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备课素材

一内容解读

《金色花》

1.开篇点题,大胆假设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大胆假设,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和母

亲捉迷藏,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金黄的色彩,象征着母爱的光辉,

也象征着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为下文的想象奠定了基础。(第1—3

段)

2.三次嬉戏,母子情深

作者紧接着写了“我”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的三次嬉戏。第一

次是在母亲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

次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

次是在母亲拿着灯去牛棚时,突然落到母亲面前,恢复原形。三次嬉

戏生动地描绘出了孩子顽皮、淘气、天真无邪的特点,而无论变成什

么都要在母亲身边,体现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喜爱之情。(第4

一7段)

3.母子对话,美丽圣洁

最后两段是写母子之间的对话,充满娇嗔、爱意,体现出母子之

间的深情。“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可以想见,孩子不见了,

妈妈是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

喜,自然嗔怪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更是稚气十足,娇憨可爱。

(第8、9段)

《荷叶•母亲》

1.引子开头,铺垫下文

作者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联想到故

乡的红莲,并交代了三蒂莲与“我们”三姊妹之间的关系,暗示花即

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了充分的铺垫。先写莲花的

来历,以此作引子,为后文写荷叶母亲做了铺垫。“八年之久”“故乡”

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第1—3段)

2.雨打红莲,情景感人

“烦闷”写出了“我”在雨夜中的心情,为后面写“感动”蓄势。

文章在此重点描写了雨打红莲的场景,雨愈下愈大,红莲被打得左右

鼓斜,使“我”的内心很“不适意”。“打得左右鼓斜”一句写出了红

莲被大雨摧残的严重之态。母亲唤“我”回屋时,“我”看见荷叶护

莲的情景,“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

着红莲,暗示了荷叶呵护红莲就像母亲呵护孩子。(第4—8段)

3.托物抒情,点明主旨

作者的心情由“烦闷”“不适意”到“感动”,这是文章感情发展

的线索。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

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赘美之情。同时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第9段)

二技法总结

《金色花》

合理想象

印度诗人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新奇而又合理。金色

花是印度圣树所开的金黄色碎花,这样的比喻赘美了儿童的纯真、可

爱。作者运用“金色花”这一意象,把孩子的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

全文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成,富有童趣。

《荷叶•母亲》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一种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

作手法。运用这种手法作文,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

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

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作者从自家园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

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覆盖在莲花上面,这一,情景触动

了自己,于是作者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水到渠

成地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三主题概括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表现了孩子天真、可爱又

顽皮的特点,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

感情。

《荷叶•母亲》借景写入,托荷赘母,以荷叶为红莲遮蔽风雨喻

母亲为儿女遮蔽人生的风雨,歌颂了伟大、圣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

亲由衷的感谢和爱恋之情。

1.作家作品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

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1903

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

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

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

色彩和感伤情调。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1919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

《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

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俊逸的

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冰心体”。1923

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

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2.文体知识

散文诗

散文诗,兼有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歌的

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有诗的情绪和幻想,有散文的外观

和内涵。在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有散文的外

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

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

下思想情感的波动。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

短小灵活的形式。

“冰心体”

冰心创造了“冰心体”。“冰心体”也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

水体”。冰心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

的辞章、语汇吸收,注入现代语言中,形成了“清丽”“典雅”的散

文风格,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广大读者对这

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至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

文言文的洗练华美的语言,统称为“冰心体”。

3.作品背景

《金色花》是《新月集》的代表。《新月集》中的诗篇,主要译

自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泰戈尔怀着对孩子深厚的情感、对自己

童年的回忆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写出了这部充满童稚想象和纯

真感情的优美动人的诗集。

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进入了反帝反封建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时,有相当一部分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常

宣传以“爱”来改变人生、改革社会,这恰恰切合了自幼在爱、自由、

民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冰心的本性。因此,在时代思潮的感召下,她

的作品形成了由母爱、童真、自然这三部分构成的“爱的哲学”的体

系。冰心想把“母爱”作为改造世界的原动力,用“爱”来感化世人。

所以,某些自然景象能立即触动她温柔的情怀,使她联想到伟大的母

爱,并由衷地发出对崇高母爱的赞美。本文的创作灵感来自荷叶在风

雨中遮蔽红莲的自然景象。作者看到这一景象,想到了母亲与儿女之

间的亲情,就用荷叶来比喻母亲,赘美母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并蒂(di)梗上(gdng)匿笑(ni)

祷告(dao)

徘徊(huai)流转(zhuan)荫蔽(yTn)

2.根据拼音写字词。

muyu(沐浴)zT(姊)妹t\ngt\ng(亭亭)zhe

(遮)蔽心xCi(绪)

3.解释下列词语。

(1)匿笑:偷偷地笑。

(2)花瑞:花带来的好兆头。

(3)菌药: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

(4)鼓斜:倾斜,歪斜。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

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

和语言风格。

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赞美母爱的千

古绝唱。提到母爱,你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那么,怎样写母爱呢?

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有没有一种新颖的写法呢?今天,

我们一起品读两位大师笔下的母爱,看看他们是如何描绘母爱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学生朗读两首散文诗,圈点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

句,准备与同学交流分享。

2.整体理解。

两首散文诗表达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你更喜欢哪一首?借助

课后提示,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三研读课文,品味诗意

1.朗读《金色花》,想一想,这首诗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节奏来朗

读比较合适?标画朗读符号,如停连、重音等,在自己认为必要的地

方写上朗读提示语。

【明确】这首诗朗读的语速应“舒缓”,以“喜悦、欢快、温馨、

深情”的语气来读更合适,对应的关键词句有“笑嘻嘻地”“在新叶

上跳舞”“悄悄地开放花瓣儿”“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

上”“我不告诉你,妈妈”等。

2.再读《金色花》,读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这三个

场景,适当补充内容,然后用文字描述成生动的画面。

【明确】课文中写到了三处场景,提示语分别是“当你沐浴后”

“当你吃过中饭”“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预设:早晨,当你沐浴后,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

小院时,你正准备祈祷,突然空气中传来一缕缕金色花的清香。咦,

这香气从哪来的呀?我偷偷地笑了,但马上屏住气息,一声不响……

3.选择这首诗中的一个场景,根据刚才的想象补充画面,设计

“我”与“妈妈”的角色对话,练习后分小组展示。

【明确】要结合整篇课文表达的“我”对母亲的依恋、“妈妈”

对“我”的“疼爱”这样的主题来想象设计对话,注意补充恰当的动

作、神态等。

4.对比朗读下列几组句子,仔细体会课文中“妈妈”与“我”

对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对比朗读一: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改动)“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对比朗读二: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改动)“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对比朗读三:

(原文)“我不告诉你,妈妈。”

(改动)“我不告诉你。”

【明确】同样的内容,变换语序、标点、称呼之后,说话时的语

气会有所变化。通过比较,我们容易体会到课文中“妈妈”说话时充

满了担心、关心和疼爱,体会到“我”与“妈妈”说话时调皮、撒娇、

亲昵的语气,以及文中“我”对“妈妈”炽热的爱。

5.朗读展示。再读课文《金色花》,小组推荐优秀同学展示,师

生共同点评。

四课堂小结

“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别的事物?结合整首诗

的思想情感,参考提供的资料,写出你的发现。

资料: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

开金黄色碎花。在泰戈尔生活的印度,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

【明确】诗歌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金色花”在印度的文

艺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圣洁的、崇高的情感。“金色花”就是那个无

比纯真、对母亲充满依恋与亲昵的孩子,也象征着这种孩子依恋母亲、

母亲疼爱孩子的人间伟大、纯真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为妈妈唱一首歌或吟一首诗或洗一次脚……注意观察妈妈的表

情,并结合自己的内心感受,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随笔。

六板书设计

f玩捉迷藏——看妈妈工作]

,让妈妈嗅花香

金色花J三次嬉戏J投影到书页上[母子情深入性美好

!落到地上现出原形

母子对话——充满爱意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荷叶•母亲》,读完后回想一下,文中哪几个地方

写到了莲花、荷叶。

【明确】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九年前在故乡园里乘凉时祖父对

“我”说起了三蒂莲;半夜里凋谢的白莲,被大雨打得左右鼓斜的红

莲,被大荷叶倾侧覆盖的红莲。

2.再读课文,借助课后的阅读提示,想一想文章标题为什么把

“荷叶”与“母亲”并列在一起。

【明确】文章最后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里表明,

诗歌直接把母亲比作在大雨中遮盖红莲的荷叶。

二研读诗歌,领会主旨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想想“我”的情绪经历了怎

样的变化。

预设:“觉得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深深地受了感动”。

2.自读课文一般都有旁批和阅读提示,课文后的阅读提示说:

他们的作品,善于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

富的情感。再次朗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体现在

哪里。

预设1:“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

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预设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

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明确】荷叶覆盖雨中的红莲,本是自然景象。“忽然看见”体

现了作者捕捉到刹那间的灵感;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

把“我”人生经历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比作“心中的雨点诗歌连

用多个比喻,采用了象征手法,用荷叶覆盖雨中的红莲,象征母亲对

儿女的永远庇护,象征伟大无私的母爱。

三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