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文学常识汇编_第1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文学常识汇编_第2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文学常识汇编_第3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文学常识汇编_第4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文学常识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文学常识汇编高一语文必修下册文学常识第一单元一、《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1.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宜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20篇,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宋-朱熹〕把《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为“四书〞。3.子路: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别名:先贤仲子。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拟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曾晳:又称曾点,字子晳。懂礼爱乐,酒脱高雅,卓尔不群。冉有: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公西赤(前509年或前519年-?),字子华,又称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4.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兵车。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5.师旅:指军风。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6.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7.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8.会同:古代诸候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9.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祖先的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10.冠者:成年人。古时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11.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12.舞雩〔yú〕: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二、《齐桓晋文之事》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入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ロ号,兼言仁与义。孟子认为人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心性说之本。在儒家学派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2.《孟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四书:《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六经)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技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4.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齐恒公: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首晋文公: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齐宜王:名辟〔pì〕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5.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6.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7.百亩之田:相传周代实行井田制,一家可分得耕田一百亩。8.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9.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三、《庖丁解牛》1.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锋利的批评,主张“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2.《庄子》一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现存33篇。该书由后人整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局部。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庖丁解牛》的寓言加以论证: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那样,顺应自然,避开一切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全生〞。3.《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4.《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四、《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2.丘明(姓丘,名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官。3.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4.秦伯(秦穆公):亲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5.郑伯(郑文公):名捷,郑国国君。6.执事:古代官吏身边的侍从;后用作对对方的尊称,表示不敢直指其人。7.东道主:东方道路的主人。8.行李:外交使者。9.西周春秋爵位制度:公、侯、伯、子、男。10.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缺乏的人〞。11.君、子: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君:是对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统称,引申为对人的尊称。子:古代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五、《鸿门宴》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白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东汉班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开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3.【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秦汉时代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越靠近皇帝官位越大。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这是前堂的规定。而在室内的座次则以坐西向东为最尊,如《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4.虚左:古代马车的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5.山东:战国时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6.关西:“关〞指的是函谷关,关西就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7.关中:函谷关以西地区。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8.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参掌军政。9.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10.左尹:官名多以亲贵任之,掌军事。11.季父:叔父。在我国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12.鲰〔zōu〕生:浅陋无知的小人。13.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成。14.河南河北:黄河以南,黄河以北。15.按剑而跽〔jì〕:握着剑,挺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xī〕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16.参乘: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第二、三单元文学常识六、《窦娥冤》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同孔子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2.古代戏曲:中国古代戏曲是以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根底,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和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3.戏剧分类:〔1〕按作品的内容性质分:悲剧、喜剧、正剧〔2〕技表演形式分话剧、歌剧、舞剧、舞剧、诗剧〔3〕按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不同分:历史剧、现代剧〔4〕按作品容量大小和结构分:多幕剧、独幕剧〔5〕按地域色彩不同分:京剧、川剧、秦腔、黄梅戏等4.戏剧语言〔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环境、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等。〔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单独、旁白、对白5.戏剧情节:序幕、开端、开展、高潮、结局、尾声6.戏剧结构:幕(戏剧情节开展在时间上的一个大段落)场(小于“幕〞的一个情节单位,指一幕中发生时间或空间变换的情节。)7.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其形式包括元杂剧、元散曲(元曲)和明清传奇。8.元曲:包括杂剧(散曲+“科〞+白)和散曲散曲包括小令(一宫调一曲子)和套曲(一宫调数曲子)9.元杂剧〔1〕定义:用北方的曲调演唱的,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根底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开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元以后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进入鼎盛时期。〔2〕结构①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②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开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xiē〕子〞,通常在第一折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③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3〕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①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③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③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④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以剧中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孛〔bó〕老(老头)、卜〔bǔ〕儿(老妇人)、孤(官员)、徕〔lài〕儿(小厮)、如驾(皇帝)、洁郎(和尚)等。〔4〕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局部构成①唱词是按照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②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③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局部。宾白又分为以下四种1〕对白:人物对话;2〕独白:人物自叙3〕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4〕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局部。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④生行(háng),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文小生、武小生)。老生,中老年人物,因戴胡须,又称须生。⑤旦行,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可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正旦,主要扮演娴静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名青衣。花旦,多扮演性格明快或活泼放纵的青年女性,表演常带喜剧色彩。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按扮演人物的身份和技术特点,又分刀马旦和武旦两种类型。老旦,老年妇女。彩旦,又叫“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女性人物。表演富于喜剧、闹剧色彩,实属于女丑,故常由丑行兼扮。⑥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面部化装用脸谱,一般都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角色。⑦丑行,扮演喜剧角色,由于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包括文丑、武丑。文丑,除武夫外各种丑角均由文丑扮演。武丑,扮演机敏幽默、武艺高超的人物。⑧外末:角色名,正角之外的次要角色。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10.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宮〞“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五音指“宫〞“商〞“角〞“徵〞“羽〞〕杂剧的毎一折,由同一宫调的假设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宮】宫调之ー。11.【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都是曲牌名。12.苌弘:人名。周时刘文公的大夫,因忠贞而遭奸佞诋毁,剖肠而死。传说他的血藏三年而化为碧玉。《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比喻刚直忠正之士含冤抱恨。也比喻为正义事业流血牺牲,精诚不灭。13.望帝: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据传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让位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到春天悲鸣不止。后常指悲凉凄惨的啼哭。【释义】比喻含冤而死,精神不灭,希望能得到昭雪。14.盗跖颜渊:泛指好人和环人。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陷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复圣〞。15.上朝取应:进京考试。取应,参加科举考试。16.哥哥行:哥哥那边。哥哥,对一般男子的客气称呼。行,表示处所。七、《雷雨》1.曹禺,原名家宝,字小石,湖北潜江人。破称为“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中国的莎士比亚〞。1933年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完成处女作《雷雨》,震动当时戏剧界。1935年发表《日出》,继而又发表了《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开展上,特別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2.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社会生活。3.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根底。4.剧本的组成: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说明组成。5.戏剧特征:①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②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③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④故事情节的开展往往分幕分场。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対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3〕幕和场:一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一场,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断。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表达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戏剧三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语言。戏剧的根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戏剧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而且随着剧情开展、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演出,剧本中往往有一些舞台说明,如布景的设计,人物的服装、动作、表情和上下场等。八、《哈姆莱特》1.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ー个莎土比亚。〞代表作有

〔《哈姆菜特》是他最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悲剧《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奥赛罗》〔口诀:李白哈罗〕喜剧《皆大欢喜》《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口诀:皆弟仲威尼〕历史剧《理査三世》《亨利四世》等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九、《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1.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突出奉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是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外乡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十、《中国建筑的特征》1.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十一、《说“木叶〞》1.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第五、六单元文学常识十二、《谏逐客书》1.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荀子弟子,案为客卿。2.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3.五羖〔gǔ〕大夫: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4.合纵连横:六国最终完成联合抗秦,称合纵,与连横相对。后秦国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自西向东为横向,故称“连横〞。5.私门:对公室而言,指权贵太臣之家。6.下陈: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战列婢妾的地方。7.击瓮叩缶:敲击瓮,缶来奏乐。这是秦国的风俗。瓮:用来汲水的陶器,口小而腹大。缶〔fǒu〕:一种瓦制得打击乐器。8.《郑》《卫》《桑间》指郑国、卫国一带的乐曲。9.《昭》《虞》《武》《象》传说中的古乐名。《昭》传说中舜时的乐曲。10.五帝三王:泛指我国上古的帝王。五帝:黄帝、颛〔zhuān〕顼〔xū〕、帝喾〔kù〕、唐尧、虞舜;三王: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武王。11.黔首:指平民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道〞十三、《祝福》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莫基人之一。“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杂文集:《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十四、《与妻书》1.林觉民(1887年—1911年4月27),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人。中国民主的老先驱,革命烈士。留学日本期间,参加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2.司马春衫:语出白居易《琵琶行》,比喻极度悲伤。3.送灶:旧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夜祭灶神升天奏事。4.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校)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十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施耐庵:名彦端,字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作品《水浒传》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2.刺配:指古代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往远地充军。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3.太尉:官名,属于高级武官。十六、《装在套子里的人》1.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剧作家。文笔犀利的幽默挖苦大师。2.与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变色龙》《凡卡》《套中人》《公务员之死》等十七、《促织》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蒲家庄人。“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的一些荒谬不经的奇闻异事。《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2.华阴令:华阴县县令。宰、令尹都指县令。3.里正:里长。里,古代基层行政组织。4.吏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小吏。胥,官府的小吏。5.科敛丁口:科敛,摊派,征收。丁口,人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和未满十六岁男子称口。6.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7.东曦既驾:太阳已经升起。东曦,指日神东君。曦,指日光。既驾,已经乘车出来。古代传说,日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8.蠢假设木鸡:形容神貌呆笨。出自《庄子》9.抚军: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总管一省民政和军政的高级官员。10.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11.世家:世代做官的人家。12.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出自晋葛洪《神仙传》。比喻一个人发迹了,同他有关系的人都跟着失势。十八、《变形记》1.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诉讼》《城堡》《变形记》等。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谬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第七、八单元文学常识十九、《谏太宗十思疏》1.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巨鹿曲城人。唐初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zhèng)臣〞称之。辅佐唐太宗共同创立“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封郑国公。谥〔shì〕文贞,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2.李世民(626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开创“贞观之治〞。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3.胡越:古代分别居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个民族。4.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至亲。5.载舟覆舟:语出《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人民能拥戴皇能推翻他的统治。6.三驱:语出《周易》“王用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二十、《答司马谏议书》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2.“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2.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3.“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4.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5.邪说:不正确的言论。6.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二十一、《阿房宫赋》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2.《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3.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有韵文体。特点:铺采摛(chī,舒展)文,体物写志也。注重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