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穿井得一人
从前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水井,经常有一个人在外面专管供水的事儿。后来他家里打了一口水井,他便高兴地对别人说:“我家里打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人听到了他的话,就传播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国君派人去问情况。
丁家的人回答说:“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并中挖出来一个人呀。”
故事中,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呢?19.怀疑与学问顾颉(jié)刚议论文三要素中心论点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据:用来证明和支撑论点的材料。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分论点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文体知识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著述颇丰,为古史辨派创始人之一和主要代表。
代表作品:《秦汉的方士和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等。知识备查凶险视察轻信虚妄()盲从()折扣()
流俗()墨守()停滞()不攻自破程颐()譬如()腐草为萤()懒惰()塾师()大儒()
wànɡmánɡzhésúmòzhìyípìyínɡduòshúrú读读写写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墨守: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预习检查1、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仔细思考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整体感知中心论点:学则须疑(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2、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学则须疑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第一部分(1、2):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则须疑”)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3、梳理文章结构4.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5、分析论证方法小组合作:
1.找出本文的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
2.分析全文的论证过程。1、举例论证:举···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论证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3、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从而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4、对比论证:将···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
—张载道理论证,引用程颐和张载的话,提出中心论点:学则须疑,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於何书?
最先见于何书?
书是何时人著的?
书是何时人着的?
著者何以知道?
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
有什么科学根据?
举例论证,举了“三皇五帝”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记载两个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我们对于传说要经过一番思考,不能随便轻信”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性,增强了说服力。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道理论证,引用孟子的话,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那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举例论证,举了清代戴震和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加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研读第4自然段,给第4段划分层次,说说其论证思路。
梳理论证思路先对文章或段落进行分层,概括大意,再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启”“承”“转”“合”等关系的词语将各部分串联并陈述出来。注意运用能显示议论文特征的词语,如“分析”、“论证”、“证明”、“提出”等来进行概括。研读第4自然段,给第4段划分层次,说说其论证思路。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首先提出观点:对于“传说”要怀疑,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然后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进行举例论证;最后得出“怀疑可以使一切虚妄的学说不攻自破”的结论。研读第4自然段,给第4段划分层次,说说其论证思路。研读第6自然段,给第6段划分层次,说说其论证思路。首先通过正反对比证明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然后用戴震和笛卡儿等人的例子论证论点。接着正面论述了一切学问家以怀疑精神做学问,会对文化建设起巨大作用。最后反面补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6、语言分析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股权质押登记与评估服务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合同编制与管理指南
- 2025矿山承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投资退出债权债务清算与股权激励实施合同
- 二零二五年科技担保合同标的属性与技术创新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工程承包协议书
- 2025年度电动车销售与品牌推广计划合同
- 2025年造价工程师考试造价工程师建筑工程造价编制模拟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设施设备安全检查与维护合同
-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中学)2025年夏季预测试卷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证考试600题(附答案)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考试直接用)
- 第10讲 专题:电路图与实物图的互画-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暑假自学提升讲义
- 儿童陶艺捏雕课件
- 2025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绿色医疗输尿管结石宣教课件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 老人噎食急救处理
- 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者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种化学品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成人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