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文化传播(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文化传播(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文化传播(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文化传播(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文化传播(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文化传播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故宫博物院,网络预约,放票即空;陕西历史博物馆,预约门票日均点击量超过60万;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一个多月吸引观众逾40万人次……这是当下博物馆热最真实的写照。博物馆热,与其说是一种文旅现象,不如说是一场文化寻根。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改编自路遥小说《人生》的热播剧《人生之路》受到热议。在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对于文学作品的主旨思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有人认为忠于原作,有人认为可以有所调整。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的青睐,从而避免出现文化断层,本卷论述类文本《分散与重聚:直播场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一文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但毋庸讳言,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直播内容打磨不精、质量粗糙,甚至某些直播间存在歪曲历史、抹黑传统文化等现象。在如何规范个体行为、预防不正之风、规避不良社会影响等方面,我们仍需展开更深入而理性的思考。某直播平台召开以“营造健康生态,让直播为传统文化赋能”为主题的座谈会,请在受众、传播者、平台方三者中选择一个身份,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思考和建议。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除男足之外,中国已经和世界杯深度交融。”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虽然没有中国球员的身影,但走向世界的中国时刻在场。看看中国北车(里约80%轨道交通)、中国南车(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市的新能源公交车),华为(12座世界杯主办城市的通信工程)、奥拓电子(环足球草坪广告显示屏),三一重工(参与建造8座球场),同方威视(安检设备和服务),还有一些球迷必备品,如手机链、钥匙扣、假发、国旗、荧光棒、帽子,连同世界杯比赛用球“桑巴荣耀”,皆“中国制造”……赛场内外的这些数不清的中国元素,经济球场上的这支“中国军团”,把中国与世界紧紧联在了一起。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年7月18日,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启动仪式在京举办。来自40个国家的58位文化和旅游外交官共同出席。本次活动将持续至2022年年底,各位驻华外交官将走进云南、湖南、河北、甘肃、青海、新疆、广西、海南等8个省区,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感知时代中国,收获“发现之旅”“友好之旅”。作为一名高中生,请你给驻华外交官们写一封信,结合某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帮助他们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感知时代中国,令他们更有收获。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对于著名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真迹的散佚和后代摹本的不断延续这两种现象,有观点认为,真迹的散佚固然是文化的莫大遗憾,但真迹的遗失促使一代代文人在对《兰亭集序》的大胆摹抄中赓续了王氏遗韵,让王氏风格得以发扬光大,这似乎是另一种比收藏真迹更有意义的文化盛况。对于以上关于文化真迹的观点,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试题所给材料是一则新闻素材,也是当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材料出自2023年8月11日《人民日报》上刊发的陈世涵的文化类评论文章《博物馆热,升温更要“保温”》。从原标题可以看出两点重要信息:一是当前国内出现了一种博物馆热,无论是北京还是地方,国人参观博物馆的现象已经升温,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说明国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由衷地热爱,这种热爱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二是作者所表达的观点,那就是这种文化现象应该持续,不应该是一时的热浪,而应该是永久的热潮。从材料第二段文字看,阐述了作者的观点,那就是关注历史文化,寻求文化根源和民族源头。说到底,那就是中华民族已开始从“崇洋媚外”的病态心理中走出,从历史虚无的症结中清醒。中国人认识到中华民族自身的伟大,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从写作的角度看,这是一道思辨性的材料作文题。考生在写作时应思考如何看待这种文化现象,表达自己的理性态度。对此,可以赞扬这一现象代表的传统文化复兴,也可以对此热现象进行冷思考。比如,可以结合材料最后一句话,说明博物馆热不仅仅代表的是一种旅游现象,更是人们想要通过游览博物馆,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针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来展开,说明我们应该积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自己的文化自信。若选择进行冷思考,则可进一步指出想要实现文化寻根,促进文化自信,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博物馆热”这一单一现象上,更应追求多元化、全面性的保护等等。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都要做到清醒地认识,理性地分析。立意:1.博物馆热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情结。2.走进博物馆,感受民族历史文化。3.看历史文化,寻民族之根。4.博物馆热,升温更要“保温”。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由路遥小说《人生》改编成热播剧《人生之路》引发,由此引出对于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引发的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忠于原作,有人认为可以有所调整。该试题以“有人”的形式阐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个观点强调对原作主旨思想等的继承,是孔子“述而不作”观念的再现,考生可以借此思考保留一些经典作品所具有的普适性价值的意义。也就是说,有些经典作品不应该盲目甚至胡乱改编,有些编剧为了博人眼球,对本来经典的原作加以大刀阔斧的改编,使原作品面目全非,甚至是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这样的改编应该休矣。因为一些“魔改”到底是“脑洞大开”还是对原著的亵渎?比如有人在改编《西游记》时,把唐僧改成被女妖怪美色迷惑的形象,一改经典作品的普适性价值。还有就是继86版《红楼梦》之后,有些影视剧对《红楼梦》大加改编,甚至出现了“性感”版的,这样的改编都是对名著的亵渎。第二个观点就是有人认为可以有所调整。当然这种调整需要有度,这种度就是说不能胡乱的编。改编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原作的再阐释、再解读也同样可以催生出好的作品。考生也可以思考“文学作品的改编”的标准等。在立意上,考生可以侧重其中一个观点;也可以在结合两者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自圆其说。写作时可以先表明自己的观点:“魔改”乱象当休矣。然后主体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述。一是“魔改”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二是“魔改”会影响人们的审美观;三是“魔改”会让观众对经典名著失去信心。最后,照应开篇,重申观点。立意:1.“魔改”乱象当休矣。2.文学作品的改编当推陈出新,不落俗套。3.让文学作品的改编聚焦时代声音,创有为之作。4.改编者应审慎从作者手中接过改编的接力棒。3.例文:营造健康生态,重塑传播传统文化之风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很荣幸能够作为直播平台的受众者站在这里发言,我要发言的题目是“营造健康生态,重塑传播传统文化之风”。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短视频直播不知不觉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我们当学会辨识,勿被互联网上所传播的不良信息影响。在此,作为互联网的受众者,我呼吁大家应规范自身行为,自觉营造健康生态,重塑传播传统文化之风,让直播为传统文化赋能。做有识的受众,扬传统文化之风。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或电视媒介。直播这一新兴媒介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形态和可能性。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还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增长知识、扩展社交领域等。然而,直播也存在一些弊端。一些直播内容未经充分打磨,质量粗糙,甚至存在歪曲历史、抹黑传统文化等现象。因此,作为受众,我们不能盲目接受传播者提供的内容,而应该有鉴别力,学会辨识真伪。我们应该选择那些传播正能量的直播间,观看那些正确传播传统文化的视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说过:“我们要运用脑髓,运用眼光,自己来拿。”在直播时代,我们更应该如此。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风,学会辨别真伪。做有礼的受众,营造健康生态。直播为传统文化赋予了全新呈现风格,使场景和日常化更加突出。以李子柒为例,她以田园生活为主题,通过直播展示美食的种植和制作过程,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食物的来源和泥土的气息。这种呈现方式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食物和理解背后的辛勤付出。然而,网络平台是一个充满各种言论和观点的世界。在直播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不文明的评论和恶意攻击主播的情况。作为受众,我们应该尊重主播的分享,并以文明、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不仅是主播的责任,也是每个受众的责任。做有心的受众,为传统文化赋能。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不仅是互联网的受众者,还是互联网的传播者。当我们在直播间遇到恶意抹黑传统文化的现象甚至歪曲历史的现象时,我们不应随波逐流,跟风,应立即向直播平台举报此类行为,为那些还未刷到该类视频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肃清一片污地,那么直播才会更加健康,更具有正能量。遇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我们应积极评论点赞转发,为直播传统文化赋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未来的网络世界一定是如此美好的,这有赖于作为受众的我们做到有识、有礼、有心,与平台、传播者一起让直播为传统文化赋能。我的发言完毕,谢谢!【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由论述类文本《分散与重聚:直播场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引出关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探讨。接下来列举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思考的方向。总之,材料主要针对如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写作时我们也需要以此为中心话题展开。写作的任务是针对某直播平台召开的主题为“营造健康生态,让直播为传统文化赋能”座谈会的讨论。在受众、传播者、平台方三者中选择一个身份,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发言稿,也就是说,写作时只需要选择一个身份,可以是受众,也可以是传播者或平台方,文体要写成发言稿。如果是受众就要谈,什么样的直播更容易接受,比如直播内容质量要过关,打磨要精细;直播时的方式或表达,应该符合更多数的受众群体,也就是易于接受;观点态度要正确,不能误导受众。如果是传播者,应该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如何向大众介绍更好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受益,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如果是平台方,则重点谈监管,需要注意传播者的立场观点有没有问题,他们采取的形式是否存在不合规或不合法的情况,他们有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等。总之,不同的对象,立场和观点是不同的,在论述时重点也是不同的。立意:1.需要更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宴。2.精心打造符合国民的中国传统文化盛宴。3.严把中国传统文化关。4.例文:融入世界舞台,贡献中国智慧卡塔尔世界杯,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其实,何止世界杯,在广袤的非洲大地,在繁荣的欧美腹地,在大洋,在太空,到处有中国红在飘扬,到处有中国制造在发挥作用。在这个逐渐一体化的世界,中国在走向世界,世界在接纳中国,中国时刻在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进一步融入世界舞台,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什么中国元素能这样雄赳赳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凭借的是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凭借的是中国人民的开拓创新精神,凭借的是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曾经的中国积贫积弱,闭关锁国,民智未开。彼时,中国有什么元素可以向世界输出?而今,我们把国门打开,把世界的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借鉴过来,化为自己的能力;我们不畏艰辛,努力奋斗,让神舟飞天,让蛟龙探海,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我们开拓创新,在5G通信、量子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向世界输出新技术。打铁还需自身硬,之所以能走向世界,是因为我们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因为我们自身变得强大。好风凭借力,我们一定要抓住发展机遇,持续进步,让中国保持高位发展。我们要继续坚持拥有开放心态、世界视野。封闭只能带来愚昧,开放方能激发活力,开启心智。拥有开放的心态,能让我们分享世界的先进文明,把国外先进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先进理念,不管是科技,还是人文,都快速与国际接轨,结果迎来了中国四十年的发展奇迹;未来的中国,我们仍然要虚心好学,拥抱文明,以为自己输入新鲜血液,强健自己的筋骨。我们要继续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心态开放,不意味着妄自菲薄,不意味着屈己从人。自信的民族才有未来,所谓自信,是以我为主,挖掘自身潜力,发展自身实力,提升自我竞争力。我们能取得经济的腾飞、文化的昌盛,主要原因在于我们选择了正确的道路,遵循了科学的发展理论,在于我们制度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未来的中国,仍需在坚持自我特色的基础上,与世界合作,与世界相拥。真正的大国,除了自身强大,必然还有大国担当。高速发展、高位求进的中国,必将继续扩大与世界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为世界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让世界变得更富庶、更文明、更和平、更美丽。【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写的是虽然中国男足未能参加,但中国企业却深度参与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为世界杯提供技术、产品支持,使赛场内外充满中国元素。通过这种现象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和世界杯深度交融,在经济领域,中国企业把中国和世界紧紧联结在了一起。中国企业亮相世界杯赛场,有助于展现我们的企业及国家的良好的形象,从而吸引国际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实际上,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交流、融合只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接纳中国的一个侧面。现在,开放和强盛的中国,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从各方面、全领域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也为世界的经济、文化繁荣奉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未来的中国,必将继续扩大与世界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更高程度地融入世界,也必将为世界所认可和接纳,将会为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引——议——联——结”的模式,先由卡塔尔世界杯上出现了众多中国元素这一现象切入,引出对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融合这一话题的探讨。接下来,可以深挖中国元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背后的原因:在“四个自信”基础上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中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国人的开放心态和世界视野,等等。然后,可以由经济领域的拓展到科技、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些领域我们也需要走出去,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当然,还可以强调,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还要敞开大门,接纳世界文明,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立意:1.中国更自信,舞台更宽阔。2.贡献中国智慧,促进世界繁荣。3.只有真正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方能与世界深度融合。5.例文:潇湘故土

民族之魂尊敬的外交官先生:您好!今天,我想带您走进湖南,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感知时代中国,发现一个古老的中华民族,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华民族。走进“芙蓉国”湖南,您会在博物馆里看到一个古老的中国。这里有数不胜数的旧石器时代、新时代时代遗址,告诉您中华文明的来处;这里也有西汉古墓、三国吴简、里耶秦简、南方长城,为您揭秘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然而,我想做的,却是带您沿着汨罗江,溯源而上,淌过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的水,跨到战国时期,去看看在这片古楚之地上出生、成长、绽放光彩,最终死去的屈原。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作为直臣的屈原无数次被冷落,最后落得流放境地。他本可以随波逐流,避开现实以求自保。然而,忠君爱国、品性高洁的屈原毫不退缩,遭遇流放,他仍写下《离骚》《天问》《九歌》,在极致浪漫的想象中,表达自己对楚国的赤诚之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以一腔热血、一身正直,耸立于世人面前。于是,在历史长河里,我们还能听到英雄战士“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怒吼,能听到文天祥“一江春水一曲悲歌”的零丁绝唱,能看到祖国危难之中一个个前赴后继、凛然前行的身影。我相信,走进湖南,脚踩屈原曾走过的土地,您能看到一个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上面说到屈原无数的后继者,我还想向您介绍一下近现代的湖南。这里有以“经世致用,敢为人先”为精髓的湖湘文化,湖南人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有识之士力争开启中国洋务运动之门,更有湖南人蔡锷、黄兴高举反对帝制、倡导共和的大旗,在辛亥革命中抹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最重要的,是从湖南这块宝地,走出了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主席——毛泽东。我想带你去看看主席家乡韶山,想带你到橘子洲头走一遭。我不怕向您展示那个曾经积贫积弱、愚昧落后的中国,因为唯有这样,您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这些英雄进行革命的勇气与艰辛、无私与无悔。在湖南这片土地上,古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现有“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之说。百年来的革命战火洗礼,染成血与火的颜色——红色,告诉您红色潇湘这片土地上,英雄的传奇。好了,几天的湖南之行很快就要结束了。最后,我想对您的是,湖南,只是广袤中华大地上的小小一角。中华文明,远比您想象的更为丰富、更加璀璨多彩。若您还有兴趣继续探寻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我将陪您继续走下去。祝旅途愉快!写信人:XXXX年XX月XX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本题材料属于时事型材料,来源于《中国旅游报》。所引材料摘编自原文首末两段,58位文化和旅游外交官将走进8个省区,通过这一次“发现之旅”“友好之旅”的经历来让这些外交官朋友们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感知时代中国。而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向外交官介绍某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来帮助他们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要求考生成为一座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结合某省文化旅游资源做深度解读,用外交官听得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将旅游资源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时代中国的闪光点阐释出来,提升外交官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对此,考生写作时要注意不能仅仅针对中华传统文化泛泛而谈,或选择其中某两三个省份来下笔,而是要针对具体省份中的某些具体文化要素来展开描写。比如,若选择湖南,可选择岳阳楼来介绍中国古代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可选择橘子洲为介入点介绍中国那段风起云涌的时代剧变;若选择青海或新疆,可结合古代边塞诗或丝绸之路作为切入点,展现中国古代军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从而引入现代中国向往和平的时代特色。写作时要注意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和书信的格式要求。立意:1.相约彩云之南,感知美丽中国。2.赴大美新疆之约,感悟传统魅力中国。3.洞庭一湖尽春色,岳阳一楼怀天下。4.情醉山海关,天下第一关。6.例文:守护真迹,更不忘创造自己的“真迹”真迹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标杆,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意义,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散佚曾是多少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然而,真迹的散佚也带来了另一种文化局面:一代代文人在对《兰亭集序》的摹抄中赓续了王氏遗韵,让其书法风格得以发扬。真迹需要守护,文化需要传承,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文化创新,不能忘记创造自己的“真迹”。真迹遗失不可挽回,与其过分在意真迹的存无,不如主动担起传承文化真迹的责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真迹”。与其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高高供奉在神坛上,不如让它游走于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书法爱好者的笔下,活在我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中。真迹代表着前人的文化成就,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对于后世的崇仰者来说,是一种鞭策,但也可能成为压在其心头的一座大山。如果后学者不幸染上了“真迹情结”的毛病,只将其高供于神坛,一笔一画模仿,望着前人的成就亦步亦趋,不敢有所创新,岂不是又阻碍了新的“真迹”产生?事实上,真迹绝非固守而来的静态物品,而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造就的鲜活艺术。就说王羲之,他早年也曾是钟繇、张芝等书法大家的仿效者之一,但他后来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对前人的笔法规则进行了大胆改革,变汉魏质朴书法为体势流美多变的新体。如若固守真迹,不敢寻求创新超越,不可能有新的真迹出现。学习真迹不是要求与真迹一模一样,而是要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李白云游黄鹤楼时对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妙句赞叹不已,叹息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曾多次作诗摹学此诗格调,在游览金陵时便仿照崔颢的风格,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