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环境描写_第1页
赏析环境描写_第2页
赏析环境描写_第3页
赏析环境描写_第4页
赏析环境描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赏析环境描写知识点总结及技巧小说阅读主观题——赏析环境描写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和主题的需要。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形式有三种:概括环境特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分类】: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自然环境(具体场景):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一、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特点概括也就分为自然环境特点概括和社会环境特点概括两类。【概括环境特点】(5个角度)1.“时”:指时间。时代背景如“抗战时期”;自然环境如凄冷秋季。2.“地”:指地点。“场所”“场合”“地域”等呈现出的特点。3.“人”:指人物。理清人际关系,如团结友善、紧张冷漠等。4.“事”:指事件、情节。从情节发展过程中、生活工作状态中分析概括,如“激烈残酷”。5.“景”:指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如“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物描写(形、声、色)。如“凄冷秋季”“春意盎然”。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时代氛围、活动场所、人情风俗、人际关系、生活状态。【环境特点的概括题步骤】1、审题干,分类型。自然环境or社会环境2、依类型,找角度。(1)概括自然环境特点:要从景物的“形、声、色”角度进行,从这类描写中总结出共同特点。(2)概括社会环境特点:①从对描写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活动的场所的句子中分析特点;②从对描写人物的人际关系的句子中分析特点;③从对描写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的句子中分析特点;④从对描写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的句子中分析特点。3、抓修饰,作归纳。小说环境描写往往有诸多修饰性描述,注意抓修饰性强的形容词(有时是动词)归纳环境特点。有的可直接选用修饰词语,有的则要提炼后概括。具体分析所写环境的特点,用几个形容词(多为自然环境)或名词(多为社会环境)概括环境的特点。【特别提醒】要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的区别,后者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等。而且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一)自然环境描写(二)社会环境描写(三)场景描写(四)新闻背景(一)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环境方面:(1)交代人物背景,表现地域风光;(2)展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特征(人物关系);(3)渲染故事气氛,奠定感情基调。2、人物方面:(1)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2)引导人物出场,交代人物身份;(3)体现身份地位,暗示人物命运。3、情节方面:(1)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2)呼应标题内容,线索制造悬念。4、主题方面:揭示深化主旨,象征暗示主题。5、读者方面:开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结尾,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1、展示时代背景(人物活动)。2、揭示社会基础(人物性格)。人物:3、烘托人物形象(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暗示人物命运。情节:4、触发转变(思想情感),推动情节发展。主题:5、揭示本质特征(社会),凸显小说主题。【环境作用解题步骤】1、找到描写环境的具体语句,分析其特点。2、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3、组织语言,规范答案。(三)场景描写功能:1.给全篇定调(情感、叙述基调);(出现在小说的开头)2.导引人物出场;(出现在人物出场前)3.推动情节发展;(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4.刻画人物形象(性格、心理);(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5.象征暗示作用;(作为小说的主背景。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斗争的象征。)6.营造意境,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其他位置)(四)新闻背景:(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政治原因、因果联系、地理特征、科学知识)与新闻事件或人物有关的历史条件及其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作用:1.说明、解释、补充,使新闻通俗易懂;2.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的关注;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示变化的程度;4.用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言明的观点;5.借背景增强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使其更具有可读性;6.突出新闻价值,深化新闻主题。三、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题型: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描写”“景物描写”“特色”“手法”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一)技巧角度(二)修辞角度(三)写景角度环境描写手法:(一)从技巧角度看1.细描(工笔)与白描细描作用:①精雕细刻,能突出景物的主要特征;②浓墨重彩地描绘,具体生动,能感染读者,更利于表现主题。白描作用:不加渲染、铺陈,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白描与细描结合,形成对比,相互映衬,更能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为主题服务。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使景物更生动,更鲜活,更富有感染力;3.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或突出景物的特点,或拓展表现空间,或扩大意境,或深化主题。4.正侧结合:突出特点,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使对象更鲜明突出。5.点面结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更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6.色彩的渲染烘托。7.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二)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三)从写景角度看:1.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形、声、色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