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背诵笔记宫殿建筑_第1页
2023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背诵笔记宫殿建筑_第2页
2023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背诵笔记宫殿建筑_第3页
2023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背诵笔记宫殿建筑_第4页
2023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背诵笔记宫殿建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背诵笔记一宫殿、建筑

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长城、古镇古村、古楼阁、古石桥和古塔的

类型、布局、特点等相关知识。

宫殿

1、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

(3)前朝后寝

2、宫殿建筑的室外陈设

(1)华表。作为标志和装饰作用的大柱,华表竖立于皇宫和帝王陵墓之前,作为

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

(2)石狮(或铜狮)。有辟邪作用;显示“尊贵”和“威严”,左雄右雌,雄狮

爪下为球,象征着一统天下;雌狮爪下踩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

(3)日遇(日影)。运用太阳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在的位置来显示

时间。

(4)嘉量。我国古时的标准器量。斛>斗>升>合>畲(yue)o具有统一度量衡

的含义,象征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5)吉祥缸(门海)。至于宫殿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

(6)鼎式香炉。香炉是古代的一种礼器,用来盛放燃烧的檀香和松枝。

(7)铜龟、铜鹤。象征长寿,最有名的被称为龙头龟、仙鹤。

3、中国现存著名的宫殿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

造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

布达拉宫:拉萨市红山上。“布达拉”梵文音译,又译“普陀”,公元七世纪松

赞干布建。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成为历代达赖的驻地,主体建筑分

白宫和红宫,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红宫重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

殿。

坛庙

1、祭祀与坛庙建筑:

祭天在南郊天坛,冬至日;

祭地在北郊地坛:夏至日;

祭日在东郊日坛:春分日;

祭月在西郊月坛:秋分日。

由于祭天、地、日、月活动都在郊外进行,所以称为“郊祭”。

历史上立下丰功伟绩的皇帝,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登五岳之首泰山祭告过天

地,称为“封禅大典”。

2、中国著名的坛庙:

北京太庙:为明清两代皇室祖庙,今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北京社稷坛: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地方,社稷坛按五行修建。

天坛:明清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是中国礼制建筑中规模最大、等级最

高的建筑群。

地坛:明清两代祭祀“后土皇地祗”的场合,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

天坛和地坛都是按照我国”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的传统观念

和象征说构想设计的。

曲阜孔庙:山东省曲阜市,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鲁

哀公时立庙,历代扩建,到明中叶成为现在的规模,被中国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

建筑史之奇迹“唯一的孤例”,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一座屹立于世界

东方的文化艺术殿堂。

孔庙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O

陵墓

一、陵园的建筑布局

商代王陵和贵族的陵墓之上就出现了祭祀用的建筑。

第一部分:祭祀建筑区,用来祭祀用。秦始皇陵园设寝殿,开帝陵设寝的先例。

第二部分:神道,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导引大道。唐朝形成“石象生”仪仗队石

刻。明清神道发展到高峰,十三陵7公里,清东陵5公里。

第三部分:护陵监,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

二、墓室结构

1、土穴墓:原始社会初期,墓穴只在地下挖一个土坑,能容下尸体即可。

2、木椁墓:进入阶级社会的一种墓室结构,及棺外套棺,椁内提成数格,中间的

放棺,旁边的格子称为厢放随葬品。

3、砖石墓:汉代开始,木椁墓室被砖石墓室取代,是划时代的变化。

三、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陵寝

1,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高政的陵墓,陕西临潼骊山下,是中国古代

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陵园总面积56.25平方公里,陵冢覆斗式,高51米,

底边周长1700米,出土80000多件陶马,4万多件兵器。

2、汉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西汉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历时53年修成,

汉兴厚葬的典型。

3、唐乾陵:唐高祖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依山为陵式。最著名的是“无字

碑”,一说武则天“功高业大”,难以用文字表达;另一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过

是非应让后人评价,所以无字。

4、北宋陵:位于河南省巩仪县,除了徽钦二宗被金俘虏,死于漠北,其余均葬

于此,七帝八寝(涉及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

5、明孝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明孝陵是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代表了

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对之后500数年帝王陵寝的形制起到了很大

的影响作用。

明十三陵:共有明朝的13位皇帝葬于这里,其中永乐皇帝的陵坟场面建筑保

存完好,万历皇帝的定陵,1956年被考古发掘,揭开了地宫的神秘面纱;明显陵:

湖北省钟祥市,是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建筑

手法在明朝承上启下,“一陵两冢”的结构,历代皇帝绝无仅有。

6、清陵:集中在四个地区:永陵在辽宁新宾,是努尔哈赤以前的肇、兴、景、显

四陵;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在今辽宁省沈阳附近;清东陵位于河北省

遵化;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

古城

1、城池的含义:城池指的是城和池两部分

城:即城墙。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两重,里面的称为城,外面

的称为郭,城上设:城楼、角楼、垛口等防御工事。

池:即护城河。

2、城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墙、敌楼、角楼、垛口、城门、城楼、瓮城、箭楼、千斤闸、护城河、吊

桥。

3、我国现存著名古城:

南京古城:明太祖朱元璋通过3年准备,历时21年建成,原有城门聚宝、石

城、神策、清凉四门保存至今,聚宝门规模最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

堡垒瓮城。

西安古城: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的古代城垣。现存城墙

为明代建筑。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建于明洪武年间。城内街道、集市、楼房、商

店均保存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制的实物资料。

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和外来建筑特色的唯一城乡,始建于南宋末年,丽

江古城没有受中原建城规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黑龙潭是城市水源,提

成东中西三条支流,各支流再分为条条细流入墙围户,形成水网。(古镇祥看

P156)

古长城

1、长城的历史演变:

楚最早修建建称“方城”。齐、魏、燕、赵、秦等国也相继兴筑长城。秦始皇

统一六国,修建西起临沈,东至辽东的长城。

汉长城规模最大:东起辽东,西至新疆蒲昌海(新疆罗布泊湖),1万公里,是

汉武帝三次征服匈奴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不仅抵御了匈奴的南下,并且保护了丝

绸之路。

明代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宁丹东虎山,全长6000公里。

2、长城的结构:

(1)城墙:长城的建筑主体,“因地而异、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

(2)敌台:跨越城墙突兀于墙外的建筑,可以从侧向射击敌人,达成二台互相策

应、不使敌人有登城的也许。敌台上加上重楼则称敌楼,上层设垛口,中层开箭

窗,可发火炮,楼中可避风、防雨、休息、储存武器。

(3)烽火台:是运用举火和燃烟来传达敌情的高台建筑。

(4)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据点,通常设在交通要冲,并且有几道关隘,设立

关门等。阳关、玉门关、山海关、居庸关等等。

3、现存著名的长城景观:

八达岭长城: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居庸关:居庸关得名始于秦代,秦始皇“徒居庸人于此”。现为明代徐达督建。

山海关:是东北、华北的咽喉要冲。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有“中

华之魂”的盛誉。

嘉峪关:因建于嘉峪关山蔑而得名。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有"天下第

一雄关”的美名。

古楼阁

中国古代楼阁系多层木结构建筑,西汉以后发展取代了本来的高台建筑。

1、古楼阁的类型:

(1)宗教楼阁:楼阁内供奉着高大的佛像,是寺院的中间建筑。

(2)文化楼阁:以楼阁作为储藏图书、经卷之用。

(3)军事性楼阁:如敌楼、箭楼、城楼等。

(4)游赏性楼阁:取其高耸,可登高远眺,欣赏风景,同时也可成景。

(5)居住建筑中的楼阁:作为居住建筑的一部分,用途多样。

2、我国现存著名的楼阁:

黄鹤楼:湖北武汉,创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现在旧址1公里处新建,新建采

用黄瓦,附会“黄鹤之意”。

岳阳楼:湖南岳阳,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之誉。现在的岳阳楼是清光绪年间的建筑。

滕王阁:江西南昌,建于唐朝,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落霞与孤鹫齐飞,秋

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滕王阁序》里著名诗句。现在的建筑为1989年

梁思成回执《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

古塔

1、古塔的重要类型:

从塔的造型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

(1)楼阁式塔: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形式,可以登高远眺。这种塔从木

结构起源,到了隋唐以后多为砖石方木结构。

(2)密檐式塔:外檐层数多且间隙小而得名,密檐式塔一般都是实心的。

(3)覆钵式塔: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重要

特点:塔基和塔刹造型讲究,一个高大的基座上安顿一个巨大的原型塔肚,其上

树立着塔刹,塔刹上刻有许多相轮,顶部有华盖、仰月、日轮和宝珠(火焰

球)。

(4)金刚宝座塔:这类塔的形式一般在高大的塔基座上建筑五座密檐式方形石

塔(象征五方佛),和一个圆顶小佛殿。最早始于明代。

2、我国现存著名的古塔:

西安大雁塔(楼阁式):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由玄奘设

计建造,50余年后塔身塌损,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施钱在原址上建造,大雁塔是

玄奘西行求法,归国译经的纪念性建筑。

应县木塔(阁楼式):坐落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

一座木结构大塔。

泉州开元寺双塔(阁楼式):福建省泉州市,东塔称镇国塔,西塔称仁寿塔,两

塔相隔200米。双塔忠实的模仿了木阁楼式样,呈现出南方建筑风格。嵩岳寺

塔(密檐式):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

西安小雁塔(方形密檐式):是中国初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

崇圣寺三塔(密檐式):是大理“文献名邦”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

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北京妙应寺白塔(覆钵式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北京真觉寺塔(金刚宝座式):中国现存年代最早,雕刻最精美的一座。

古桥

桥梁是架在水上或是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

1、古桥的分类:

(1)梁桥:又称平桥、跨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