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_第1页
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_第2页
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_第3页
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_第4页
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基督教文明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南亚印度教和佛教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分散的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非洲黑人文明澳洲土著文明请思考:文明的分布有何特点?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美洲、绕非洲到东方以及环球航行的航路。西方史学界有人把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什么是新航路?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问题一: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精神动力可能性:主观——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索精神;

客观——航海、造船技术、地圆说等一、文明的召唤1519年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8年1519-1522年太平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好望角南美洲1487年1492年1497年1519年一个中心欧洲两条航线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西欧—美洲—亚洲—西欧四个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迪亚士

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二、文明的相遇时间人物国别航线支持国1487-1488葡萄牙欧洲-非洲好望角葡萄牙1492哥伦布西班牙1497-1498葡萄牙葡萄牙1519-1522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迪亚士意大利欧洲-美洲达伽马欧洲-好望角-印度环球航行填一填三、文明的交融全球航路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因此其涉及的主体由单一国家和地区扩大到整个世界。影响是有先后之分和利弊之分的,其对世界的影响存在一个传导链条。全球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影响亚洲(中国)影响欧洲影响美洲、非洲影响请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世界15世纪世界地图16世纪中期世界地图8世纪世界地图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马世力《世界史纲》(1)新地方的出现——“地理大发现”(2)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和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对世界(3)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对欧洲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材料二:到1545—1560年,西班牙每年从美洲获取的黄金增至5.5吨,白银为246吨。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按传统方式征收的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则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摘编自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材料三: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马克思《资本论》(1)商业革命(2)价格革命(3)殖民扩张资本积累3、对亚洲、美洲、非洲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二: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破坏性:破坏与灾难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由西班牙传到麦加,再经过中亚传到我国西北地区从北欧传到印度、缅甸等地,再引种到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等地从欧洲传到菲律宾,再经海路传入东南沿海各省①②③建设性:提高土地利用率(垦荒);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问题四:玉米和番薯的传入对中国有何影响?丝银对流与白银货币化16世纪,围绕中国构建起一个跨越三大洲的全球贸易网络:中国—东南亚—日本,中国—马尼拉—美洲,中国—果阿—欧洲。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代白银货币化,白银不仅在社会流通领域成为主币,而且在国家财政体系中形成主要征收态,标志中国白银时代的形成,中国由此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当西方驰骋全球,在探索世界的领域中独领风骚,明朝统治者不仅禁止海外探险,丧失了认识世界的机会。……中国未能抓住机遇,从而和世界大多数(亚非拉)国家一样走上另一条路。——李伯重《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中国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但未能抓住机遇,日益走向封闭。梁启超曾说: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现)亚美利加以前60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70余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问题五: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错失机遇的主要原因,(提示:可从经济、政治、政策、目的等角度)并导致了什么后果?四、文明的反思反思1:机遇麦哲伦纪念碑: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的纪念碑拉普拉普纪念碑: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问题六:两座墓碑的并立,从侧面反映了人类文明相遇的途径有什么特点?试提出你心目中的理想途径。反思2:途径文明•沟通•合作•共赢1、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达•伽马最早进入了印度洋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2、西班牙国王于1492年4月17日和哥伦布签订协定,决定给予赞助,并事先封他为将要发现的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他有权把新土地上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为己有,但这些土地的主权属于西班牙国王。据此可知,哥伦布的远洋探险具有殖民扩张的性质

是为了满足王室的挥霍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A【随堂巩固】3、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匮。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价格革命的影响

商业革命的影响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

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B4、“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把美洲纳入世界大家庭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导致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A5、(2019江苏高考)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6分)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