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
直线、射线和线段内容相对来说概念较多,所以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同时也能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达能力比较欠缺,要多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角的度量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组成部分,比较直观,并能通过课件较好的演示如何量角,学生的积极性较高,由于量角器的不统一,学生在测量角的大小时,还是有些误差的,也有些学生在量角时内外刻度容易弄错,还应多练习。
对于角的分类来说,学生并不陌生,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来明晰平角和周角的形成,学生易于理解,而且在通过平角和周角这两个已有条件来解决角的读数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但有个别基础差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
画角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通过教学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画角的步骤,但是学生画的时候还是会发生角度看错的现象,内外刻度看错。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充分利用一副三角板来让学生拼不同的角,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是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似乎有些跟不上,要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识点多,比较繁琐,在以前的学习中也几乎没有接触,操作的时候也比较复杂,其中还有顶点和中心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包括读数时注意到内圈外圈刻度的选择都是重难点。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的方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
2、知道量角器的摆放;
3、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4、让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读数方法。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两个地方掌握理解的有些困难: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在本课的一开始通过让学生对线段的测量来引出对角的大小能不能测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简单明了,切近主题。接着在介绍量角器的时候发现教学用的大号量角器和学生的量角器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因此,群殴注意利用投影在介绍,并结合投影测量,边测边介绍测量步骤。同时,在本节课中,我还给了大量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践,让他们多看多量多练,将学习到的操作方法充分运用到实践中,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但是在整个课堂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知识介绍不充分导致学生在操作的时候频频犯错,拖延了课堂时间;又如,学生的量角器有些有花纹,有些中心点不清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测量精准也是我课前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到位等等。
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在面对课堂的时候,我都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3
一、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的方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
2、知道量角器的摆放;
3、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4、让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读数方法。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两个地方掌握理解的有些困难: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角的度量》这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是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准备的。这节课中让学生读量角器上的度数是一个难点。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时拟订了这样四条:
(1)认识量角器;
(2)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
(3)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主要设想
1、在活动中探索,感受数学知识。
我首先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美术课中的人物简笔画入手,不仅复习了上节课中有关角的知识,而且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会相信老师告诉他的,但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在教学中,我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操作——验证而得出的结论。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合作学习中,我自始自终都是作为配角,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組与组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评价,取得正确的结论,完成知识网络
的构建。我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多巡视,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3、在游戏练习中升华,挖掘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以致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学习的内在规律。这节课后,设计了勇夺智慧星的环节,把本节课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摆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也多次出现了内、外圈刻度看错的情况。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在量角之前先判断是钝角还是锐角,再读度数,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
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在面对课堂的时候,我都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4
《角的度量》这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它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准备的。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处理好的重难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这里我制造了第一个问题冲突,设计了“比眼力”——比较角的大小的小游戏。课前我先让学生画角,并从中选择两组来比较角的大小。这是在课堂上寻找所需教学资源,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第一组角的大小直接就能看出来,第二组是仅靠眼睛看是不易比较的,尤其是还要判断一样大那是多大,不一样大又大了或小了多少。问:“能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他们认为不能,从而产生学习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又通过复习测量长度、质量用什么工具量?怎样测量?计量单位分别是什么?促进学生对知识、方法进行迁移,产生量角的动机,那认识量角工具——量角器、了解角的计量单位、掌握测量方法就水到渠成顺利成章了。
二、引入自学,重视学法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引入自学,我觉得对他们来说很有必要,当然学生自学能力并不是一日就能练成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更需要教师耐心的进行学法指导。本节课中关于角的相关知识,我就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并做学法指导——划出重点词句,做标记等。然后提问:“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汇报落实:“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汇报时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处理既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又使学生获得独立学习的机会,提高了自学能了。
三、顺逆结合,促进思维发展。
本节课的设计从总体上来说,我采取了“顺逆结合,纵横联系”的方法,这样处理减缓了知识的坡度,学生掌握起来也较容易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量角器上读角和找角。在教学认识量角器中,我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
分以下三个层次来学习的:
(1)读角: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40°、60°、90°、120°),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你是怎么读出来的?目的是让学生重视0刻度线。
(2)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125°)。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
(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想一想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
(二)读角和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读角和找大小不同角的经验,用尝试的方法来探求量角的方法就切实可行。课堂上有的学生会量但说不出来,有的.说的不完整,也有学生量的方法讲得也很顺畅,总的来说,学生大体上能知道两重回一看数的步骤。
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得到了落实,但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
经过反思,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准备不充分,本课需要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二是考虑不周全,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同时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如果步骤改为先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再通过平移使顶点和中心重合,这样操作过程可能会简单些,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5
“角的度量”是在认识了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用量角器度量角的角的大小。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识点多,比较繁琐,在以前的学习中出现的较少,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其中量角器的中心与三角形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以及读数是看内圈的刻度还是外圈的刻度都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认识角的测量工具量角器,即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即度,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两个地方学生理解掌握的比较困难:一是量角器的.摆放,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为突出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在设计教案时,凸显出以下特点:
一、在活动中感受知识,建构新知
首先我出示了一个三角形,一方面复习角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顺其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即度量角的大小,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而不是仅仅用耳朵听听,这样的印象与体会才会更加深刻。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认识量角器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合作,自主探究量角器的相关知识,通过交流知道量角器的相关知识。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尊重学生的想法,多巡视,与学生一起发现,讨论。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课堂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知识介绍的不够充分致学生在操作时频犯错误,拖延了课堂。除此以外,由于本身的教室技能还不够成熟,对学生的反馈评价不够及时与准确。我需要不断地反思中再学习再实践,在反思中成长起来。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6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个重点,是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铺垫的。这节课让学生读量角器上的度数是一个难点。我们班级的学生上课比较活跃,好提问,对新鲜事物有一种探究精神。所以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拟订了这样四条:
(1)认识量角器;
(2)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
(3)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孩子们平常根本没接触过量角器,更别说认识了,于是我便开门见山揭示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老师作整理,让学生自己明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认识量角器是学习读角度、量角的基础。而量角器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心、新鲜感。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观察量角器上有些什么,给学生一个初步感知。对于上面很多的刻度和刻度线,至于中心及零度刻线估计学生是不易发现的,所以让他们通过看书自学所得。由于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待会儿读度数及量角时都要用到,而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必须让学生强化记忆,让学生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通过讨论及看书得到,最后让他们再一次指着量角器把各部分名称说给同桌听,这样学生就记住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
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读出量角器上的角的度数并能说出读角的过程确实很难,量角器上的刻度线比较复杂,特别是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容易搞错,所以在这里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自己探究出何时看内圈刻度,何时看外圈刻度。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三组对称的角来让学生搞清什么时候该看外圈刻度,什么时候该看内圈刻度。语言是思维的外现,在说看角的过程中,让学生先小组里讨论,互作补充,逐渐完善;再同桌说、个体说,这样从小组到个体,一再说看角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看量角器上角的度数。用量角器来量角的度数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探究,老师便全面放手,让他们先尝试着量量看,再请量对的学生作正确示范,起到正面引导,最后得出量角的三个步骤。
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摆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也多次出现了内、外圈刻度看错的情况。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在量角之前先判断是钝角还是锐角,再读度数,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7
角的度量,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任何旧知识作铺垫(除非学生有丰富有课外知识),操作程序复杂。尤其对于动作还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由于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还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并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因此对于读度数也常常会觉得茫茫然。固此,本人对教材进行了删改,尝试引导学生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角和量角器上的度数,加以整合后,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掌握好的方法。
一、觉得做的'好的方面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教学,我给予了学生大量时间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及交流的机会。只要是学生能够解决问题,我都会反抛给学生,让他们自行解决,比如:量角器中心点的用处;角的单位“度”;量角的方法等等。
认识量角器时,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研究、自主发现等探究方式,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不只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静态知识点上,更是让他们能以一种动态的眼光看待量角器上度数。
量角的方法也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而不由教师直接传授。皮亚杰指出:每次过早地教给一些儿童自己日后能够发现的东西,这样会使他不能有所创造,结果也不能对这种东西有真正的理解。所以采用了让学生自我发现的方法,结果效果很显明。
2、用“非科学的语言”化解数学
量角的方法,学生不仅应该会,而且要能说,但每个学生又可能会有不同理解,所以我淡化了纯文字叙述,注重实质,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量角的方法,从而化解难点。
二、不足之处
当第一个角出现60°和120°两种情况时,马上就有几位同学认为是60°,而他们的判断方法就:因为这个角是锐角,所以是60°,如果是钝角的就选择120°。当时我听到了这样的方法,除了一味肯定就没再强调别的什么了,而其实这是一种失误。因为当碰到量角器上没有标出数据时,该怎么办?
三、建议
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为此,我建议让学生不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后一个环节指导量角——有了以上的铺垫,在量角时,学生自然会自觉将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读数时也会顺着旋转方向不难找到对应刻度,也避免刻意区分内外刻度而引起的困惑。不知不觉中掌握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无形中也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8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新课都上完后,关于用量角器量角,学生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几次量角和画角练习后,分析了下大致的原因。
中心与定点的重合(点点重合)和一边与零刻度线的重合(边线重合),做得不够到位。除了学生自身没牢固掌握量角的方法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市面上很多量角器不适合初学量角的四年级学生用。在巡视学生量角时发现,有些量角器的中心点是个不小的圆孔,很难对到正中心点,因此这样的量角器量出来的度数可以偏差5度左右;还有一种量角器,居然只有一圈的刻度,对于初学的四年级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来说,一边重合的180刻度线的话,她一时难以准确度数,要想换个方向量角,又摆来摆去无从下手;还有很多量角器中间是空的或者刻度线很短,没养成延长边后再量角的习惯的学生遇到边比较短的角,又懒于延长角的边,用眼睛随便瞄上一眼大致对出一条刻度线,这样量出来的角的度数,往往相差2、3度。让我后悔在让学生准备购买量角器前,没有做具体要求,导致买来的不合适的量角器影响正确量角和画角。五花八门的量角器已买来,不能再要求学生再去买中心点明显,刻度线长而明显的量角器,加重家长负担。只能对于有这样那样的量角器的'学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和加强,学会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量角器。
内外刻度线不分,也是量角何画角出错的一个主要原因。总有学生时不时把内圈和外圈的刻度读错。虽然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看准角的开口方向,看准对准角的一边的是中心点左边的还是右边的零刻度线,但是每次都难免有几个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在几次练习后,我干脆组织学生观察内圈和外圈的刻度,让学生把同一刻度上的内圈和外圈度数一起读出来,读出几组后,让他们发现有什么规律。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刻度上的内外刻度的和是180度,进一步认识了量角器。针对于这个易错的原因,我提示学生在每次量角前先估计一下这个角的度数,再量。画角前先确定这个角是钝角还是锐角后再画。方法和对策想了很多,效果有一些,但是总有那么几个人经常出现类似的错误。
遇到不是整十数度数时,还会出现多读了10度或少读了10度这样的错误,而且也很普遍。在量或画105度角时,学生会马上找到100度或110读的角,然后会出现不分清方向,找个5度的地方就读数或画角了。遇到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先找到105度相邻的两个整十数度数,再在两度数的中间的5度的位置找点画角。读数时先找边所对的5度线的两旁的整十数度数中小的那个整十数再加5度后读出。
接下来,计划抽空让学生一个一个得当面过关量角和画角。要求学生:必须把角的一边尽可能地和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完全重合,准确地将零刻度线骑在边的中间线上;要注意将长度没达到量角器外圈刻度线的较短的边进行适当的延长,不能偷工减料,短边没到达微分刻度不延长,自蒙一个似是而非的度数;读数时还要要认真细致,不要非往整十或几十五德度数上靠。
经过几次加强后,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量角画角,还能正确用三角尺上的角拼角,并能画出拼角过程,写出相应的算式说明。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9
角的度量对学生来说一开始是个难点,确实,一节课下来,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教学情况不太理想,很多学生没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教的方法和技能。课后反思,觉得问题主要有:
1、学校发的量角器的质量不是很好,不是透明的,中心点也不是很明确,这样学生在进行中心点对顶点这个步骤时也会出现偏差,这些量角器对学生正确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2、学生读角的度数时没有先估一估是锐角还是钝角,其次是判断看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的意识,明明是一个锐角,但度数读出来却大于九十度。
3、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测量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想的不够全面,因而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讲解如何正确度量角的度数,避免测量的误差,没有及时讲解测量方法错误的理由。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步骤也再三强调,可对于有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还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把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找刻度确非易事,内外刻度分清更是难,学生碰到角的'边太短找不到刻度,延长的时候没把射线画好,造成误差很大。
总之,在今后的《角的度量》的教学中,应时刻抓住学生薄弱的地方,进行错例分析,反复强调,个个过关。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是《角的度量》这单元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二是认识角的单位,会度量角的度数。三是画角。这三部分看似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也有很多同学不理解。
今天,我讲的是度量角的度数。在量角之前,要认识量角器,我让学生先自己观察一下量角器,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量角器上都有什么,这样能使学生们对量角器的印象更加深刻。接下来,用课件导入新课,课件中演示了量角的过程,重点看量角器和角的重合部分。通过演示,指名让学生说出重合部分的名称,反复说谁和谁重合,最后归纳出量角的两个步骤,并将书上的步骤填写完整。这就是量角的过程,其重点也在书中的那两句话里,我认为掌握了量角的步骤,那么测量角的.度数就不是问题了。我的目的是如此,可教学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
学生对于量角的步骤能说出来,却很难操作,我也很是疑惑。为什么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却不能测量呢?经过我过筛子似的排查发现,个别学生找不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或者是读数时分不清读里圈还是外圈。针对这个问题,我再一次讲解一遍,有些同学已经明白了。希望在今后的练习中多加巩固了。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1
本单元包括“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四小节内容。其中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是学生较难掌握和接受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特别注意各个击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重视对“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
学生在空间观念的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这一单元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利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效果更好。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能不能延长,端点个数来加以区别。由认识射线,引出角的概念。本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表现不错,但在做练习题时,对于“经过任意一点画直线”和“经过任意两点画直线”出现了疑点,有的学生把每个点都用上,不能正确理解要求。
2、重视对量角器的'认识。
量角和画角的前提是认识量角器。课前要让学生准备齐量角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课上通过学生观察和老师提示,明确量角器的构造:一个中心点、0—180度的刻度线(等分)、内圈刻度、外圈刻度、0刻度线。要让学生指着量角器,充分认识内圈刻度是从右边读数,外圈刻度是从左边读数。为量角和画角做好充分的准备。
3、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
对于量角和画角,我都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课上通过组内交流,班内汇报,老师示范。学生基本都能掌握量角和画角的基本方法。我提示学生在量角时,注意“点对点,边对边,另一边看刻度”,学生在量角时,容易出现把内外圈刻度读错的情况,要及时指出错因,及时纠正。学生会量了,画角就很容易了。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图,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和细心的习惯。课前准备好作图工具和纸,按部就班的进行,不能偷懒,慢慢地就会有一个好的习惯。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2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顶点和中心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还要分清内外刻度。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本课教学中,我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中交流的机会。首先,让学生回忆测量线段的长短、物体质量分别需要什么工具?角的大小用什么测量?这样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
教学时,先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己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什么?课上开始,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每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我根据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教学测量角的大小时,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先让学生试着量,然后说出测量度数及方法。测量结果不尽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准确,语言不如教材那般准确。但学生的思维在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通过动手操作训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量角的大小方法,教学效果不错。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运用自主学习造成后面知识教学时间上比较紧迫。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3
角的度量,一向是我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
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同时知识盲点也比较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有必须的难度。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课题的引进。我先出示两个角,让学生去比较两个角哪个角大?有人认为角1大,有人认为角2大。当他们在争论不休时,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角的度量”从而产生学习需求。其次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我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本事的。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个从左往右,一个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我发现量角器上90这个刻度与量角器上最下头这个刻度交叉在一个小点上”;“我从最大的刻度数是180这个数上猜测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我发现下头有一个小半圆,最中间有一个点”。你看学生研究得多认真,观察得多仔细!一节课下来我发现还是有学生会把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搞混,在画角和读角的大小的时候读错读数。还应再加强画角和读角的练习。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4
《角的度量》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个单元,这一单元分“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这四部分内容,其中角的度量和画角是本单元的难点。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技能,根据小学生动作协调性不强、对角的抽象思维不够深刻、空间想象能力不高的特点,学会动手式的读成为这一节课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在学生自学认识量角器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量角,通过使用量角器进一步认识量角器,通过小组交流汇报量得的角度,在不断调整提高测量精确度中引导学生感悟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意识。怎么看量角器的刻度是一个难点,什么时候从内圈看,什么时候看外圈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学中的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圈刻度线、外圈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动口“做中学”的机会。
认识量角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在量角器上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新鲜的事物总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的观察是认真的,仔细的,汇报发现也很积极,我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引导归纳小结,这个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学完,从中体验了探索的乐趣。紧接着提出怎样用量角器去量一个角呢?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欲望。
学生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自然读角的刻度时很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看外刻度线上的数或内刻度线上的数,尽管有的同学会量,也不知所措,说不出理由,因为学生的理解抽象思维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寻找量角的方法并总结归纳为:
1、对准,将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角的顶点;
2、重合,压住中心不动,转动量角器,让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
3、读数,读出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0”在哪边就读哪圈的刻度。教学时发现学生比较容易认错刻度,因为每条长刻度线上都有两个数,而且他们的量角器标度数的`方式不一样,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什么好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之后请学生发言。有的说:“看看角的开口方向对着那一边的0刻度线,就从哪边的刻度开始读起。”还有的说:“我先判断画的角如果是锐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小数,如果是钝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大数。”在这个时机引导总结出量角的方法:“中心对顶点,0度对一边,要知角度数,分清内外圈。”这样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得出的结论,比教师一一讲授要好。
由于四年级的小学生动作协调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尺子,在量五角星时角的边不够长,难找刻度线,需延长角的边,这时学生延长不好,总会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办公室装修合同标准版范本
- 双方责任和义务的2024年度旅游服务合同2篇
- 员工原因解除劳动关系合同书
- 个人租车合同协议
- 酒店委托管理合同范本
- 委托代购合同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作合同:人工智能芯片设计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电商平台用户增长策略合同3篇
- 演员演艺合同范例
- 树木进口合同范例
-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
- 观课议课活动课堂观察量表
-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 (整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 关于农业补贴的调查问卷
- 旅游管理专业三年建设规划
- 有机化学中英文命名ppt课件
- 研究发展部-电工、电子类产品硬件开发工程师(年度考核)表
- 公司合同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表格
- 公司会议签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