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3_第1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3_第2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3_第3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3_第4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构造学说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相对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运动对地表影响举例板块张裂(生长边界)板块碰撞挤压(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大洋板块俯冲带附近常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向上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东亚岛弧链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褶皱、断层的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貌形态、实践应用;褶皱山、断块山、火山)背斜、向斜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的名称、位置;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貌成因)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各种外力作用主要分布地区、形成的地貌及其景观图)

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谷飞禽。部分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根据资料完成1—2题。

1.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B.火山C.冲积扇D.戈壁CD3.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C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完成3题。4.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5.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BC凹岸凸岸凹、凸岸分别是哪一侧?河流对凹、凸岸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防洪堤D宁夏平原葡萄种植园内铺设鹅卵石对葡萄生长有何有利影响?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河流地貌河流的侵蚀作用下蚀侧蚀溯源侵蚀(下切):向河流源头侵蚀,使河谷不断延长:向下侵蚀,使河谷不断加深:向河谷两岸侵蚀,使河谷拓宽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宽而浅的槽形河谷下蚀溯源侵蚀降水、冰雪融水汇聚侧蚀堆积河谷初期成熟期坡面沟谷沟谷加深加长“V”形谷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河湾河谷的演变河流堆积地貌冲(洪)积扇、洪积-冲积平原发育在山前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河漫滩平原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图中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7.关于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间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

B.粉沙比粗沙容易侵蚀

C.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C图中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