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部分学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明代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人 B.桥 C.水 D.地面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汽车观后镜靠光的折射来观察路况D.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4.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C.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5.如图所示,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在升空过程中,下到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以“天问一号”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B.若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C.若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静止的D.若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6.下列对各诗句中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中的冰是凝固形成的B.“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中的霜是升华形成的C.“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的雪是凝固形成的D.“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中的露是熔化形成的7.淮安高架桥于2019年12月15日开通,大大节省了广大司机出城和入城的时间。高架桥两旁的隔音墙的作用主要是减弱噪声,如图所示、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传播过程中 B.声源处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8.为打造名副其实的“山水宜居之城”,近年来常熟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种植绿化、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密度的计算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以上A、B两种说法都正确D.以上A、B两种说法都不正确10.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C.甲物质在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11.如图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则声音的传播可能是由A.气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液体→固体→气体 D.气体→固体12.—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大观河边照像,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罝观察,那么影像甲和乙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都变 B.都不变C.甲变,乙不变 D.甲不变,乙变二、填空题13.以镜正衣冠,如图所示,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14.2020年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如图所示,返回舱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下落速度不断增大,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与在月球上相比,月球土壤样品被带回地球后,它的质量______,重力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________。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利用________来听声音。16.梅园里的红梅等花儿开了,游客能看到红梅花,原因是光的______现象,红梅花能反射______色光。三、实验题17.(8分)小薇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1)她把天平放在______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后,横梁上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______向左调节,直到横梁平衡;(2)调好天平后,测量金属块质量时,所用的砝码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3)小薇用量筒测量金属片体积的过程如图丙所示,则所用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ml,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cm3;(4)此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18.(8分)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中,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___(用/L0、L表示)。19.(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_________厘米。(2)实验前应首先调节烛焰焰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___。(3)当蜡烛距凸透镜18厘米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成像规律工作的。(4)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逐渐_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四、作图题20.(8分)根据图中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方向,画出入射光线.21.(8分)如图所示,MN为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请画出入射光线AO从玻璃射入空气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一步走过的距离(步长)如表中所示。接着根据自己的步长,估测家到学校的距离;从家走到学校共1057步,历时8分30秒。测量次数连续行走的步数/步测得的距离/米121.30231.92353.29(1)测得的步长是多少米?(2)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3)行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3.(12分)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详解】“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A、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以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C正确;D、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2、A【详解】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游客相对于船舱位置不变,所以说游客相当于船舱是静止的;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游客相当于河水、迎面驶来的船、河岸上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它们为参照物,游客是运动的.故选A.3、D【详解】A.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等大,故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没有变,故像的大小没有变,故A选项错误;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故B选项错误;C.汽车观后镜靠光的反射来观察路况的,故C选项错误;D.影子的形成是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D选项正确。故选D。4、D【分析】(1)物体只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2)凸透镜对所有的光线都有会聚作用;(3)人从水面上斜着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叉鱼时要对着虚像的下面叉去,才能叉到鱼;(4)电视画面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详解】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故A错误;B.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故B错误;C.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故C错误;D.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故D正确。故选D。5、B【详解】A.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天空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天问一号”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A错误;B.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地球表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故B正确;C.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故C错误;D.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表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故D错误。6、A【详解】A.冰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故正确;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错误;C.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错误;D.露是水蒸气熔液化形成的,故错误.7、A【详解】高架桥两旁的隔音墙,是为了减弱高速行驶的汽车产生的噪声对高架桥两旁居民的干扰,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C【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详解】城区汽车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种植绿化、安装隔音板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它们的共同点是降低噪声污染。故选C。9、D【详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不能说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C【详解】ABD.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本身状态,不知道是沸点还是熔点,故ABD错误;C.由图知甲物质在4-6min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持续吸收热量的结果,故C正确.11、A【详解】鱼是生活在水中的,所以必然是由水把声音传给鱼的,在声音传入水中之前还必须要经过气体的传播,可能经过固体鱼缸的传播;故路径可能为:空气→水→鱼;也可能为:空气→鱼缸→水→鱼;故选A.12、C【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乙是建筑物在水中倒影,甲是阳光照射下建筑物的影子,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等大的特点可知,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乙的影像大小不变.过了十多分钟后,阳光照在建筑物上时,入射角减小,所以甲的影像变小.A.都变,与分析结果不符;B.都不变,与分析结果不符;C.甲变,乙不变,与分析结果相符;D..甲不变,乙变,与分析结果不符;二、填空题13、不变漫【详解】第一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像的大小不变;第二空.漫反射的典型特征就是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从各个角度都观察到.14、运动状态不变变大【详解】[1]返回舱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下落时速度不断增大,即在重力的作用下,返回舱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3]月球土壤被带回地球后,其质量不变,因为组成月球土壤的物质多少不变;而所受的重力变大,因为地球对土壤的吸引要比月球的大。15、信息响度骨传导【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这一信息,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扩音器不改变声音的音色和音调,仅增大声音的响度,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3]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且固体比空气的传声效果好;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是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16、漫反射红【详解】[1]各个位置的游客都可以看到红梅花,可说明光在梅花表面发生了漫反射;[2]红梅花能够反射与之颜色对应的色光,故能反射红色光;三、实验题17、水平桌面平衡螺母43.22162.7【详解】(1)[1][2]用天平测质量时,天平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由图甲知,指针右偏,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3]由图乙知,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的质量为43.2g。(3)[4]由图丙可知,量筒的10mL和20mL刻度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2mL=2cm3;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是16cm3。(4)[5]金属块的密度金属块的密度是。18、同一高度倒立缩小<L0-2L【详解】(1)[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将像呈现在光屏中央;(2)[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3)[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相当于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当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时,此时应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像应该为倒立缩小的实像;(4)[4][5]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成倒立放大实像条件是f<u<2f,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L;当凸透镜移至B位置时,因为在光屛上出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原理,可以假设蜡烛在光屛位置时,像应成在原蜡烛位置,因此,光屏到透镜位置B的距离应为L,故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0-2L;19、10.0同一高度放大投影仪缩小【详解】(1)[1]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将烛焰焰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3)[3][4]物距为18cm时,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5]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质控内容课件
- 毕业实习个人总结2000字左右
- 包装实习个人总结
- 2025版房屋拆除安全责任协议书范文
- 2025版采暖工程安全责任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IT系统安全检测与应急响应服务合同
- 2025版壁纸外贸出口合同范本
- alc墙板实习个人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材料样本研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酒店安保服务劳务派遣协议书
- 中央党校师资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音圈电机(VCM)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公司电子发票管理制度
- 检测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 农文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欣灵变频器恒压供水参数表
- 2025兰州市西固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工程合同平移协议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G3证考试试题题库(200题)含答案
- 饲料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