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实施与重庆市民族旅游发展_第1页
《旅游法》实施与重庆市民族旅游发展_第2页
《旅游法》实施与重庆市民族旅游发展_第3页
《旅游法》实施与重庆市民族旅游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法》实施与重庆市民族旅游发展

一、巫山县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三大峡谷水库建成后,库内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重庆巫山县,凭借地处三峡中心区域的独特地缘和资源禀赋,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于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重庆市首个“中国旅游强县”。2013年9月,重庆市将巫山县所在的渝东北地区划分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着力强化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优化了巫山县传统资源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旅游经济具有非资源消耗性、持续性等特点将促成巫山县在新时代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辖区优势资源实现安稳致富奔小康的社会要求。二、凉山旅游发展(一)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整合开发概况成库后三峡景观整体呈现的生态性变迁,加之“非典”疾病蔓延,导致国内外客源急速萎缩。巫山旅游接待量,从2002年约102.3万人次下降至2003年约47.5万人次。景区整体性景观的变化,也暴露出巫山在交通基础设置和旅游接待设施的不足。巫山迫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县内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建设。在此期间,进行了游船改造、码头复建和巫山长江大桥的建设;建设了旅行社网络、旅游商品中心、旅游管理中心;着手整合开发了著名的小三峡———小小三峡连线、巫山十二峰等景点;举办了“巫山神女旅游文化节”“森林旅游节”等活动。在稳定客源的同时,加速了设施建设。(二)景区和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以2007年小三峡、小小三峡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神女溪景区正式开放为标志,巫山旅游全面迈入夯实阶段。期间,县内旅游人次从2005年仅5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提升至2006年102万人次,迎来较大增幅。此后连续4年年均保持32.7%的增长速度,在2010年达到55%的游客接待量增速,当年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10万人次。景区开发方面,小三峡提档升级,“神女巫山”实景演出、移民夜游、琵琶洲民俗文化村等增景树新;基础设施方面,长江公路大桥、涧槽沟大桥等竣工通车;配套设施方面,北门客运主体工程完工;营销方面,强化多渠道营销推广。(三)水陆并进的品牌打造巫山旅游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夯实,各项设施逐渐健全,市场定位明晰。完成小三峡栈道、灯饰工程、神女峰步道、神女溪漂流建设,完成景区码头改造工程,游客接待中心工程竣工;明确市场定位,打造“长江三峡红叶节”品牌活动。2012年,对游客的进入方式上,实现由单一水陆向水陆并进转型。实现了速度和质量的同步发展。(四)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明确将巫山定位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功区,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上定位巫山等区县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其中关于“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的基调,与巫山县传统特色加工农业产品和三峡旅游产品契合。巫山不但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重点生态涵养区,也是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的高端旅游产品供给地。巫山要通过建设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未来,旅游业应该成为巫山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三、云南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其他景区发展缓慢巫山旅游产品体系相对单一,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日趋成熟,但其他景区的发展较为缓慢。整体旅游市场仍主要依赖三峡系列的产品支撑,产品线路不够完整,休闲、人文景观等类型产品仍待进一步开发。(二)国家、地方、市巫山本地的旅游企业,“散小弱差”现象突出。旅游企业规模小,集团化、网络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各自为政、重复建设。[3]以旅行社为例,巫山的组团业务量较少,地接业务大,但是地接旅行社的竞争几近白热化,从客观上加剧了整个行业的“小、分、弱”劣势。(三)营销渠道和营销策略缺乏强有力的宣传引导,成库后的新三峡整体形象和统一卖点不够鲜明。[4]城市品牌定位较模糊;缺乏新媒体的推广渠道和投入,主要的营销渠道仍以电视、报媒、平面等传统媒体为主,缺乏电商、门户网站等在线平台;节事活动方面,缺乏影响力大、传播力强的大型主题活动和推介会;营销策划方面亟待独特创意和专业的策划团队;非旅游相关的社会资源公关不足,没有获得常态化的具有较大国内外影响力的大型赛事举办资格。(四)游客带动下的客流市场中国旅游的国际化、散客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大众旅游市场前景广阔。而目前三峡游仍主要以包价旅游团形式组团居多,针对海外游客和国内散客设计的旅游产品和散客接待相对匮乏。虽然三峡旅游在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中具有较高知名度,但是2003年至2009年,年均接待海外游客约10万人次左右,而三峡成功蓄水前的2002年海外接待量为18.2万人次,2010年达到峰值18.94万人次。因此可以判断,巫山旅游的其他客源游客量仍有进一步的吸纳空间,最终形成完整的客源市场。同时仍需克服旅行社对异地散客旅游响应能力上的缺陷。[5](五)第四,大力打造“守护神”巫山物产主要以山地特色农业产品为主,多产党参、天麻、雪枣、云雾、魔芋茶、烧烟等特色农产。然而此类特色产品多输出外地,本地消费量较低。旅游业作为综合性较强的集群产业,吸纳能力较强,为本地特产提供了较为便利的销售渠道。应大力打造以“神女巫山”为代表的实景演出,既能单独成为旅游吸引物,补足自然旅游资源产品的被动性,更能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巫山文化历史悠久,应进一步强化旅游业与其他旅游相关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融合。四、关于沙山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玩水”项目秉承自然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发相关“副”产品,开发具有一定参与性的“玩水”项目。例如邀请著名“印象”系列团队,创作具有浓郁三峡品牌形象的“印象三峡”实景演出;推进夏季神女溪景区的漂流项目、大昌古镇民俗庙会等,进而形成县内各旅游项目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多梯度旅游产品线。(二)旅游交通布局加速不同交通类型建设,形成“多方位出入、多形式搭乘、景区间直通”的旅游交通布局。推进支线机场、公交车站、游轮码头等枢纽基站建设,最终形成公路、航空水路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实现县城、景区、航道、机场的多点联动。交通系统的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大巴、邮轮、包机的运输通道。(三)游客停留时间和旅游次数较稳定期间的出行质量根据巴特勒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三峡旅游属于永不衰退的生命周期,旅游人次相对稳定时期。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是提高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的最优方式。三峡巫峡段至小三峡、小小三峡需改变航道,因此建设离岸配套设施可吸引游客离岸休闲,缓解长期乘船的枯燥感和船上物资单一的问题。(四)强化系统开发和对外合作国际游客通常以散客居多,对景区的资源品质、景点新奇性、文化氛围、娱乐设施较敏感,故体验式营销、口碑营销对吸引国际游客到访的影响极大。以广西阳朔为例,将西街打造成适合散客式大众旅游的“洋人街”,加之良好的传统文化体验感和健全的生活娱乐配套,海外游客络绎不绝,在数量上几乎与国内游客相当,每年创造当地50%以上的旅游综合效益。因此,巫山旅游应强调体验式推介,加强欧美发达国家的交流推广。一方面走出去,以三峡系列产品名义参与一些国际性的旅游年会及论坛;另一方面引进来,邀请如美国运通这类的国外旅游业集团来县洽谈,谋求对口输入海外游客计划和开展其他形式的合作谈判。(五)旅游产业整合开发建议旅游产业的边界性较弱,产业交叉性较强。目前巫山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尚未充分发挥巫山的产业优势,部门协作和区域联动机制还有待强化,旅游发展合力不够充分。[6]应努力强化旅游、特色农产品、酒店、交通运输、景区管理、餐饮业联动,充分融入旅游产业,政府推进“一站式”服务,相关旅游企业门店能够咨询、购买其他旅游要素产品和服务。针对旅游业小规模、分散、效益低的问题,建议采用整合的集群化措施。在巫山主要的驳船港口、主城公交枢纽附近打造“旅游一条街”,布局一定数量的旅行社、酒店、旅游集散中心或其他旅游服务门店,根据县城地形成聚拢化分局,从而形式产业规模化效益。(六)深度市场细分三峡游执行三级价格歧视定价策略,虽然从价格上实现了国内外客源的细分。但三级价格定价需根据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需求实行不同的产品价格,因此巫山旅游产品和线路尚未实现深度市场细分。建议可针对国际游客从进入方式、游览形式、行程安排、停留时间、文化体验等需求特点开辟特定的旅游线路产品,实现浮动式的国际产品国际定价和国内产品国内定价。(七)自主游品牌独立营销过程三峡游的产品品牌虽然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中享有高度知名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