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教案1_第1页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教案1_第2页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教案1_第3页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教案1_第4页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授课教师李玉贞授课班级授课章节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授课题目第一节能量代谢教学地点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训课□其他□课时安排1授课时间(写明日期)教学分析生理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以解剖学为基础,为病理学打下基础,也是临床中运用的学科。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识)1、熟悉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2、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3、掌握基础代谢率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通过PPT展示是学生掌握能量代谢素质目标: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并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当中。教学重点: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率教学难点基础代谢率教学设计利用讲授、讨论、多媒体课件、提问、测试、演示与回示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本节课内容。重点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能量代谢和体温的内容。学法设计本意主要是概念和记忆性内容,因此,为了减少理解的难度和记忆的枯燥。学习上采用讨论式学习,在讨论中使学习逐步逼进概念。结合素材、直观的展示能量代谢主要内容,帮助记忆。教学准备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二版教材教案、PPT、讨论话题相关的图片、视频及动画教学内容(任务)及过程设计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第一节能量代谢第一节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一)能量来源1.糖:主要(70%以上)脑组织所需能量则完全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缺氧和血糖水平过低,均可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以及抽搐。2.脂肪:次之(30%)3.蛋白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二)能量的转移储存和利用能源物质释放的能量有50%转化为热能,其余以自由能形式贮存于ATP中。除骨骼肌运动时所完成的机械外功,其余的自由能最终也转变为热能。(图7-1)(三)能量代谢的表示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体内食物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最终都将转化为热能,并散发体外。因此,测定机体一定时间内所散发的总热量,就可以测出机体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机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产热量称为能量代谢率。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全身剧烈活动时,短时间内其总产热量比安静时高出数十倍。表7-1表明不同劳动或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表7-1机体不同状态时的能量代谢率───────────────状态产热量(KJ/m2.min)───────────────躺卧2.73开会3.40擦窗子8.30洗衣9.89扫地11.37打排球17.05打篮球24.22踢足球24.98持重机枪跃进42.39───────────────(二)精神活动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三)环境温度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2.环境温度超过30℃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4.舰艇舱内温度可高达60℃(四)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7~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些“额外”热量是由进食引起的。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四、基础代谢(一)概念1.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①清晨空腹,即禁食12~14h,前一天应清淡、不要太饱的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②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③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④室温18-25℃2.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二)BMR的测定和正常值1.BMR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①把基础状态下的呼吸商定为0.82、氧热价为20.20KJ。②测出1h内(测6min的耗氧量×10)的耗氧量。③测出体表面积。④按下面公式计算出BMR实测值:BMR实测值=20.195×耗氧量/体表面积⑤对照表7-4的BMR平均值,按下面公式计算出BMR相对值:BMR相对值=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或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和时间分配课堂小结:本节课掌握能量代谢的因素及基础代谢率。课后作业及预习:作业:课后习题板书设计本节课为多媒体教学,板书作为辅助。主要分为三部分:一、书写标题和课程目标;二、书写本节课重难点;三、作为草稿板。(教学反思)教后记课后练习填空题1.体温通常是指_____.2.相对恒定的体温是进行_____代谢和维持_____的重要条件。3.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_____温最高,_____温最低。4.常温下,安静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当环境温度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