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与事物的互融性浅谈通感艺术_第1页
论语言与事物的互融性浅谈通感艺术_第2页
论语言与事物的互融性浅谈通感艺术_第3页
论语言与事物的互融性浅谈通感艺术_第4页
论语言与事物的互融性浅谈通感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言与事物的互融性浅谈通感艺术

“感知”这个词在中国古代诗人和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客观的反映。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初,钱仲书将这一词从西方引入,后也被称为“普遍”、“移动意识”、“共同意识”或“伴随感觉”。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如何在写作中尝试使用通感,从而使文章产生更加丰富和强烈的美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一、“通感”的内涵人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外物作用于感官,引起感觉。一般说来,五官感觉是各在其位,各司其职的,它们分别对事物属性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是,人作为有机的生命整体,各种感觉既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和相对独立的功能,又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替代和转换的。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感觉是可以相通的。综上所述可知,所谓“通感”,就是某一感觉系统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不仅引起自身直接、相应的反应,还能触发其他感觉系统共鸣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前者称为“中心感觉”或“主导感觉”,是真实的,属于正常心理;后者称为“派生感觉”或“伴生感觉”,是虚幻的,属于变态心理。正常心理与变态心理的辩证统一,五官感觉的相互沟通,相互为用,不分彼此,即形成通感。所以,钱钟书先生曾形象地把它叫做“感受之共产”。二、采集、构思、描述的“三阶段”文章写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写一篇文章的过程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程序性的,分为以下三个过程即“采集”阶段、“构思”阶段、“表述”阶段,即感知、运思、行文。如何在写作中尝试使用通感?要把握以下三点。(一)用“通感”的方式来依据美感知阶段中,写作者通过自己的感官从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和收集写作素材,这时客观外物升华为作者内识,完成“感知飞跃”。这一过程中观察是认识和发现客观外物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因此观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认为观察就是视觉的“看”。这样理解很片面。其实,观察还包括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倘若在观察的时候充分发挥这些感官的功能,并把观察所得运用于写作,表达就能形象生动,文章就能丰富多采。请看下面的例子:(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3)鸟儿将巢安放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4)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亮着。”这是朱自清的散文《春》里的一段美文,(1)句是触觉的观察所得,(2)句是嗅觉的观察所得,(3)句和(4)句是听觉的观察所得,也是视觉的观察所得。为了描写好春风,朱自清先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观察,通过触觉描写了春风的温柔,通过嗅觉描写了春风的芳香,通过听觉描写了春风的和悦。同时,还借助视觉所见的鸟、巢、繁花、嫩叶、流水、牛、牧童、短笛等景物,从侧面把春风的吹拂之美写得如诗如歌如画。春风本是无形的,假若朱自清先生只用眼睛去进行视觉方面的观察,也许顶多只能看到风吹杨柳的情景,而不可能用眼睛看出春风的温柔、芳香和悦耳(如果不借助通感的话)。观察离不了“看”,但观察不只是“看”。从朱自清先生的写作技巧上可以得到这个结论。观察要用眼“看”,充分发挥视觉的功能。“看”要看得细致、真切、全面,还要看得出特点。要像朱自清先生那样,既能细致、真切、全面地看到鸟、巢、繁花、嫩叶、流水、牛、牧童,短笛等景物的美丽,又能抓住春风赋予这些景物的特点。一般来说,“看”是观察的基础,有时,“看”能够为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其它观察方式提供必要的背景,有了这些背景,各种感觉才能融为一体。因此,朱自清先生在描写春风的和悦时,用形象的视觉描写作为听觉的背景,以此求得绘声绘色、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可谓高招。观察还要用手“摸”,充分发挥触觉的功能。“摸”要摸出粗细、刚柔或冷暖。观察要用鼻“嗅”,充分发挥嗅觉的功能。“嗅”要嗅出酸、甜、苦、辣、香、臭。观察要用耳“听”,充分发挥听觉的功能,“听”要听出喜、怒,哀、乐。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是观察的一般要求;也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在观察的基础上,用一种感觉代替另一种感觉,这是观察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用通感来进行高层次的观察。恩格斯说过:“触觉和视觉是如此相互补充,以至我们往往可以根据某物的外形来预言在触觉上的性质。”他所讲的其实就是文学领域里的一种通感。通感在西方诗歌中的运用较为广泛。三千年前的荷马就会运用通感:“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上/倾泻了百合花似的声音。”这句史诗别出心裁地用视觉所见的百合花来修饰听觉感知的声音,绘声绘色,可谓通感的经典。我国古典诗论中虽然没有出现过“通感”这个术语,但在上下五千年的辉煌诗歌史上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出的名篇佳句却不胜枚举:“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促织声尖尖如针”(贾岛《客思》),“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贺《南园<三>》)……这些别出心裁的通感无不展示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韵味和魅力,更是表现了作者非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随着教材的不断创新,通感也频频出现在课文里。如视觉通听觉的:“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金黄的大斗笠》);“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衫,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十三岁的际遇》)。课外文学读物上也有很多,如“发上依稀的残香里/我看见渺茫的昨日的影子远了,远了。”朱自清的这首小诗通过嗅觉和视觉的变通,精妙地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的欢乐和过去的时光的无限依恋。“青色的夜流落在花阴如一张琴/香气是它飘散出的歌吟/我的怀念正飞着/一双红色的小翅又轻又薄/但正网于花香。”“夜”时而是香气,时而是琴声,时而又变成诉诸于听觉的“网”,这里视觉、听觉、嗅觉相通,显露了诗人何其芳运用通感的高超技巧。综上所述,观察不只是用眼“看”,耳、鼻、舌、肤也是观察的好感官,充分发挥,相辅相成,最佳境界是通感,通感首先是一种感知活动。(二)“内孕麻黄”运思阶段中,写作者依靠大脑的机制,按照写作目的和要求,调动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对采集到的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和创造,构建出文章的蓝图,这一过程被称为“内孕飞跃”。通感是一种感知活动,人的五官感觉,相互沟通、替代、挪移,所形成知觉表象必然是多种多样、难以穷尽的,如果加以排列组合,那将是很长很长的数字。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的,“诗人感物,联类不尽”。但是在这一环节中要以感知为基础,为行文创造条件,并与感知、行文相互渗透,那么就需要进一步了解通感的实质,勇于把握创作灵感。根据通感产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有以下三种情况:1.“清”中的两种感悟感觉挪移不能概括通感的全部心理特点,而只是通感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现形式和初级的类型,它表现为一种感觉为另一种感觉所取代,或者说,一种感觉转移为另一种感觉,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月亮光与影转移为小提琴奏出的乐曲,这是“眼里闻声”;“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严遂成《满城道中》),风声似乎变成了绿色,这是“耳中见色”。感觉挪移往往是由感性直观的近似联想产生的,用“好象”、“仿佛”、“似”、“如”等比喻词语,把两种不同感觉联结起来,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特点。它可以是比喻,但比喻不都是通感。喻体和本体属于同一感觉形式的,只是比喻;只有喻体与本体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感觉形式,才是感觉挪移。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以声音比喻声音,属于前者;而“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视觉转化为听觉,属于后者。2.视觉、感悟的转化表象联想是通感的基本表现形式。感觉挪移只是反映事物间个别属性的联结与沟通,表象联想则能对事物作出整体的反映。艺术家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离方遁圆,秘响旁通,一种感觉引起多种感觉的齐响共鸣和连锁反应,形成知觉表象。如李世熊《剑浦陆发次林守一》:“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语红”。月光是“白”的,“白”是冷色,因“白”而生“凉”;月白而天将破晓,使人感觉鸡叫声也是“白”的,由视觉转到触觉,再由听觉转到视觉。天气晴和,烟消云散,枫林尽染,一片通红,好象林中的鸟声也被染成了红色。听觉转化为视觉。视觉、触觉、听觉交互为用,表现了秋天破晓美妙、动人的诗情画意。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呢呢儿女语,恩怨相汝尔。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白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琴声初起,低微柔和,如少男少女切切私语,诉说柔情;陡然高昂洪亮,如勇士挥鞭跃马奔赴战场一般,无所匹敌;后又飘渺微茫,似浮云柳絮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随风飘扬、流散;接着琴声错杂,如百鸟和鸣,忽然看到一只孤立不鸣、卓然不群的凤凰;最后奏出最强音,如梦登千险顶峰,寸步难上;收音则猛然下跌,戛然而止,如登高失足,一落千丈。诗人在大胆、新奇的想象、联想中,把听觉形象变为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视觉、触觉形象,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那琴声细微轻柔与高昂雄壮,飘逸悠扬与错落有致、独立孤高,强音直上与低音突降的节奏美、和谐美。这说明,表象联想已不是简单的从一个感觉挪移到另一个感觉,而是通过几个感觉的协同作用,把单个意象勾连起来,组成一个意象群落,对客观事物作出整体的反映。3.意、象感通我们一般把通感看作五官“联觉”,其实还应该包括五官感觉与思想、情感、意志等“心觉”的沟通。孟子说过,“心之官则思”,佛家提出的“六根互用”中就有“意”,即人的精神感觉与五官感觉的相通、互用。在西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哈奇生等认为在耳、目、口、鼻、身等感官以外,人还有一个“第六感官”或“内在感官”,是专门感知美的。这虽然有点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但肯定心灵也是感官之一,还是合理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更明确地指出:“人是用全面的方式,因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掌管他的全面的本质”的。这“人的全面的本质”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马克思还把人的感觉概括为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作为人的全部本质力量和认识功能。思想、情感、意志既然是精神感觉,那么,与其他感觉可以而且必然是相通的。因此,我们把这种通感形式称作意、象感通,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所说的“以物比理”,“以声比心”,“以响比辨”,即属于这一通感类型。意、象感通的“意”,是主观的,精神的,抽象的,它无色,无形,无味,无空间的广延性;“象”,是指可视、可听、可触的外界事物,它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是客观的,物质的,具体的。《淮南子·齐俗训》:“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主观情感的物化,意与象、情与形异质而同构,遂使意、象相通。它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意通于象,如:李煜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抽象的情,“春水”是具象的物,两者似无关涉,一经沟通,这位亡国之君深长、沉重、无穷无尽的哀愁,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晏殊的《玉楼春》:“便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人到春天的思绪乱得象飞云飘活不定,世态人情轻得象飞絮一样不可把握,诗人把主观情感视觉、触觉化了。一是象通于意。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杨柳伤别”、“海棠微醉”、“落日含悲”、“红情绿意”等等均属此类。如秦观词《浣溪沙》:“自在飞絮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愁是没有形状、轻重、粗细之分的,而飞絮却象梦一样的轻,雨象愁一样的细,这只能使人在想象中体验到飞絮是怎样的自由自在的轻轻飞扬,春天的细雨是怎样无边无际、无止无终的飘落着。这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意通于象,“意”为主导感觉,“象”为伴生感觉,把抽象情感具象化,以实代虚,代情为物,转内为外,以“象”显“意”;象通于意则相友,“象”为主导感觉,“意”为伴生感觉,把客观物象主观化,以虚代实,化物为情,转外为内,“象”以“意”传神。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意、象感通作为通感的一种类型,一般属于王国维所谓的“有我之境”,意与象并存不悖,相异而相感,相感而相通。至于“无我境界”,意、象合一,泯灭界限,“意”寓“象”中,形匿味存,则不能归之于通感,否则就泛化了“通感”的特定内涵。这三种情况中写作主体和客体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映入大脑的客体因素(如外在特征和内在本质)以及作者对它的深入体会,不断地激活作者的记忆、想象和联想;另一方面,作者的观念、情感、意志、个性等等,又会作用于客体,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对积累的写作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与推导,从而创造新的形象,产生新的意念,提炼主题思想,在此之中通感的运思过程也完成了。(三)“内孕”转化为“外化”,转化为“外化”,是“内孕”的转化行文阶段中,写作者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将头脑中构想的结果具体描述出来,使“内孕”形成的蓝图,转化为独立于作者之外的书面语言形态,这种转化,就是“外化飞跃“。通过有目的的感知和运思之后,通感可以自然外化。1.视听感受、感通通感的自然外化也要求在内要顺理成章,合乎逻辑;在外要文从字顺,意到笔随。如听觉转化为视觉的,如马融《长笛赋》:“乃尔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似飞鸿。”诗人以耳为目,听声类形,听到悠扬婉转、美妙动听的笛声,似乎看到了欢快汨荡的流水,自由飞翔的鸿雁。又如视觉转化为听觉的,如白居易《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诗人耳目并用,由目视幻化为耳听,看画不象画,似乎听出了声音;黄景仁词《醉花阴夏夜》:“隔竹拥朱帘,有几个明星切切私语。”诗人看到夜空中闪烁发光的明星,却好象听到了它们在讲悄悄话儿,由视觉转移为听觉上来。除视听感觉互通、挪移外,与嗅觉、味觉、触觉的感通的例子也很多,可以随手拈来。钱钟书先生对此作了很好的概括:“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都有了声息——‘闹’。风声竟薰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静寂感,日色和风共‘香’,月光有籁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一样可以抛落,五官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五官官觉的互通有无,亦真亦幻,虚实相生,行文的字里行间多了一股灵动之韵。2.通感的神经性通感不是词语的搭配不当,不是作者的观察失误;而恰恰体现了词语的运用巧妙,体现了作者的观察高明。如“月光濡湿了道路”,表面看起来主语“月光”,好像与谓语动词“濡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