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三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同学们学习了“速度”概念,下面对速度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B.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C.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小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2.三个体积、质量都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其中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判断3.下列图中描述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B.仲夏,在景区草坪上喷雾降温C.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消失 D.隆冬,泼向空中的热水瞬间成冰4.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救护车的像,车头上有“”的字样.则该救护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A.B.C.D.5.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图像表示,在下图所示的各个图像中,可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6.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α为反射角B.增大α过程中,反射光线沿顺时针转动C.α=0°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8.雷雨天,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估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设计出用声速乘以时间的估算方案,则时间的测量应选择的方法是()A.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B.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C.用选项A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D.用选项B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内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9.如图是战国时期的编钟,用同一个钟锤敲击某一个钟,当力度不同时,钟发出声音明显不同的是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C.显微镜的物镜是凹透镜 D.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11.关于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B.导体的电阻可以由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测量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12.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3.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14.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的()A. B. C. D.15.关于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几种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可得,表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导体的电阻增大B.由可得,表示当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时,导体的电阻增大C.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也一定增大D.由可得,表示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1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园林日出静无风,雾淞花开树树同。”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17.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B.清晨,附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用干冰熔化吸热18.在一次体育锻炼后,小华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篮球的质量约为50gB.跑完1000m后心跳120次用时约1minC.当时气温约为60℃D.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0cm19.以下对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仍然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B.民乐团合奏时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因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响度不同C.录课教室通常用泡沫材料将墙壁包装起来,是为在了声源处减弱噪声D.击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碎纸屑跳起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0.“估测”是学好物理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A.学具三角板从课桌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是6sB.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5×m,它的质量约是5×mgC.我校所在地每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4℃D.一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是光速的三十万分之一21.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 B.c到d是熔化过程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2.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A.33.2g B.43.2g C.31.8g D.35.8g2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似箭24.夏季多雷雨天,当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2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杯中的“粗手指”B.阳光下的“身影”C.放大镜下的“指纹”D.茶杯的“倒影”2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的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27.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至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28.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长短不同的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C.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一定比乙的像短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29.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镜成的是虚像 B.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C.透镜的焦距等于10cm D.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30.下列物体中所含物质密度最小的是()A.桶里的水 B.叶子上的露水 C.水底的鹅卵石 D.气球中的氢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___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在一个很暗的室内,用一束红色的光照在蓝色的不透明物体上,则该物体显示为_______色。32.小林和小涵同学在做“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6-4-2-10000123通过实验数据可判断出冰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冰熔化的时间是______min。33.把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当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4.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一根长10厘米的弹簧,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厘米,若要弹簧伸长5厘米,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_____N;若弹簧只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厘米。35.12mm=______m,75s=______min。36.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在窗户上看到美丽的冰花,冰花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冰花是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表面。(选填“内”或“外”)3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近视眼镜是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当拿走近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此时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将蜡烛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可以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38.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______减小,______增大所导致的.39.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厘米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_________厘米,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厘米。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3厘米,则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40.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定的.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所示,小艳在实验室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请根据正确过程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艳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①第一步应该是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图甲是把游码归零时指针所指位置,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是添加最小砝码后所指的位置,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冯在严格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测得其质量(如图乙所示)是_________g。(2)用量筒测得小矿石的体积为24cm3,则小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kg/m3。4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___________(选填“对”或“不对”)。(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质量为30kg的小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用10N水平拉力拉小车时小车未动,用更大的力拉小车,使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5%(g=10N/kg)求:(1)小车重力为多少?(2)小车受到地面支持力为多少?(3)用10N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未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有多大?(4)小车运动时,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44.校园内有一块景观石,慧慧同学想估测一下这块景观石的总质量。她取了同种材料的一个长方体小石块为样品,测出小石块的长为6cm,宽为5cm,厚为2cm,并测出小石块质量为150g。慧慧又测出景观石的总体积为12m3,请你帮慧慧同学解决下列问题:(1)样品小石块的体积为多大?(2)样品小石块的密度为多大?(3)景观石的总质量为多少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详解】A.运动时间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运动路程越长,但不知道时间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C.由公式s=vt可知,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故C错误;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故D正确。故选D。2、A【详解】三个球的质量相等,三个球的密度关系是ρ铜>ρ铁>ρ铝由可知,如果三个球是实心的,则体积关系是V铝>V铁>V铜因三个球的实际体积是V实铝=V实铁=V实铜所以三个球的空心部分体积的关系是V铝空<V铁空<V铜空故选A。3、D【解析】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错误.仲夏,在景区草坪上喷雾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达到目的的,故B错误.白气是小水滴,小水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即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消失要吸热,故C错误.隆冬,泼向空中的热水瞬间成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4、B【详解】竖直放置的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左右相反,上下不颠倒,故与左右相反的图是,故答案选B.5、B【详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成正比,位移时间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因此速度时间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选B。6、B【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增大α过程中,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判断其变化情况;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同时当把纸板向后缓慢旋转时,反射光线将会消失,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此时光线仍是存在的。【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α为入射角,故A错误;B.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增大α过程中,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沿顺时针转动,故B正确;C.α=0°时,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线原路返回,与入射光线重合,此时仍存在反射现象,故C错误;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仍存在,故D错误。故选B。7、A【详解】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距测速仪;故A错;B、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距测速仪;故B正确;C、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经过时间,汽车的速度,故C、D正确.故选A.8、B【详解】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由于雷声经过云层、山脉反射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测量会导致时间偏大,误差大,故A不符合题意;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这样闪电和雷声对应,时间的误差最小,故B符合题意;CD.闪电每次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是固定在一点,因此不能用“多测几次求平均值”的方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详解】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击同一个钟,则同一个钟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则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选C。10、A【分析】(1)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物体所含质量的多少,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密度,但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液体的密度不一定比固体的密度小;(3)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都是凸透镜,物镜将来自物体的光折射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经目镜又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4)根据密度公式判断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越大。【详解】A.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则A正确;B.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铁的密度就小于水银的密度,则B错误;C.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则C错误;D.若密度一定时,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但题目中没有说密度一定,则D错误。11、B【详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导体确定,电阻确定,与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无关.选项A、C、D错误;某段导体的电阻值等于此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的阻值,但不会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B选项正确.故选B.12、D【详解】AB.由于工件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的,所以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故AB错;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二力作用于两个物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对。故选D。13、B【详解】A.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地面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B.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正确;C.市区内“禁鸣喇叭”,这是为了在声音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种类没有关系,所以,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14、B【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若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15、D【详解】AB.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C.由欧姆定律知道,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只有电阻一定时,当导体两端电压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才一定增大,故C错误;D.由欧姆定律知道,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正确。故选D。16、B【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正确;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B。17、C【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错误;C、在地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C正确;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D错误.18、B【详解】A.篮球的质量约为500g,故A不符合题意;B.跑完1000m后心跳120次用时约1min,经过长跑,心率加速,大概是正常情况的两倍,故B符合题意;C.室外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题意;D.跑步时的步幅约为50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D【详解】A.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手塞住另一只耳朵,仍然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声音通过空气、桌子传入耳朵的,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固体传播,故A错误;B.民乐团合奏时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因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录课教室通常用泡沫材料将墙壁包装起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该实验利用小纸屑的上下跳动来表现鼓面的振动,故D正确。故选D。20、B【详解】A.桌面到地面的距离大约为70cm,三角板从课桌面掉到地上不需要6s,故A项不符合题意;B.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5cm即2.5×m,它的质量约是5g,即5×mg,B项符合题意;C.我校所在地绵阳市安州区一月份为冬季,平均气温约是10℃,故C项不符合题意;D.一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是1m/s,约为光速的三亿分之一,故D项不符合题意;21、D【详解】A.从图象上看,ab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错误;BC.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c点时达到沸点,cd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沸腾过程,故BC错误;D.在a点时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在b点时熔化结束,所以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D正确。故选D。

22、C【详解】据题目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且木块的记录质量是38.2g,即1个20g的砝码,1个10g的砝码,还有一个5g的砝码,故此时游码的示数是若木块和砝码质量放反,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木块的质量为故选C。23、B【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详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心潮澎湃,是心理活动,不是位置的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符合题意;C、海水奔腾,海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流星似箭,流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24、A【详解】雷电发生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通常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选A。25、D【详解】A.从水中手指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手指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放大镜看到指纹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26、A【详解】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错误,符合题意;B.不同人说话时产生的声音,其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的墙能够传播声音,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7、A【详解】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55℃以下时,此时海波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故选A.28、D【详解】由于凸透镜所成的像既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所以虽然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但所成的像大小不确定,所以甲、乙长度大小关系不确定,故选D。29、B【详解】BC.由题图知,物距为20cm,已知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缩小的像,说明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即,所以,故B项正确、C项错误;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而,所以折射光线不可能过凸透镜右侧的20cm处,故D项错误;A.凸透镜所成虚像是正立的,已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是实像,故A项错误。故选B。30、D【详解】水的密度为1g/cm3,石头的密度约为2.5g/cm3,氢气的密度为9×10-5g/cm3,故氢气密度最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运动黑【详解】[1]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跳伞运动员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2]蓝色的不透明物体反射蓝色,吸收其他色光,所以用红色的光照在蓝色的不透明物体上时,蓝色物体会吸收红光,蓝色物体会显示为黑色。32、保持不变4【详解】[1]由表中数据分析知,冰从第4分钟开始到第7分钟结束,温度始终为0℃,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2]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熔化时间从第4分钟开始到第7分钟结束,共4分钟。33、不变变小【详解】[1][2]把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因为质量不随物体物态的改变而变化,当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变小。34、力1012【详解】[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它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cm;那么伸长1cm时受的拉力为2N,根据正比关系,弹簧伸长5cm时,受到的拉力F=2N×5=10N[3]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L=1cm×2=2cm因此,弹簧的长度

L=L0+L=

10cm+2cm=12cm35、0.0121.25【详解】[1]因为所以[2]因为所以36、凝华内【详解】[1][2]冰花的形成是屋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内表面放热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

37、凹透镜靠近【详解】[1]近视眼镜的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2]当拿走近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这时光线会会聚,所成的像在光屏的左边,根据凸透镜的动态规律可知,为了让像往右移动,成在光屏上,那么蜡烛应该靠近凸透镜。38、密度体积【详解】[1][2]冬季,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但是体积增大了,由公式:可知:密度减小.39、6126【详解】[1]平面镜成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6cm。[2]平面镜成像,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