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足迹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1页
红色的足迹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2页
红色的足迹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3页
红色的足迹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4页
红色的足迹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深圳市大鹏党工委办事处,钟惠坡编著.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9.9

ISBN978-7-5166-4775-2

Ⅰ.①红…Ⅱ.①深…②钟…Ⅲ.①革命故事-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247.8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53443号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编著:深圳市大鹏党工委办事处 钟惠坡

责任编辑:庆春雁

出版发行:新华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邮编:100040

网址:

经销:新华书店、新华出版社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及各大网店

购书热线:010-63077122中国新闻书店购书热线:010-63072012

照排:臻美书装

印刷:深圳市长江印刷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70mm×240mm

印张:32.5字数:330千字

版次:2019年9月第一版印次:2019年9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ISBN978-7-5166-4775-2

定价:88.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如有质量问题,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p>

《红色的足迹》编委会

主  任

潘传贤 李国伟

副主任

吴文杰 尹成会 欧阳家强

成  员

廖文立 钟惠坡 李建国 钟 声

王 福 王雪英 叶巧珍

执行主编

廖文立

烽火锻丹心旗红映大鹏

大鹏半岛的海湾

烽火锻丹心旗红映大鹏

——大鹏半岛革命战争年代党组织建设发展活动介绍

(代序)

20世纪30、40年代,在这美丽的大鹏土地上,大鹏人民响应中国共

产党的号召,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赤

胆忠心、英勇斗争,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开辟东江纵队根据地,建

立党的组织,动员青壮年支前参军,投身保家卫国的战斗,涌现出许许多

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英雄人物。根据老同志的回忆估算,大鹏藉人员

-1-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500多人参加了革命,先后牺牲113人。为了忠

实记录、传颂我们党领导大鹏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和无数革命先辈动

人的英雄故事,我们委托东纵老战士后代钟惠坡先生编撰了《红色足迹——

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这本书。

一、大鹏党的建设、发展、活动的历史背景。

1938年10月12日(俗称十月朝,食牛池巴茶果日),日本侵略军在

大亚湾、澳头、霞涌等地登陆,国民党守军一触即溃,大部分闻风而逃,

仅十多天时间,广州及东江下游大片国土沦陷,深圳镇也于26日失守。

日军登陆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电令广东省委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

要在东江日占区开拓游击区,10月24日,曾生、周伯明等人受中共广东

省委委派,从香港带领一批党员和积极分子到坪山建立中共惠宝工委,作

了两项重要决定:(一)建立和发展党组织;(二)建立惠宝人民抗日游

击队(东江纵队前身)。

二、大鹏早期党的建设、发展、活动情况概况。

根据当时的形势,1938年11月间,工委派黄国伟同志(黄华)到大

鹏建立和发展党组织,首先在下沙潮歌学校立了足,先后吸收该校老师黄

闻华(黄闻)、陈培、陈永年(陈永)三人入了党,然后依靠他们吸收发

展坝岗的黄业、蓝造、王母的钟宝斌(钟原)入党,这是1938年大鹏半

岛最早的第一批党员。于1938年12月建立第一个党支部,支书黄闻,支

委钟原、蓝造。

第二批党员是从1938年冬到1939年春夏,共吸收26人入党,是大

鹏半岛党组织的大发展高潮,葵涌发展了潘清、张敏、李秀含(李光)、

李惠群、李秀灵等人,坝岗发展了钟少华(钟义)、黄敏、黄和光、陈木

荣等人,鹏城和王母发展了赖圻(赖仲元)、戴基、赖风、郭平、欧阳山(袁

庚)、王柏、刁昌顺(刁新)等人,岭澳发展了李汉兴、吴华生、李四发、

-2-

烽火锻丹心旗红映大鹏

董辉等人。

第三批党员是从1939年下半年到1940年底,共吸收18人入党,他

们是:王舒、刘锦进、戴梅、肖荣妍、肖铿、刘伟文、邹锡洪、欧阳北其、

高玖、林松、王作、欧阳红、黄通(黄英)、郑北星、张群,接着入了党

的有董合、董运、董均祥等人。

三批合计发展党员44人。

在党的领导下,大鹏地区在1939年间广泛开展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

依靠各个小学为阵地办夜校、报告会、出墙报、演街头剧等,向群众宣传

我党抗日主张,揭发日军暴行,组织大鹏青年抗敌同志会,通过夜校形式

广泛发动妇女,建立妇女会,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张敏、王柏、许瑞碧、

肖荣妍、黄通、欧阳红等同志,为了做好发动和团结妇女群众的工作,她

们自筹资金办了大鹏书刊合作社、进步社。与此同时党组织大力发动群众

参加武装斗争,成立人民自卫队,动员一批又一批青年参加抗日游击队。

1939年5月中共大鹏区委成立,钟原任书记。

1940年赖仲元接任区委书记,其中土洋支部有9人,王母支部有7人,

鹏城支部有8人,岭澳支部有8人,坝岗支部包括葵涌有15人,共47人。

当时力量不足,仅有少量武器,初步开展武装活动。

1941年初由何清接任区委书记。

1941年12月8日,香港被日军占领后,惠阳大队独立中队刘培率部

队在大鹏半岛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党的组织发展民运扩大部队。

枪杆子出政权。1944年夏秋间,大鹏半岛的日伪顽力量基本肃清,

整个东江形势大好,这时路东地区抗日民主区、乡政权首先在大鹏半岛产

生。1944年10月10日成立了大鹏抗日民主政权——路东新一区(大鹏区)

民主政府,区长由赖仲元担任,张平任军事股长兼自卫大队长,袁少春任

民政股长,王介任生产股长,邱石林任文教股长,欧阳维任总务股长,下

-3-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设王母乡(乡长王舒),鹏一乡(乡长郭平),桂岗乡(乡长黄潭水),

葵涌乡(乡长李惠群),南平乡(乡长黄春松),水上乡(乡长郭贵)。

区政府的三大任务是:1.减租减息,改善民生,支援游击队。2.组织群众

成立农会、妇女会、自卫队、青年会、办夜校等。3.动员参军,配合部队,

开展对敌斗争。

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共路东新一区区委,赖仲元任区委书记,组织委员

李光,宣传委员王舒,军事委员张平,委员有欧阳维、邱石林、王介。

1945年5月,张平任区委书记(兼区长),统管武装力量,黄光任

区委组织委员,王舒任区委宣传委员兼区民政,张群任文联主席,李满清

任妇女会长。

国民党反动派大举发动内战,多次向我解放区发动进攻。1946年1月

8日,国民党军154师46团2、3营向大鹏地区进攻,在径心坳被游击队

击退,他们死伤十多人,游击队一人牺牲。1946年1月16日,国民党又

纠集154、153师两个团袭击葵沙乡,受到我民兵的坚决阻击,我们没有受

到大的损失。1946年2月3日国民党153师457团再度进攻我大鹏地区,

实行“填空格”(即按照军用地图坐标方格扫荡清剿)战术,企图一举消

灭我党武装力量。也被我们的民兵和游击队打得晕头转向,被迫后撤。

1946年5月,东江纵队准备北撤,为保全地方革命力量,中共江南

地委同意我地方党工作人员,暂时撤到香港。党的组织关系由蓝造、王舒

接收,并负责联系一部分东纵留港的同志。

为了坚持和平,1946年6月30日,东江纵队奉命北撤,2583人在沙

鱼涌登船启航山东。我东纵主力北撤后,国民党反动派违反诺言,采取各

种手段,残酷迫害我复员同志和革命群众。惠东宝地区陷入一片白色恐怖

之中。地方党组织进入地下活动。不久,中共江南地委指派李光、蓝介为

特派员,秘密单线同原大鹏地区各支部取得联系。

-4-

烽火锻丹心旗红映大鹏

1947年1月,中共华南分局决定重建武装,动员原东江纵队干部从

香港回到坪山成立惠东宝人民护乡团。同年夏天上级指派潘易、廖梦、蓝

介在大鹏地区成立武装工作队,开展武装斗争。

1948年11月,中共大鹏区委成立,区委书记李光,组织委员邹洪、

宣传委员邓庭(后兼葵沙、桂岗两乡指导员)。各乡党支部相继重新建立,

鹏城乡支部书记郑北星,下沙乡支部书记高峰,葵沙乡支部书记欧敏,桂

岗乡支部书记陈木荣,岭澳乡支部书记董合(东纵北撤后,岭澳支部继续

活动),此时同时成立大鹏区政府,各乡先后成立乡人民政府。

三、大鹏地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例及事件

严惩汉奸卖国贼。1938年10月12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为了南北

夹攻夺取华南,打通广九线,动员海陆空军向大亚湾澳头登陆。11月22

日又在大鹏湾鹏城登陆,建立军需品补给站。日军把地方的土豪劣绅组成

伪维持会,专门为敌服务。参加到伪维持会的有王母的李国珍,石桥头的

袁德仔,新大的缪松光,鹏城的欧阳织云,这批汉奸走狗四出拉夫同日寇

运输,勒索压榨人民商旅,欧阳织云还带日军到新大,放火烧掉房屋100

多间,群众恨之入骨,盼早日消灭这些败类。

1941年春,大鹏区委书记赖仲元召开会议,商议如何把这些汉奸消灭,

决定由刘锦进(刘黑仔)、郑北星、刘芪等同志组成锄奸小组,开展消灭

汉奸活动。王母的李国珍、李桃,石桥头的袁德仔先后被处决。

岭澳青年民兵杀鬼子。1941年日军在大亚湾澳头、大鹏一带建立据点,

经常到沿海各村骚扰、抢物资、奸淫妇女。农历四月初四下午,一队日军

(12人)在鹏城乘船往澳头,途经岭澳港登陆,数名日军在新屋村石古岩

追逐一个来不及躲藏的妇女进行强奸,岭澳村民亲眼见日军灭绝人性的暴

行,怒火冲天,地下党员李四发立即带领全村青年民兵扛枪,拿刀追杀敌兵,

人人勇往直前,自卫队长李华韬一马当先,奋力追杀敌人,举起田刀砍死

-5-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了一个鬼子兵,其余的鬼子兵吓得魂不附体,向海边四散仓皇逃命。我青

年民兵迅速追杀到海边,当即俘虏一个看守船只的日军,缴获一批书信,

放火把敌人登陆小艇烧毁。随后把俘虏的一个鬼子兵押回村内,途中日本

军企图夺枪反抗与自卫队员张石对打,被张石举起猪刀杀死,并把尸体掩埋。

到了第二天拂晓,日军从澳头、鹏城调动1000多人包围岭澳,杀人

烧屋,全村被烧、杀死的有十多人,被烧房屋几百间,被抢走猪、牛、三鸟、

家物等一大批,日军侵华罪行罄竹难书。

坝岗坳伏击战。1942年12月国民党(陆如均又名大鸡六)杂牌军有

200余人驻鹏城、王母。匪军以剿共为名,派出匪兵到处奸淫妇女,敲诈

勒索抢劫民财,群众恨之入骨,盼望游击队早日把他们消灭。匪军大鸡六

每天都派出一个中队到坝岗小桂一带村庄搜索游击队,抢劫群众的财物,

弄得鸡犬不宁,刘培中队长获地下党情报,决定作伏击战为民除害。

1943年元旦,伏击地点为坝岗坳中段的险要山腰,下午两点大鸡

六一个中队由坝岗沿山路向鹏城而来,当敌人进入我伏击圈内时,战斗打

响了。我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居高临下向敌人猛烈攻击,突遭袭击的敌人惊

慌失措,四散逃命,溃不成军。仅十多分钟的强攻就结束了战斗。这次伏

击战,全歼大鸡六一个中队,俘敌三十多人,毙伤二十多人,缴轻机二挺,

长短枪五十余支,弹药一批。这次战斗的胜利,大大挫败敌人狂妄嚣张的

气焰,长了人民游击队的威风。

智袭马鞭岛。1943年7-8月间,日寇及伪军对大亚湾进行疯狂的抢掠,

驻扎在马鞭岛的伪反共救国军、海军第四总队第四大队(外号龟灵仔),

凭着几艘的大木船(大眼鸡)四处巡航,任意截查海面来往船只,抢货抢

钱抢鱼抢网,大鹏半岛沿海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渔民不敢出海,商旅不敢

往来,我抗日游击队根据地面临艰难困苦的威胁。曾生司令员给护航大队

大队长刘培下达了攻打马鞭岛的战斗命令。侦察员叶振乔装成渔民前往侦

-6-

烽火锻丹心旗红映大鹏

察,只见三艘大木船停泊在岛西面,有七八十人在船上,有人走出来叫着

要叶振交牌照费。叶振同志巧妙地设法通过他们的检查,回到护航大队队

部,向大队长刘培作了汇报。大队长刘培根据叶振的侦察情况,决定挑选

16名勇士,组成3个突击队,分乘3条渔船,实行夜间突击。战斗部署决

定后,岭澳村的群众纷纷报名参战。深夜3艘船挂起风帆,向马鞭岛驶去,

到达战区时,副大队长叶基指挥着战友屏住气继续前进。将靠近敌船之际,

敌人发现势头不对,企图群起顽抗。我方战士立即用轻机枪对敌指挥船进

行扫射,其他两艘我方渔船的战斗员也同时猛烈发起攻击。手榴弹猛向敌

船投掷,扔进了敌船舱,敌人乱作一团,有的跳海,有的俯首就擒。战斗

结束,共歼敌50余人,俘虏40多人,缴获机枪两挺,步枪40多支,弹

药物资一批,敌中队长被击毙,狠狠打掉了钉在马鞭岛上的毒牙,粉碎敌

人的封锁。这次海战,我护航大队叶展明、范祥等四位同志不幸牺牲。

军民团结保卫大鹏。1943年至1944年,驻东江地区国民党反动派的

军事指挥机关设在惠州,无时无刻都想一举扑灭我新生力量和民主政权,

在此期间就有三次进犯我路东新一区(大鹏半岛)。由于我方消息灵通,

采取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避其强势,打其弱点,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

使敌人无获胜之机。1944年春,惠州国民党军事指挥部死心不改,再次

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以罗茂勋为首带领独立第九旅四个营,独立第二十二

旅一个营,会同徐东来、李乃名等部共2000余人,分三路强攻大鹏半岛,

企图取得战果。我军港九大队、一中队、护航大队一个中队、大鹏联防队

等500人,由袁庚同志统一指挥,分别将兵力分布在坝岗坳、径心坳、叠

福径、下沙、油草棚一带山头,分5至10人一组,把守险要关卡,用麻

雀战的方法,同来犯敌军作战。击退敌军多次冲锋,其中一股敌军企图从

下径心凭借山林茂密的自然条件偷摸上山,向我守军袭击,被张平同志指

挥的联防队发觉,居高临下发挥火力优势,把敌人打退,并丢下十多具尸

-7-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体。战斗坚持了两天两夜,我们大鹏人民群众纷纷支援前线,不少青年妇

女,冒着生命危险挑茶送水送饭送果到战斗山头,大大鼓舞士气,敌人由

于居于劣势,前进受阻,挨了两天两夜苦头,无法坚持原计划攻入半岛歼

我力量、向其上司报功的梦想,被迫撤退。我方部队牺牲了一个姓曾的班

长(澳头人)。这次半岛军民合力保卫战取得胜利,是大鹏人民团结协作,

拥军支前的一个突出表现。

抢救盟国战士和友人。1944年2月,美国盟军十四航空队派出20架

战斗机护卫12架轰炸机,从桂林起飞前来轰炸九龙启德机场,战斗中,

美军一架飞机中弹着火,飞行员克尔中尉弃机跳伞降落在香港观音山。刘

黑仔带着短枪队,突破日军严密封锁,将克尔从日军眼皮底下救了出来,

安全送回桂林十四航空队。后来克尔专程给东江纵队写了一封言词恳切感

情洋溢的感谢信。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妇,2009年以来,先后3次来

大鹏瞻仰刘黑仔烈士纪念碑。

1944年5月26日,抢救了被日寇击伤降落在大鹏岭吓村的一架美国

飞机,救出飞行员一名,又在大鹏湾独牛海面救了美国飞行员两名。1945

年10月,在下沙救了英国飞机一架,飞行员两名,大鹏水上乡的渔民,

协同港九大队先后抢救了英国和印度友人十多名,为国际反法西斯的斗争

作出贡献。

建立抗日军政干部学校。1944年7月,东江纵队为培养军政人员,

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即东江纵队抗日军政干部学

校),该校设在鹏城东山寺(东山古寺)。由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兼校长,

李东明任政委,林鄂任教育长,钱卫华任秘书长。培养了一批军政干部及

香港回乡参军参政的人员。共举办2期,第一期培训连、排干部200名,

第二期培训排、班干部以及本地和香港青年、初中、高小学生400多名。

王母圩内打鬼子兵。1945年初日本侵略军有200多人,驻守在叠福村,

-8-

烽火锻丹心旗红映大鹏

那时日军已显溃败,粮食物资稀缺,日军到处抢粮及牲畜,以解决其困,

由一个大队副带领五六十人,大清早便进入王母圩,当时东江纵队江南大

队肖伦中队驻扎在王母牛神岭钟胜家果园,发现日军来犯,立即组成三路

反击,第一路在王母围附近山边,第二路在王桐山田段,第三路在旱塘仔。

三路人员分别出发,迂回包抄日军。当日军到达陈火楼附近,第一、二路

发起攻击,日军闻两面枪声夹击,乱作一团,四处躲避我火力射击,眼看

将要被包围,日大队副下令撤退,日军摸不清我军实力,怕在路上被伏击,

只得从猪仔坑底节节退却,日大队副肩膀负伤,仓皇逃走,由于这次战斗

神速,狠狠打击敌人,日军以后就不敢再来王母圩抢掠。

水头沙海战。1945年5月,日军仍占据香港,有的日军运输船从日本、

中国台湾等地运送军用物资供给驻港日军。一天,有一艘日军铁轮、二艘

木船,载有大批军用物资在航行中迷航进入我水头海面,当时港九大队海

上队配合张平率东江纵队江南大队水陆夹攻,战斗半个小时,三艘敌船被

擒,俘虏押运日军8人,缴获机枪一挺,步枪六支,物资200余吨。

日寇范万生携械投降。1945年间,日军临战败前夕,驻扎在坝岗田

罗下的日军,大举开挖山洞,内藏攻击性的鱼雷及发射器,企图在溃败前

作垂死挣扎,那时范万生(台湾人)在日军当翻译,心里明白日军已到穷

途末路将要全面溃败,不如早日投降赎罪,得到一条生路,他便暗下决心,

小心秘密打听游击队的线索,为此,他与田罗下村薛容生结交兄弟,日久

吐心声,向薛容生透露投降的心里话,要求薛容生与我部队联系,薛容生

找到张平大队肖伦中队,约定时间地点,范万生只身携带日式机枪两挺,

三八枪两支,手榴弹五个,向我游击队投降。

沙渔涌歼灭战。1948年6月,粤赣湘边区书记林平同志来到江南支

队二团,决心要打一场大仗,以打开东江局面,林平同志灵活地运用了毛

泽东同志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军事思想,调集江南支队一团、二团、

-9-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三团共10个主力连1000多兵力,亲自指挥沙渔涌歼灭战。为了保证取得

军事上的胜利,大鹏党组织和武工队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做好后勤配合战

斗的支援工作。1948年7月16日,黎明前战斗打响了,我军仅用不到一

个小时就全歼一个敌营部,一个加强连和海关税警等部队327人,其中

毙伤敌官兵142人,俘敌连长以下185人,缴获迫击炮2门,八二炮2门,

重机枪2挺,轻机枪8挺,长枪180余支,卡宾枪2支,炮弹100多发子

弹七万多发,电台一部。我方牺牲副连长以下12人,受伤22人,沙渔涌

是大鹏半岛敌人兵力最强配备最精良的一个据点。这一仗打得最漂亮,粉

碎了敌人第二期围剿的部署,威震广东,顽敌丧胆,是广东省解放战争时

期游击战中一次重大的胜利,是我大鹏半岛革命人民对革命战争又一个重

大贡献。

支援解放战争,解放全广东。1949年2月,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解放军将渡长江南下,为了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大鹏地区党政军民掀

起了一切为了支援大军南下,解放全广东的高潮,大鹏地区党政军民动员

组织了一千多青壮年参加战勤和民工队伍,协助大部队运输担架、抢修公

路、筹粮等工作。1949年10月中旬迎来了解放的喜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王母圩升起。

在人们的印象中,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首都天安门

城楼上庄严按动电钮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乃是我国领土上升起的第一面

五星红旗。其实,早在天安门广场那面五星红旗升起前的八九小时,在我

们大鹏镇王母村王母圩,10月1日清晨6点多钟,就有一面五星红旗冉冉

升起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1949年9月30日下午,香港《华商报》刊发的新华社新闻稿中,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国旗、国歌、首都和将于10月1日举行“开

-10-

烽火锻丹心旗红映大鹏

国大典”的消息,受命准备参加接管广州的粤赣湘边纵队教导团近千名中

共干部汇集在王母圩,决定在10月1日早晨举行庆祝活动,大家分头准备。

毛泽东主席的画像早就有了,国歌大家都会唱,国旗的样式在新华社电讯

稿中已有详细的说明。粤桂边区纵队参谋长杨应彬同志做过绘图作业,便

自告奋勇地承担了绘图工作;另请几位女同志用红、黄、白布加以剪裁和

缝制,一面五星红旗很快便制好了。

10月1日清晨,大家都自觉地来到王母光德学校(今大鹏成校)操场

那棵大榕树下,在齐声唱罢《义勇军进行曲》后,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

着晨风,迎着朝阳,庄严地升起来了。

10月15日,部队进驻广州后,与标准国旗一对照,大小和样式完全

一致。但是,由于消息不通,王母圩升起的那面国旗,比在天安门广场的

国旗早半天升起,这可能是中国最早升起的一面五星红旗。

四、曾生司令员在岭澳村留下难忘的足迹。

1942年4月底至5月初,曾生司令员一行5人,到大鹏岭澳村开展

革命活动,住在村民李祺家中,主要任务是检查岭澳村党组织建立和活动

情况以及发动青壮年参军支前,培养抗日救亡骨干,组建“东江纵队护航

大队”、“光荣医院”、“情报站”等。5月下旬,由东江纵队队员董均

祥用渔船海运护送曾生司令员等人离开岭澳,到南澳的新大上岸。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对大鹏半岛革命战争年代党组织建设发展活动情况

的介绍,能帮助读者加深对大鹏党组织建设历史的了解。

东纵边纵老战士:钟声、王福

2018年11月

-11-

目 录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1

古镇百年前/王桐山书院/教书先生蓝翼成/一群被启蒙的少年

第二章 大鹏举起抗日旗/21

“海岸读书会”成立/日本飞机炸学校/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海岸流动话剧团”/

夜校/“坝岗抗日自卫队”/“宝安大鹏民众抗日自卫大队成立”

第三章 日寇在大鹏半岛登陆/34

战云密布的1938年/华南抗战第一枪/日军登陆大亚湾/大鹏半岛——日寇

在华南登陆的跳板/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日寇的残暴罪行/凶残的日本兵

第四章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50

曾生的任务/立足坪山和大鹏沿海/大鹏有了党组织/各地志士高举抗日义旗

/打响惠宝抗战第一枪

-1-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第五章 与叶挺将军的合作/62

见到叶挺将军/收容国民党溃兵/叶挺将军在深圳/叶挺指挥部的工作/叶挺

将军被迫离开/继续抗战不松懈

第六章 大鹏党组织的发展/70

党小组明确方向/大鹏党支部的建立/大鹏党组织的工作/中共大鹏区委成立

/沙溪乡党组织的发展/岭澳党支部的建设发展

第七章 艰难的合作抗日/78

空头的统一番号/阴谋重重/针锋相对/连战连捷/利诱胁迫

第八章 大鹏的斗争/86

大鹏青抗会成立/党组织的分工/国民党来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第九章 东江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92

创造形势/学习建政/精神永存/大鹏人民政权的典范

第十章 华侨港澳同胞的抗战/106

与大鹏血脉相连的侨胞/舍身抗战/“东团奋起救家乡/侨胞支持真抗战/英

雄不朽

第十一章 大鹏青年的觉醒/126

优秀的大鹏青年/“东江第一战”故事/刘黑仔入党/当老师/刘黑仔讲故事/

人生的感悟

-2-

目 录

第十二章 被迫的选择/137

形势变化了/祸心昭然/何去何从/山雨欲来/大鹏的安排

第十三章 艰难惨烈的东移/145

敌人真的来了/损失惨重/历尽艰辛

第十四章 子弟兵重返惠东宝/151

党中央的指示/重返抗日前线/上下坪会议/恢复发展

第十五章 战斗在大鹏/159

日寇的暴行/舍命救火/日伪的统治/消灭汉奸/岭澳村血案

第十六章 统一战线联合抗日/171

帮助农工民主党组织武装/伯球先生/肝胆相照

第十七章 大营救/176

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在香港的抗日救国活动/组织部署营救/日军攻占香港/

抗日武工队挺进广九敌后/大营救的安排/大营救的展开/一切为了大营救/

在东江抗日根据地/文化名人的贡献/苦中有乐的功劳

第十八章 动荡的大鹏/205

土匪流氓的世界/分化瓦解建奇功/建立“大亚湾抗日护航大队”/农工党武

装的崛起/王校长的家教/中共广东省委领导机关驻扎大鹏半岛/中共广东省

临时省委交通站/在大鹏半岛设立“东江纵队司令部”

-3-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第十九章 战斗打出一片天/219

保卫大鹏/王母圩内打鬼子/水头沙海战与范万生携械投降/坝岗坳伏击战/

海上游击战/攻占南澳海关/造地雷的少年

第二十章 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244

大鹏东山寺/“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大练兵/青年干部训练班/岁月的

记忆

第二十一章 土洋会议/251

形势不同了/中共中央指示/在大鹏半岛的“土洋会议”/大鹏人民的贡献/

红色根据地土(屯)洋村

第二十二章 大鹏的民主政权/267

民主乡政权诞生了/大鹏区民主政权建立/民主政权的任务/积极抢救盟国的

战士和友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黄岐塘果园

第二十三章 抗战胜利了/279

四斤蔗糖换机枪/冒险谈判缴械/伏击歼敌/海上惨案之谜/大鹏人民庆胜利

第二十四章 胜利无和平/290

盼望和平/内战阴云再起/共产党的对策/斗争与谈判/没有和平/“广东只

有土匪”?/揭露阴谋/坚决回击/赖妈妈的英勇/大鹏战云/坚贞不屈的大

鹏人民/大鹏党组织的反击

第二十五章 东江纵队北撤风云/302

协议终于达成/危机依然重重/北撤的日子/告别家乡

-4-

目 录

第二十六章 背信弃义的国民党/309

国民党当局残酷整肃/坏人真不能信/大鹏党组织积极应对/严正抗议与警告

第二十七章 分散隐蔽和自卫斗争/316

留下的武装骨干/保存力量等待时机/恢复武装自卫

第二十八章 重建武装恢复战斗/321

惠东宝重建武装/护乡团在行动/敌人来清剿/我们打反击/大鹏有了武工队

第二十九章 江南支队反“清剿”/330

宋子文来清剿/不知道谁打谁/江南支队准备反“清剿”

第三十章 深圳最经典的三场大战/335

沙鱼涌之战的决策/大鹏武工队在行动/战斗打响了/

山子下伏击战/血战红花岭/边纵成军

第三十一章 大鹏地区彻底解放/351

大鹏重新建党建政/准备迎解放/策反瓦解敌军/红旗插上三门岛/大鹏支前

队的功劳

第三十二章 传奇英雄刘(锦进)黑仔/367

第三十三章 名门革命者赖仲元/387

第三十四章 情报英雄袁庚/409

-5-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第三十五章 大鹏红色一家人/424

严父慈母育英才/钟家大哥钟原/一门九人参加革命队伍/钟胜的气节/洪涛

情报站长钟宝武/毁家纾难/五年生死两茫茫

第三十六章 大鹏群英谱/454

1.戴卓民2.蔡林蒸3.曾生4.王作尧5.戴鼎6.戴基7.黄娣妹8.黄闻9.钟原

10.张新、11.钟明12.陈维康13.萧伦14.彭东海15.蓝造16.张平17.王柏

18.王作19.欧阳红20.李汉兴21.林本戎22.钟笑23.李惠群24.黄业25.黄

国伟26.杨仲安27.蓝翼成28.刘培

大鹏英烈芳名榜/494

编后语/506

参考书目、资料/508

-6-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1.古镇百年前

2.王桐山书院

3.教书先生蓝翼成

4.一群被启蒙的少年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1.古镇百年前

大鹏半岛位于深圳市的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

与稔平半岛隔海相对,西向大鹏湾,与香港的新界隔湾相望,南边对着三

门岛,控制着南海的交通线。整个半岛陆域面积近300平方公里,海域面

积300多平方公里。

大鹏半岛的地理环境被横头岭和排牙山一分为二,分为葵涌和大鹏两

个自然区域。北面葵涌居住的是讲客家话的居民,许多大族都是数百年前

从粤北、福建等地迁居过来的,很容易寻踪溯源。而南面大鹏区域(包括

七娘山下的南澳)人口结构就复杂得多,人口也更多一些。这里的居民有

自己的语言、生活习惯和信仰,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大鹏话”,它不同于

广东地区的广府白话,也不同于客家话,而是一种“军语”。这是因为大

鹏古城从明朝洪武年间就是一座军营,军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带来了不

同的语言,因沟通的需要而逐渐形成一种融合语言,即所谓的大鹏普通话。

大鹏话包含粤语和部分客家话的语言特征,为深圳市东部大鹏半岛及香港

东平洲及大埔汀角等地之原居民使用。

大鹏地处偏僻,多系高山,交通不便,清康熙《新安县志》记载大鹏

至新安县城:“高山峻岭,如鴘鹰三转。大、小梅沙尖,九顿岭等处,轿

马难走,必步行登越。横涌海港无渡,伺潮退以涉。无大风雨,四日可至;

遇有风雨,高山难越,海潮杂沓不退,路期不定。”大鹏半岛山多耕地少,

台风、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更有猛兽出没,大多数人生活艰难。

大鹏半岛在明代划为新安县第七都,在清代是新安县县丞管辖,到民

国时期是宝安县大鹏区,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整个半岛都是一个统一

-2-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的行政区域,分为鹏城、王母、葵华(今葵涌)、南平(今南澳)四个乡,

她的政治中心就设在大鹏所城。

群情激愤(王岭华画)

大鹏所城,占地约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

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四周筑有坚固的城墙和箭楼。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

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海防和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一批著

名的英雄人物。

但是到了民国,大鹏古镇就开始分裂成两个中心。

-3-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一个是大鹏所城,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古城常年都驻扎着军队。在治

安不靖的历史条件下,府衙公堂自然就安放在有枪杆子把守的古城这里,

这样官员家眷才有人身安全的保障。

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交通不便,北面是高山林密的排牙山山脉,前面就是风起云

涌的大亚湾,只有海路和坝光坳这条山路通往外界,被世人看作是天涯海

角。被派驻这里都属苦差,山高皇帝远,所以驻防的军纪历来都好不到哪

去。在民国时期,除了蔡廷锴(后来成为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军长、抗日

名将)的部队驻扎时军纪稍好外,其他派驻的多是劣迹斑斑的军队。1938

年日本鬼子登陆前驻扎的王竹青部,抗战胜利后驻扎的徐东来部、王玉如

部,头儿都是土匪出身,部队的班底都是土匪整编过来的。历来就没有人

愿意在“丘八”成堆的地方做买卖,而在这类匪性十足的“丘八”管制下,

从20世纪初开始,大鹏人就越来越往营商环境相对较好的王母圩迁移了。

直到1948年,连区公所也为了办公“清净”,搬到了王母圩的陈伙楼。

-4-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王母圩离古城仅8华里,相隔一个叫“摇坳妹仔”的平岗和一条叫“打

马沥”的山陇。这段今天被笔直的鹏飞路连成一体的短短的坦途,在民国

时期可是一段“十字坡”,时常有兵匪强盗剪径;也是一处“景阳冈”,

常有老虎豹子出没。所以大鹏当地流行一句口头禅:“没有两下子拳脚功

夫,又哪敢到摇坳妹仔挖番薯?”可以这样说,人们从鹏城迁往王母,既

是为避兵祸,也是为了避开这条不安全的商道。

在20世纪20年代,广东军阀陈炯明主政广东省,曾经卓有成效地开

展创建“模范省运动”。在这历史时期,王母墟也曾有过短暂的兴盛,店

铺增加,商贾结集,有糖街、鱼街两市。但由于半岛地处偏僻,政令不畅,

大多“新政”很难落实,使得社会和经济发展缓慢,与邻近的坪山、淡水

等地比较,仍然显得贫穷落后。

尽管偏僻、贫穷、落后,甚至蛮荒、兵匪横行,但纵观大鹏的历史,

不能不说这里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在清代,这里就英雄辈出。

大鹏所城的赖氏家族是深圳历史上英才辈出的大家族。赖氏始祖赖吾

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大鹏。道光五年(1825年),赖吾彪第三代孙赖世超

考取官职,任闽粤两省武举考官,被封为武功将军,是“三代五将”中的

第一将。赖世超两子赖英扬、赖信扬也是从最低级军官做起,赖英扬官至

浙江定海镇总兵,死后晋封“振威将军”;赖信扬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封“安

鹭将军”,官至一品。赖英扬、赖信扬与各自的儿子赖恩爵、赖恩锡共同

构成了这个家族的“三代五将”。“五将”中多是在守卫疆场上建功立业

的,其中最为近代人所知的是赖恩爵。赖恩爵作为林则徐的副将,成功指

挥了对抗英国侵略军的“九龙海战”。该战打响了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

争的第一枪,道光皇帝赐赖恩爵“呼尔察图巴图鲁”(巴图鲁为满语之意)

称号,后又被封为振威将军。赖恩爵曾六战六胜守下香港岛,也是虎门销

-5-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大鹏赖恩爵将军第

-6-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烟中收缴和销毁鸦片的实际亲历者。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纸《南京条约》,

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赖恩爵这位爱国名将,在53岁正值壮年之际,

在国家内忧外患又无力回天的忧虑中英年早逝。

大鹏还有一位名将叫刘起龙,字振升,是鹏城当地人,生于清乾隆

二十七年(公元1772年)。时倭寇为乱海疆,刘起龙初由大鹏营入伍,

累立战功。嘉庆八年授平海营右哨把总,不久又累功提升为香山协右营千

总;嘉庆十五年随副将洪鳌、都司胡佐朝等分督战船,围攻洋盗邬石二于

儋州新英外洋,擒邬石二等,洋面肃清。其后先后调升水师提标右营(新

安营)守备,东山营守备,州营守备,虎门水师中右营中军守备,南澳镇

标游击,崖州营参将,澄海协副将,福建南澳镇总兵,道光六年再升福建

水师提督。道光九年冬,刘起龙被召到北京觐见道光皇帝,备荷恩之宠。

刘起龙于道光十年二月巡洋时卒于海上,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朝廷著加恩,

照提督例赐恤。

刘府和赖府,都是当地大族,人丁兴旺,都有清廷皇上赐匾的极有气

势的将军府邸。大鹏自建城以来,人才辈出,明代以来共走出了10多位

将军和提督。

在这种尚武文化的带动下,这里的人民百年间都保持传承着守疆为国、

勇武强悍的传统精神。

2.王桐山书院

纵观晚清到民国,大鹏与周边比较,社会和经济都是相对落后,但是

有一样值得大鹏人感到欣慰的是,重视教育的传统一直在这个半岛传承下

来,教育并不落后。

只要追溯历史就会清楚地发现,数以万计的大鹏人并不是原生的山民

-7-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形成的族群,而大多数是由明代开始从中原大地、福建沿海迁来的客家大

族,也有从附近的广府等地迁来的族群。这些影响历史的迁徙流动,有的

因战乱,有的为逃避政治迫害,有的更是族群繁茂后必然分裂的原因。这

些大族群的到来既带来不菲的钱财和生产力,也带来坚守数百年“读书入

仕”的家训祖嘱。不管是本地广府人还是客家人,他们的骨子里面都认为

唯有教育才是改变自己命运、振兴家族的唯一出路。

在清末,具备教育条件的大鹏只有几个大姓,也就是鹏城乡的赖氏、

刘氏,王母乡的钟氏、李氏、王氏、欧阳氏,葵华乡(今葵涌)的潘氏、黄氏、

蓝氏,南平乡(今南澳)比较散落,比较著名的是七娘山腰的高岭村周氏。

这些大族或族群有一定的公共经济,也就是有可供出租的土地,家族长老

会拿出一部分土地出租所得作为征尝,用于家族的公共支出,如祭祖、修

谱、救灾,扶贫济困,而常年需要支出的就是用于延请教师,兴建教育场

所,完成族群子弟的读书教育。如鹏城乡有赖府书房,刘府书房,赵公书

院;王母乡有钟家的王桐山书院,水贝寨的水贝书室;王母墟的李家学房,

王家学堂;葵华乡有潘家学堂,坝岗的黄家书堂等,此外,大多数的村庄

都建有规模大小不一的私塾,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儿童都能受到基础教育,

很少有教育的空白地带。

大鹏半岛这些古老的教育机构当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王桐山村的

王桐山书院。

王桐山村是个纯钟姓人居住的不太大的村庄。据钟氏族谱记载,钟氏

族人在明代万历年间因得罪阉党势力,数百口人家连夜从老家河南登封出

逃,先流散到福建汀州,再分布到广东紫金、惠东,有一支逃到当时实属

天涯海角的大鹏半岛最南端的西冲西贡村定居下来。直至明朝灭亡之后,

这支钟氏血脉大部分族人才在康熙年间从西贡村迁至农商较为发达的大鹏

王母墟,选址著名的蜈蚣岭三衬石(1970年被毁)的山下建村。钟氏虽然

-8-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天涯海角蛰伏数十年,不知怎的还是财雄势大,人多势众。后来族人再接

再厉,再建颇有气势的红屋瓦村、松山下村。这些钟氏的村庄虽然人口稀

少,但却家风严谨,耕读传家,士绅乡贤辈出,在大鹏当地颇有影响力。

而这些优良基因的延续就是因为重视读书教育。

王桐山钟氏有家训十条,其中第三条是:“耕读宜务。凡人生所务,

不外士农工商,首士,次农,余非正业,不读则礼仪疏虚,不耕则仓廩空虚,

勤读则显亲扬名,躬耕则丰衣足食,当以耕读为首务焉可也。”这十条家

训高挂祠堂,学童需背诵牢记,逢年过节即习之。

旧时的农贸市场

王桐山村的王桐山书院与钟家大院几乎同时建造,属于当时王母墟最

大的教育机构,分为上书房、下书房、讲书堂,气派可见一斑。钟氏三个

村的子弟都可以在这里接受几乎属于免费的学堂教育。村庄的长老在外地

高薪聘请名师,村人对师长极尽恭敬。曾有村规规定,教师先生所过之处,

-9-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村民都需侧身让路,备受尊崇。

书院的初级教材有《弟子规》、《四言杂物》等。待学生有了一定

的基础之后,就学习《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唐诗合解》、《古

文观止》、《古文释义》等。有关历史的书有《鉴略妥注》、《五言韵文》、

《纲鉴》等。有关处世和做文章的书有《蒙求》、《秋水轩尺牍》、《雪

鸿轩尺牍》等。书院的孩子们知识越来越丰富后,就要学习“四书五经”

了。先读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再五经,

即《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每日的学习,

是一种没有变化的重复背诵与书写,不管理解不理解。先生总是:孩子们,

背下来,总有一天你们会理解的。

到了王桐山钟氏家族第三代,即开基立业的钟鸣瑞的孙辈,在乾隆

十九年(公元1754年)出了个恩拔国子监太学生,名叫钟廷耀。国子监

是中国隋朝以来的中央官学,在清代更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钟

廷耀自小在王桐山刻苦读书,立志皓首穷经,他经过县至州府的层层选拔,

终于就读位于北京皇城的国子监。他为整个家族带来辉煌,使钟氏成为大

鹏望族。后来钟廷耀在韶关做官,但在30岁的年纪就因病去世了。但钟

廷耀一支仍然兴旺,子孙皆发奋读书,其孙钟献秀、钟瑞秀后来都极有成

就,并回乡重建王桐山钟氏大宅,规模更为宏伟,至今保存完好。

在广东人才辈出的四邑、南番顺一带,国子监太学生真的不算耀眼,

但在大鹏这偏僻之地就是一段历史奇谈,他激励了成百上千的大鹏后生读

书成才、走出去见世面的梦想,也让钟氏长老们似乎重新认识到这个原先

的登封大族有读书成才的优秀基因,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办好属于本族

的这座书院。王桐山的书院自此越办越兴隆,当地许多有钱人的子弟都愿

意支付昂贵的学费到此就读。

王桐山村确实也有别村没有的办好书院的基础条件。

-10-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该村除了有比较好的校舍、讲堂等办学设施外,更主要的是有大量资

助办学的公田,收入稳定,资源充足。钟氏的祖先鸣瑞公很有远见,他善

于经营,积聚大量的财富。随着后代繁衍开枝散叶,财产逐渐细分,但子

孙后代坚守族规,留有相当的公田用于办学,以及祭祖修谱、修缮宗祠、

灾后救济、扶危济困。这些公田超过百亩,分布在大鹏湾的叠福、下沙,

七娘山下的新大,最远的竟然在惠东捻山。每季收后,由长老指定村中品

行端正的村人收租、造册、登记,做出村里教育的预算。

该村还有良好的安保设施。从晚清到民初,大鹏都匪患不绝,有海上

的,有山上的,有在大亚湾、红海湾四周流窜的。这些贼人经常派人上门“借

粮借饷”,特别喜欢绑票读书的儿童,一是学童容易控制,二是多属较为

富裕的人家,敲诈容易得手。由于王桐山村寨墙坚厚,有一定的火器武装,

更重要的是村庄有一座全大鹏仅有的“天一涵虚”的坚固炮楼。炮楼五层,

一有匪情,全村妇女儿童全部可躲进炮楼,男人关闭寨门,持枪防卫,这

就使得在此就读的学子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安全。

王桐山“天一涵虚”炮楼,钟氏书院——王桐山书院的旧址

-11-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王桐山钟氏祠堂正厅高悬一牌匾,匾中心横书“璧水腾辉”四个行书大字,落

款“署理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分巡广南韶连道杨渭书,乾隆十九年恩

拔国子监太学生钟廷耀立。”

位于大鹏所城赖恩爵将军第对面的赖府书房(崇兰书室)

-12-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王桐山村的王桐山书院扬名大鹏,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

这里每个时期都会请来有一定新式教育理念的优秀教师,他们有的是从广州、

惠州、淡水等地请来的,有的是从香港请回来的大鹏籍乡人,有的是从海外

归来的,他们很受学童的欢迎,声名远播,吸引了大批邻村的孩子过来就读,

因为在这里,这些教书先生能够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看到新世界的窗口。

位于大鹏所城南门街刘起龙将军第的刘府书房

3.教书先生蓝翼成

1923年,王桐山书院来了一位叫蓝翼成的教书先生。他约50岁,长

得高大挺拔,仪表堂堂,还是一位八卦掌高手。他几乎永远是白衣白裤,

头发梳理的锃亮,一尘不染。他平时出入村里,骑着一匹白马,虽然马蹄

嘀嘀,威风凛凛,却对人彬彬有礼,村人对他让路,他也会侧身而过。人

-13-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们联想到他的出身,他的学识和地位,总觉得是一个传奇。

蓝翼成原是葵涌坝岗人氏。蓝家是大鹏半岛的中医世家,代代出有名

医,在淡水、葵涌、大鹏都有医药堂。蓝翼成出生和成长在印尼,在爪哇

岛那里完成了中学学业,接受华人开办的现代教育,阅读了大量的中外书

籍,掌握到比较广泛的知识。中学毕业后他经营中药材生意,学习祖传的

医术,逐渐有了名气。他后来接受家族的安排,回国接手中医药堂的生意。

他喜欢大鹏,在王母墟上开了一间叫“天德堂”的药房,一边卖药一边行医。

他医术高,人缘好,“天德堂”因他而生意兴隆。但是,他内心真正喜欢

的是教书育人。当王桐山村听说他有这个想法之后,毫不犹豫就把他请到

王桐山书院当“主持”。他就这样开始了一边教书一边行医的传奇生活。

那个年代,称得上乡村贤达的主要有四种人,一是著名的教书先生,

特别是校长;二是治病救人又医德高尚的医生;三是既见过世面又正直公

道的富人;四是有品行的退休官员。蓝翼成一人就占了前三项。这样一个

有用、有德、有趣的人,自然使他成为方圆几十里一个如雷贯耳的人物。

蓝翼成接掌王桐山书院,就开始改革传统私塾式的教育方式,并且吸

收了香港洋学堂的教育模式,招聘有现代教育技能和理念的师资,开设了

算学、理化、自然科学、西洋历史及音乐、艺术、体育、道德修养等课程,

开大鹏新式教育之先河。

他在王桐山书院采用新的语文课本,是当时民国教育部最新审定的民

国教科书——《新国文》,共计六册,部分课程还采用英语教学。从课程

的设置、教学的年限及其作用和地位来看,这些在大鹏都是极为超前的。

蓝先生深受孩子们欢迎,除了课讲得好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

讲课之前的五分钟,向孩子们讲一段《说岳全传》。

他讲故事的技巧十分出色,将南宋名将岳飞的英雄一生讲的栩栩如生。

他有时候讲的来劲会再增加五分钟。在讲到宋金的经典战役,英雄战死疆

-14-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场,讲到奸臣当道,昏君误国的故事时,他甚至会泪流满面地一直讲完,

英雄抒怀和悲愤之情溢于言表,使这些松山学子心中汹涌澎湃,不能自已。

一个学期下来,故事讲完了,这时孩子们心中就已经树立了传统的偶像。

他们要成为岳飞,要学本领,要除恶惩奸,要为国家出力。蓝先生就是他

们的周侗,他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在这些学子的心里逐渐塑造了健康的

心中人格。他也讲《东周列国志》,讲《三国演义》,讲戚继光,讲孙中山、

黄兴的广州起义……这些中华英雄豪杰的忠、智、勇、仁、信,逐渐逐渐

地烙在这些纯真孩子们的心里。

蓝先生讲科学。他讲飞机的飞行,火车的飞驰,轮船的远航,汽车的

用途,讲这些欧美现代工业社会的成果、原理和制造。也讲美国的摩天大

楼,好莱坞的电影……他为山村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科学之门,窥见了现代

世界之光。

蓝翼成讲世界大势。他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各

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

的重要阶段,也屠杀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也讲到我们中国也参与了战争,

成为“战胜国”,但由于贫穷落后,在巴黎和会上却被列强出卖,深受侮辱,

因此在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随后在全国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热潮。

蓝先生讲理想。他讲中国北方有个俄国,一位叫列宁的革命家领导人

民推翻了沙皇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人民当家做主的苏维埃

政权,说这里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每个儿童都有书读,有面包牛奶,

工人有工厂工作,农民有土地耕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蓝先生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在香港购买了许多包含各种知识的图书,

他有时开堂讲故事,有时关门读禁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神秘的门,让

他们认识了一个陌生又现实的世界,有了探索未来的理想,有了走出去看

世界的冲动,也培植了他们担当社会责任的萌芽。

-15-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王桐山书院的学子钟宝斌四岁时与父亲钟胜的合影

在当时,由于有了蓝翼成这样的名师,王桐山书院就成了大鹏最著名

的学校,许多家庭都将自己的子弟能够到王桐山书院读书视为一种荣耀。

在蓝翼成这种教学革新的带动下,大鹏新式学校逐渐兴起,大鹏教育

得到大幅发展,教材、教学内容也出现较大变化,有力推动了大鹏教育性

-16-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质由同姓私塾教育向公共教育转变。那时,在一批乡贤和华侨的支持下,

许多新式的校舍和教育设施也得到更新和建设,如新民小学、光德小学就

在那时兴建起来。也有利用庙宇改建学校,如王母河沿岸的关帝庙,大鹏

所城北门关帝庙都改建为新式学校。王桐山书院也转为松山学校,成为一

座新式的学校。许多私塾因此直接关闭了。

蓝翼成在王桐山书院其实只教了1924至1925年的两整年的书,此后

也没有再继续从事他的教书育人的生涯,而是按照家族的要求,专职从事

“天德堂”药房的经营和行医,但他对大鹏教育的创造性的贡献,他富有

个性的教书生涯,受他启蒙成长起来的、后来在大鹏半岛掀起革命风云的

那群少年,永远在大鹏是一个传奇。

4.一群被启蒙的少年

王桐山书院主要是为大鹏的钟氏族群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学堂。钟氏在

王母墟周围有王桐山、松山下、红屋瓦三条村庄,钟氏族人的适龄子弟都

在书院就读。蓝翼成在书院执教时有30多名学生,他最喜欢钟宝斌、钟

宝钻等几名聪明的孩子。

钟宝斌是本村人钟胜和萧东娇夫妇的长子。钟胜在香港皇后轮船公司

当海员,又是海员工会的一个单元组织的负责人,曾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

筹款做过不少的贡献,是大鹏一个见识多广、正直公道的乡贤;萧东娇是

在上海长大并受教育、见过世面的女性,而且精通民间医道,是著名的乡

村医生。钟宝斌自小在他们精心培养下,成为一个聪明、勤奋、自律、品

行端正的孩子,是蓝先生的得意弟子。

虽然书院主要是供本村孩子就读,但还是有些外姓的孩子要进来。在

水贝寨的水贝书室就读的欧阳山(后来参加革命后改名为袁庚)就由于倾

-17-

红色的足迹大鹏半岛革命历史回顾

慕蓝先生可爱有趣的“威名”才要转到王桐山书院就读。欧阳山和钟宝斌

是表亲,他父母找到钟胜,通过钟胜求情,经过考试,蓝先生对袁庚这个

机灵的孩子很满意,收为学生。

蓝先生特别喜欢他一个叫蓝造的侄儿,将他从坝岗带到身边,安排在

书院读书。蓝先生说这孩子聪明,勇敢,诚实,有胆识,必是将来振兴蓝

家的可造之才,所以,他去哪里都带着小蓝造。

王桐山书院的学生有30多人。他们都年龄相仿,在蓝先生的教导下,

一起读书游戏,就如亲兄弟姐妹。

蓝先生的教育风格是开放性的,他鼓励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要求孩

子们自小就通过交流建立友谊。他说:“你们逐渐地长大了,要一边通过

多读书去追寻堂堂正正做人的路,一边要结交那些有胸襟有理想有胆识的

人。”他这样说,也帮助孩子们这样做。

蓝先生在王桐山书院开了免费的“讲古堂”,要孩子们请周边有兴趣

的孩子来参加。蓝先生的“古仔”在大鹏早已尽人皆知,周围的学子听闻

有“讲古堂”即蜂拥前来。可以想象,这些多是接受老式教育的孩子,第

一次听一位见识广博的先生讲现代科学,是怎样一种惊奇?只见他们一边

听一边屏息惊异地想象蓝先生口中讲述的新奇的世界,仿佛一下子从“四

书五经”僵化的教育中蜕变出来。

蓝先生很忙,但他总是不会忘记那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每月总是

腾出半天开“讲古堂”,不让孩子们失望。

经常来听“讲古”的孩子有张家村的张平,有上墟门的刁燊(刁昌顺),

王屋巷的王作、王柏,有大鹏所城的戴机、刘锦进(刘黑仔)、赖仲元、

赖枫,还有远在坝岗的黄闻,葵涌的潘清等。他们每次都意犹未尽,对蓝

先生说:“我们什么都想听,请您在王桐山书院讲过的,都给我们也讲一

遍吧!”蓝先生基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特别是他们听到自己的祖国受尽

-18-

第一章 大鹏追风少年郎

列强的欺凌,中国政府懦弱腐败的时候,他们小小的年纪充满了激愤之情,

拳头捏得紧紧的。

这些邻村的孩子由于蓝先生的“讲古堂”,和王桐山书院的钟宝斌、

欧阳山、蓝造、钟宝钻等,成为志同道合的少年好友,他们的身心一起成长。

蓝先生说:“我十分喜欢这批孩子,纯真又充满正义感,他们将会是

大鹏的希望。”

他们逐渐长大后,根据家庭条件和父母的意愿,各自又走上不同的求

学之路。

钟宝斌12岁时被父母送到广州读高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

仅聪明、勇敢、有主见,更是宅心仁厚,宽以待人。有段往事足以反映他

的品格。一天,他发现父亲送他的名贵怀表被盗。他很快查出是一位校工

所为,在准备向学校报告时,钟宝斌发现校工是因为为医治重病的父亲才

铤而走险,他想,如果此事报告学校,该校工将面临坐牢,一家人将可能

面临灭顶之灾。钟宝斌私下决定不予追究,还将金表变卖的钱送给人家,

直到钟宝斌毕业前夕,校工因为内疚才将此事报告校长,全校师生因此才

知道,这个个头不高,但结实精干,谈吐不凡,眼睛炯炯有神的孩子,不

仅是学业优等,更是品行出众的学生,使他一时成为学校瞩目的人物。蓝

先生听到钟宝斌的故事后,感慨地说:“真是我骄傲的学生呀!”钟宝斌

在广州小学毕业后,继续到香港的进步学校民范中学读书。

袁庚自蓝翼成离开书院后,就到大鹏王母新民小学完成小学学业。后

到广州远东学校进行补习,1931年9月考入广州名校广雅一中,初中毕业

后又考入“地政人员养成所”,这是一所培养土地确权测量专业人员的专

业学校,后分配到南海县石湾第四测绘队当测绘员及绘图,这对袁庚后来

从事东纵的情报和炮兵工作奠定了专业基础。1936年8月,袁庚考入黄埔

军校燕塘分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