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中小学生语言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加强对带头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近年来,相关政府机构在实践中严格执行普通话普及政策,特别是在学校领域全面普及普通话。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加快,普通话普及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普通话与方言关系问题也凸现出来,一些学者指出,目前方言消亡过快亟待采取相应措施(曹志耘,2001;汪平,2003等);也有学者认为,强势方言的地位仍比较巩固,方言和普通话目前并不冲突,而是互相补充,和谐发展(游汝杰,2006;薛才德,2009等);从普通话推广的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普通话当前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小学普通话推广出现滑坡、调查研究不够、措施不够、建设普通话不够积极等等(于根元,2009)。如何正确处理好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持之间关系,成为当前语文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做好这一工作就需要有大量深入全面的语言调查和研究,了解情况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苏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苏州话一直被认为是吴方言的代表。目前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苏州当地年轻一代学生的语言使用状况发生着明显变化,这一变化可能会影响到苏州方言以后的发展。汪平(2003)于2002年调查了110名苏州市中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等场合的语言使用状况,调查发现苏州话在年轻一代身上迅速地消退,他对苏州方言的未来发展表示忧虑。七年之后,苏州方言在年轻一代人身上的保持状况如何?是进一步消退,还是依然保持之前的状况?年轻一代大量使用普通话是“年龄级差”现象,还是正在发生的变化?2009年5~6月,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对苏州市中小学生的语言生活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语言习得、语言能力、语言态度以及在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状况。我们试图通过对苏州市中小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全面掌握当前苏州市年轻一代的语言生活状况,了解普通话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分析是哪些社会因素正在影响苏州话在年轻一代人身上的保持。二自填问卷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苏州市教育局提供的中小学名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沧浪区和虎丘区(高新区)10所中小学,其中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4所。随后在被抽取学校的每个年级(小学是四年级以上)随机抽样一个班级,采取整群调查的方法,通过整个班级学生的自填问卷来了解中小学生的语言生活状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个人和家庭的背景信息、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等。调查共收到1192份问卷,有效问卷1085份,占发放问卷的91%。目前苏州市在读中小学中有一定数量来自外地的学生。因此,为研究苏州方言在当地学生中的保持状况,我们抽取其中在苏州出生且父母均为苏州人的问卷共589份,构成本次研究的样本,占所有有效问卷的54.3%。三结果(一)当地学生的声母习得情况母语习得与一种语言或方言的保持密切相关,一种语言或方言能否保持下去取决于其母语群的数量(王晓梅,2005)。对于苏州当地学生的母语状况,我们调查的问题是“你小时候(上小学前)最先会说的话”。表1显示,在苏州当地学生中,54.3%的学生表示自己小时候最先习得的是苏州话,26.3%的学生表示自己最先习得的是普通话,19.4%的学生表示自己同时习得普通话和苏州话。共有73.7%的学生表示从小就习得苏州话,苏州话在当地学生的母语习得上仍占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应该说苏州话在大多数年轻一代身上得到了保持。另一方面,共有45.7%的学生从小就习得普通话,这表明普通话在母语习得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二)农村学生用苏州话与外在语言接触关于当地学生所掌握的语言,我们调查的问题是“你现在能用哪些话与人交谈”。我们在统计时剔除了外语。由表2可知,100%的学生掌握了普通话,普通话在苏州年轻一代人身上的推行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另一方面,91.7%的当地学生表示能用苏州话与人交际,与最先习得的语言是苏州话的比例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表明不少学生是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慢慢习得苏州话,这也与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语言环境密切相关。调查也表明91.7%的当地学生已经具备普通话和苏州话的双言能力。(三)在家庭领域的竞争力家庭场域的语言使用状况是本次调查的重点。通常认为,家庭场域是一种语言或方言最牢固也是最传统的使用场所,对于保存和使用母语来说,具有根本的指标意义。如果在家庭领域中不再说苏州话,那么也就彻底完成了语言转用过程。本次研究中主要调查了当地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祖父母最常使用的语言以及父母在家里最常用的语言,研究普通话和苏州话在家庭领域的竞争力。由表3可知,当地学生在家里对父母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分别为55%和53.5%,最常说普通话的比例为38.4%和36.8%,对父母说普通话和苏州话差不多的分别占5.8%和7.5%。苏州话在当地学生的家庭语言使用领域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如果算上普通话和苏州话说得一样多的学生,在家里最常说苏州话的学生超过60%。由此可见,尽管普通话已经进入了苏州当地学生的家庭语言使用领域,但苏州话在家庭领域与普通话的竞争中仍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当地学生在与不同辈分的家庭成员交谈时,语言使用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学生对祖父母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71.3%)远高于对父母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55%和53.5%)。另外,学生与其父母在家里的语言使用也表现明显的代际差异:父母在家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70.1%和71.5%)明显高于学生在家对父母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55%和53.5%)。以上表明,苏州当地三代人随着辈分的降低,在家庭领域中使用苏州话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普通话的使用比例则明显上升。(四)东南角区域的公众认知度关于苏州当地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语言使用状况,我们调查学生在“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邮局、银行”“学校”等场合最常使用的语言。调查发现,除了在集贸市场上学生最常说普通话的比例为52.1%以外,在其他几个场合最常说普通话的比例都在80%以上。随着政府有关部门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不断加大,普通话已经成为当地学生在公共场合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普通话在公共场合和学校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在当地学生身上,苏州话的公共交际职能相对退化,传统强势方言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另外,集贸市场作为层次相对较低的公共场合,学生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层次相对较高的场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苏州话正逐步成为底层语言,而普通话则正成为高层语言。(五)试验2:比较苏州当地学生对语言情感的评价语言态度是影响语言保持和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能反映出使用者心目中的语言价值取向以及内在语言认同。本次语言态度的调查采用Likert量表的形式,让被调查者从好听、亲切、社会影响、有用程度等四项指标对普通话和苏州话进行评价。“好听”和“亲切”是对语言情感价值的评价,“社会影响”是对语言的社会声望评价,“有用”是对语言的实用价值评价。量表采用5级量表:1.很不(没);2.有点不(没);3.没有感觉;4.有点;5.很。如对“好听”程度的评价分别是:1.很不好听;2.有点不好听;3.没有感觉;4.有点好听;5.很好听。调查显示,苏州当地学生对苏州话的“好听”和“亲切”程度的评价较苏州话的“社会影响”和“有用”程度的评价要高,尤其是在“亲切”程度上,这说明当地学生更认可苏州话的语言情感价值(见表5)。学生对普通话“有用”和“社会影响”程度的评价较普通话的“好听”和“亲切”程度评价要高很多,说明当地学生更认可普通话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声望(见表6)。比较学生对苏州话和普通话的态度差异(见表7)。配对样本的t检验显示,当地学生在对语言的“好听”和“亲切”程度上,对苏州话的评价要显著高于对普通话的评价,“好听”“亲切”指标体现的是语言亲和力和凝聚力,说明苏州当地学生在情感上更倾向于认同苏州话,这将有利于苏州话以后的保持和发展;而在语言的“社会影响”和“有用”程度上,当地学生对普通话的评价要显著高于苏州话,在当地学生心目中普通话比苏州话更具有社会声望和实用价值,表明普通话在苏州的推广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当地学生已经普遍认同普通话的社会声望和实用价值。四语言使用的域域家庭通常被认为是语言使用的最后一个堡垒,家庭领域的语言使用对于语言的保持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分别从被调查学生的年龄和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层次等因素,探究影响学生家庭语言使用的社会因素。(一)不同年龄使用频次使用从学生的年龄角度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地学生在家里最常说普通话的比例逐步降低,从约60%的比例不断下降到约30%;与此同时,学生在家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加,从31.6%逐步上升到69.2%。比较表3和表7可以发现,17~19岁的学生在家里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和父母在家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已经比较接近。这表明,学生在家里高频率地使用普通话的现象只是在某个年龄段出现的短暂现象,属于社会语言学上所说的“年龄级差”,即一代人在不同年龄段对某种语言变体使用所产生的变化(徐大明等,1997)。随着年龄增长和从事社会活动经验的增加,当地学生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会逐步减少,使用苏州话的频率会逐步增加(见表8)。汪平(2002)的调查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而历时的调查则进一步证明,在目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苏州市的年轻一代人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过程,即小时候在家使用普通话的频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经验的增加,苏州话的使用频率最终会超过普通话。另外,卡方检验显示,性别因素对学生在家里最常使用的语言状况没有显著影响(对父亲:χ2=0.953,df=2,p=0.621>0.05;对母亲:χ2=0.582,df=2,p=0.748>0.05)。(二)在家庭对父母的总体情况分析调查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对学生的家庭语言使用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最常说普通话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4.6%和51.8%,该比例显著高于父母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学生在家里最常说普通话的比例;另一方面该类学生在家里对父母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也是最低的,分别为40%和43.2%,显著低于其他类的学生(见表9、表10)。父母教育程度为“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的学生在家最常说普通话的比例并不高,只有三成左右,而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比较高,大多在六成左右。我们推测,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类别的学生家长,所受教育多在苏州当地完成,当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学用苏州话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就使他们以后基本上很少说普通话,他们的子女在家里说普通话的几率也就大大降低,更多的是在家里说苏州话;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大多有在外地生活的经历,高等教育中又基本是用普通话,这使他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会较多地使用普通话,也就影响了他们的子女在家庭里的语言选择。(三)父母职业类别与家庭语言选择调查显示,父母的职业类别对子女在家里的语言使用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见表11、表12)。我们根据仇立平(2004:187)对职业的分类,将学生家长的职业分为六个类别,无业和其他职业另算。父母职业属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及相关人员”和“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等类别的学生在家最常说普通话的比例相对较高,在50%左右,而在家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相对较低;父母职业属于“商业从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服务业人员”类别的学生在家最常说苏州话的比例较高,最常说普通话的比例相对较低。卡方检验显示,父母分别属于这六个职业类别的学生之间的家庭语言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属于前三个职业类别的家长通常处于社会的中上阶层,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较高,社会接触面较广,工作场合中使用普通话的情形也较多,这些因素促使他们在家里会较多地使用普通话,也就间接地影响了他们子女在家里的语言选择。属于后三个职业类别的家长通常处于社会的中下阶层,他们的教育程度相对偏低,日常所接触的主要是当地人,工作场合对普通话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在家里很少说普通话,更多的是选择说苏州话,他们的子女在家里使用苏州话的比例也因此较高。与焦成名(2009)的调查结果(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对上海土著学生的语言使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苏州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对苏州当地学生的家庭语言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在苏州,普通话更多的是进入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家庭;苏州话则主要保持在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家庭中。普通话是自上而下地进入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五讨论和思考(一)当代苏氏机构中多种渠道的出现,是造成苏人传统话语地位不高的原因之一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普通话,在和苏州话竞争年轻一代的过程中,其优势地位已经基本确立。具体表现为:在母语习得上,接近一半的苏州本地学生从小就习得了普通话;在家庭领域,普通话已经成为部分苏州当地人的家庭主要使用语言,尤其是在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家庭;在家庭内部交际上,年轻一代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父母辈;在公共场合,普通话的主体地位已经基本确立;在语言态度上,年轻一代学生普遍认同普通话的社会地位和实用价值。普通话优势地位的确立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是政府部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取得了成效。学校是普通话推广的重要阵地,苏州当地学生从幼儿园到中学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使用普通话,这使他们具有了良好的普通话水平,同时也使他们对许多事物的认识、命名以及思考都是使用普通话,这自然就大大提高了他们平时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在我们另外组织的苏州入户调查过程中,一些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回到家里基本上多说普通话。可见,学校教育是导致当前年轻一代频繁使用普通话的重要原因。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人口流入苏州也是普通话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因素。从2000年底到2007年底,苏州市区外来登记流动人口从29.2万猛增到194.4万(1),而2007年底苏州市区户籍人口也就235.31万(2),大量的外来人口使公共场合大量使用普通话不可避免。本次学校随机抽样只有54.3%的学生是在苏州出生且他们的父母都是苏州当地人,周围大量的非本地学生使本地学生在日常交往中更多地选择使用普通话以便于交际。再次,目前苏州的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基本都使用普通话,这也使普通话获得了竞争优势。在量的方面,媒体所具有的庞大信息量远远超出了年轻一代通过日常交际所获得的信息量,大量的社会信息、知识都是以普通话为载体通过大众媒体被年轻一代所接受。在质的方面,大众媒体基本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年轻一代长期接触标准普通话,无形之中其普通话的能力和使用频率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对年轻一代来说,媒体和学校教育是普通话输入的两个重要的渠道。另外,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和具有较高职业声望的家长在家中大量使用普通话,也使得部分学生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大大增加。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综合因素使得普通话的竞争优势地位基本确立。(二)苏州话成为底层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苏州当地学生普遍具备了普通话和苏州话的双言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话和苏州话兼用,语言使用呈典型的“双层语言现象”,即在不同的场合语言使用有层级之别,在公共领域等相对正式的场合主要使用普通话,在家庭领域等非正式场合主要使用苏州话。普通话正逐步成为苏州当地社会的高层语体,而苏州话则演化成为底层语体。就苏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办理供电委托书模板
- 电梯机房管理制
- 租工地做停车场合同(2篇)
- 资产收购合同书范本(2篇)
- 天净沙课件 秋思
- 嫘祖养蚕 课件
- 《蜗牛的花园》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
- 西南林业大学《插花艺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商务谈判》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荷兰PPT演示课件(PPT 37页)
- 钻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 生物质压缩成型.
- 35kV线路工程检测试验项目计划
- 建设工程安全文明综合评价书
- 读后续写公开课-ppt课件
- 旅游厕所等级申请评报告书
- 泰国的一些造纸厂
- YUASA电池车型对照表
- 水泥土(喷浆)搅拌桩施工工艺规程与施工方案
- 快递统计明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