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大理市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陆游等。B.“谦辞”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中,表示谦虚的言辞,如“过奖、不敢当”等。C.《故乡》《孔乙己》刻画了闰土和孔乙己四体不勤、麻木潦倒的形象。D.《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是丹麦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写法灵活自由,可议论,也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韩愈的《马说》和周敦颐的《爱莲说》。B.陆蠡的《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借窗前的一株坚持寻找阳光的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C.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高尔基的《海燕》和鲁迅的《雪》这些散文诗,既有散文的灵便和自由,又有诗歌的特质和神韵,本质上还属于诗歌。D.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如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都是通过细节来刻画的,并以此表现作品主题。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把“复习重点不突出”与“时间安排不合理”互换位置)B.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1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8~10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7米。(删去“的寿命”)C.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将“三月的昆明”改为“昆明的三月”)D.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删去“靠的”)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èng)炽痛(chì)玷污(diàn)谆谆教诲(zhūn)B.确凿(záo)奢侈(chǐ)悖论(bèi)大名鼎鼎(dǐng)C.内疚(jiù)铁锹(qiū)猖狂(chāng)南辕北辙(zhé)D.滇池(diān)解剖(pāo)寝室(qǐn)拾金不昧(mèi)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苏宁集团成为有着108年历史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大股东,使我国球迷对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无限的联想。B.表面上看,创新是科技人员的事情;但从本质上讲,创新是一个从基础科研到应用科研,再到产品市场化、技术产品化的复杂过程。C.制作上的硬伤并没有影响《欢乐颂》收视率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它贴近女性视角、贴近现实和年轻人的生活。D.真正的幸福不是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懂得发现生命中的“小美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6.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新华网)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于4月30日上午10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这对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并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要求。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1)学习了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国各行各业的青年纷纷跟帖,发表个人感想,以下是部分帖子,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身份也来跟一次帖。医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真情关爱每一位病人,便是对五四精神最好的传承。武警战士:奋斗所到处,青春恰自来。我为自己能够赶上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让奋斗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强军蓝图上勾勒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中学生:(2)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各地纷纷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7.根据课文默写。①子曰:“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③《行路难》中表达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⑤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⑥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⑦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8.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儒林外史》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阅读书目阅读策略讽刺艺术具体呈现问题与解析《儒林外史》关注独特的讽刺艺术1.来源于真实的作品题材(批注1)作者遵循真实性原则,从①____________、官绅形象、形形色色的假名士三类人来写“自所闻见”的熟悉人物。他将这些人物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用自己的文笔达到“以公心世”之目的,表现出了巨大的讽刺力量。2.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批注3)周进,六十多岁了,连个秀才也不是。当他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看见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众人把他救醒后,周进又是一头撞去,继而放声大哭起来,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见众人借钱给自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磕了几个头。再不哭了。这里“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的讽刺艺术的妙处是:②_________________3.运用夸张的细节描写(批注4)第五回中,有这么一个故事:③__________,故透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运用夸张,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二、阅读9.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首联中的“一经”指儒家经典,“干戈”指兵器。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B.颔联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C.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兵败被俘后害怕、惊恐的心情。D.尾联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乙)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注:年华)与时驰,意(注:意志)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又相天子相:相信,信任B.德行宽裕宽裕:宽大,宽容C.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D.多不接世,悲守穷庐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2.下列句子断句有误的是()A.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B.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C.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D.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3.对两篇短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B.《诫子书》用语精炼,短短86字即把修身养性和治学为人之道讲的清清楚楚,可谓言简意赅、字字千金,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彰示了他处世的保守谨慎。C.从《周公诫子》可以做一个引申的理解,就是当你身居高位的时候,一定要亲贤远佞,知人用人,善于吸纳、提拔人才,不能自高自大而轻视别人。D.从《诫子书》中,我们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思,所有这些,对我们现在来说仍大有裨益,富有启迪。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11.非连续文本阅读材料一:从植物学特征看,辣椒属于菅花类茄科,灌木,半灌木,一年或者多年生。辣椒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因品种类型不同而差别明显。辣椒的形状,常见的有扁圆形、圆球形、长线形、圆锥形、樱桃形等多种形状。辣椒果实的颜色过去一般为红、绿两色,经过人工的裁培选育,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俱全,五彩缤纷。辣椒除了食用和观赏之外,还可人药。辣椒主要以果实供药用,茎和种子也可入药,《药检》记载,辣椒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滯、止泻、擦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辣椒还有兴奋神经、控制血压、开胃消食、止痛、减肥等功效。辣椒能有上述功能主要是辣椒素起作用。材料二:辣椒等蔬莱营养成分对比表(每100克含量)含量成分品种辣椒青甜椒红甜椒番茄蛋白质(克)1.60.91.30.9碳水化合物(克)4.53.85.32.5热量(千卡)26.02.030.01.60钙(毫克)12.011.013.08.0胡萝卜素(毫克)0.730.361.600.35抗坏血酸(毫克)185.089.0159.012.0材料三:据记载,明朝末年(约1640年),辣椒被引进中国。而大量的传入,大约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了。辣椒种子一落脚湖南,就在这里迅速生根、开花、结果,赢得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酷爱。辣椒在湖南落户,究其缘由,大概可做以下分析:首先是地理与气候的原因。据说在全球同一纬度上,有一条“辣带”,从南美,经太平洋诸岛,贯穿亚洲大陆至东亚、东南欧、北非。湖南便处在这条“辣带”的一个圆点上。其次是与饮食习惯有关。湖南人嗜辣,无辣不香,故民间有“小菜半边粮,辣椒当衣穿”的说法。湘菜中的名菜“剁辣椒蒸鳙鱼头”“满堂红”等都是因为辣椒入菜而色香味格外俱全。再次是精神文化的原因。“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湖湘在明初和清初因战乱有两次大规模移民和人口的重新组合,这样,逐渐形成新民风,也逐渐形成了坚忍、敢作敢当、忍耐刻苦、骁勇强悍的湖湘气质。另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对人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可谓是“辣椒烈性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人文特征与辣椒的特质融合相通。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辣椒果实的颜色经过人工的栽培选育之后,各色俱全,五彩缤纷。B.红甜椒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比辣椒、青甜椒、番茄都高,尤其胡萝卜素的含量居高。C.辣椒被大量引进中国,大约在公元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D.辣椒的药用功能,主要是辣椒中的辣椒素起作用。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述文字主要介绍了辣椒的属性、功效、营养成分含量及在湖南落户的缘由。B.“材料二”采用了列数字、画图表等说明方法,介绍了不同类辣椒及番茄的营养成分含量。C.“材料三”中“辣椒在湖南落户,究其缘由,大概可做以下分析”一句中的“大概”体现了说明语言严谨的特点。D.辣椒落户湖南就是因为辣椒的特质与湖南的人文特征相通,因而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3.请你根据上面材料所阐述的知识,结合以下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链接材料]①湖南老百姓用辣椒制成的单方和偏方十分灵验,如辣椒水疗冻疮、辣椒和生姜熬水治感冒、鮮辣椒捣碎敷伤口治蛇咬伤等等。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授衔为例,十大元帅中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人,占30%;十名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6人,占60%;57名上将中19位湖南人,占33.30%;176名中将中有45位湖南人,占25.5%;1359名少将中有129位湖南人,占10%。老百姓用辣椒制成的单方或者偏方为什么比较灵验?据上述材料推测,影响湖南人性格和气质的因素可能有哪些?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何为诗人余秋雨①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诗人。这种说法遇到了一个小障碍:“第一个”之前,中国已经有了《诗经》。②《诗经》很了不得。这三百多首诗,体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请大家品味一下“诗经”这两个字。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以诗为经”,把《诗经》当作族群精神的经典。发展了几千年之后,我们现在重新向往一种诗化的生活,希望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的诗意,使精神不再苦涩,使生活不再窘迫,这就是连现代西方人也十分迷醉的所谓的“诗意的栖居”。③《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诗体,用如此简洁的汉语短句表达出如此经典的喜怒哀乐,又表现得那么大气从容,实在让人佩服。现在不少人呼吁让孩子从小读古代经典,开了好多的篇目,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诗经》。可见那些人只愿意向孩子灌输教条,而不是诗情。④但是,《诗经》虽好,却没有任何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诗人。《诗经》中虽然也有少量署名,但我们认为那是对集体创作所采取的一种个人署名方式,本质上还是集体创作,还是未指向一个明确的人。⑤《诗经》是一种集体话语,到了屈原,变成了个体的话语,这就使他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⑥诗人有一种个体精神的审美自立。诗人的自立需要有一种自然环境的诱发。例如,树木幽深处的花开花落,奇山怪水处的似梦似幻,巫风浓郁处的神人对话,大江险峻处的生死抗衡……正是这一切,熏陶着他。结果,黄河流域的“平原小合唱”,变成了长江流域的“悬崖独吟曲”。⑦屈原与诸子百家也不一样,诸子百家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大道尽在我心”的导师形态,教主形态,像一尊尊雕塑一样矗立在门徒们面前,等待他们提问。屈原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但他不知道用什么去训导别人。他要呈现的,是自己内心的全部苦恼、哀怨、分裂。他没有雕塑般的坚硬,而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他不认为世间有多少通用的哲理,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⑧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在屈原之前还没有出现。其实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两种诗人。一种只是“写诗的人”,看到云,看到水,他就冒出了写云、写水的诗句;另一种人则相反,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让人痴迷的天籁。⑨诗人就是诗人。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有诗的时代。1.下列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被我们先人当作族群精神的经典,体现了我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B.《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用简洁的汉语短句表达喜怒哀乐,又表现得大气从容。C.文中提到孩子们的经典阅读篇目没有《诗经》,意在批评家长漠视传统文化。D.“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表面屈原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2.有人说“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为什么说屈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3.拾荒万吉星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操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内心涌起一丝悲凉。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那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4.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三、语言表述14.仿照句子,再续写两句。我爱春天的百花盛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冬天的白雪皑皑。四、写作1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1)《赢得了》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以“青春”为话题,自拟题目,然后作文。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代表诗人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陆游”宋朝人。B.正确。C.《故乡》中刻画的闰土不是“四体不勤、麻木潦倒”的形象。D.《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白雪公主》是德国童话作家格林兄弟的作品。两篇童话都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据此,答案为B。2、D【解题分析】
D错误,朱自清的《背影》是散文,不是小说。3、A【解题分析】
A项的修改不正确,应该在“不合理”后补充上“的现象”。【题目点拨】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4、B【解题分析】
A.憎恶——zēng;C.铁锹——qiāo;D.解剖——pōu;故选B。5、D【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句,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其中一个。B句,语序不当,把“产品市场化”和“技术产品化”位置互换。C句,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D句,没有语病。据此,答案为D。6、(1)以中学生身份,表达青年学生传承五四精神,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感。照抄题目中的句子不得分。(2)示例:“扬五四精神,谱青春华章,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切合主题,简明,修辞。【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1)依据了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采用跟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感想。作答时,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从“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角度,仿照示例拟写作答。答案是多元的。(2)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宣传标语要围绕主题“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从活动的内容或意义方面拟写作答。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对偶句的形式。如:弘扬“五四”精神,谱写当代华章。答案不唯一,紧扣主题拟写作答。7、①不耻下问②悠然见南山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④一览众山小⑤白露为霜⑥受任于败军之际⑦先天下之忧而忧【解题分析】
①②④⑤⑥⑦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悠”“览”“际”等字的书写;③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长”“沧”等字的正确写法。8、①儒生形象②通过周进从哭了又哭到说说笑笑的一连串动作,反映出周进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把一个对科举抱有幻想而又备受压抑、走投无路而又欲罢不能的老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这让我们看到悲剧人物喜剧的一面。讽刺艺术是笑的艺术,而这种笑是含蓄的深沉的嘲笑,在这样的笑中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③严监生临死前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断气。【解题分析】
(1)要求学生在阅读《儒林外史》时,注意识记作品具体刻画的两种对立性的人物形象。(一)否定性人物形象:儒生形象、官绅形象、假名士形象。(二)背定性的人物形象:带有叛逆精神的形象、真儒名贤形象、市井奇人形象。结合语境分析,应填“儒生形象”。(2)注意关键词“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写出本段话的“喜剧”性。即“周进从哭了又哭到说说笑笑的一连串动作,反映出周进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然后结合其年龄等精神面貌分析其悲剧性。一个对科举抱有幻想而又备受压抑、走投无路而又欲罢不能的老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这让我们看到悲剧人物喜剧的一面。讽刺艺术是笑的艺术,而这种笑是含蓄的深沉的嘲笑,在这样的笑中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作者也正是通过马周进自己的行动,显示出他的性格,对他那种迂腐可笑的思想举动作了深刻的讽刺和揭露。(3)精彩的描写都因运用了合理的夸张,而取得了强烈的讽刺艺术效果,从而更加真实地接露了问题的本质。结合“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写出严监生临死前的细节描写即可。二、阅读9、C【解题分析】
“暗示诗人兵败被俘后害怕、惊恐的心情”表述有误。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伶丁洋。“惶恐滩”为追忆,“伶丁洋”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所以这两句体现了诗人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的惶恐不安。10、1.A2.B3.B4.(1)然而他(周公)洗头时(因为有人拜访)要多次挽起头发,吃饭时(因为有人拜访)要多次吐出食物,生怕失去天下有识之士。(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A.“又相天子”中的“相”是“辅助,辅佐”,不是“相信,信任”。故答案为A。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的正确句读是: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故答案为B。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诫子书》一文并不能彰示了诸葛亮“处世的保守谨慎”。故答案为B。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然(然而)、沐(沐浴)、饭(吃饭)、三(多次)、恐(担心)”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日(时间)、遂(最终)”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题目点拨】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甲)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品行高尚仍常怀恭敬之心的人,必享荣耀;封地辽阔,物产丰富,仍能保持勤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仍然保持谦卑的人,是真正高贵的人;人口众多、军队强大,仍能常怀敬畏之心,防备外患的人,必是胜利的人;自身聪慧、明智但仍觉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乙)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11、1.B2.D3.(1)这些偏方和单方也是利用了辣椒的果实、茎和种子的药效。辣椒具有“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泻、擦癣”等功效。如辣椒水疗冻疮,就是利用其祛风行血、导滞等药用功效。(2)①饮食习惯的原因。湖南人嗜辣,祖祖辈辈的饮食习惯,对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②地理位置的原因。历史上湖南地处偏远内陆,经济落后的现状对人品性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③精神文化的原因。湖南在明清时期,有频繁的人口迁移和重组,不断形成新的民风,也影响湖南人敢为人先的性格和气质的形成。【解题分析】1.根据材料二“营养成分对比表”中辣椒的胡萝卜素含量是0.73毫克,而红甜椒的胡萝卜素含量是1.60毫克,明显比辣椒的高。红甜椒的“碳水化合物、热量(千卡)、钙(毫克)”等含量均高于辣椒。B项分析有误。2.D项理解有误。材料三中“辣椒落户湖南,究其缘由,大概可做以下分析:首先是地理与气候的原因。……其次是与饮食习惯有关。……再次是精神文化的原因。……食物对人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人文特征与辣椒的特质融合相通”。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材料一中“辣椒主要以果实供药用,茎和种子也可入药,《药检》记载,辣椒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滯、止泻、擦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辣椒还有兴奋神经、控制血压、开胃消食、止痛、减肥等功效。”这些内容回答第(1)问即可。(2)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信息筛选。可由材料三中“首先是地理与气候的原因。湖南便处在这条“辣带”的一个圆点上。其次是与饮食习惯有关。湖南人嗜辣,无辣不香,故民间有“小菜半边粮,辣椒当衣穿”的说法。再次是精神文化的原因。“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湖湘在明初和清初因战乱有两次大规模移民和人口的重新组合,这样,逐渐形成新民风,也逐渐形成了坚忍、敢作敢当、忍耐刻苦、骁勇强悍的湖湘气质。另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对人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分条概括作答。12、1.C2.诗”对物质生活而言,确实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但是它可以让生命具有诗人气质,让我们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诗意,使精神不再苦涩,使生活不再窘迫,这就是“诗意的栖居”。(过一种诗化的生活,拥有诗性,活出诗情;诗,可以让我们与众不同。)3.(1)屈原是把集体话语变成了个体话语的第一人,他把自己内心的全部苦恼、哀怨、分裂呈现出来,体现诗人个体精神的审美自立;(2)屈原是把自己生命彻底诗化的第一人,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让人痴迷的天籁。【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现在不少人呼吁让孩子从小读古代经典,开了好多的篇目,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诗经》。可见那些人只愿意向孩子灌输教条,而不是诗情”可知,C项“意在批评家长漠视传统文化”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作答可依据文章中的“发展了几千年之后,我们现在重新向往一种诗化的生活,希望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的诗意,使精神不再苦涩,使生活不再窘迫,这就是连现代西方人也十分迷醉的所谓的‘诗意的栖居’”这句话,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理解“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这句话。言之有理即可。3.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诗经》是一种集体话语,到了屈原,变成了个体的话语,这就使他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屈原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但他不知道用什么去训导别人。他要呈现的,是自己内心的全部苦恼、哀怨、分裂。他没有雕塑般的坚硬,而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他不认为世间有多少通用的哲理,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在屈原之前还没有出现”来理解概括作答。13、1.婆媳争吵,妥协寄居捐建学校,拾荒依旧2.示例: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扰,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这笔钱,我要用它来回报社会。3.示例一:动作描写。通过对拿钱的系列动作的描绘(答成“运用动词咬、撕、揭”也可),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婴的决心,对这笔钱的不舍,王婆婆的善良仁爱(答到两点即可)。示例二:细节描写。对存钱位置的描述,表现了王婆婆这笔钱来之不易和对钱的珍视。(也可答“动作细节”表现王婆婆的决心和不舍)。示例三:比喻。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做“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表现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不舍。4.②③段详细描绘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更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王婆婆的善心。⑬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5.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或:“正确的金钱观”、“纯真”);③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如4、5段写的是婆媳争吵,妥协寄居。13段写捐建学校,抬荒依旧。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答出王婆婆的心理活动。要根据“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的动作描写作答。答此题必须要把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读懂。可从捐款无权占为已有的角度,从回报社会或修建教学楼等角度作答。也就是要和最后一段内容照应上。3.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或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作答。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手法或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或人物形象。4.试题分析:考查文章安排材料的详略得当。材料安排的详略是由文章中心所决定的。②③段写弃婴的状况和王婆捡拾弃婴的过程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可以突出文章的主旨,所以详写。而⑬段写学校的修建过程与文章的中心关系不大,所以略写。5.试题分析: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即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善良、责任、淳朴甚至灵魂等。三、语言表述14、我爱夏天的绿树成荫,我爱秋天的硕果累累【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关系学的学术前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题及答案
- 区域城市更新与旧区改造策略考核试卷
- 农药生产记录保存期限与要求考核试卷
- 跨文化护理团队建设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英吉沙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材料样品管理办法
- 打击窃电管理办法
- 房山疫情管理办法
- 村室财产管理办法
- 财务专属账户管理制度
- 研发部门新人培训计划
- 联动试车方案
- 2025年工程测量员(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指导题库(含答案)
- T-SIOT 318-2025 牙周炎专病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数据元
- 2025年石英砂原料购买合同范本
- 农贸市场物业管理经营方案
- 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抖音在餐厅营销中的策略运用课件》
- 2025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知识点梳理+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全球及中国TGV玻璃芯基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