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无锡江阴市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笼统赌博共商国是断章取义 B.挺拨编辑张驰有度不可名状C.沧桑颖慧道貌岸然再接再励 D.迁徒菲薄两全其美鸠占鹊巢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大国责任中美贸易战扫黑除恶点赞之交——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都相同。B.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C.由扬州市体育局、高邮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环高邮湖自行车越野赛圆满落幕。——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越野赛落幕”。D.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定位是明确的,而北京则承担了太多的非首都功能。——解说: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3.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学校特邀黑龙江省天文馆的老师给同学们举办了天文知识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对天文知识的兴趣,讲座结束后,一些同学围着老师交流想法:A.“希望你下次还能到贵校,再次为我们举办精彩的讲座。”B.“老师,我非常欣赏您的讲座,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C.“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您的报告让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增长了才智。”D.“听了您的讲座,我真是获益匪浅,期待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流浪地球》的热映,使更多影迷们开始关注影片的原著到底是什么样的。B.语文课程要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培育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天府仁寿大道的开通拉近了成眉之间的时空距离。D.青少年不但要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而且要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各题。今年两会上,来自江苏省泰兴市邮政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何健忠表示,他看到好多小孩子因为带着手机进校园,成绩下降了。“不让智能手机进校园,我5年之前就想提了,我看到好多家长为小孩带手机,跟孩子闹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也建议“全面禁止中小学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随着智能手机在未成年群体中的广泛普及,智能手机在校园里的使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学校的一些管理措施也受到学生、家长的质疑和挑战。记者调查发现,手机的校园管理已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研读上面两则材料及漫画,写出你的探究结论。你所在班级就“初中生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举办辩论会,请你将正方辩手的辩词补写完整。正方:我方认为,初中生可以在老师、家长的监护下进校园。因为当下是信息社会,一纸禁令解决不了问题。智能手机是把双刃剑,只要老师和家长科学引导、恰当监督,大多数初中生是会科学使用智能手机的,既可与家长,老师、同学有效沟通,又能利用智能手机获取大量学习资源,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反方:我方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李煜《相见欢》)请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A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便不抖,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①选段中所表现的打虎英雄A是,《水浒传》中还有一个打虎英雄,他是。②A打虎的原因是什么?③选段内容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点?二、阅读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②,塞上风云接地阴③。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④,白帝城高急暮砧⑤。[注释]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兼天涌:波浪滔天。③接地阴:风云盖地。④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⑤砧:捣衣石。1.诗中“_____,______”,既是眼前实景,也是国家时局动荡和作者阴沉郁闷心情的写照。2.说说尾联中“催”和“急”两个字的表达作用。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真盐铁陈恕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少为县吏,折节读书。恕通判澧州,澧自唐季为节镇兼领,吏多缘簿书干没为奸。恕尽擿发其弊,郡中称为强明,以吏干闻。恕知代州,入判吏部选事,拜盐铁使。恕有心计,厘去宿弊,整顿赋税,疏通货财,府库丰盈,太宗深器之,亲题殿柱曰“真盐铁陈恕”。后恕知贡举。恕自以洪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又援贡举非其人之条,故所取甚少,而所取以王曾为首,及廷试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时议称之。恕事母孝,母亡,哀慕过甚,不食荤茹,遂至赢瘠。(节选自《宋史·陈恕传》)1.下列选项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少为/县吏B.恕/尽擿发其弊C.太宗深器/之D.后恕/知贡举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少为县吏(_________)②悉被黜退(____________)3.翻译下面句子。太宗深器之,亲题殿柱曰“真盐铁陈恕”。4.读了这篇文章,说说陈恕是一个怎样的人。5.联系生活,陈恕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玉米食物链①最近读了一本书叫《杂食者的两难》,作者是美国的饮食作家迈克尔·波伦。这本书能帮助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吃饭这件事。②目前维系人类生存的主要食物链之一是产业食物链。产业食物链,可以理解为大规模生产的食品业。③产业食物链的关键是玉米,廉价玉米是美国食品工业的基础,是无数货架食品的来源,产业化养殖的鸡、猪等,哪样不是玉米喂出来的?至于加工类食品,玉米的呈现形式变得更复杂,比如几乎所有的碳酸饮料和果汁,都会添加一种叫“高果糖玉米糖浆”的东西来增加甜味,它已经取代了蔗糖的地位。还有,你大概不是很看得懂食品外包装上那个成分标示,但其实,那些奇怪的化学名称都是从玉米来的,随便念几个:卵磷脂、离氨酸、多元醇等等。还有淀粉、葡萄糖浆、麦芽糊精,就更明显了。美国卖出的商品中,有四分之一以上含有玉米成分,甚至非食用的商品,从牙膏、化妆品到垃圾袋、清洁剂等等,都含有玉米成分。④为什么玉米的应用会这么广泛?因为种玉米性价比高。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美国开始进行大规模单一种植杂交改良的玉米,它们可以密集种植,并且生长整齐,方便机械收割,产量和效率大大提高。玉米成为廉价原料,不仅仅是因为玉米的特性,更多是人为推动。土壤要肥沃,原本是完全依赖太阳的能量,但是人类会制造化肥以后,能量来源就改由化石燃料提供了。制造化肥,要消耗大量石油、煤、天然气。土地就像机器,把原料加工成产品,原料就是化肥,产品就是玉米。相比利用太阳能,烧油效率高多了,这就是产业食物链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关键。⑤20世纪70年代,美国玉米产量约为1亿吨,现在则高达3、7亿吨左右,玉米产量远大于需求量。⑥随着玉米产量的提升,人们不断在想新的办法处理过剩的玉米。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玉米喂给人和动物、做成汽车燃料、加工成新产品或者是卖到国外。人们不断给这些过剩的廉价玉米找到新用途,比方说,牛羊等家畜家禽原本是不吃玉米的,但人还是想出办法把玉米做成饲料喂给它们。这些动物一般养在集中型动物饲养场中,变成麦当劳所需的牛肉、猪肉和鸡肉。⑦精加工也是处理过剩谷物的好办法。19世纪对玉米的加工方式几乎只有一种,就是酿酒。现在食品加工业者可以把玉米变成数百种东西,从鸡块、汉堡、乳化剂到保健食品,应有尽有。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办法,就是把玉米做成高果糖玉米糖浆。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根本没尝过这种东西,但它现在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中甜味的主要来源。面包、调味料、饼干甚至热狗和火腿中,都有它。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早就用高果糖玉米糖浆取代蔗糖作为原料。⑧所以,朝这条产亚食物链末端看过去,最典型的食品就是鸡块、汉堡、可乐,听着还不够熟悉?生物学家用质谱仪分析过麦当劳的食物,质谱仪可以识别出碳原子的同位素特征,因此可以大约计算出一顿快餐中的玉米含量:汽水100%都是玉米,奶昔78%,沙拉酱65%,鸡块56%,汉堡52%,薯条23%。结论呢,一大半都是玉米。作为杂食者的人类,需要从各种各样的食物中获取营养,这是天性使然,吃快餐的人心满意足,怎么会想到自己吃的大都是玉米呢?1.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句是()A.产业化养殖的鸡、猪等,哪样不是玉米喂出来的?B.为什么玉米的应用会这么广泛?C.最典型的食品就是鸡块、汉堡、可乐,听着还不够熟悉?D.怎么会想到自己吃的大都是玉米呢?2.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第④段内容概括,完成填空。种玉米性价比高是因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制造使用化肥,效率高。4.文中第⑥⑦两段能否互换?为什么?5.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在美国,果汁大多都会添加至少一种玉米精加工产品。B.美国商品中牙膏、化妆品、垃圾袋、清洁剂等都含有玉米成分。C.20世纪80年代高果糖玉米糖浆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中甜味的主要来源。D.我们吃的快餐类食物中一大半都是玉米或者含有玉米成分。1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槐抱柳袁省梅(1)你见过这样的树吗?(2)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A)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地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3)槐抱柳活着,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的好好的。这棵树是五里柳最老也是唯一的一棵树。没有谁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一样。(4)人们都很忙,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说他不走,他说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5)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6)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给给笑,五里柳就剩咱俩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7)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B)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呵呵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8)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沙,不信这树活不了。(9)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10)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您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呵呵呵呵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11)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的没了精神。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12)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金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老树看着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13)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和这几个人回到村里。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14)老人说,好吃吧?老人说,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15)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16)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17)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18)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19)老人呵呵呵呵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20)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21)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1.当五里柳的人们因为风沙的侵袭纷纷离开家乡的时候,王长信老人为什么没有走?2.如何理解第(16)小节中加点的“狡黠”这个词语?3.结合语境,从(A)(B)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人们说槐抱柳“成精了”,老树说王长信老人是“五里柳的精魂”,结合全文说说,这两个形象有哪些共同点?5.这篇小说以“槐抱柳”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13.阅读《中国快递》,回答后面小题中国快递①中国的物流业从无到有,现在已成为全球快递市场发展的引擎,可以说是快速发展。②在业务量方面,已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快递包裹量大概是313亿件,比十年前增长了30倍,业务量已占到全球业务量的40%。③在送达速度方面,目前中国快递送达时间平均为2.6天。2018年的“双十一”一天的8.12亿个物流订单,整个物流行业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把这些订单基本配送完成。④在先进技术的使用方面,我国快递业已从过去典型的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入一个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的时代。如何让货物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客户手里?这种争分夺秒的竞争从客户下单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商家下单时,相关数据就已经进入到了分拣支持系统中。把订单推送给哪位收派员,包裹要经过哪些站点,甚至在分拣中心哪个滑槽中滑落,系统都提前做出了预判。在货物分拣环节,全自动分拣机以每秒2.7米的速度运行,1小时可以处理2.6万件包里,相当于52个工人1小时的处理量。自2017年开始,已有快递公司投入使用全球首个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无人机机场和无人配送站,在无人配送全流程打造.上不断创新突破。该公司无人机已在多地实现常态化运营,目前已完成超过20万小时的飞行时间,并实现零事故运营。⑤在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带来的物料消耗和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有关统计显示,全国快递业2017年消耗包装箱192亿个编织袋58亿个、塑料袋150亿个、胶带300亿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一是绿色包装物成本过高,如一些生态可降解包装的价格是普通包装的4倍。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会主动选择成本高昂的可降解包装物。二是环保技术水平有待突破。包装物难降解、难处理,快递包装物中包括大量透明胶囊、空气囊、塑料袋等聚氧乙烯类产品,如使用填埋工艺,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如采用焚烧工艺,则有产生高危污染物的风险。三是废弃包装回收情况不乐观。目前,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20%。1.中国快递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体现在哪三方面?2.根据文意推断,选文第④段中“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指的是什么样的行业?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在货物分拣环节,全自动分拣机以每秒2.7米的速度运行,1小时可以处理2.6万件包裹,相当于52个工人1小时的处理量。(____)(____)4.读完全文后,请你为解决递业发展带来的物料消耗和污染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三、语言表述14.请你根据下面谈话内容,给学校领导写一封取消奥数入学考试的建议书。要求:内容简明,语言得体,150字左右。小胡:唉!最近网上疯传“华杯赛”决赛活动暂缓举行,听说是教育部发文取消中小学竞赛。小关:是呀。这下子我们真的解放了,我最讨厌奥数了。小董:嗯,问题是你们学校新生入学考试还是考奥数呀!注:2018年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要求:①表述清晰、得体。②字数150字左右。③不必署名。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四、写作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引用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中心明确,采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写出人物的精神;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解题分析】

A词语中没有错别字。B挺拔,张弛有度;C再接再厉;D迁徙。2、A【解题分析】

A解说有误。“大国责任”“中美贸易战”“点赞之交”是偏正短语。“扫黑除恶”是并列短语。3、D【解题分析】

A项,“贵校”是对别人学校的敬称,这里改为“敝校”;B项,“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显然不得体;C项,“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不符合语境要求;D项,表达得体。故选D。4、D【解题分析】

A.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不合语境。B.雨后春笋:指春天下大雨后发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不合语境。C.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与“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矛盾。故选D。5、C【解题分析】

A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使”;B搭配不当,“培育”改为“培养”;D递进内容的语序不当,改为“不但要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而且要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6、⑴手机的校园管理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两会代表提议全面禁止中小学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⑵示例:初中生不能携带手机进校园。因为初中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一旦携带智能机手进校园,势必扰乱正常的教学、学习秩序,容易瘾沉迷其中,患上了“手机综合征”,从而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解题分析】

(1)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探究。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材料内容,找出两则材料的共性问题。材料一“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也建议‘全面禁止中小学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材料二“记者调查发现,手机的校园管理已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漫画对于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说“NO”,据此提炼出答案:手机的校园管理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代表提议全面禁止中小学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2)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题要求写辩论词,作为正反辩手,首先根据反方观点,确立自己的观点,其次围绕自己的观点,阐明理由,理由要充分,语句要通顺流畅即可。如,初中生不能携带手机进校园。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不良信息,玷污心灵。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7、(1)雾凇沆砀(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4)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解题分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沆砀”“蓬”“雁”“戟”“销”“撼”“楫”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题目点拨】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8、(1)李逵武松(2)李逵背老母至沂岭,为母取水时,母亲被老虎吃了。(3)孝顺、脾气火爆、粗鲁率真【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由A的语言“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可知,此人是李逵。《水浒传》中还有一个打虎英雄,他是武松。(2)李逵背着老娘上梁山,行至沂岭。为给老娘解渴去找水,回来时发现老娘不见了,赶紧四处寻找,最后在老虎洞旁发现老娘的残躯。李逵大怒,一连杀死了大小四只老虎。(3)李逵杀老虎的过程,表现了他勇猛无畏、临危不惧、胆大心细、沉着冷静的特点。二、阅读9、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催”字写家家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急”字写捣洗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寄寓他乡的飘零之感与浓重的家国之思。【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诗人情感及借景抒情的写法。结合写作背景来谈。“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因此应填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本题考查对诗歌重点词语的赏析。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句内容分析。《秋兴八首》诗人寓居四川夔州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一个“催”字,写出了家家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之急。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一个“急”字,写出了捣洗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由人家想到自家,由他乡想到故乡,寄寓他乡的飘零之感与浓重的家国之思更见艰难。10、1.B2.①年轻时②全或都3.太宗极其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題词“真盐铁陈恕”。4.①性格刚毅,不畏强权。②治国能力突出,善于理财。③品德高尚,爱惜名声(避嫌)。④性情至孝。5.①为人处世要有魄力,不能畏手畏脚,否则无法成事。②做官做事要有能力,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③品德名声很重要,要谨言慎行,维护自己的名声。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做人之本。【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及文言诵读知识的能力。答案为B。其它几项改为:A少/为县吏。C太宗/深器之。D后/恕知贡举。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少”:年轻时。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深”:极其。“器”:器重。“题”:题词。4.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从“恕尽擿发其弊,郡中称为强明,以吏干闻”分析,可见他是一个性格刚毅,不畏强权之人。如从“恕有心计,厘去宿弊,整顿赋税,疏通货财,府库丰盈”分析,可见他是一个治国能力突出,善于理财之人。从“恕事母孝,母亡,哀慕过甚,不食荤茹,遂至赢瘠”分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情至孝之人。5.题干要求联系生活,答出陈恕的经历给你的启示。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特别要读懂陈恕的经历,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观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处世要有魄力、做事要有能力、注重品德名声、孝敬父母等角度写启示。【题目点拨】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年轻时做过县吏,改变旧习,发愤读书。澧州自唐朝起就是节度使兼管,官吏很多利用公文欺上瞒下,投机图利。陈恕揭发其中的所有弊端,郡中都称赞他精明强干,以才能闻名于世。不久做了代州知州,可以参与吏部举士考选,选拔职官,授予盐铁使。陈恕有心計,将积久的弊政清理一空,太宗极其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題词“真盐铁陈恕”。后负责科举考试。陈恕因为自已是洪州人避嫌,凡是江南的贡士都被清退。又援引“贡举非其人“(就是“推举的人不合袼”)的律条,所以取士很少,而所取的举人以王曾为首,等到廷试糊名考试,王曾又考了第一等,当时人们都称赞陈恕所举得人。陈恕对母亲很孝顺,母亲亡故,过度哀伤思慕,不吃荤腥,以至于瘦弱不堪。11、1.B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加工食品中玉米呈现形式更复杂,进而说明玉米是美国食品工业的基础。3.(1)玉米特性(2)人为推动(3)密集种植,产量提高4.不能互换第⑥段说明处理过剩玉米的简单(或一般)方法;第⑦段说明对玉米加工形成各种食品的精加工方法。两段文字从简单到复杂的(或有粗略到精细的,或由浅入深,或由易到难,或递进的)逻辑顺序介绍处理过剩玉米的方法,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5.C【解题分析】1.ACD项都是反问句,B项是一般疑问句,故选B。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结合第③段画线句的内容,从“比如几乎所有的碳酸饮料和果汁”表明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产业食物链的关键是玉米,廉价玉米是美国食品工业的基础,是无数货架食品的来源”“玉米的呈现形式变得更复杂”来分析表达效果即可。3.根据第④⑤段关键句“为什么玉米的应用会这么广泛?因为种玉米性价比高。”“玉米成为廉价原料,不仅仅是因为玉米的特性,更多是人为推动”“美国玉米产量约为1亿吨,现在则高达3、7亿吨左右,玉米产量远大于需求量。”“制造化肥,要消耗大量石油、煤、天然气。土地就像机器,把原料加工成产品,原料就是化肥,产品就是玉米。相比利用太阳能,烧油效率高多了”概括回答即可。4.解答说明文词语、段落的顺序能否调换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①原文采用XX顺序进行说明,调换后不合逻辑;②与原文的XX相照应;③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一致;④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调换。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题目的答案一般是不能调换的。第⑥段说明处理过剩玉米的一般方法;第⑦段说明对玉米加工形成各种食品的精加工方法。两段文字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介绍处理过剩玉米的方法,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所以不能调换。5.根据原文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办法,就是把玉米做成高果糖玉米糖浆。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根本没尝过这种东西,但它现在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中甜味的主要来源”分析,C项有误,忽略了“现在”一词,与句意不符。12、1.老人热爱家乡,不舍得走;老人为了照料槐抱柳;老人想在家乡种树,以撵走风沙。2.贬词褒用,暗示老人想要通过请人吃枣来达到留人植树的目的,表现了老人的智慧。3.示例:【A】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风沙强悍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态,侧面体现了槐抱柳的坚韧不拔。【B】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老树焦虑忧心的情态,侧面体现了老人种树的奔波辛劳。4.共同点:历尽沧桑,生命力强;依恋故土;执着坚守,有奉献精神。5.用“槐抱柳”这一奇特现象引发读者的兴;成为小说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是小说中老人形象的象征;含蓄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本文讲述王长信老人为了照顾五里柳村里的房子院子和槐抱柳,没有离开村子,他坚持种树,坚持靠自己的力量来抵抗风沙,来赶走风沙的感人故事。据此可知,王长信老人离开家乡是因为:老人热爱家乡,不舍得走;老人为了照料槐抱柳;老人想在家乡种树,来赶走风沙。2.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句“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中的“狡黠”,原意是“狡猾,诡诈”的意思。这里是贬义词褒用,结合上文“人们吃枣”的情节和句子后面老人对树说的话可知,老人是想要通过请人吃枣来达到留人植树的目的,“狡黠”一词实际上是表现了老人的智慧。3.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A】语句“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地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把“风沙”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沙强悍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态,侧面突出了槐抱柳的坚忍不拔的特点。【B】语句“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将“槐抱柳”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树焦虑忧心的情态,侧面体现了老人种树的奔波辛劳。选择其一分析作答即可。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本文多处将老人和槐抱柳一同描写:“谁也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从中可以看出老人和树都历经沧桑,生命力强;“都走了,就剩咱俩……五里柳就剩咱两个活物了”,体现了老人和树对家乡的依恋;“我就不信撵不走风沙,不信这树活不了”,体现了老人对树的执着与奉献精神。据此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概括分析作答。5.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本文的标题是“槐抱柳”,全文都在说槐抱柳和老人,构成为文章叙事线索;“槐抱柳”的说法新颖奇特,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槐抱柳”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表现出坚忍、顽强的品质,这也是小说中老人形象的象征,含蓄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3、1.业务量激增;送达速度越来越快;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技术更新换代越来越快。2.以手工劳动为主(技术含量低或从业文化人员素质低),用工量大(从业人员多),劳动强度大的行业。3.列数字作比较4.示例一:鼓励物流企业尽量使用可降解包装物,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予这样的企业以税费适当减免等优惠政策。示例二:对快递公司和商家而言,应依据货物状况,进行合理包装,避免过度包装。【解题分析】

1.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概括。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找到与题目有关的段落或句子,概括或提取词语组合即可。②段“在业务量方面,增长了许多;③段“在送达速度方面,越来越快;④段“在先进技术的使用方面,进入一个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的时代。2.考查对概念的合理推断。根据④段的文意,推断“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低端”技术含量不高。“劳动”是说以手工劳动为主,“密集”从业人员很多。是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以手工劳动为主,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2.7米的速度运行,1小时可以处理2.6万件包裹”可知是列数字,“相当于52个工人1小时”可知是作比较。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