒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7、B【解析】
A、Cl2表示一个氯分子、氯气,故错误;B、2Cl2表示两个氯分子,故正确;C、2Cl表示两个氯原子,错误;D、2Cl-表示两个氯离子,错误。故选B。8、C【解析】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液滴,没有新物质生成,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此选项正确;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饭菜香味,此选项正确;C、黄豆和和芝麻混合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此选项错误;D、液态酒精和固态酒精都由酒精分子构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所以液态酒精和固态酒精可以燃烧,此选项正确。故选C。9、B【解析】
核电荷数=质子数,当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微粒是原子,当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是阳离子,当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阴离子,故选B。10、C【解析】
①河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②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③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④液态氮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⑤氢氧化钠溶液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⑥氧化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它是由氧、铜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
⑦氯化钠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观察选项,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点睛】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Fe2H23CO32-【解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1个铁原子,就可表示为Fe;(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如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CO3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酒精灯铁架台AC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分解反应BC【解析】
(1)依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回答;(2)依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氧气的密度、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回答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3)选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取氧气的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根据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4)根据实验室中可以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H2SO4)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硫酸亚铁,依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分析解答,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详解】(1)标号仪器a是酒精灯,b是铁架台;(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或排水法收集,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C;故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C;为了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从而防止炸裂试管,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3)选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故属于分解反应;(4)由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硫酸(H2SO4)溶液常温下反应能制取硫化氢,故选发生装置B;硫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用F图所示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从c端管口通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睛】本题考查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的原理、收集等。中考常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锥形瓶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D2KClO32KCl+3O2↑bac集气瓶没装满水(或没等到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待火柴将要燃尽时连同铁丝由瓶口缓慢伸入集气瓶中下部3Fe+2O2Fe3O40.2(详见解析)【解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4)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集气瓶装满水,所以集气瓶中的水逐渐减小,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氮气的原因可能是:集气瓶没装满水(或没等到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进行分析;(5)根据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6)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题中的数据进行计算。【详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锥形瓶,b是试管;(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为防止装置漏气,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所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集气瓶装满水,收集过程中集气瓶中的水逐渐减小,所以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bac;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氮气的原因可能是:集气瓶没装满水或没等到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5)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丝未燃烧,针对上述操作,提出一条改进建议是:待火柴将要燃尽时连同铁丝由瓶口缓慢伸入集气瓶中下部,改进实验后实验成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e3O4;(6)设:可以制取氧气物质的量为xx=0.2mol。【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4、第3和第44.480%29.2%【解析】
(1)可根据加样品的质量与生成CO2的变化关系判断哪几次实验中矿石有剩余;(2)从2与3两次得到CO2质量的不同判断出第3次实验中盐酸已经反应完,样品已经过量;(3)可从表格中选取样品全部反应完的实验数据,根据CaCO3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用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CaCO3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腐蚀添加剂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防水嵌缝密封条(带)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满铁剪报》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 仿皮护套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仿丝大方巾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仿制药注册法规培训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无缝运动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家庭健康数据云平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木制门及其框架和门槛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健康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机器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故障检测报告表
- 日常零星项目维修项目清单
- 心脏解剖演示文稿
- GB∕T 28575-2020 YE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63~355)
- 2022医院设备科工作制度
- 【23精品】苏少小学美术三下教案全册
- 房屋租赁(出租)家私清单
- 仓储货架ppt课件
- 《保健按摩师》(五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 陈日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上篇
- PID烙铁恒温控制器设计与制作_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