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根据新浪新闻报道,我国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已下降95%,
同时提醒患有新冠期间应减少高糖类、高油脂的食物摄入。下列食物不适宜新冠病人食用的
A.①④⑤B.②⑤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检验氢气纯度
用滴管吸取液体
3.下列过程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向二氧化碳中加水
B.研磨胆机晶体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
B.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C.使用天然气代替煤做燃料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及黄色火焰,放热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向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固体减少不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D.将铅笔芯、小灯泡用导线连在一起,接通电源:小灯泡发亮
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拉瓦锡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Hg+02二HgO化合反应
B.甲烷燃烧CH4+2O2三CO2+2H2O氧化反应
C.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Zn+H2sO4=ZnS04+H2T置换反应
D.钟乳石的形成CaHCO3=CaCO3I+H20+C02T分解反应
8.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健康人体血浆pH范围在0,9〜1.5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C.含氟牙膏可防治龈齿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9.美国俄亥俄州2月4日发生的火车脱轨事故造成大量致癌物质氯乙烯(C2H3CI)泄漏,对当
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危害。下列有关氯乙烯说法错误的是()
A.氯乙烯中碳、氢、氯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3:1
B.氯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分子构成的
D.一个氯乙烯分子中含有32个质子
10.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21%
B.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水资源总量的30.4%
D.煤、石油、天然气、沼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11.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B金刚石、石墨性质不同原子的结构不同
C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D通过移走硅原子可以构成“中国”两个字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A.AB.BC.CD.D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硬水和软水加入等量肥皂水煮沸
B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加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氢钱和过磷酸钙闻气味加稀盐酸
D铁丝和铝丝观察颜色比较硬度
A.AB.BC.CD.D
溶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甲
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度
g乙
A.tJC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C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
0tit2温度七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取甲
D.t2°C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时,甲析出晶体比乙多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
A铁粉Fez。?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co202
CNaCl泥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CaO石灰石高温煨烧
A.AB.BC.CD.D
15.实验室有一份变质的氧化钙固体,取样于烧杯中,向其中加7.3%的稀盐酸300g,恰好
完全反应,生成了4.4g气体,已知样品中氢、碳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则加入烧杯中的
样品的质量为()
A.23gB.17.4gC.15.6gD.12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6.近些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我国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突破500万辆。其中成功
研制出的纯电动公交车新型能源一钛酸锂(口4箕5。2)电池,最短充电时间仅用6分钟,相比于
它的前任镒酸锂(LiMnzOQ电池有很大提升,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电动公交车在行驶时的能量转化。
(2)将二氧化镒与碳酸锂(化学式Li2c。3)按一定质量配比后加热至600冤〜750冤,可以制得锦
酸锂,同时生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化合物和一种气体单质,请你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反应前镭元素的化合价。
17.新冠康复后需要补充营养,如图是某同学的早餐。请回答
下列问题:
(1)鸡蛋、牛奶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水除外),牛奶在
食用时可适当加入少量蔗糖,就是白糖,蔗糖的化学式为
(2)用于制作全麦面包的小麦在种植过程中,施加一种无残留,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填
化学式),该化肥的作用可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还可以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3)早餐蔬菜不可少,春季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蔬菜,所用的塑料是材料,因其具有
的化学性质。
A.密度小
B.耐化学腐蚀
C.不导电
18.如图是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名称)
(3)两种反应物的分子的相同点是.
19.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根据化学实验可以归纳总结同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在研究酸碱盐性质时,某类物质与其他
类物质发生反应体现出某种相同的离子均发生了反应,因此同一类别物质中的不同物质因含
相同的离子均可发生相同的反应。请根据物质中同离子发生的反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2)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16个族,一般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这是因为在同一族的元
素的原子结构中相同的缘故(填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按规律画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0.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且类别不同的物质,A是生产玻
璃、洗涤剂的原料,D是常见的气体,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图中
所有反应及转化关系已给出,其中“一”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
应,“一”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
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部分反应在溶液中进行)。
(1)A的化学式,B的物质类别为
(2)D转化为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与足量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1.为了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图
实验。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X)的比例式。
(3)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0g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o
(4)该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向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加入3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o
(6)若80g该样品粉末未被氧化前的单质铜由辉铜矿炼制得到,则需要含Cu2s80%的辉铜矿样
品的质量为。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2.在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标号仪器②的一般用途是
(2)若在实验室里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3)若用F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需要从(填"a”或"b”)端通入,因为不断通入气
体使瓶内,大于外压,在压强差作用下,将空气排出。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的性质实验活动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L硫酸钠
厂溶满
‘现象:
A烧杯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烧杯中滤液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小组同学对C烧杯中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下面探究。
【提出问题】C烧杯溶液中含有什么离子?(不考虑酚猷)
【活动探究】
甲同学用试管取少量C中溶液,向试管中滴入硫酸钠溶液,观察到,分析出溶液中一
定有Ba?+存在。
乙同学继续了甲同学的实验,他继续向试管中加入一种试剂,观察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得
出结论:乙同学加入的试剂可能是o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认为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总结与反思】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在分析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成分时,首先可根
据来推断出,不能与其它离子反应的离子一定存在,然后加入适当的试剂证明
是否存在,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①奶油蛋糕中富含油脂和糖类,不适宜新冠病人食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②清蒸鱼中富含蛋白质,适宜新冠病人食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③炒青椒中富含维生素,适宜新冠病人食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④红烧肉中富含油脂,不适宜新冠病人食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⑤米饭中富含糖类,不适宜新冠病人食用,则上述食物不适宜新冠病人食用的是奶油蛋糕、红烧
肉和米饭,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即①④⑤,
故选:A»
从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角度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食物的消化与食品的
安全等。
2.【答案】B
【解析】解: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
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
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
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
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o
A、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
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向二氧化碳中加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
变化,故错误;
B、研磨胆帆晶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C、铁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错误;
D、酸、碱溶液改变花的颜色,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Bo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
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A
【解析】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能够作助燃剂,不能作燃料,选项说法错误:
B、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的俗称,升华时吸收能量,具有制冷作用,可用于食品保鲜和运输,选
项说法正确;
C、硫酸用于铅蓄电池,选项说法正确;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吸水作用,可用于食品干燥剂,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
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
故A正确;
B、水基型灭火器含有水分,会污毁图书档案和损毁精密仪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
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B错误;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使用天然气代替煤做燃料可以
减少酸雨的产生,故C正确;
D、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故D正确。
故选:Bo
A、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来分析;
B、根据灭火器的使用原则来分析;
C、根据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D、根据张青莲院士的贡献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灭火器的使用原则、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史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没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
误。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
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向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
碳和水,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减少不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将6B的铅笔芯、小灯泡用导线连在一起,
接通电源后小灯泡发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
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7.【答案】C
【解析】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2Hg+()2f-2HgO,故错误;
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不属于任意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
应类型,故错误;
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
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D.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03)2=CaCO3I+H20+C02T,故错
误。
故选:Co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
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
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答案】A
【解析】解:A、健康人体内血浆的pH范围为7.35〜7.45,故选项说法错误;
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正确;
C、含氟牙膏可防治踽齿,正确;
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正确;
故选:Ao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d额关系、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答案】B
【解析】解:A、由化学式可知,氯乙烯中碳、氢、氯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3:1,胡A正确;
B、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足一百,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氯乙烯是一种有机物,是由氯乙烯分子构成的,故C正确;
D、一个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6x2+1x3+17=32,故D正确。
故选:Bo
A、根据原子个数比等于化学式中的角标之比进行分析;
B、根据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有机物是由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一个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78%,故A错误;
B、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
C、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储量约占2.53%,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1%,约占淡水储量的30.4%,
故C错误;
D、沼气可以利用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粪便等在短期内经过发酵的方法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D错误。
故选:Bo
A、根据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含量来分析;
B、根据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淡水资源的储量来分析;
D、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资源和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答案】D
【解析】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
汞原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金刚石、石墨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C、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解释
错误.
D、通过移走硅原子可以构成“中国”两个字,可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根据分子(或原子)的基本特征:分子(或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或原子)之间有间隔;分子
(或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可以
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溶液导电的原因、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
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
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不能
区分硬水和软水,故A正确;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区分,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氮气和氢氧化钠不反应,
无明显现象,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故B正确;
C.碳酸氢钱具有刺激性气味,过磷酸钙是无味的,通过闻气味可以区分;加入稀盐酸,碳酸氢钱
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镀、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过磷酸钙和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现象不同,故可以区分,故C不正确;
D.铁丝和铝丝均是银白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铁丝的硬度大,铝丝的硬度小,比较硬度可
以区分,故D正确。
故选:Co
A、根据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溶性钙、
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进行分析;
B、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氢镀具有刺激性气味,过磷酸钙是无味的,碳酸氢钱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铉、二
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过磷酸钙和稀盐酸不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铁丝和铝丝均是银白色的,铁丝的硬度大,铝丝的硬度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3.【答案】A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J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饱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
B、t2℃时,溶解度: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
质质量:甲〉乙,但是溶液质量和溶液状态未知,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故B错误;
C、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
响较小,所以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取甲,故C错误:
D、t2(>C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时,降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
出,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故甲析出晶体比乙多,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
量无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Ao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
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
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解:A、Fe2()3和铁粉均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
新的杂质(石灰石中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o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
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
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
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答案】A
【解析】解:根据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化学式可知,Ca(0H)2相当于CaO+HzO,CaC()3相
当于CaO+C()2,所以加入烧杯中的样品的质量相当于CaO+出0+C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
4.4g气体,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x■x100%=1.2g,已知样品中氢、碳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6,所以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2g+6=0.2g,相当于水的质量为0.2g+4x100%=1.8g。
lo
根据2HC1+CaO=CaCl2+H20,2HC1+Ca(OH)2=CaCl2+2H2O,CaCO3+2HC1=CaCl2+
H2O+CO2T,可得关系式2HC1〜Ca〜CaO,
设样品中含有钙元素相当于氧化钙的质量为x
2HCl-Ca-CaO
7356
7.3%x300gx
73_7.3%x300g
56―x
x=16.8g
所以加入烧杯中的样品的质量为16.8g+4.4g+1.8g=23g。
故选:Ao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又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一份变质的氧化钙固体中可
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根据三者与盐酸反应的关系进行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
完整。
16.【答案】化学能T电能T机械
1
能।2LiC()s—=山AfnjQd2('()..():'+4
【解析】解:(1)电动公交车在行驶时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T电能一机械能;
(2)二氧化镭和碳酸锂在加热至60(TC〜750久时,生成镒酸锂,同时生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化
合物和一种气体单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
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Mn、0、Li、C,生成物中也应含C、0、Li,Mn,故生成的
气体单质应是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C().\4/.?1'U二氧化镐中氧元素显一2价,设镒元
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x2=0,x=+4。
故答案为:(1)化学能T电能T机械能;
1/,力"_"1-xQI+OiT;+4。
(D根据能量转化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本题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解题时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即可。
17.【答案】蛋白质Cl2H22。11CO(NH2)2叶色浓绿合成B
【解析】解:(1)鸡蛋、牛奶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
(2)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且含氮量最高为C0(NHZ)2;氮肥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3)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塑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不导电等性质,密度小、不导
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耐化学腐蚀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
故答案为:(1)蛋白质;品2H22。11;
(2)CO(NH2)2;叶色浓绿:
(3)合成;B。
(1)根据鸡蛋、牛奶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蔗糖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2)根据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氮肥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进行分析;
(3)根据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塑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不导电等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塑料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
进行解题。
18.【答案】氮原子、氧原子和碳原子每个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解析】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图中还应补充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故答案为:
(2)由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此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氮原子、氧原子和
碳原子;故答案为:氮原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3)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两种反应物的分子的相同点是每个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都含有
氧原子等;故答案为:每个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3)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
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答案】C均为H+发生的反应最外层电子数也少81
【解析】解:(1)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
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氯化钢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和盐酸,实质是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刨;
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实质是铁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氢气;
D、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实质是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
铜。
故可将实验中的A与C归为一类,依据是:均为氢离子发生的反应;
(2)一般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这是因为在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由图可知,A粒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C粒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
数为1,故B粒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贝阳粒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1,在原
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8+1=11,故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④)281。
故答案为:(1)C;均为H+发生的反应;
(2)最外层电子数;
(3)(+n)28b
(1)由题意,根据物质中同一离子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的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Na2cO3碱2NaOH+CO2=Na2c。3+也0溶液中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A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3;
B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
(2)D转化为A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3)A与足量C反应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现象为:溶液中产生大量
气泡。
故答案为:(l)Na2cO3;碱;
(2)2NaOH+CO2=Na2cO3+H2O;
(3)溶液中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且类别不同的物质,A是生产玻璃、洗涤剂的原料,可推出A为碳酸
钠,D是常见的气体,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可推出C为盐酸,A能与D相互转化,C能转化为D,可
推出D为二氧化碳,B能与A反应,B能与C反应,可推出B为氢氧化钙。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1.【答案】CuO+HS0=CuSO+HO2096%12.8%120g
2442yoX
【解析】解:(1)滴加稀H2s。4时,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04+H20;故填:CuO+H2S04=CuS044-H20o
(2)由题意得,氧化铜的质量为80g-64g=16g
设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Y
CuO+H2S04=CuS04+H2O
8098
16gX
80_16g8016g
98=~160=~
X=19.6gY=32g
(3)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19.6g+98%=20g;故填:20g;
64
(4)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g+16gX^X100%x100%=96%;故填:96%;
80g
(5)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g-^+34gx100%=12.8%;故填:12.8%;
(6)80g该样品粉末未被氧化前的单质铜的质量为:80gx96%=76.8g
需要含Cu2s80%的辉铜矿样品的质量为:76.8g+焉3x100%+80%=120g;故填:120g。
IZon-JZ
(1)根据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与硫酸不反应,从实验过程可以看出不溶物64g即
为铜,则氧化铜质量为16g进行分析;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进行分析;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依据
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4)根据计算出的氧化铜的质量和铜的质量计算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的硫酸铜,然后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根据铜元素守恒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纬弹印花面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多管脉冲电脑温控微波杀菌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手推跑车木工带锯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电动升降吊装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2我国的社会保障基础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
- 年产6万吨马铃薯高值化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三防应急预案(29篇)
- 专科护士培训总结
- 2025年门锁五金制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车位车辆合同范本
- 网络营销讲义网络营销产品策略课件
- 《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标准化生产管理办法》
-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Culture 2 Going Green 第二课时 广东开心英语
- 警察叔叔是怎样破案的演示文稿课件
- 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课文翻译
-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真题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打印版 《固体物理教程》课后答案王矜奉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