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公司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9900字(论文)】_第1页
【S公司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9900字(论文)】_第2页
【S公司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9900字(论文)】_第3页
【S公司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9900字(论文)】_第4页
【S公司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99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公司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TOC\o"1-3"\h\u8475前言 126272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1653(一)研究背景 123414(二)研究意义 128135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675(一)国外文献综述 22248(二)国内文献综述 323967(三)文献述评 419522(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4274131.研究方法 4306812.研究思路 422917三、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 54489(一)资产减值基本理论 5132101.资产减值的概念 5133532.资产减值政策的发展 5104993.资产减值的确认 515918(二)资产减值的计量 68946四、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现状分析 618826(一)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简介 621005(二)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财务状况简介 64821(三)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分析 751111.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对净利润的影响 737922.存货资产减值准备的占比情况 824203.存货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对净利润的影响 826158(四)S股份存货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 932638五、S股份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改进建议 99418(一)规范资产减值的授权机制 98739(二)严格执行财务活动中的职务分离 1024463(三)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 1020307结论 1028314参考文献 12前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市场变得越发活跃,人们的投资渠道也变得更为广泛。为了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证券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以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实中资本市场、电子技术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呈现日新月异的特征,导致了现在具备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质的商业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上市公司很难具备持续创收的能力。而大多数投资者一般只关注净利润这个数字本身,多通过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指标来分析该公司是否值得投入资本。因此,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着严苛的市场监管制度以及高风险的市场环境。为了符合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或者吸引投资者的投资,上市公司管理层给提供给公众查阅的财务信息往往经过粉饰,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提供给公众对自己更有利的信息。虽然盈余管理并不能改变企业的实际利润,且其存在本身有悖于中立的公共利益原则,从长远来看,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会损害上市公司公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并导致资本市场的动荡,但因为符合上市公司的利益需求,所以仍被广泛采用。作为盈余管理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资产减值渐渐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成为调整利润的重要项目之一。不同的资产减值处理方式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论文在结合资产减值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2015-2020年的财报数据,从中整理图表,分析了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资产减值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公司资产减值标准化建设、提高资产减值标准化水平等相关建议。(二)研究意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标准进行了大幅修订,原因是为了禁止冲销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部分上市公司在财报中为了达到个别目的,而选择长期资产减值准备金计提和转回利润的手法。虽然资产减值准备新指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仍有部分公司利用存货减值和其他流动资产减值等手段操纵利润,粉饰报表。资产减值政策的变化与行业特征密切相关,虽然目前学术界对资产减值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但在其对业绩产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公司自有资产减值政策可持续性的研究。经过对特定企业,S股份,进行资产减值的持续性案例分析后,可以发现其在资产减值管理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就此,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当下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下,企业业绩指标越发被市场参与主体重视,不仅仅是市场的参与者,还有广大投资者,都十分重视企业业绩指标,正因如此,部分公司选择用资产减值方式来调整自身利润。资产减值会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受一些公司,特别是那些陷入财务困境公司的“偏爱”。因此,该论文以S股份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公司资产减值的基本情况,例如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给予相关投资者实际数据的参考,促使其更好地了解相关公司的经营状况,提高其判断相关公司盈利的能力,以免其作出考虑不周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文献综述自1980年代以来,外国学者开始重视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起初,他们的侧重点主要在对企业利用这种方式来实现利润操纵的确认及其影响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研究的角度越来越深,转向商誉减值如何影响市场、管理层变动和损益管理的实证分析。利润操纵上市后报表可读性的实证分析方面:LloydKevinCoAbrigo(2016)等学者认为菲律宾上市公司正在进行“收入平滑””会计与减值使用,还认为大多数发生在公司高管发生变动期间,并且,财力雄厚的公司正推迟进行资产减值确认,以此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AbdulkadirBilen(2016)等学者认为土耳其会计准则第36条对资产减值的规定受到技术、全球化、创新和竞争方面的变革性、变化迅速性的影响,特别是受到金融发展现状的重大影响。André(2018)等学者根据大量欧洲公司的样本,在ias36资产减值和ias38无形资产规定披露的合规水平对分析师的预测结果有何种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合规行为主要信息披露的合规水平,有正相关关系。MarcelIoanBolos(2020)等学者认为用随机模糊数确定的现金流量的减值范围和分层范围,能够帮助人们识别资产减值风险,提供减值风险信息,为累计减值损失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提供决策依据。(二)国内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资产减值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大多数人热衷于探索管理人员进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动机,并且通常会更多地关注信息披露方面。除此之外,在资产减值准备能否真实反映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方面也有所探讨。冯莉(2016)认为需要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的计提要求,降低其转回或转销的可能性。王小芳、雷晓超(2016)通过研究得出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很大影响的结论。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大额计提来控制利润是很常见的。王宁宁(2017)相信有些公司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来调整收益,资产减值在盈余管理中的应用显示出一些新的特征。张婷(2019)认为国内的一些农业上市公司有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实现盈余管理的念头。杨华(2019)认为,资产减值准备的充足性和波动性与股价跌停风险密切相关。刘芳蕊(2019)认为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正处于协调和冲突的过程中。从和谐的角度看,金融资产减值不仅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而且符合金融审慎监管的要求。一方面,会计信息更加注重资产减值的可靠性,其目的是反映资产的真实经济价值。金融监管更加注重审慎,从而达到防范风险、稳定运行的目的。陈新菲、田亭亭(2020)认为计提和转回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也是资产减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李恒森(2020)表示这一制度的存在意味着会计准则存在相关漏洞,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屡屡成为相关财务人员粉饰财务报表的首选工具。翁建华(2020)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改变会计估计政策、改变应收账款账龄、不采用常规方式计算存货跌价和长期资产减值来操纵利润。柯宇(2020)提出,现下学界对从事收益管理的房地产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是不充分的,利用实际案例进行研究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卢国敬(2020)认为,当上市公司在财报中采用资产减值准备,说明具有管理层变动或者其他负面新闻。而对于扭亏为盈的公司,则较少采用资产减值准备。周珊(2020)认为新修订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有价值的改革,预期信用损失减值模型与国际会计准则走向一致。解云燕(2020)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与利润关系匪浅,上市公司渐渐将资产减值损失视为平滑利润、扭亏为盈的手段。张心灵,赵浏寰,范文娟(2020)认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生物资产的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调节作用。郝颖(2020)认为,减值损失的确认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营业利润。因此,会计的准确和合理程度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三)文献述评在研究内容上,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减值的影响因素和后果方面,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学者们持有不同观点。就该项准则本身是否可以实现控制操纵利润的目的一点,有学者对此持肯定态度,认为这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大有裨益,持否定态度的学者则批判该准则过分主观,从而导致报表质量有所下降。他们的研究欠缺对长期资产处置问题的考虑,在资产减值对具体财务指标影响的研究上则流于表面。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采用实证主义,而细致入微地对某一特定企业进行全面分析的则在少数。在国内外研究的对比上,相较于国内,国外研究起源更早、研究更为细致全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涉及到股市与市场公允价导向下的商誉减值的联系,资产减值对报表可读性的影响相关实证研究。反观国内,研究内容更为单一固化,只侧重于对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来操纵利润问题的解决,另外就是有关新准则是否行之有效方面的内容。(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利用知网和百度学术等相关网络学术资源平台,收集和分析与本课题相关的各类文献和跟踪最新的前沿发展成果和研究进展,并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理论参考依据。案例分析法:该论文以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为例,通过查阅、整理该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分析资产的减值情况和其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找出该公司资产减值在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该公司的例子中找出能普遍适用的对策。2.研究思路本文主要以S股份为例,根据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公司公告进行分析,本文分析了流动资产收回与转回的目的和效果以及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问题,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初步判断,确定其是基于会计稳健性还是资产减值。在此基础上,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改进建议。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文献,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介绍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根据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披露的会计信息,简要描述了我国资产减值政策的发展过程,本文结合相关数据,阐明了公司是否具有利用资产减值调整利润的筹码,并对公司在一系列处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对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根据相关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三、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一)资产减值基本理论1.资产减值的概念从会计角度看,资产减值具有两个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和成本。之所以会产生同一资产计量差异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当一项资产的历史成本高于可收回金额时,其实际价值便不能反映在账面价值中,资产减值是根据其差额确定的。资产减值的本质是在当期经济效益低于会计核算时的原始收益估值。2.资产减值政策的发展中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有如下特征:其一,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处于萌芽期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和外资企业,到发展中的所有股份制公司。二,随着国内企业发展臻于成熟。三,信息公开程度逐渐提升。从最初的自愿披露到后来的强制披露,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四,在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的情况下,逐渐接轨国际会计标准。针对当前通过计提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状况,制定了禁止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并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3.资产减值的确认资产减值可以分两步确定:第一步是确定资产是否已减值,如果资产已减值,便继续执行第二步。第二是估计可收回金额。根据指导方针,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必须确定其资产是否产生减值。当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时,必须对其进行计量。这意味着减值测试可能发生在企业相关年度任何时段的财务会计中,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在任何一个企业会计年度减值测试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忽视了其源于减值证据的本质。例外的是对于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以及使用寿命并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无论这两者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公司每年都必须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二)资产减值的计量财务会计的核心之一,会计计量,是资产减值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资产减值的计量以资产价值的确定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计量的通用方式如下:公允价值、可变现价值、历史成本等。这些计量方式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劣势,选择现行成本或市价所能体现的信息更具有即时性,但不够灵活,可变现净值的计量能够反映资本的现金价值,但也仅限于此。在各有优劣的情形下,显然通过具体情形下的具体需求来选择特定的计量方式,才更能切合实际,盲目限定一种特定的计量方式,反而会陷于死板,而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四、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现状分析(一)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简介天津S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1969年组建的天津市第三半导体器件厂,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S股份”,代码为002129。是生产经营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9年公司注册资本482,829,608元,总资产达20.51。2020年11月28日,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2020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榜单》,天津S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74位。该公司的单晶硅,品类齐全,而其视为代表性的产品,区熔系列单晶硅,则在全球都开拓了优良的产销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三,自不用说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在国内占有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超过了百分之七十。该公司的技术和规模在中国也排名第一,包括直拉法技术和硅片技术。该公司知识产权范畴内的代表是大直径硅抛光片生产技术,以本身非凡的技艺,跻身国内领先地位。(二)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财务状况简介从巨潮资讯网搜集的S股份2016年-2020年财报数据可以看出,首先是资产结构方面,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占比,从2016年的35.93%一直下降,到2020年已经下降到了27.39%,年均下降1.708%,这说明S股份一直在降低流动资产,从而增加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非流动资产的增加,会提高S股份的获利能力,从而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利;其次是在子负债与权益结构方面,从下表中可以发现,S股份的债务资本比例,从2016年的93.75%下降到了2017年79.93%,但随后每年都几乎呈现上升态势,到2020年,已经有了86.67%的债务资本比例,高负债资本、低权益资本,说明S股份虽然资本成本较低,充分发挥了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效益,但从公司经营的角度考虑,有一定的财务风险,如果出现外在风险,如市场波动等经营风险,容易连锁发生债务危机;最后是在资产与负债匹配方面,S股份作为一家老字号的光伏上市公司,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方式,较为稳健,公司的融资风险相对于市面上的光伏企业而言较小,因此融资成本较高,股东收益较低。具体整理数据如下表所示,S股份2016年——2020年主要财务数据表单位:万元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资产类科目货币资金751585.44772689.15673952.77600092.59476933.59流动资产1608510.011621461.051389305.821128955.39826307.13非流动资产4263458.383290390.922880425.331971704.161473145.21流动资产占比27.39%33.01%32.54%36.41%35.93%总资产5871968.394911851.974269731.153100659.552299452.34负债类科目流动负债1732988.791558943.291721449.351022840.91892934.22长期借款922575.52768104.8587838.18416591263929非流动负债1330840.261298056.85975885.02777937.74341007.05总负债3063829.052857000.142697334.381800778.651233941.27债务资本比例86.67%81.45%85.61%79.93%93.75%股东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或股本)303292.65278515.65278515.65264423.65264423.65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公司公布年报(三)天津S半导体股份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分析1.资产减值准备构成情况分析S资产的资产价值准备构成,我们选择2019年年报中,S股份披露的资产构成的重大变动情况来看。表2S股份2019年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单位:元2019年末2019年初比重增减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例货币资金¥7,726,891,501.5115.73%¥6,739,527,657.2315.78%-0.05%应收账款¥2,451,158,753.864.99%¥2,721,359,500.336.37%-1.38%存货¥1,554,371,466.573.16%¥1,708,583,856.764%-0.84%投资性房地产¥816,892,929.131.66%¥1,162,440,935.122.72%-1.06%长期股权投资¥1,812,988,254.003.69%¥2,203,773,005.105.16%-1.47%固定资产¥20,490,293,893.8041.72%¥17,226,192,267.1940.34%1.38%在建工程¥5,120,859,665.0710.43%¥4,578,847,890.5510.72%-0.29%短期借款¥4,423,354,991.309.01%¥3,953,543,400.009.26%-0.25%长期借款¥7,681,047,950.2915.64%¥5,878,381,828.9413.77%1.87%数据来源:S股份2019年报从上表可以看出2019年年末,存货占S股份总资产比例的3.16%。2019年存货资产减值比重为0.84%,仅次于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应收账款减值,说明S股份在该年的资产减值中,存货资产减值占较大的比重。下面就S股份的存货资产减值准备构成情况,进行分析。2.存货资产减值准备的构成情况项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账面余额跌价准备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跌价准备账面价值原材料¥540,782,495.17¥26,813,647.83¥513,968,847.34¥768,932,119.17¥18,168,593.46¥750,763,525.71在产品¥565,382,511.27¥1,494,676.29¥563,887,834.98¥595,585,718.44¥86,104,100.12¥509,481,618.32库存商品¥448,416,936.01¥62,855,462.77¥385,561,473.24¥459,640,289.40¥60,481,416.38¥399,158,873.02发出商品¥2,372,612.97¥2,372,612.94¥5,397,715.04¥1,459,534.88¥3,938,180.16委托加工材料¥56,896,516.00¥7,219.95¥56,889,296.05¥26,268,174.20¥158,708.17¥26,109,466.03低值易耗品¥26,329,484.36¥26,329,484.36¥17,812,357.74¥17,812,357.74包装物¥5,361,917.63¥5,361,917.63¥1,319,835.78¥1,319,835.78合计¥1,645,542,473.41¥91,171,006.84¥1,554,371,466.57¥1,874,956,209.77¥166,372,353.01¥1,708,583,856.76接下来我们分析存货资产减值的占比情况,经过整理,可以得到下表,表3S股份2019年存货资产减值占比情况单位:元数据来源:S股份2019年报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S股份的存货资产减值中,原材料的减值准备较大,结合经营环境,光伏产业在19年后,逐步复苏,随着我国的光伏技术成为了世界顶端,以前靠着补贴、骗保等经营的光伏皮包公司,被逐步淘汰,S股份这样的手握核心技术的光伏公司业绩逐年提升,相应地光伏产业的原材料也随之上涨波动。结合年报中我们可以知道,S股份的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委托加工材料、库存商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S股份的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取得存货的识货,按照实际成本来计价,发出存货的时候,对其实际成本的计算是使用加权平均法。而其中低值易耗品在领用的时候,就一次性摊销了。S股份的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是期末在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的基础上,按照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3.存货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对净利润的影响最后我们分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对净利润的影响,经过整理,可以得到下表。表3S股份2016年-2020年存货资产减值准备与净利润年份存货资产减值净利润存货资产减值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20162.816亿4.020亿213.22%254.12%2017-1.964亿5.845亿-168.74%60.07%2018-2.370亿6.323亿20.67%-38.69%20193.018亿9.037亿227.34%98.38%2020-8.049亿10.89亿-366.70%53.48%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公司公布年报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19年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相对比2018年的大幅度下降,对于这一数据的变动,2019年年报里面并未给出相应解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S股份通过大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及转销存货跌价准备,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使公司提升经济效益。结合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将会影响当期净利润。具体来说,表现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减少时,当前会计年度净利润便会增加。反之,当前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则会减少。因此,对于S股份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净利润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我们可以根据2016年至2020年的财务数据,分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应计总额对净利润的影响。从上表中可以看出,S股份存货资产减值波动较大。这说明,S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利用了资产减值准备和转回的灵活特征,根据自己的利益,运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增加或减少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来调整公司净利润,进而实现了盈余管理的目标。(四)S股份存货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S股份在存货资产减值方面,并未有太大的违规违法事项,但S股份有限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总额与公司的净利润成反比关系。前者越多,后者会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减少,甚至不排除产生亏损的可能性。相反,前者较少时,后者便会有所上升。因此,可以推断该公司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其中也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S股份的资产减值授权机制不够明确,缺乏详细的审核和决策过程披露,这就导致S股份的盈余管理行为,缺乏及时的监督机制;财务活动中的职权分离没有做好,这就使得在信息披露上,S给出的现金流量信息的清晰度和相关性很弱。缺乏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机制,这就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与该企业相关的现金流量分析很难满意,这是因为,特殊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信息的预测价值较低,特殊项目的影响原则上应当予以剔除,而该公司提供的报表,并不单独提供特殊项目的现金流量信息,也需要外部审计部门来因此,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公司内部人员外,会计信息使用者很难剔除特殊项目对该公司现金流对有关信息的影响。五、S股份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改进建议(一)规范资产减值的授权机制首先,授权机制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指的是公司日常运营的决策活动,需要一级级的上级批准,通过这样的层层审批,才能对其进行决定的特定机制。在上市公司中,这样的层层审批的授权,让每一层次的员工都处于上级领导的监管和约束之中,同时在有下层的时候,约束自己的下层。通过明确的分工,顺带产生了明确的管理机制。即使决策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顺藤摸瓜地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进。在会计期间,企业应当按照对应计金额进行确认并履行相应范畴的责任。由管理层、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定提取的具体数额,经各级批准后确定。尽管每个企业的规模和情况不同,每个级别的权限划分也不同,但在这些企业中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和标准。尤其是拥有较大固定资产的公司,应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为标准,全面考虑公司其他资产的重要程度以及与其他规定的关联程度,对各级权利范围进行确定。有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只占总资产的规定范围之内的,应报总经理审核决定。超过规定比例的,报董事会审议通过。数额更大的,必须报股东大会批准。(二)严格执行财务活动中的职务分离在确认资产减值准备时,我们需要得到一个更准确的数字,使得财务报表更加具有可信度,就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各种条件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但即便如此,最终还是要靠会计人员的操作,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做出主观判断。这样一来,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要加入人的作用,这种人力介入并不不客观。很多企业正是利用这一不可避免的缺陷,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因此,企业的资产减值事项应该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评估、二审、批准分离。经由一个财务人员确定下来的预算,应当交由其他财务人员审核和批准,必要时,由审计部门进行审核,最终将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报上级管理层批准,并以上级批准的金额为标准。另外在估计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的环节,应由两人以上完成。评估过程应考虑外部经济环境和技术进步的影响,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一工作,和责任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知识水平密切相关。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处理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准确性以及客观性。(三)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增强审计部门的外部监督职能,可以有效降低财务方面的风险,这一举措可以让前文提到的资产减值准备数额,更具有可信性。审计部门的外部监督可以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发挥监督作用,避免企业内部出现集体作弊、操纵利润的现象,从而避免在企业的财报中出现虚假的数据。作为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也应该要担负起监督审计过程的作用,尽力控制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减值进行欺诈的情况出现。由于审计的主体是人,审计人员需要依靠经验和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审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审计,坚持谨慎负责的原则。结论结合S股份2015-2020年的财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S股份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会影响当年的净利润,而且公司并未在财务报表中对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原因没有说明缘由,这种缺少合理缘由的减值准备计提行为,和盈余管理有十分直接的关联性。因此在对S股份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前我国实施的资产减值会计制度,需要在计量和确认方面,确定具体的规范,从而让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得到增强,使得上市公司财报的可信度予以提高。尤其是当前我国处于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期,作为经济调节器的股市中的上市公司,更应做好财务行为的规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参考文献[1]LloydKevinCoAbrigo,RodielC.Ferrer.TheEffectofManagementCompensationandDebtRequirementsonEarningsManagementConcerningTheImpairmentofAssets[J].JournalofAccountingandInvestment,2016,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