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素材】“国家工程师奖”首评+时评+写作方向新闻背景:日前,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拟表彰对象的公示》,拟对83名国家卓越工程师、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进行表彰。值得关注的是,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尚属首次,可见其规格之高、分量之重。【写作方向】中国经济网编后语: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复兴靠人才。首次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是国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举措,释放了重视科技创新的强劲信号。期待以此为契机,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让更多工程技术人才脱颖而出,释放出实实在在的“人才红利”,为中国创造贡献力量!【时评1】首评“国家工程师奖”有何深意?2023年12月06日14: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向他们致以最高礼赞,就是对自主创新的礼赞纵观公布的拟表彰对象,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国家重要科研领域,5G通讯、人工智能、芯片材料、能源效用等悉数在列。这反映出国家通过加快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步伐、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来破解多项“卡脖子”技术短板的决心与毅力。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向他们致以最高礼赞,就是对自主创新的礼赞。同时,这也是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应有之义——卓越工程师之“卓越”,代表的不只是“摘取皇冠上的明珠”的实力,还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心怀“国之大者”的站位。工程师的角色为什么如此关键?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曾这样描述,“如果将创新链从前至后按1到9排序,1到3是在实验室的研发阶段,7到9是产业落地,那么4到6中间的这一段就是工程师发挥智慧与力量的范围。”也就是说,科学家的“大脑”和工程师的“双手”同样重要。从全球范围来看,“工程师红利”也正在成为新的竞争筹码。正如马克思所言,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全球创新版图加快重构,一味做技术的跟随者显然行不通,必须抢占创新制高点。此外,全球科技进入一个多点突破、相融汇聚的阶段,创新活动逐渐交叉化、复杂化,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也少不了一支一专多能、有突出创新能力、可解决复杂难题的工程师队伍。让卓越工程师竞相涌现从数量上看,今天的中国是拥有工程师最多的国家,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间培养了6000万名工程师,但高层次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世界顶级大师和科技领军人才尤为欠缺。前不久,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名呼吁,要重视改变人才培养中的“工科理科化”现象,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发出的重要警示。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现实需要。不过,卓越工程师培养没有成例可循,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创新体制机制,找到积极面向市场、无缝对接企业的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都是未来必须集中发力的重要方面。(以上综合光明日报、南方日报、钱江晚报)V视角:@尼古拉斯猫耳朵:尊重知识,保护人才。@多彩微风za:工程师上承科研下接实用,是科学技术工程化、实用化的重要环节,今年单拎出来表彰,意义重大。@三伢子:科学家、工程师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年轻人真正该追的星!@蓝蓝: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还要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时评2】让卓越工程师竞相涌现2023年12月06日07:18
来源:光明日报
李思辉日前,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拟表彰对象的公示》,拟对83名国家卓越工程师、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进行表彰。说起工程师,很多人会联想到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在车间、工地忙碌的身影。卓越工程师不仅具备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而且善于在工程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具备动手能力强、兴趣专注度高、勇于创新创造等诸多特点,是“工程师中的工程师”。从神舟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天眼巡空到墨子传信,从高铁驰骋到“大飞机”启航,从敦煌文物修复到煤矿瓦斯防治,从天气预报系统到眼科诊疗技术……一件件展现综合国力的大国重器、一项项关涉国计民生的科研成果,无不浇筑着一批批卓越工程师的心血和汗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卓越工程师的匠心,就没有中国创造的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现实需要。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制造业第一大国,但还不是第一强国,与一些制造业强国相比,我们的技术积累、人才积累还不够。也因此,培养一大批各领域的卓越工程师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从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到提出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从支持“双一流”高校引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到拟对一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进行表彰,党和国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我国的工科在学规模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工程师数量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把如此庞大的工科学生和工程师队伍的“一把把种子”播撒到肥沃的土壤里,用心浇灌、悉心管护,假以时日,必将出现卓越工程师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卓越工程师培养没有成例可循,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在工科人才培养上,还是习惯于用理科思维统筹教学,对动手实操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训练不足。有的与产业脱节,学生毕业后无法跟上技术革新的脚步。创新体制机制,找到积极面向市场、无缝对接企业的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都是未来必须集中发力的重要方面。卓越工程师需要在实干中锻造。相信在有关部门的持续努力下,我国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将获得更加系统的综合培养、训练规划,尽可能多地获得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机会。此外,在强调卓越工程师培养重要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学科人才培养的同等重要性。创新创造离不开人文素养、组织管理能力、财会金融保障等,不同的学科人才都将在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又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又要看人才。我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量超过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总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卓越工程师红利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此而论,中国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相反,人才红利正在形成。用积极的政策、市场的逻辑、改革的办法,不断扩大这样的红利,未来的中国必将更具创造力、竞争力。【时评3】首次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有何用意2023年12月05日07:13
来源:南方日报
高维12月4日,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拟表彰对象开始公示,83人和50个团队位列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尚属首次,可见其规格之高、分量之重。从公示名单中,也不难体会到这一点。从领域上看,中国天眼、“华龙一号”、“天河”超级计算机、复兴号……50个团队的研究范畴中,上到浩瀚宇宙,下到微观粒子,无不是“国之重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对象上看,除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创新平台外,名单中还涵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以及民营企业中头部企业、产业链“链主”、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主体,可谓是充分竞争、优中选优。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向他们致以最高礼赞,也是对自主创新的礼赞。同时,这也是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应有之义——卓越工程师之“卓越”,代表的不只是“摘取皇冠上的明珠”的实力,还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心怀“国之大者”的站位。工程师的角色为何如此关键?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曾这样描述:“如果将创新链从前至后按1到9排序,1到3是在实验室的研发阶段,7到9就是产业落地,那么4到6中间的这一段就是工程师发挥智慧与力量的范围。”也就是说,科学家的“大脑”和工程师的“双手”同样重要。从数量上看,今天的中国是拥有工程师最多的国家,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间培养了6000万名工程师,但高层次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世界顶级大师和科技领军人才尤为欠缺。前不久,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名呼吁,要重视改变人才培养中的“工科理科化”现象,就是一个典型实例。从全球范围来看,“工程师红利”也正在成为新的竞争筹码。正如马克思所言,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全球创新版图加快重构,一味做技术的跟随者显然行不通,必须抢占创新制高点,塑造新质生产力,避免被“卡脖子”;另一方面,全球科技进入一个多点突破、相融汇聚的阶段,创新活动逐渐交叉化、复杂化,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向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也少不了一支一专多能、有突出创新能力、可解决复杂难题的工程师队伍。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期待此次表彰成为弘扬“工程师文化”的重要契机,营造出尊重技术、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时评4】首评“国家工程师奖”重视科技创新信号2023年12月06日07:05
来源:钱江晚报
胡天立近日,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拟表彰对象公示,83名个人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拟表彰对象、5G标准与产业创新团队等50个团队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拟表彰对象。今年首次开展的“国家工程师奖”表彰,是一个显著且有力的信号。此次表彰不仅是对科研人员及团队取得成就和突破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最直接的激励。同时,也将激发社会各界探索创新的干劲与热情,进一步鼓励各行各业的人们投身到不同领域的科学研发中去。纵观公布的拟表彰对象,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国家重要科研领域,5G通讯、人工智能、芯片材料、能源效用及医疗航天等悉数在列。这反映出国家通过加快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步伐、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多项“卡脖子”技术短板的决心与毅力。我国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当然,目前我国的科技研发领域还存在不少不足,诸如,创新力量比较分散,科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以及部分技术受到外国技术封锁限制等。本次表彰的公示名单显示,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位置将被进一步提高。无论企业是何种规模和性质,都将在创新过程中享受权利的公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保设备采购合同
- 股权投资后回购协议范本版2篇
- 门面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度服装品牌与线下经销商联合营销合同3篇
- 物理化学教学课件:02-01~03
- 委托别人卖东西的合同
- 护栏工程简单合同范本
- 2024版信息技术与维护合同3篇
- 2024年度工厂国际贸易与合作协议2篇
- 棚改区居民安置房买卖合同2024年度
- 《班级安全员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风电运维行业发展现状规划分析报告
- 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光伏项目达标投产实施细则-施工
- 2024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完整审计合同模板
- 第八章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GMP课件
- 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课件
- 瑜伽馆经营管理手册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七上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