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浮力浮沉及应用_第1页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浮力浮沉及应用_第2页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浮力浮沉及应用_第3页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浮力浮沉及应用_第4页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浮力浮沉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主题整体教学设计

物理学科一九年级中考总复习册第土单元

单元主题:浮力

主n题I

物理要素:物理探究及应用

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总复习第十讲浮力,相关的

分析物理现象并不陌生,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材中浮力

的引入、想想做做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体现了从生

活走向物理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建立浮力

的概念和研究浮力的规律,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体验和感悟实验的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教材安排

在学习液体压强的基础上结合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密度

知识学习和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

在浮力的学习与运用中,涉及到前面运动和力,压

强等有关知识,在接触浮力之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开

始由单一知识点的考核慢慢向复合知识点的综合题型

过渡,在开始梳理知识,夯实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浮力》是力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属于高

频考点。其中浮力与压强、密度综合计算是河北省中考

必考知识点,常以多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或计算题形

式进行考查。

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对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有

分析兴趣,如水中漂浮的物体,气球的上飘、游泳等,但是

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往往是片面的,但学

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并且

还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就需要综合

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

力的合成、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还需要进行科学的

分析、推理、归纳等。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必

须具备的,学习有关浮力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

的能力。

学生对本专题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对知识的

综合运用及典型习题的规律运用,为欠缺点。因此要注

意培养联系、拓展、多角度进行典型习题的分析能力。

单元1.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

鬣浮力大小。

2.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

关,跟液体密度有关。

3.能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计算简单浮力问题。

4.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

浮沉条件。

5.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提问,当堂检测,课后作业,单

元测试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测。

思维目标: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在过程中锻炼、达成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价值目标: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手抄报、演讲等方式

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近三年中考中

22年中考:计算与应用: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6

分)

21年中考:实验探究:特殊方法测密度(6分)

20年中考:.计算应用题:压强与浮力综合答题(7

分)

易错点在于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不充分;计算过

程对公式运用不熟练。

改进措施:通过生活实例,加强对概念的理解;通

过练习规范结题步骤。

单元起始课——浮力产生原因——1课时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0.5课时

单元探究课一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0.5课时

计浮力

单元总结课——浮沉条件——1课时

单元达标测评课——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综合应用——1课时

课题

中考第一轮复习(二)物体浮沉条件及第3课时(总4

应用(复习课)课时)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课标

条件说明生产、生

分解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

活中的一些现象。

知识《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是力学的重点,也是

教材与中考的重点,属于高频考点。其中的浮沉状态判断

分析地位与压强、浮力计算相结合是河北省中考必考知识

点,常以多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或填空题形式进

行考查。

教1.物体浮沉状态的确定方法。

学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学生对本专题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对知

知识识的综合运用及典型习题的规律运用,为欠缺点。

能力因此要注意培养联系、拓展、多角度进行典型习题

学情储备的分析能力。

分析教

学1.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难2.深度、压强变化量的分析方法。

八占、、

学习1.通过抽查展示,构建本部分知识的结构。

目标

2.通过典型题展示,提炼规律,并能用规律解决问题。

达标1.课堂评价:教师根据课堂表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评价

2.变式训练:检测典型题规律运用学习效果。

3.达标检测:检测本节课学习效果,全对得8分,依次顺

减。

3.《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复习课,主要是物体浮

设计沉状态的确定方法和

思路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对于本节课的设计采用复习课的模

式,复习课教学流程:

课标解读,明确本部分中考考点;

知识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典题剖析,提升规律,

限时检测,检测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流程意图

一、中考导入,明确目标(3min)课程

新标准

课导入、

(1)通过检查复习,完善知识体系。明确

导(2)通过典型题展示,提炼规律,并能用知识

规律解决问题。

入的重

要性。

新二、知识梳理,建构体系(5min)

探物体的浮沉条件

。液::)物P海=。物。液"物液一一物

PP检查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漏

国学生

事事

1&聋的课

尸浑VG月季+尸N=G前知

加排_。口】物",艇一m物'”排二一m物"国二n坳"修,n坳

识梳

三、摸底测试,发现问题

理效

1.如图所示,当人漂浮在“死海”上时,受到的

浮力受到的重力,湖水的密度人体的密果,并

度.(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结合

知识

梳理、

构建

2.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知识

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则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系。

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

P甲P乙.(均选填“>”“V”或

提升

【拓展】(1)若测得密度计静止时浸入水和某种液

体的深度分别为L水和L液,则该液体的密度表规律、

达式为P液=.(水的密度为P水)

掌握

⑵小明用一根吸管制作了一支密度计,则它的刻

度是(选填“上大下小”或“上小下易错

大”).在量程范围内它的刻度是(选填

“均匀”或“不均匀”)的,理由八、、

.(2021烟台13改编)

甲乙步

考点一:浮沉状态的确定清

1.(2020保定一模)把质量是24g,体积是30

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该物体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当

它静止时,所受的浮力是N.

规律提升:分

L根据浮力重力的大小判断物体浮沉情况,确定总

其状态。2

2.根据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的大小,确定其状态。升

(考虑液体多少)律

变式1.(2020模拟试题改编)把密度为0.9g/cm3,

底面积为20cm2IWJ为20cm的圆柱体,放在底面积

为30cm2高为10cm的盛满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当

圆柱体静止时,圆柱体在水中处于(选填

“漂浮”、“悬浮”或“沉底”)

考点二:浮沉条件的应用

1.一个60g的鸡蛋先

后放入甲、乙两液体

中,如图所示,鸡蛋在

手中沉底,在乙中悬

浮,静止时两杯中液面

相平,则鸡蛋在乙中受及

到的浮力为N,

甲液体的密度乙甲乙

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杯底受

到液体的压强P甲―P乙(遗;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g取10N/kg).若乙容口器中液体是水,烧

杯的底面积是100cm2,取出鸡।蛋后,液体变化的

高度为_______cm,液体对容器,底部变化的压强为

______Pa.

规律提升:

考点二:浮沉条件的应用(高.频考点)及

1.根据状态(漂浮、悬浮、上.浮、下沉、沉底)

确定其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大/bo(足够液体时)小

2.根据状态,分析受力,利用1二力平衡和三力平

衡来解决问题。

.与压强相结合,分析压力和压强变化量。

3及

变式训练:固

变式1.(多选)有a、b、c三个到L

T

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现

F堂

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二清

球缓慢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待

小球静止后,其状态如图所示,其中C球沉在容器

底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关系为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