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精美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E/10/wKhkGWV4YyiACHxRAANCt4ZJUt0035.jpg)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精美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E/10/wKhkGWV4YyiACHxRAANCt4ZJUt00352.jpg)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精美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E/10/wKhkGWV4YyiACHxRAANCt4ZJUt00353.jpg)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精美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E/10/wKhkGWV4YyiACHxRAANCt4ZJUt00354.jpg)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精美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E/10/wKhkGWV4YyiACHxRAANCt4ZJUt00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结合本单元,大家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交流平台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盘古开天地》。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交流平台交流指导
本单元“交流平台”的话题是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材上的三位同学,第一位同学谈的是可以通过抓文章的题目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位同学谈的是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位同学谈的是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谈谈自己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交流范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还可以采用抓重点语句或段落法。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我还知道段意归并法,即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各段落大意,再把各段落大意按一定的顺序合并起来,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了。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lǐnwèibǐnɡē词句段运用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词语释意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志存高远:指志向远大,有雄心壮志。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英勇无畏:非常勇敢,毫不畏惧。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牺牲。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秉公执法: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公正地执行法律。刚正不阿: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参考答案志存高远:可以形容周恩来、钱学森等。精忠报国:可以形容岳飞、于谦等。大义凛然:可以形容李大钊、刘胡兰等。英勇无畏:可以形容如邓世昌、抗震救灾英雄等。视死如归:可以形容江姐、狼牙山五壮士等。铁面无私:可以形容包拯、海瑞等。秉公执法:可以形容狄仁杰、司法干部等。刚正不阿:可以形容屈原、陶渊明等。练一练想一想以下词语一般用来形容那些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不同的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谈发现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组句子中每组的第一句虽然有问号,但是并没有疑问的意思,而是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这样表达能加强语气,属于反问句;每组的第二句以句号结尾,属于陈述句。两组句子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表达形式不一样,表现在标点符号、疑问词和否定词上。根据情境说一说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情境一难道有清洁工打扫就可以乱丢垃圾吗?难道这个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情境二别董大①
[唐]高适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④前路无知己⑤,天下谁人不识君?xūn注释:①董大:指董庭兰,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②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③曛:昏暗。④莫愁:不要发愁。⑤知己:指彼此互相了解而感情深厚的人。日积月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简介高适,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为“边塞四诗人。代表作品:《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等。诗意千里黄云翻滚,遮盖了太阳,狂劲的北风夹着雪花,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艰难地向南飞去。请不要担心这一路上遇不到知心朋友,天下谁不认识你呢?赏析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送别诗中的名篇。诗的前两句通过选取“黄云、白日、北风、雁、雪”等景物,描绘出塞上壮阔而又荒凉的情境,渲染了浓浓的离别情;后两句通过写对友人的鼓励和劝慰,展现出了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拓展积累
下面是描写送别的诗句,读一读,把最喜欢的诗句摘抄下来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语文园地七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同学们读一篇文章,是怎么知道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的呢?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交流平台交流平台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盘古开天地》。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破题,从文章题目中思索出主要内容。2.理清文章六要素,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段意综合法。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提炼重点,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自由读“交流平台”,思考:这三句话主要围绕什么方面来说的?他们有哪些发现?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词句段运用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志存高远——周恩来精忠报国——岳飞词句段运用大义凛然——刘胡兰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包拯英勇无畏——红军战士董存瑞——视死如归1.()意思是追求远大的理想及对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3.()指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4.()指非常勇敢,不畏艰险。2.()指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我会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成语。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学以致用6.()意思是公正地执行法律。8.()指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7.()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5.()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视死如归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背水一战(韩信)完璧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初出茅庐(诸葛亮)投笔从戎(班超)多多益善(韩信)拓展延伸
2.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不同的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第一个句子是反问句,第二个句子是陈述句。词句段运用1.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2.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反问句表面看起来是问句的形式,但实际上答案就在问句之中。作用:比陈述句语气更有力,感情色彩更鲜明,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你知道这两种不同的句子要怎么读吗?
读反问句语气要更加强烈一些,更能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人物内心的强烈情感,读陈述句要平和一些。词句段运用
根据下面两个情境,分别写两组句子(陈述句和反问句)。词句段运用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情境一: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情境二: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情境一:
“乱扔垃圾是十分不文明的现象,也是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你这样做怎么能算是文明的小学生呢?”
“乱扔垃圾是十分不文明的现象,也是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你这样做不能算是文明的小学生。”陈述句:反问句: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情境二:
“这是我朝思暮想的礼物,天啊,这份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吗?”
“这是我朝思暮想的礼物,天啊,这份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陈述句:反问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日积月累别董大[唐]
高适了解诗人
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仲武,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初读感知[唐]
高适1.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注释:3.谁人:哪个人。2.白日曛:塞外黄沙飞扬。曛,即曛黄,指夕阳西下时的天色昏黄。4.君:你,这里指董大。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理解诗意
翻译: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翻译: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赏析古诗1.朗读第一二句诗,找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这些景物,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这首诗中的景象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大雪纷飞、群雁南飞。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使人感到一股寒意,感受到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沉重心情。2.朗读后两句诗,诗中哪个字体现了董大这时的心情呢?“愁”字。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此刻,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什么话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假如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充满自信,心情变开朗。中心思想
《别董大》是诗人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表现出诗人虽然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逻辑基础》课件
- 《心肌梗死心电图》课件
- 《科技创新》课件
- 2025年凉山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什么软件
- 紫色插画风小学科学教学公开课互动课件主题
- 银行战略月报模板
- 中秋节历史文化探析模板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对茶叶资源整合与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分析
- 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 纺丝原液制造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 紧固件常用标准件汇总图
- 人教版初二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英语单词表
- 绘本成语故事:四面楚歌
- HCIE-Transmission H12-931认证培训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 《红色经典》校本课程
- 车辆委托保管合同 车辆委托保管协议
- 保育员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 领子的分类详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